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回到古代当太傅 > 第479章 各顾各的

回到古代当太傅 第479章 各顾各的

作者:断山的轻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21 12:45:2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所以,斟酌再三,还是回侯府当管家吧。

侯府是根,公子念旧,眼光也高,难得对自己另眼相看,还同意了和芙蓉妹子的婚事。

世人不都讲究个士为知己者死吗?

老头子前半生受侯爷的恩,后半生受公子的恩,怎么还能安心躲在庄子里享清福?

至于老大和老二,已经都是公子看中的人了,往后的生活也用不上自己操心了。

翠微庄的事情多,姬海准备分别交给三人,都是自己看了好长时间的管事。

具是心细、可靠、忠心之人,自己定期去巡视和查账就行。

此时身边带的,就是专管翠微庄产业经销的杨平,跟着姬海学习。

一连几天都在谈生意中唇枪舌剑,被姬海雇佣过去灾民已经开始修路了。

工具是从京兆尹衙门要来的,本来修路就是民生工程,是官府的事。

现在王源主动兑现当初的承诺,京兆尹陶大人无比配合。

兴冲冲地带着人去工部要来了铁锹、小车等工具,还要了个工部的郎中,负责指导这些工人施工。

城门外的官道,可不是乡村小路,那是京城的脸面,虽然不是官府出钱,但也不能修的太差了。

可是谁能告诉他,为啥王源给出的图纸与工部对于官道的标准相差那么多?!

本来怕人修的不合格,可到头来,自己才是那个小家子器的!

本打算沿着路面该铲平的铲平,该夯实的夯实,保证路面一丈五宽,黄土压实了就行。

可这图纸上路面宽度两丈!

工部送过来的黄土奠基了,硬是把路面抬高了两寸,说要保证无论风霜雨雪路面都不积水,不积水路面就不会压坏。

还有那路面上一块一块的,不是黄土,而是青砖!

陶显惊讶的不知说什么好,这王源脑子有病不是?

这一般家庭修院子都不一定都用青砖,咳咳,自家的院子还一半青砖一半土地呢!

这修条路,就全用青砖墁地了!!

工部郎中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图纸绝对不能让外人看到,路也绝对不能这么修!

城外的路修成了这样,那京城里的路怎么拿得出手?

城西的官道修成这样,那其他三个城门外的官道怎么修?

工部郎中折吧折吧把图纸往袖子里一塞就跑着回工部了。

陶显看着侯府过来监工的武俊,无奈地道:“你确定这是王源定出来的标准?你们侯府就这么有钱了?”

陶显的声音有点抖,犹记得三个月前,姬无良还是大街小巷、朝野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穷鬼侯爷。

还因为弄丢了十几万两的军饷还不上来,被褫夺了镇东军统帅一事。

这才多长时间啊?

王源你莫不是怀里揣了个摇钱树?

武俊也是恍惚的很,没修过路,还没走过道?

公子这图纸若真如实修好了,绝逼是大魏第一路!

想着,就有些自豪地道:“回大人的话,卑职确认!公子说了,达则兼济天下。

既然陛下令侯府负责修这条路,那是对侯府的看重,咱们自该尽全力。”

陶显嘴里有些酸,可该提点的还是要提点:“你们这样修,让其他路很难办呀。”

武俊道:“回大人话,我家公子说,路修成这样也是有私心在里面的。这条路准备修到翠微庄里,连接西山村。

西山村都是镇北军伤残退役的士兵,都是曾经保家卫国的将士。如今他们伤残了,就更应该走平坦一些的路。

等将来富裕了,出门能坐牛车了,这路不得修的宽一些。另外……”

武俊望着陶显笑:“翠微庄里有几个产业,往后少不得车队进进出出的。路平了,损耗就小了,大人说,这不是好事吗?”

陶显默然,理是这么个理。而且听说户部在采买肉罐头,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翠微庄出品。

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只是……

陶显抬头张望看不到尽头的路,叹了口气,估计往后不管是太上皇出宫避暑,还是太后狩猎,都得从这条道上绕了。

所以,通往西山的官道也要修起来了,标准至少和这个差不能太多……

不过,这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那是工部该头疼的。

而自己,西山村发展成这样,可是自己的政绩!

保定府的战报接连传来,自慕容岭带领大军进驻保定府后,一切混乱的局面被瞬间理清。

礼亲王手持御赐金牌,如朕亲临,调度冀州保定府周边所有郡府的兵力。

从涿州-固安-廊坊-香河四处拉起防线,一步步向西南巡察,筛查可能潜入京城周边的叛军。

又从永清-文安-河间拉起防线一路西进,清缴不明兵力。

如此大的兵力调动,兵部将新征集到的一万新兵打散编入各个郡府驻军里,将参与巡检的兵力部分调回京城,充入三大营,加固京城防守。

而慕容岭坐镇,不疾不徐,对方骂阵,他回骂。

对方挑战,他高挂免战牌。

对方再骂他就派个将领出来,打马三回合就鸣金收兵。

主打一个字:睢!

可暗戳戳的动作不少。毕竟都是在冀州,自己的地盘里,哪哪都是老窝的感觉。

而重新选出来与西疆和亲的端和郡主一行被围绕着保定府的动乱搅乱了行程,本来就为了避免再次走吕梁遭遇山匪而绕路。

结果又碰上各路兵马调动,四处都在戒严,为防止端和郡主再次遇险,和亲队伍停驻在忻州郡。

朝廷接到消息也是没有办法,只能给西疆发国书,希望西疆能派兵马来迎。

可发了国书后,消息就石沉大海了。

没有朝廷的消息传来,端和郡主一行就像长在了忻州郡一样,一动不动。

问就答:今日端和郡主着了凉,不能行走。

和亲队伍集体吃坏了肚子,走不成。

北地风大,狂风卷着沙砾,沿途多少行人商旅损失惨重,不敢出行。

……

朝廷对这个也什么不说,停在忻州军,离太原府不远,这是找了个安全的地方猫冬呢。

西疆的回复迟迟不来,礼部廖华愁的夜夜失眠,也懒得管和亲队伍行到了哪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