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 第617章 汉灵帝之死

穿越时空的青铜门 第617章 汉灵帝之死

作者:金天猪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0: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617章汉灵帝之死

果不其然,接下来各地表章雪片般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的打算,不就是为了逼皇上先妥协,这种手段他们见多了。

可架不住有人主动挑破这件事,毕竟不挑破,又如何借题发挥,又如何继续下去。

刘宏在后园正与十常侍饮宴,享受被吹捧的愉快时光,这对他的一生来说,占据的比例并不高,所以很开心,直到谏议大夫刘陶来到他的面前。

这位连个前奏都没有,跪下就哭号,估计自家老子死了都没这么大声过,惹得刘宏勃然大怒,老子还踏马没死哪!

本来哭奏又不是没遇到过,毕竟都被骂成昏君了,还能少得了这套,根本犯不着这么生气,可这位说话是真不好听,什么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还言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

问题是刘宏才是卖官的源头,也是十常侍搞事的幕后之人,这跟当面骂他有什么区别。

你要说刘陶不知道这事,纯粹睁眼说瞎话,你要说他知道,那就更该死了,所以刘宏怎么可能不生气。

十常侍也是眼活的,立刻跪伏在地痛哭流涕。

他们人多哭声大,就跟上演大合唱似的,一下就把刘陶的声音给盖住了,只见他张嘴却不闻其声。

而且十常侍多奸诈,表面看似忏悔,实则煽风点火,因为他们最清楚刘宏痛恨什么。

刘宏果然大怒,让人将刘陶推出去斩了。

刘陶还在作,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如此作,就跟生怕不死一样,难道刘陶还真是忠臣

忠不忠的不知道,反正这边刚出门,没等动刀,就被早已在此等候的大臣怒声呵止。

“勿得下手,待我谏去。”

来者乃是司徒陈耽,只见他整理遗容,昂首挺胸的大步进了后园。

一番标准的忠臣劝奏昏君的激烈言语后,陈耽与刘陶一同下监。

按照早就准备好的剧本,两人只是走个过场,出来后就会获得跟卢植一般的名气,可惜他们小看了十常侍的狠辣跟果决,当天晚上就在狱中了结了还在做梦的两人。

弄死了两个傻逼,可事情还得解决,否则皇帝哪里没法交代。

对于十常侍弄死了两个大臣,刘宏根本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玩意是死不完的。

世家有的是人来填补这些位置,关键是尽快解决问题,不能再让这些人拿来打他的脸。

可问题来了,十常侍的手段是有,但是常年居于宫中,能耐全点在溜须拍马跟宫斗党争上了,让他们治理地方,平定叛乱,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朝廷不是没有这样的人才,但是他们没法动用,比如卢植那三位,任何一人出马,这都不是事。

可卢植三人对十常侍同样痛恨,只要有机会,不介意除掉他们。

好在除了这三位大汉名将,还有小一辈的三良将可以用一用,而且更为听话。

于是在刘宏的默许下,十常侍假帝诏于曹操,孙坚,刘备三人,让他们带兵平乱。

至于为何默许十常侍假传帝诏,因为事情不一定成,要是不成,他们就是现成背锅的,成了就是皇上英明神武。

显然在逐步收回权利后,刘宏开始考虑名声的问题了。

这时大汉国力还是相当客观的,哪怕各方都不愿出力,仍旧轻松平定各地叛乱,三人也各有封赏。

其中刘虞因治理地方跟平定叛乱封太尉,刘焉积功封幽州牧,刘备代涿郡太守,可以说全体升了一级。

如此一来,事情解决了,形式一片大好。可刘宏却在这关键时刻病了,病的非常不是时候,并且病重到需要准备后事的程度。

不论刘宏,十常侍,还是群臣世家,都知道大汉即将面临巨大的变化。

别看刘宏被称为昏君,还有许多缺点,那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是被当做皇帝培养的,甚至他自己都没想过自己能当皇帝,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汉高祖的。

刘宏的父亲只是个小小的亭侯,相当于一个小地主,出身低微,只因有着汉室的血统,加上好摆弄,才得以幸运地继承了皇位,而这也导致他登基后根本镇不住场子。

当时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皇帝根本没有什么实权,而且不光没权,还没钱,钱都被朝臣以大义的名头给弄走了。

可以说刘宏登基之初可谓是一穷二白,没权,没钱,还没人。

好在刘宏有其他皇帝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底线灵活,还不要脸。

既然没权,刘宏就决定趁机会捞钱,这也是他当时最为朴素的想法,因为他没觉得自己这个皇帝能当多久,如果不当皇帝了,至少捞一笔钱走。

于是当有周边小国进贡宝物时,刘宏总是以欣赏为由将宝物收纳到自己小仓库里据为己有,久而久之,宝物越来越多。

这幅贪婪小气的模样虽然让他丢尽了脸面,可也因此被人看轻,逐渐放松了警惕,任由他胡闹,全当养了个吉祥物,而没权的皇帝,可不就是个吉祥物。

有了钱后,刘宏反而有了底气,在他的操作下,虽然名声彻底臭了,还得了个昏君的名号,可凭借宠信的十常侍,他愣是在密不透风的世家包围圈中杀出一片天地来。

这也是刘宏为何如此信任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打拼,地方上除了一些汉室宗亲,还有了他精选的三员大将,足以镇守一方,闹不出大乱子来,这也是他敢于胡闹,甚至跟世家对着干的底气。

否则一旦天下大乱,作为皇帝的刘宏再怎么不愿意,也得妥协。

地方上有了定海神针,朝廷上也有十常侍不要面皮的胡搅蛮缠,加上他自掏腰包弄的西院八校尉牵制外戚,虽然苦了百姓,可在权利斗争方面,刘宏已经逐渐站稳脚跟,并且开始占据主动。

只要按部就班的继续下去,刘宏就能将皇权收回大半,到时候培养一个好的太子接任,未必不能迎来一个盛世。

可惜他病了,而且很重,作为昏君,酒色怎么少得了,因此才三十多岁,身体就被掏空了,这一病,就再也起不来了。

知道自己怕是要完,刘宏现在最要紧的事就是确定太子之位。

刘宏有两个儿子,嫡长子刘辨虽然是皇后所生,却不被他喜。

因为皇后的哥哥何进是外戚推出来限制他的代表,自然不会喜欢。

相反,次子刘协因为是刘宏宠爱的王美人所生,反而深受他的喜爱。

可惜因皇后嫉妒,鸩杀了王美人,而刘宏迫于外戚的压力,只能将刘协养于董太后宫中,不过也因此对皇后跟大将军何进深恨之。

刘辨继位虽然名正言顺,可有何皇后跟大将军何进在,必然变成傀儡,导致外戚坐大,再次掌控朝廷的权利。

可要推刘协上位,实在太难太难。

若是再给刘宏十年时间,凭借收回的皇权跟他的培养,刘协未必不能坐稳这个位置。

可惜老天爷没给他时间,不等他多做交代,汉灵帝便结束了他的一生,同时也开启了大汉向末路狂奔的序幕。

等刘备知道这些事的时候,已成定局,因此他第一时间来找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