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重生1979,带着全村赶山致富 > 第一百九十章 打虎的奖励

如果说在汤城县猎杀那头大人熊,让赵鸣哥仨的名气在普通老百姓中间人尽皆知。

那么这回打到东北虎,则是让他们的名气在高层中间流传。

县林业局本就干不出吃干抹净的事情,加上有张大山坐镇,自然是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六个人,一人给发了1000元的奖金!

至于其他奖励,只要提出的要求不算太离谱,林业局都会答应。

以眼下林业局在东北这地方的影响力而言,他们给出的承诺甚至比当地的政府部门更有公信力。

不过有一条,毕竟是发放的奖励,和猎人们结伴进山按股子分配不一样。

好在赵鸣他们几个搭档相处的时间长,但也不至于进行二次分配,反倒是向林业局提要求的机会难得。

即便是赵鸣哥仨这样的老农民,生活在东北这片大地上,身处1980年,也免不了和林业局打交道。

唐大虎已经开始犯嘀咕,要不要把林红颜从大青山调到县城里工作?

毕竟各方面条件,还是县城的好太多。

至于房子的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机会。

而赵鸣和刘晓华反倒没有这种烦恼,李犀香和张彩妮因为收山货的事情,本来就没法离开,而且收山货这件事,已经走上了正轨,今后肯定要长期做。

刘权比较实在,也没太多的考虑,给自己家的大儿子要了个正式工的名额。

郑百川左思右想,又和唐大虎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最后也没商量出来个啥,还是选择留在114林场,不过大青山脚下首批盖的居民区,他要了一个院子。

虽说114林场的职工眼下不算多,但分房子肯定先考虑照顾那些拖家带口的职工,老郑这样的单身汉原本是要排在别人后头。

眼瞅着郑百川这么搞,唐大虎和林红颜一商量,算逑,县城不去,咱也提前划拉一套院子得了!

同时林红颜打的报告也已经批下来了,她和唐大虎随时都能成亲结婚,俩人索性就等着林场的居民区盖好,在新房子里结婚。

而林红颜父母的回信前几天也寄到了林场,对于几次三番救下女儿的唐大虎,老两口十分满意,甚至感激不尽,自然同意这门婚事。

美中不足,林红颜依然没能联系到自己的爷爷。

至于屈惠泽就更简单了,他们两口子本来除了还没生娃之外,其他啥都不缺。

生娃这事林业局也帮不上忙,回去多整点虎骨酒、豹骨酒、三鞭酒啥的喝几回,啥都能有。

加上前段时间连续的收入不菲,老屈买彩电欠的那点钱早就还清了,家里存的钱都能让他那自小习武的媳妇儿蒋桂云有点担惊受怕,这种情况下让老屈提要求,属实有点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划拉。

最后老屈一拍脑袋,得了,我要点子弹吧,也算是为小团队考虑,今后再钻老林子,看在子弹的份上,你们也不能不带我不是?

有啥说啥,对赵鸣他们这帮人而言,子弹的消耗量远比其他猎人高的多!

有经验的赵鸣深信,好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所以在唐大虎和刘晓华练习枪法的时候,哥仨从来不吝啬。

要知道在眼下,即便能买到子弹也不便宜,一发都得好几毛呢。

一发子弹的价钱在眼下的东北农村究竟是个啥概念呢?

自从开始巡山打猎之后,赵鸣家的生活条件放在全县都算是首屈一指了。

可要是敢给小弟赵庆几毛钱当零花,刘翠兰手里的扫帚疙瘩能抡出火星子!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反正一场折腾下来皆大欢喜。

李犀香和张彩妮组织收的第一批山货已经运往了沪上,反响极好!

沪上的各个单位之间,再次开始了相互借东西的操作,对于从大兴安岭送过来的各种山珍,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在交通运输极发达的眼下,不得不说,沪上办事处的这一番操作实属神来之笔。

都要到正面反馈的林业系统,头头脑脑中间也不缺心思活泛思维机灵的人,有心照猫画虎,在其他地方也展开类似的活动。

可惜透彻研究和实地考察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偃旗息鼓放弃了。

赵鸣他们组织收山货然后发到沪上,放在后世就是再简单不过的商业行为,可放在眼巴前儿,具体操作的过程及其复杂,天时地利人和更是缺一不可,很难复制。

按照某位把脉络整个梳理一遍的聪明人的说法,与其另起灶台,还不如直接组织人手把采摘晾晒好的山货送到牙洼子村,直接交给赵鸣他们更加靠谱!

在这样的背景下,送往沪上的那批山货,款项顺利的结清,甚至因为丁峰的操作,赵鸣他们还获得了一批采购自行车和收音机、录音机的指标。

这些指标是以支援兄弟单位建设的名义特批的,不需要工业券,也没啥时间限制。

这一下子,牙洼子村和周边几个屯子采山货的热情愈发高涨!

打了一回老虎,刘权这个老猎人自觉功德圆满,本来之前就有收山的打算,这下子更没啥牵挂。

割蜂蜜之前刘权就对收山货的事情格外上心,眼巴前一瞅形势一片大好,当即就带着他们屯子乐意参与的人,也加入到采山货的行列。

同时参与进来的还有靠山屯的老烟袋。

原本他们两口子打算今年多养些鸡,给屯子里其他人打个样,真能成的话,往后靠山屯的乡亲们靠着养鸡卖鸡蛋也能多个进项。

可老话说尽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在没有各种配套条件和设施的眼下,农民家庭大规模养鸡的风险真不小。

一旦出了岔子,压根承受不起。

反倒是采山货,有老烟袋这个老猎人跟着,几乎没啥风险,收益还不小,最为关键的是见钱够快,可比养鸡更加适合农民家庭的实际情况。

没得说,靠山吃山,不耽误农忙的情况下,靠山屯也加入到了采山货的行列。

“我估摸着,真这么搞下去,到入冬之前,咱们能发到沪上的各种山货,绝对能够满足那些单位发年货的需求!”

“真到那时候,咱们县里还不得遍地都是自行车,家家都有收音机呀!”

“那可不咋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