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病娇女总裁爱上我 > 第128章 迁都金陵

病娇女总裁爱上我 第128章 迁都金陵

作者:用户32367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2 22:53: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因为北戎虎视眈眈,长安城危在旦夕,皇帝温景安和皇后沈凌汐迫不得已决定迁都金陵,行动的日子定在七月二十日。

这一天,温景安和沈凌汐在镇国大将军戚华的保驾护航下,还有文武百官紧紧相随,带领着纯妃戚晨曦,贤妃林若雪,惠妃李思涵,庆妃章芷嫣,婉妃周晓岚,贵妃顾梦妍,淑妃宋雨萱,佳妃苏钰莹,成妃程思琪,德妃赵心禾以及一些皇室成员从长安城出发。即将出城时,镇国大将军戚华的女儿纯妃戚晨曦说道:

“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只见戚晨曦俯身跪地,叩头行礼。

“爱妃何事,但说无妨。”温景安急忙扶起她。

“臣妾的外祖家在长安城,如今虽已举家南迁,但祖宅仍在此处。臣妾恳请圣上,派遣些士兵保护外祖家的安全。”戚晨曦满眼恳切地望着皇帝,那眼神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鹿,令人心生怜悯。

温景安微微颔首,表示同意,“朕自会安排。爱妃一路舟车劳顿,还是早些上车歇息吧。”

戚晨曦谢恩后,转身登上了马车。车队继续前行,驶出了长安城,踏上了前往金陵的漫长路途。

夜幕降临,车队在潼关停歇,温景安遥望着渐行渐远的长安城,心中满是苦闷。国土沦陷,被迫迁都,他的心情犹如那乌云密布的天空,沉重而压抑。

这时,章芷嫣款步上前,柔声问道:“陛下可是在为国事烦忧?”

温景安长长地叹了口气:“北戎大军来势汹汹,我朝将士虽浴血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长安城沦陷,百姓遭殃,朕心中实在难以安宁。”

章芷嫣轻轻握住温景安的手,安慰道:“陛下莫要过于忧虑,此乃时势所迫。我们迁至金陵,必能重振旗鼓,收复失地。”

温景安看了章芷嫣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感动:“爱妃所言极是,朕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章芷嫣微笑着点点头:“陛下,夜晚风大,还是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继续赶路,保重龙体要紧。”

温景安点了点头,在章芷嫣的搀扶下回了营帐。众人也纷纷散去,准备休息。

此时,婉妃周晓岚走进营帐,说道:“陛下,臣妾为您准备了一碗热汤,希望能为您驱散寒意。”周晓岚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了进来。

温景安接过汤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晓岚,你总是这么体贴入微。”

周晓岚坐在温景安身旁:“陛下,虽然局势严峻,但臣妾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共克时艰。”

温景安喝下一口热汤,一股温暖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是啊,朕有你们的支持,信心倍增。”

“陛下不必过于忧心,”沈凌汐走进营帐,“臣妾已经妥善安排,定会将百姓的损失降到最低,护他们周全。”

“凌汐,你总能为朕排忧解难。”温景安感激地看着沈凌汐。

沈凌汐微笑着:“为陛下分担忧愁,为大齐百姓谋福祉,是臣妾的分内之事。”

次日,车队继续前行,在八月初一这一天抵达了洛阳城,洛阳城依然繁荣昌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似乎并未受到战火的侵蚀,然而,这不过是表面的繁华罢了,很快,这座城市也将被战火席卷。此时,德妃赵心禾看着城中的景象,对温景安说道:

“陛下,洛阳城看似繁华,实则外强中干,如同一座即将倾塌的大厦。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早日抵达金陵,方可确保万无一失。”赵心禾一脸忧虑地说道。

温景安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爱妃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全速前进,不得有误。”

车队继续前行,朝着金陵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众人皆沉默不语,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忧虑。

车队行驶途中,所见之处尽是荒凉景象。而长安的繁华已如过眼云烟,如今只剩下破败与凄凉。

他们经过了一座废弃的村庄,房屋残破不堪,宛如风中残烛,街道上杂草丛生,一片死寂。温景安和沈凌汐默默地走过,心中满是悲伤与无奈。

纯妃戚晨曦和贤妃林若雪也紧随其后,她们的神色同样凝重。戚晨曦望着破败的村庄,不禁感慨道:“这战争犹如恶魔,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林若雪轻轻叹息:“若是我们能早些洞察北戎的野心,或许这场灾难就能避免了。”

沈凌汐插话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当务之急是确保陛下的安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落脚。”戚晨曦和林若雪纷纷点头,她们决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皇帝和皇后身边,共同应对眼前的困境。

一行人继续艰难前行,朝着金陵的方向迈进。沿途的风景愈发萧瑟,然而,他们的内心却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花,宛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夜晚,温景安在营帐中休息时,若有所思地问戚晨曦:“晨曦,你觉得朕算不算是一个好皇帝呢?”

戚晨曦语气坚定地回答道:“陛下,您当然是一位好皇帝。在这乱世当中,您心系天下苍生的安危,带领我们迁徙,寻求生路。虽然战事失利,但这并非您一人之过。”

温景安微微摇头,叹息道:“可朕未能守护好长安城,让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戚晨曦连忙宽慰道:“陛下,长安城的陷落并非您的过错。北戎那帮虎狼之师兵强马壮,且预谋已久。您已经竭尽全力了,我们应当看到您为保护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努力。”

温景安沉默片刻,深深地叹了口气:“唉,但愿朕能不负百姓的期望,早日恢复这大好河山。”

戚晨曦轻轻握住他的手,温柔地说:“陛下,臣妾坚信您一定能够做到。我们会一直陪伴在您身边,共同渡过这道难关。”

八月初六,温景安一行人在途中遭遇了北戎的一支小队。只见那明晃晃的兵刃直刺温景安,情况十分危急。千钧一发之际,苏钰莹和程思琪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温景安面前。

“快!护驾!”苏钰莹和程思琪异口同声地喊道。她们迅速拔剑,如疾风般挡在了温景安身前。

温景安惊慌失措,连忙喊道:“你们快退下!莫要伤了自己。”

然而,苏钰莹和程思琪却不为所动,她们的眼神坚定而勇敢,如同燃烧的火焰,与北戎士兵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程思琪身轻如燕,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突袭,反手一剑,如毒蛇出洞般刺向敌人,“陛下,保护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钰莹的剑法也如行云流水般灵动,每一次挥剑都如闪电般精准,“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您!”

很快,护卫队反应过来,加入了战斗,将北戎士兵击退。温景安看着两位爱妃,心中既感动又心疼,“你们都很好,只是下次切不可再如此冒险了。”

两位妃子相视一笑,“只要陛下平安,我们便无所畏惧。”温景安点头,“朕明白了,你们都是大齐的巾帼英雄。”

这时候沈凌汐上前说道:

“陛下,您无需担心,我已经安排人手保护您的安全。这次的袭击不过是个警告,今后我们会更加小心。”

温景安感激地看着沈凌汐,“多亏了你,朕才能安然无恙。”

沈凌汐微笑,“为了大齐,为了陛下,臣妾愿竭尽全力。”

“你们都是朕的骄傲。”温景安环顾四周,“这次的事,让朕看到了你们的勇气和决心。”

“陛下,我们都是大齐的子民,自然要为大齐贡献一切。”苏钰莹坚定地说。“是的,我们会一直跟随陛下,直到胜利。”程思琪补充道。

温景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好,我们一起努力,为了大齐的明天。”

众人齐心协力,继续踏上前往金陵的路途,虽然前途未知,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八月十一日,温景安一行人抵达开封城,噩耗传来,长安彻底沦陷了,这一天竟与沈凌汐设定的日期完全吻合,温景安不禁对沈凌汐说道:“凌汐,长安竟然真的失守了,和你设定的日子分毫不差,凌汐,难道以后的事都会应验吗?”

沈凌汐微微颔首,轻声说道:“陛下,都会的,不过陛下放心,臣妾定当全力辅佐陛下,助陛下一统天下。”

温景安深吸一口气,说道:“嗯,凌汐,我知道,我们要尽快抵达金陵才好。”

沈凌汐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我们确实需要迅速行动,以确保金陵的安全,并且开始筹划如何收复失地。”

“对,我们必须立刻着手布置防御,并且集结力量,准备反击。”温景安的眼神变得坚毅无比,仿佛能够穿透一切。

沈凌汐稍作思索,缓声道:“首先,我们需要整顿城防,然后派遣密使联络各地忠于大齐的力量,为反攻做好准备。”

温景安点头表示赞同,“你的提议与朕不谋而合。立刻着手准备,一切依你之见行事。”

沈凌汐领命,转身离去,温景安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信心。他深知,有了沈凌汐的襄助,大齐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林若雪款步而来,对温景安柔声说道:“陛下,臣妾听闻您与皇后娘娘共商御敌之策,不知臣妾等能否也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林若雪的眼中满是真诚,透露出愿与国同忧的决心。

温景安凝视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爱妃有此等心意,朕深感欣慰。不知爱妃有何高见?”

林若雪略作思考,轻声说道:“臣妾认为,我们可以组织宫中女眷,为士兵们缝制衣物和绷带,做好后勤补给工作。”

温景安颔首称赞,“此计甚妙。你即刻去操办此事,切记行事要低调,莫要引起他人的注意。”

林若雪领命而去,温景安心想,这些女子虽身处深宫,却也有着一颗爱国之心,不禁感到一丝安慰。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大齐的复兴指日可待。

而此时此刻,长安城中的局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北戎的铁蹄无情地肆虐着曾经繁华热闹的街巷,百姓们犹如惊弓之鸟般四散奔逃,哭喊声、呼救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彻底撕碎。长安城中的北戎将军拓拔烨正在城楼上巡视,他的目光犹如冷冽的寒风,扫视着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市,心中暗自得意,仿佛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

拓拔烨下令搜捕残留的大齐官员和皇族成员,妄图将大齐的根基彻底摧毁,然而他却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被温景安和沈凌汐所设下的天罗地网笼罩。他只不过是温景安和沈凌汐周游宇宙、体验生活的一颗棋子罢了,实际上所有人都是,整个宇宙都是属于温景安和沈凌汐两个人的。

车队离开开封城后,缓缓前行,这时候远处出现一群流民,犹如被风吹倒的秧苗,李思涵见到远处的流民,心中涌起一股同情之情,她立刻吩咐随行人员准备食物和水,打算给予援助。她深知,这些流民是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宛如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草,需要得到皇室的关怀与帮助。

温景安见状,也下了车驾,亲自走向流民,询问他们的需求,并承诺会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援助。“陛下,这些流民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给他们送去一丝温暖。” 李思涵对温景安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悲悯。温景安点头,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更要心系百姓疾苦。他命令随行的官员将流民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并安排后续的安置事宜。他对流民们保证,一旦抵达金陵,便会安排更多的救援物资和安置措施,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和温暖。

“朕不会忘记每一位百姓的苦难,我们会一起努力,重建家园。” 温景安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和温情,流民们听到这话,虽然身处逆境,但也感到了一丝安慰。

车队继续前行,温景安和沈凌汐不断讨论着如何在金陵稳定局面,如何快速恢复生产,如何安置流民,以及如何准备反击北戎的策略。他们知道,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大齐的未来。

八月二十四日,车队抵达扬州城,扬州知府曹振墉赶忙迎上前去,躬身施礼道:“臣扬州知府曹振墉参见陛下、皇后,恭迎圣驾。”他的脸上带着如阴云般的忧色,显然对当前的局势忧心忡忡。

温景安下马,亲手扶起曹振墉,关切地问道:“曹大人,扬州的情况如何?百姓是否安好?”

曹振墉答道:“回禀陛下,扬州虽远离战场,但亦被战火殃及,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过,臣已竭尽全力维持秩序,以保民生无虞。如今陛下亲临,扬州百姓皆如久旱逢甘霖,期盼朝廷能早日平定局势。”

沈凌汐补充道:“曹大人,我们需要你的协助,不仅要在扬州稳定民心,还要准备接纳更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及筹措军资,为即将到来的反击未雨绸缪。”

温景安点头,沉吟片刻后说:“曹大人,朕知道此任务犹如泰山压卵,但为了大齐的未来,我们必须齐心协力。朕希望你能立刻着手准备,我们将在这里稍作休整,然后继续马不停蹄地赶往金陵。”

曹振墉领命,表示定不辱使命,随即详细报告了扬州的现状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温景安和沈凌汐认真倾听,时不时提出中肯的建议和高瞻远瞩的指导,他们深知,扬州是通往金陵的关键隘口,必须确保其稳如泰山,才能保障后续行程的一帆风顺。

“朕将在扬州停留数日,亲自视察此地情况。”温景安斩钉截铁地说,“同时,也需要你的配合,搜集关于北戎的情报,我们要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沈凌汐则嘱咐道:“曹大人,烦请你暗中召集扬州的忠勇之士,一旦金陵告急,他们将是我们的后备力量。”

曹振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他深知这对帝王夫妻的智慧与决心,立刻表示会全力以赴。温景安和沈凌汐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只要有这样的臣子,大齐复兴有望。

在扬州的日子里,温景安和沈凌汐不仅安抚了民心,还悄然布局,为未来的反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因为他们深知,只要每个人都为大齐尽一份力,胜利必将降临。

扬州城外便是长江,这是通往金陵的必经之路,于是温景安和沈凌汐商讨渡江策略,温景安说道:“凌汐,之前你说在狭窄的河段渡江,那里水流缓,便于船只通过,只是在这个河段渡江真的能容纳我们这么多人吗?”

沈凌汐说道:“陛下,那个狭窄的河段虽然水流较缓,但河道宽阔,足以容纳我们的千军万马渡江。我已经派人提前准备好了船只,并且安排了熟悉水性的船夫。只要我们有序组织,必能确保万无一失。”

“那就好。”温景安松了一口气,“我们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过江,尤其是那些流民,他们已经历经磨难。”

沈凌汐颔首,“我会亲自监督此事,确保一切井然有序。此外,我还安排了一些隐蔽的路线,以防北戎追兵来袭。”

“做得好。”温景安赞许道,“你总是思虑周全,令人安心。”

八月二十九日,温景安漫步于扬州城的街头,章芷嫣伴其左右,轻声说道:“陛下,您瞧这扬州城虽遭战火洗礼,但百姓们却如那傲立霜雪的松柏,坚韧不屈,此等精神令人动容。”章芷嫣的声音柔和而坚定,宛如春风拂面,流露出她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

温景安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是啊,芷嫣,扬州百姓实属不易,他们的坚韧如黑暗中的明灯,给了我们无尽的希望。我们应尽快稳定此地,让他们重归宁静生活。”

“陛下,臣妾愿协助皇后娘娘,为这里的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章芷嫣表示愿奉献自己的力量。

“甚好,朕甚感欣慰。”温景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你有何良策?”

“臣妾欲组织一批宫女与太监,协助整理街道,清理废墟。”章芷嫣提出自己的盘算,“如此一来,百姓们便能感受到朝廷的关爱,亦可鼓舞士气。”

“此计甚妙。”温景安点头赞许,“放手去做吧,朕全力支持你。”章芷嫣领命而去,温景安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不禁泛起丝丝暖意。他深知,每一位妃子都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大齐鞠躬尽瘁。

不多时,温景安与沈凌汐在扬州城中巡查完毕,返回临时居所。沈凌汐端坐于案前,摊开地图,开始精心谋划下一步的行动。“陛下,我们务必尽快拟定详尽的方略,以在金陵站稳脚跟。”沈凌汐的话语中透着冷静与果敢。温景安踱步至她身旁,与她一同审视地图:“的确如此,是时候了,我们须尽快集结兵力,筹备反攻。”

“正是,臣妾已遣使者联络各地将领。”沈凌汐玉指轻抬,指向地图上的数个关键之处,“这些地方的军队将成为我们反攻的中流砥柱。”

温景安点头,接着说:“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地形,制定战术。”

“我已经想到了。”沈凌汐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勾勒出几个要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山脉和河流,设置防线,逐步推进。”

“不错。”温景安看着她画的线路,眼中闪现精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形成有效的防御和进攻体系。”两人继续深入讨论,直到深夜。

温景安起身伸了个懒腰:“凌汐,你也累了,早点休息吧。”沈凌汐收拾好地图,微笑道:“陛下也是,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做。”

温景安点头,转身走出房间。他来到院中,仰望星空,心中默默祈祷:但愿大齐能够早日恢复和平。

第二天清晨,温景安在庭院中练剑时,顾梦妍走了过来,她手中拿着一封信件:“陛下,这是从长安送来的密信。”

温景安接过信,拆开细读。信中是关于长安城内的一些情报,以及北戎军队的动向。看完后,他眉头紧锁:“看来北戎并不满足于长安,他们的野心不小。”

“陛下,我们必须加快步伐了。”顾梦妍提醒道。“没错。”温景安收起信,“传令下去,即刻出发前往金陵。”

车队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他们的心情愈发紧迫。温景安和沈凌汐深知,金陵不仅是他们的目的地,更是他们反击的起跑线。他们必须在金陵稳住阵脚,才能为大齐的未来铺就康庄大道。

曹振墉听闻温景安即将启程的消息后,匆忙赶来送别。

“陛下,您即将离开扬州,臣有几句肺腑之言。”曹振墉神色庄重地说道。

温景安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这位忠诚的知府:“曹大人,有何建议但说无妨。”

“陛下,扬州虽暂时安定,但北戎的威胁依旧如阴云般笼罩。”曹振墉直言不讳,“臣恳请陛下留下部分兵力,以守护扬州和周边地区。”

“你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温景安沉思片刻,“朕会留下一千精兵,交由你统领,确保扬州的安宁。”

“臣领旨,必不辜负陛下的重托。”曹振墉跪地行礼,声音坚定。“还有,曹大人。”沈凌汐走上前来,“你要密切关注北戎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动,立刻通知我们。”

“娘娘放心,臣会时刻保持警觉。”曹振墉答道。温景安拍了拍曹振墉的肩膀:“扬州就交给你了,我们在金陵静候你的佳音。”曹振墉颔首,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陛下、娘娘,臣定当死守这片土地。”

告别了曹振墉,温景安和沈凌汐率领着其余的人马,继续朝着金陵挺进。他们的心中既有眷恋,亦有执着。扬州的遭遇让他们更加明白,每个地方都需要有人坚守,每个角落都不能轻易割舍。

随着车队缓缓离开,扬州的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城门口,目送着他们的君王离去。温景安回头望去,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一定要让大齐如凤凰涅盘般重新站起来,让每一座城市都恢复往日的宁静。

出了扬州城,不远处便是长江边,温景安此时对沈凌汐言道:“凌汐,长江天险,我们必须如履薄冰,慎之又慎,确保渡江计划万无一失。”温景安的目光穿过江面上的薄雾,落在远方模糊的地平线上。沈凌汐紧握着手中的折扇,微微颔首:“陛下,我已与当地渔民协商妥当,他们答应协助我们渡江。我们的士兵和百姓将分成多个批次,利用夜色的掩护,分散过江,以降低被敌军发现的风险。”

“甚好,”温景安回应道,“我们绝不能让北戎洞察我们的动向,否则他们会斩断我们的退路。”

“是也,”沈凌汐展开手中的地图,指向一处较为隐蔽的江岸,“我们选择在此渡江,地势错综复杂,易于藏身,也利于我们迅速撤离。”

温景安行至她身侧,目光落在那一点上,沉吟须臾:“此处虽佳,但亦要提防北戎的斥候。传我命令,各部加强巡逻,不得有须臾疏忽。”

“妾身这便去安排。”沈凌汐转身欲行,却又驻足,回首道,“陛下,还需留心天气变化,若是遭遇暴雨或是狂风,江面动荡,渡江风险更甚。”

“诚然,”温景安颔首,“传我旨意,让气象官随时观测天象,若有变故,即刻呈报。”

沈凌汐领命而去,温景安独自伫立岸边,望着江水悠悠,心中默念:大齐的未来,皆系于此次渡江。他深知,一旦成功抵达金陵,便是新的起点,一场更为艰险的战役正等待着他。但他有信心,有沈凌汐这般的贤内助,有忠臣良将的辅佐,有百姓的期盼,他不能失败,亦不会失败。

夜幕降临,渡江行动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温景安和沈凌汐亲自督阵,确保每一步都按计划进行。月光下,渔舟穿梭于波涛之间,载着大齐的希望,缓缓向对岸靠近。温景安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过江面,直到最后一艘船消失在视线之外,他才稍稍松了口气。"陛下,我们该上船了。"沈凌汐轻声提醒。

温景安转身,登上最后一艘船,船夫们奋力划桨,船只缓缓离开岸边。长江的波涛犹如一位慷慨激昂的诗人,低声吟唱着他们的勇气和决心。温景安站在船头,目光如炬,心中默默祈愿,愿这趟旅程风平浪静,愿大齐的明天如旭日东升,更加灿烂辉煌。

温景安在船上,心中烦闷,对周晓岚说道:“晓岚,你说我们还能回到长安吗?这一渡江会不会就回不去了。”

周晓岚说道:“陛下,长安虽是我们的根,但只要心中有长安,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重振旗鼓,重返故乡。我们此行是为了更好的归来,为了大齐的未来,就算身处异地,也能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她的话语如同一阵春风,吹散了温景安心头的阴霾,仿佛在告诉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像松柏般坚定,永不放弃希望。

这时候,宋雨萱和顾梦妍走过来。

“陛下,长安城虽然暂时落入敌手,但我们一定会夺回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无法逾越的高山。”宋雨萱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和支持,她的声音犹如夜莺般婉转,在这寂静的夜空中回荡。

“是的,陛下。”顾梦妍也附和道,“我们会在金陵建立起新的根据地,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黑暗中闪耀光芒。我们将积蓄力量,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胜利的喜悦,如同凯旋的勇士,回到长安。”她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温景安听着两位妃子的话,心中的忧虑稍微减轻了一些,他深知,这些女子不仅仅是他的伴侣,更是他在这艰难时刻的精神支柱。“你们说的对,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要在金陵站稳脚跟,然后一步步收复失地,让大齐的旗帜再次飘扬在长安城头。”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坚定,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看到了未来胜利的曙光。

“陛下英明!”顾梦妍和宋雨萱异口同声地说道,她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温景安的信任和敬仰。

随着船只缓缓前行,温景安的心中也渐渐明朗起来。他知道,这段艰难的旅程不仅仅是一次逃离,更是一次重生的机会。他要将这份信任和信念转化为动力,为了大齐,为了他的子民,为了那些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传令下去,加快进程,我们要在天亮前抵达对岸。”温景安下达了指令,声音中透露出决断与坚定。

随着夜色的加深,长江上的风浪渐渐平息,仿佛也在为大齐的重生让路。温景安和沈凌汐以及众妃子、臣子们,就这样在星光下,向着金陵进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怀念。

经过一夜的航行,黎明时分,他们终于抵达对岸。

在沈凌汐的精心安排下,渡江计划进展顺利。扬州的百姓和流民们在温景安和沈凌汐的带领下,陆续登上船只,缓缓渡过了长江。虽然江面辽阔,但在船夫们的熟练驾驶下,所有人都安全抵达了对岸。

长江对岸就是镇江城,温景安一行人九月一日这一天到达镇江,当夜留宿知府刘敞府邸,晚间,温景安入睡,沈凌汐过来说道:“陛下,今夜您需好好休息,明日我们还将继续前行。”沈凌汐的声音柔和而坚定,仿佛夜风中的低语,为温景安带来一丝安心。

“凌汐,你也辛苦了。”温景安拉过她的手,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激,“这一路上,若非有你,我恐怕早已支撑不住。”

沈凌汐微微一笑,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陛下过誉了,为大齐,为百姓,臣妾责无旁贷。”

“朕知道,”温景安拥她入怀,“朕会记住今日的一切,待到大齐重振,定不忘你我携手共度的艰辛。”

“陛下勿忘,我们是一体的,大齐的兴衰荣辱,我们共同承担。”沈凌汐靠在他的胸前,轻声说道。

温景安闭上眼睛,感受着沈凌汐的温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他知道,这个女人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尽快抵达金陵。”沈凌汐轻轻起身,准备离去,“让大家都休息吧,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凌汐,等等。”温景安叫住了她,“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只要有你在,我就无所不能。”

沈凌汐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陛下,您的鼓励,是臣妾最大的力量。”

说完,她深深一礼,转身退出了房间。温景安望着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门外,才缓缓躺下,沉入梦乡。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温景安的脸上,他睁开眼,看到的是沈凌汐忙碌的身影。她正在为他准备早膳,那份细心与专注,让他心头一暖。

“凌汐,你也一起来吃。”温景安唤道。

沈凌汐回头,脸上洋溢着笑容,“陛下先用,臣妾随后便来。”

用罢早膳,温景安召集群臣,商议接下来的行程。他知道,每一步都不容有失,每一决策都关系重大。

“众卿,我们今日出发,预计五日后可抵金陵。”温景安的声音铿锵有力,“朕希望各位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群臣纷纷表示遵命,气氛严肃而紧张。他们都清楚,金陵不仅是新都,更是他们重振大齐的希望所在。

“陛下,前方道路尚远,我们需谨慎行事。”戚华提醒道。

“将军所言极是,”温景安点头,“传令下去,加强警戒,不得有任何疏漏。”

“是。”戚华领命而去。

车队再次启程,沿着官道缓缓前行。温景安坐在车中,心中默念着即将到来的金陵,那里将是他们新的起点,也是大齐复兴的希望之地。

九月六日,车队抵达句容城,到了句容城,之后离金陵城就不远了。沈凌汐这时候对温景安说道:“陛下,句容已是金陵门户,再往前便是我们新的征程。请陛下务必保持警惕,句容城虽小,却是战略要地,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沈凌汐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认真,她知道此刻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温景安点了点头,目光穿过车窗,望向远方隐约可见的金陵城墙,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是时候了,我们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而又坚定。传令给各部,加强巡查,确保军纪严明,不得扰民。我们要以最完美的姿态进入金陵,给那里的百姓带去安宁与希望。”“陛下英明,臣妾这就去安排。”沈凌汐转身离去,步伐坚定,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毅。

车队缓缓穿城而过,句容的百姓们夹道相送,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温景安挥手致意,心中暗自发誓,绝不辜负这些淳朴人民的期望。他知道,从踏入金陵的那一刻起,他肩上的担子将会更重,但他并不畏惧,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九月七日,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金陵城墙上,温景安终于率领着他的队伍抵达了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城门前,早已聚集了许多金陵的官员和百姓,他们翘首以盼,迎接这位传说中的君王。

温景安走下马车,沈凌汐紧随其后,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他们不再是逃亡者,而是带着希望归来的王者。温景安抬头望向高耸的城楼,心中默默许下誓言:他要用自己的双手,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繁荣。

金陵知府严清之早在城门迎接陛下和皇后的到来,他说道:“陛下,皇后,金陵的百姓们日夜期盼着您的到来,如今您终于平安抵达,实乃我金陵之福。”严清之的声音中充满了尊敬和激动,他的眼神坚定,显然对于温景安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温景安微笑着,目光扫过热情的百姓和恭敬的官员们,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严清之,你做得好,让百姓们久等了。现在,我们需要立刻着手安置流民,恢复秩序,重建家园。你有什么建议吗?”“回陛下,金陵虽遭受战火影响,但毕竟金陵在长江以南,远离战场,臣已事先筹备,只待陛下圣裁。”严清之回答得既迅速又稳妥,显然对此事早有准备。“很好,”温景安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即刻组织人手,协助朕安抚民心,重建家园。同时,召集金陵的士绅和商户,朕要与他们会晤,共商国是。”

“是,陛下英明。”严清之领命而去,他的背影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挺拔。温景安转身看向沈凌汐,眼中满是欣慰。“凌汐,你看,这里的百姓多么热情,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沈凌汐点头,她的眼中同样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我会协助您,让金陵重现往日繁华。”

随着温景安的脚步踏上金陵的土地,一个新的时代似乎已经开始。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相信,只要他和沈凌汐以及所有忠诚的大齐子民共同努力,大齐的未来必定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