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后浪 > 第2001章 对人不对事(中)

后浪 第2001章 对人不对事(中)

作者:旖旎小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0:55:20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个人当中,最先发言的往往是组织部长。

他会对名单产生的原则,进行详细说明。

比如,为何选择这个人,推荐的理由是什么。

在组织部内部会议上,形成怎样共识等等。

接着,纪委书记将对拟推荐的候选人,提出纪检方面信息。

作为候选人,首先要干净。

若有大量举报,或者涉嫌经济和职务犯罪,那么,该候选人一定会从名单里移除。

因为这种情况,不符合组织推荐的相关规定。

所以,郑令文先发言,简来意紧跟其后,这是五人会议的基本操作。

然而,令人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刘信安都不等他们二人发言,边看文件边慢条斯理的说:“田泽在驻京办工作这几年,表现还算中规中矩,怎么推荐去古台市做代理市长?”

郑令文闻听,连忙解释,“田泽同志年龄大了,总是两头跑,精力和身体都吃不消。我们考虑把他调回来,主持古台市政府工作,也算人尽其才。”

“呵呵。”刘信安很有深意的笑了笑,“令文部长,你都说了,田泽年岁偏大,连一个舟车劳顿都承受不住,怎能把古台这么大的一座城市治理好呢?”

“谁都清楚,市长工作繁杂,工作量又大。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充沛精力,很难挑起这副重担。”

“再者,田泽在驻京办不算好,也不算坏,以他的能力和经验,能否将古台市各方面工作做好,是个未知数。”

“我的印象里,田泽基层工作经验少,能力有,但不强。把他放到古台市,我有点担心。”

真没想到,刘信安一上来,就对厉元朗推荐的田泽提出反对意见。

厉元朗没表态,倒是简来意仗义执言地说道:“刘副书记对田泽同志的看法,我觉得有些偏颇。”

“田泽同志主持驻京办期间,尽心尽力,很好的完成省委、省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与部委关系打得火热,为我省提供不少有价值的讯息,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田泽同志调入省政府之前,在地方工作将近十年,有着丰富的基层经验。”

“况且,经验是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而产生,谁也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既然田泽同志能够把驻京办这么繁复的工作抓好,主持古台市政府,不成问题。”

郑令文也顺着简来意的意思,提出自己见解。

无外乎肯定田泽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并在驻京办以及部委,有着良好口碑。

还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体现出田泽左右逢源的高智商,也特别强调,组织部选定人才的标准。

五个人里面,简来意和郑令文想法一致,还有一个一言不发的厉元朗。

纵然刘信安反对,想来郭启安也不一定站在他的立场上,支持他。

所以,刘信安没在田泽事情上过多纠缠。

转而将矛头对准了阚波。

和田泽不同,阚波接替郑秉权出任古台市委书记,基本上常见。

单凭这一点反对,实属不明智之举。

于是,刘信安专门扯到魏云亮以及月牙湾小镇的话题上。

虽说,月牙湾小镇的问题,是出在阚波上任之前。

但刘信安认为,小镇荒废十年,就在阚波任上的眼皮子底下。

还是厉元朗无意中发现,并亲自督导才起死回生。

阚波作为古台市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样一个人,做市长已是勉为其难,怎能把市委书记,这么的重要位置交给他?

细想起来,刘信安这番话有一定道理。

以这个把柄入手,还真让人无话可说。

简来意本想再次出头,可他内心挣扎一番,却找不到回击刘信安的有力说辞。

郑令文摆弄着手中碳素笔,脑海里快速运转。

憋了半天,同样想不出不同意见。

郭启安不急不忙,端起水杯轻轻吹着。

尽管茶水不热,可他仍旧保持这个动作。

至于他什么时候说话,该说什么话,方向性和目的性怎样掌控,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现在情势,郭启安不宜发言表态。

他知道,他的态度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甚至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只是阚波,包括古台市,是厉元朗一直关注的地方。

厉元朗都不表态,他何来的捷足先登?

不符合规矩嘛。

所以说,现在端杯喝水,恰到好处。

他不渴,却要在恰当时机表现出口渴的状态。

也是通过这一动作,向厉元朗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该你上场了。

厉元朗慢慢放下文件,不疾不徐的说:“信安同志对阚波同志的评价,恐怕是你没有调查就得出的结论。”

“月牙湾小镇的问题,仅仅是一个阚波就能左右得了么!想必你应该清楚,魏云亮之所以胆大妄为、无法无天,除了魏铭耀护子心切之外,还有个别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另外,郑秉权作为书记,凭借当初魏铭耀对其有提拔之恩,对魏云亮所作所为麻木不仁,甚至还暗中支持,助长魏云亮的嚣张气焰。”

“这次人事调整,将郑秉权调离古台市,就是省委和组织部对他行为的否定。”

“阚波同志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无论恢复月牙湾小镇的火爆,还是君流河管涌险情的处理过程,他的表现无可挑剔。”

“所以我认为,组织部拟定这份名单的初衷,很好的体现了发掘人才、使用人才的精神。充分贯彻省委任用干部的指示,是经过认真、细致的考察,做出这份沉甸甸、充满对省委、对干部、对全省群众负责的名单。”

不得不说,厉元朗这番慷慨陈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说得简洁明了,又狠狠驳斥刘信安的无理言论。

抬高省委和组织部,等于把郭启安和郑令文全都褒奖一遍。

好听的话,谁不愿意听?

于是乎,便形成一个特殊局面。

郑令文在厉元朗发言中,得到启发。

从郑秉权那里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组织部为何调整郑秉权的缘由,说得透彻、明白。

到了这会儿,郭启安知道,该是他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慢慢悠悠说:“元朗、令文两位同志的意见,我是赞同的。我们选择一名干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戴有色眼镜看待事物。那样的话,你永远看不透事物本质,会被假象蒙蔽双眼,从而丧失是非的判断能力。”

听起来,感觉郭启安这些话好似云山雾罩,让人迷糊。

实际上,仔细琢磨,他的话不等于暗示刘信安,别没事找事,给自己找了个不自在。

很明显,今天会议一上来,刘信安目的性极强,就是针对厉元朗开火放炮。

田泽和阚波,不是你厉元朗看好的人吗?

那好,我就对他俩说三道四。

反正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肯定有缺点。

我从缺点入手,虽不能改变什么,却会让厉元朗不舒服,足矣。

说白了,刘信安就是对人不对事。

就是要与厉元朗对着干。

但是,他忽略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这份名单是组织部做出来的,事先经过郭启安授意。

并且名单出炉的一刻,首先呈送郭启安过目。

他不点头,名单就不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否定田泽和阚波两个人,得罪的可是郭启安和郑令文。

还有厉元朗与简来意在旁边关注。

等于说,刘信安为了报复厉元朗,把在场四个人全得罪了。

郑令文、简来意一开始的发言,已经表达出信号。

可刘信安却被仇恨蒙蔽住,光想着怎样痛快了,却忽略他这么做的严重后果。

郭启安的话,其实就是说给刘信安听的。

他岂能听不出来?

很快就意识到,他自己犯了致命错误。

抬起头,目光直视郭启安。

稍作斟酌后,刘信安开启了自我救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