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327章 表哥们的定亲宴

徐氏作为徐小舅在临安的唯一亲人,定亲当天肯定是要去帮忙撑场面的。

为了不耽误张平安的学习时间,徐小舅是特意定在了休沐日。

这天早上一大早徐氏便起来了,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穿的簇新,由张老二赶着车带着全家人去了徐家。

自从金宝家搬走后,徐小舅考虑到两个儿子大了,马上要成亲,也没再另外找人跟他合租,把金宝家的两间房收拾出来,贴了红纸,当做新房。

“说起来这事儿,你小舅办的挺不体面的,哪有两个儿子同一天定亲,同一天成亲的,八成是你小舅母想出来的主意,想省酒席钱”,徐氏嘀咕道。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只要是明媒正娶的,这事儿也没啥,咱自家也不缺这一顿酒席吃,您别往心里去”,张平安安慰道,他知道自家老娘并不是真的生气,只是觉得这样办酒席不讲究而已,也就抱怨两句罢了。

两家隔得并不远,骡车晃晃悠悠没一会儿便到了徐小舅家,门口已经贴上了大红喜字,看起来很是喜庆。

徐氏下车进屋里后,发现马氏已经到了,自己这个弟妹跟自己妯娌倒像是亲姐妹似的,关系好的很!

今日只是下定,不是正式成亲,媒婆也在,男人们跟着徐小舅一块儿去就行了,女眷们今日反而轻松,聚在一块儿唠嗑。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两位还没过门的新娘子身上。

沈氏脸上没见多少喜色,嗑着瓜子道:“听媒人说那两位姑娘倒是乖巧懂事的,也勤快能干!”

徐氏道:“那不就可以了,都是小门小户的,勤快能干,乖巧懂事就够了,你还指望说个天仙呀!”

沈氏语气里有些嫌弃:“三姐,你是不知道,家里穷的都快生虱子了,这要是放在以往在镇上,我是万万看不上的,这来了临安也是没法子,眼瞅着添寿添财都大了,得赶紧成亲才行,我这心里真是一百个不愿意。”

刘屠户娘子是个爽利人,闻言说了句公道话:“添寿他娘,你别怪我说话直,老话都说高嫁低娶,咱只要姑娘品行好不就行了,难道你还盼着别人给你带一副好嫁妆进来,有家底儿的别人也看不上你家呀,你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添寿添财也就普普通通,也并不如何出色,一没读书,二没一副好身板,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

“怎么能这样说”,沈氏不太乐意了。

金宝娘附和道:“我看说的是,你呀,就别东想西想了!”

此时男人们在院子里还没走,徐小舅和两个儿子听了有些尴尬,赶忙招呼媒婆和众人道:“我们快走吧,别误了吉时!”

聘礼是由大柱二柱和刘二郎刘三郎两两作对抬着,其他人就跟在骡车旁边走。

其实按刘三郎的体格,他一个人就可以把聘礼挑上,但徐小舅觉得一个人挑着不好看,显得东西没分量,两个人抬着显得体面一些,毕竟是帮忙,刘三郎也只好听从。

张平安跟着徐小舅一路往南走,起码走了两刻钟都不止,周边的房子越来越齐整,不由问道:“小舅,这女方家到底是在哪里啊,还有多久能到,不是说都在城南吗,我还以为很近。”

徐小舅回道:“快了,快了!”

媒婆也擦了擦汗道:“快了,快了!”

脸上的粉都花了,看着脏兮兮的。

张平安看着这个满脸横肉的媒婆,总觉得不是啥好人,这说的真能是好亲事吗?!

事实证明,这个媒婆和徐小舅嘴里就没有实话。

这个快了就是又走了一刻多钟,众人直接来到了南城门。

徐小舅淡定地过去排队。

张老二皱眉问道:“要出城?”

“对啊,姑娘家在城南,出城以后还往南走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徐小舅道。

金宝爹没忍住,吐槽道:“你直接说在村里说了两个姑娘不就行了吗!”

添寿添财两个没徐小舅脸皮厚,闻言脸色涨红,低着头不说话了。

媒婆解围道:“那不也是城南吗,城的南边儿啊!”

众人虽有些无语,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跟着徐小舅出城。

出了城之后道路就开阔了,众人跟在骡车身后又行了一阵,终于到了徐小舅说的村子。

因为离临安城近,这个村子看着倒还行,屋舍整齐,看着并不算太穷。

进村之后,村口大树下的老人们都好奇地打量着众人。

徐小舅热情的抓了把喜糖分给村口的孩子们,对村民们解释道:“我是从临安城过来,到王家下聘的。”

老人们听了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加上拿到了喜糖,都说了几句祝福的吉利话。

其中一个老婆子还拉住媒婆讨好道:“大妹子,我家也有好几个等着说亲的姑娘哩,你能不能帮我家也说一个临安城的人家,谢媒钱保准少不了你的!”

媒婆故作为难状道:“好人家哪儿有那么多,后面再说吧,我还忙着呢!”

老婆子忙道:“你忙你忙,我家就在村口第三家,这事儿大妹子你上点儿心啊,我可就拜托给你了!”

“呵呵,知道了”,媒婆笑道,甩了甩帕子,熟门熟路地带着大家来到村里一户土砖瓦房的人家。

这户人家院子围了很大,晾衣竿儿上晾了不少衣裳,里面还有不少鸡鸭在到处啄食,看得出来这家人口不少,是过日子的。

主人家的男丁们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看到媒婆带着男方家下聘来了,忙热情迎接。

徐小舅又给孩子们分了几把糖,看的女方家人暗自点头。

张平安看这户人家虽不是特别富裕,但绝对也说不上是小舅母嘴中的穷的生虱子的人家,搞不好日子还比徐小舅家好过些。

估计也就是城乡歧视罢了!

媒婆早已跟两边说好,下定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另一个姑娘姓田,在隔壁村。

为了节约时间,说好的是早饭在王家吃,中饭去隔壁村田家吃。

王家人很热情,早上这顿席面准备的很丰盛,一点也没马虎,炖了两只鸡,还有红烧肉和红烧鸭,看得出来很重视。

热热闹闹吃完饭后,众人便告辞了,媒婆又带着大家去了隔壁田家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