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455章 慈县一霸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455章 慈县一霸

作者:张如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8:13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具体怎么说?”张平安问道。

吃饱组织了下措辞,才继续回道:“小的没读过书,肚子里没什么墨水,我只说今日问到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请大人包涵!”

说完看张平安点了头后才接着道:“先说这慈县的物价和工价,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在意的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几样,我问了好几个杂货铺,也问了各个小摊贩,基本上价钱比在临安便宜一半还要多,跟咱们老家比的话略贵一些,最方便的就是吃盐,海边有盐场,我听说好些人都不怎么买盐,而是打了海水晒盐后再腌咸菜,如果要用盐的话就把咸菜丢到锅里和别的菜一起炒,沾些盐味儿,只要不往外卖,就没人追究。”

“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也正常,不过据我所知,这里私盐贩子挺猖狂的,屡禁不止”,张平安沉吟道。

“小的也发现了,这里民风挺彪悍的,吃饭的时候有人言语相争,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听摊贩说,这都很常见,码头和盐场那边争的更厉害”,吃饱道。

说完挠挠头:“不过这里工价还不错,有不少南来北往的外地客商的货船会在码头停泊休整,歇息一番,顺便贩卖货物,这里的珍珠也挺出名的,这些人请人搬货大都比较大方,也因为这些人,所以县里挺繁华,正常来说,一个壮年汉子勤快些,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

“嗯,县衙里各官员的风评如何?”张平安有节奏地敲着桌子,抬头问道。

“卢县令名声还不错,百姓都说他为人清廉正直,不贪污不受贿,也十分体恤民情,在任的这六年间,做了不少修桥铺路的好事,还开办了慈幼堂,农忙时会到底下村镇微服私访,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官。”

说完顿了顿:“至于其他人嘛,就有些难说了,今日迎接老爷的那个余县丞,风评很差,他家是慈县的坐地户,据说从他爷爷那辈起就在慈县做县丞了,几代经营下来,在县里势力很大,底下好些小吏都是听他的!平日鱼肉乡里,横行霸道,百姓们都说,要不是卢县令是个好的,估计他们得被搜刮得饭都吃不上!”

张平安听后若有所思:“看来这余县丞是慈县一霸了!也不知道卢县令有没有被架空……”

“就是如此!”吃饱也有些气愤,捶了一下桌子。

他最恨这种贪官了!

“行,我知道了,今日你辛苦了,先回去歇着吧,有事我会再吩咐你的”,张平安道。

“哎,那小的先回去了,老爷您也早点歇息”,吃饱起身道。

等人走了,张平安才叹了一口气,看来这次交接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啊,一点都马虎不得。

俗话说,铁打的县丞,流水的县令。

县丞虽说是副手,但大部分地方县丞却是地头蛇,很多时候县令开展工作还得仰仗县丞的支持。

虽然卢县令为官清正,但县丞行事作为如此猖狂,很容易留下积弊。

而交接上任最怕的就是前任遗留的积弊与责任推诿。

比如未结案件与冤假错案,赋税亏空与钱粮账目不清,工程与徭役的烂摊子等。

“前任欠粮,后任补解”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还只是第一步。

就算顺利上任了,接下来就是他与手下官员和地方势力的博弈了。

胥吏的欺瞒与架空,豪强地主抵制新政,前任县令势力的去留安置等,都是他要考虑的。

明日晚上的接风宴不好吃啊!张平安摇摇头,起身走到窗边遥望远方。

站了好一会儿,摒弃心中杂念后,才上床歇息。

估计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张平安这一夜设想过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要如何应对,睡的特别不安稳。

早上起来时,就不太精神,还是洗了个冷水脸,灌了两碗浓茶才好些了。

重新把自己收拾得精神奕奕后,张平安便带人在县里逛了起来。

挑了一家生意还不错的摊子坐下吃早饭。

品尝了慈县的特色粢饭糕和肉汁大馄饨。

除了口味有些偏咸外,其他的都还不错。

吃完早饭,张平安又去了县里的书肆转了转。

今日休沐,这家县城最大的书肆人却很少,有些注解书甚至都落灰了,除了小二打扫不勤外,也说明翻看的人并不多。

进一步说明,此县科举与教化不兴。

张平安挑了两本书拿去结账,有些不解的笑着问掌柜:“掌柜的,我看这县里经济繁荣,大多百姓衣食也算过得去,为何你这书肆里的书本翻看的人却如此之少?”

说完拱手行礼道:“还望解惑!”

掌柜的是个身形清瘦的老头,头发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

闻言上下打量了张平安一番,才捋着胡须笑着道:“这位书生,一看你就是从外地来的吧!”

“正是!”张平安点头。

老头摇摇头,低头拨着算盘道:“承惠,一共二两八钱!”

张平安笑了笑,付了银子。

老头这才慢悠悠回道:“书生你有所不知,我们慈县不大,但是靠海,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码头建的广阔,这来往船只大多都会在此停歇补给,加上我们又有盐场和船场,谋生不难,多数儿郎长大后都会去做工或者做生意,能沉下心读书的人少!”

“既然生活富足,那更应该读书向上谋份前程啊”,张平安笑道。

“利之所趋,风气使然罢了,读书那得多少年才能看到结果啊,还不定是那块材料,做生意或者出海就不一样了,只要顺利,一趟就能赚的盆满钵满,两相对比,自然读书的人就少了”,掌柜的调侃道。

说完不再多言,开始低头喝茶。

张平安见此也没在意,道谢后便离开了。

然后回到驿馆,歇息了一会儿。

看天色差不多了,便让钱攸宜备了一份薄礼,带上吃饱赶着马车往县衙而去。

这接风宴,他可得好好品一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