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509章 有孕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509章 有孕

作者:张如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8:1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没什么不好的,后巷的房子也租了,平日吃饭也就多双筷子的事,留在慈县对她们娘俩有好处,你也落个清静”,张氏道。

李氏想了想,又望向徐氏和张老二道:“二弟,二弟妹,你们怎么看?”

徐氏愣了片刻,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看向自家男人,这种事她可不好做主。

张老二听了后倒是觉得对这事无所谓,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仆从丫鬟一大堆,多个把两个人真不算啥事儿了。

于是开口表态道:“我和平安他娘没什么意见,总归是自家人,多双筷子的事儿,如果娘和大嫂你们都同意的话,那就让英娘留下来吧,也能给娘做做伴儿,等什么时候爹娘想回临安了,英娘母子俩再跟着一块儿回去。”

李氏闻言又沉默了半晌,心里叹了口气,她也知道婆婆这是为了家里清静才特意暂时把两个产妇隔开,心是好的,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何况还有她在呢!

不过转念一想,英娘在这里确实比在家里要过得舒服的多,这全是沾了老头老太太的光。

罢了罢了,二房一家子过年总要回去的,算一算,也没几个月时间了,就让英娘在这儿再松快几个月算了。

想完这些,李氏才打起精神强颜欢笑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既然娘想要英娘在这儿跟着伺候着,那就让她们母子俩留下吧,也免得折腾了,不过这就免不了叨扰二弟一家了,往后还得多看顾着些,麻烦你们了!”

“哎哟,这说的哪里话,只要娘觉得好,怎么着都行”,徐氏说了句漂亮话。

张平安和钱攸宜作为晚辈,当然更不会说什么。

大柱听了后却不是很情愿,毕竟是结发夫妻,他对英娘是有感情的,要不当初也不会那么多年没孩子,还坚持不休妻,分开这么久,他也挺惦记英娘的,于是踌躇道:“这…要不还是回去吧,留在这儿太麻烦二叔一家了,本来就住了不少日子了,正好两个孩子没隔几天,一块儿带也方便,再说,我看平安这里下人多,也不缺人伺候。”

李氏听后默默用脚在桌下踢了踢儿子,论察言观色和人情世故,她是几个妯娌中最擅长的,以往也最得张氏器重,没想到生了两个儿子都没遗传到她这一点,木的很。

这时候说几句客气话就行了,还犟着来干嘛!

张老大也跟着轻咳了两声,端起茶杯喝茶,意思不言而喻。

他倒没想那么多,主要是觉得英娘母子俩留下来是自己家占便宜了,也不是不行,反正他孙子也不少。

“就这样定了,英娘先留下来,等过段时间再说其他吧”,张氏一锤定音。

其他人也跟着说好。

大柱低着头,只能不再说什么了。

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儿,李氏不放心,在慈县又留了一日,第三日几人便跟着镖局回去了。

临走前,大柱抱着儿子逗了逗,又给英娘留下了一些银子,有些不舍又有些惆怅道:“我走了,有啥事记得跟咱奶说啊,别闷在心里,自己保重好自己,照顾好儿子。”

英娘眼圈也红红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哽咽道:“你也是!”

她心里也很伤感,但是望着李氏几人走远的背影,心里却确确实实松了一口气。

大柱给孩子取了一个小名叫团团,意思是一家人团团圆圆。

本来李氏是想叫带蛋啊根啊的小名的,接地气,好养活,但是大柱现在在衙门里上工,见识广了,想法也不一样了,觉得还是得给孩子取一个稍微中听一些的名字,哪怕是小名呢,听着也不能太俗气了。

至于大名,全家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张平安了,因此这个孩子的大名大柱是让张平安给帮忙取的。

名字是会跟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关小侄子的取名问题,张平安还真认真想了想。

最后定下了“思衡”这个名字,取自《九歌》山鬼篇‘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句话,寓意孩子以后会思维广阔、明辨是非。

而且听着也朗朗上口,李氏当时一听就喜欢上了,笑道:“一听就是有学问的人取的,比当初晨阳他们的名字还好听呢!”

因此,孩子现在大名小名都有了。

虽然李氏等人回了临安,但是孩子满月的时候,钱攸宜作为当家主母,又是堂婶婶,还是给孩子办了几桌很体面的满月酒,邀请了相熟的几家人过来一起吃饭。

众人都是带了贺礼来的,钱攸宜也给准备了一条小巧的纯金平安锁链,孩子戴上去正好,也不会太沉。

要是回了临安,可能还没有这么热闹。

英娘抱着孩子,心里是十分感激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操持满月宴累到了还是怎样,钱攸宜自从满月宴过后,就总是提不起精神,即使每天晚上很早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也还是起不来,精神不济,哈欠连天。

胃口也不好,吃的比往常更少了。

看得张平安担忧不已,说请个大夫来看看,钱攸宜又摆手拒绝:“我的身体我知道,没什么事儿,多休息几天就好了”。

这天晚上一起吃晚饭时,眼看媳妇儿就吃了两块比大拇指盖大不了多少的红豆糕就放下了筷子,张平安实在忍不住了,吩咐下人道:“去请个大夫过来。”

钱攸宜闻言停下擦嘴的动作,不解道:“怎么了?”

“让大夫过来给你看看,你以前虽然吃的少,但也没有吃这么少的,最近这段时间看你也憔悴了不少,不管有没有事,让大夫看看咱们也安心”,张平安拍了拍媳妇儿的手回道。

就这食量都赶不上一个两岁小儿,看的人实在太担心了。

“你啊,我都说了我没事了,不是每个月都在诊平安脉吗”,钱攸宜无奈地笑了。

除了有些累,她真的没有其他的感觉,应该不是生病,她的身体她知道。

“看看也好,这吃的确实太少了”,徐氏看了看儿媳妇的碗盘,也关心道。

这么多美味佳肴,竟然还有人不想吃,她也搞不懂这些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是怎么养出来的,哎!

没一会儿大夫过来,也是府上用熟了的老大夫,平时都是他在给家里人诊平安脉。

看到下人过来请,还以为是谁生了什么重病。

听张平安说明情况后,不敢耽搁,连忙重新给钱攸宜仔细诊了诊脉。

片刻后才露出笑容,收回手,对张平安拱手笑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夫人脉象如珠走盘,这是滑脉啊!不过现在月份尚浅,还不能诊的太准,等下个月初我再过来重新诊一次,到时候就能确定了,我估计夫人疲累困乏也是因此导致,平时多注意休息就行,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吃些药膳补一补!”

张平安和钱攸宜听后都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钱攸宜是对她自己的身体有数,张平安则是本就猜到了几分,所以暂时不敢抱有期待,没想到这就有孕了!

最激动的人是张老二和徐氏。

“大夫,你说的是真的?”张老二再次问道。

徐氏也满眼期待的望过去。

大夫捋着胡须笑眯眯道:“回老太爷、老夫人,**不离十。”

“哎哟,老天爷终于开眼了,这菩萨没白拜,陈二姑的方子真灵”,徐氏听后喜不自胜。

从怀里摸了几个银角子出来给大夫做诊费,满面笑容道:“同喜同喜,辛苦大夫了,劳烦您下个月初再来跑一趟!”

“多谢老夫人,那在下先告退了”,老大夫拱手回道,这种情况他也见得多了,也很理解,让药童背起药箱就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