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540章 临安来人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540章 临安来人

作者:张如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3 04:58:13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且看大伯母到时候怎么和大堂嫂谈这个事吧,毕竟隔了房了,咱们也不能干涉太多,于情于理咱们家都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这个事情张平安没准备插手太多,一是避嫌,再则管多了到时候反而可能吃力不讨好。

“说的是呢,看你大伯母他们怎么办吧”,徐氏应道。

一家人说了会儿话,才移步饭厅去吃午饭。

天热,大家都没什么胃口,主要吃的凉拌菜就过了井水的面条,简单方便又开胃。

张氏和张老头现在一天只吃两顿,中午便没过来。

还没等吃完午饭,华万里便派人过来告了半日假,下午不能去衙门了,家里媳妇儿正生孩子呢,他得陪着。

“真好,这娃儿和咱们宝儿有缘分,就差了不到一个月呢,到时候还能互相串个门,有个伴儿”,张老二笑道。

“就不知道是儿是女,咱们现在就别去给人添乱了,等晚上娘您带点东西去看看”,张平安嘱咐道。

“知道”,徐氏随口应道。

不过没等到晚上徐氏去探望,华家就派人过来报喜了,生了一个六斤重的闺女。

徐氏有些可惜:“真的倒挺快,可惜是个闺女。”

“他们还年轻呢,还能再生,您可别把这话当着别人面说”,张平安交代道。

“就是,这话容易得罪人”,张老二也道。

“你们一个两个的是把我当憨子了吗,我咋可能会当着别人面说”,徐氏白了父子二人一眼。

麻溜的吃完最后一口,放下筷子,接着抱孩子去了。

第二日,在满月宴的前一天,张平安没想到竟会收到大师兄潘仕北的来信。

当然,并不是庆贺他儿子满月,这事儿大师兄还不知道呢,主要还是关于之前去信说的那批安南稻种子的问题。

原来大师兄潘仕北正苦于粮食压力已久。

闽南地区远不如江浙地区富裕,朝廷又是加税又是征兵的,让百姓怨声载道。

百姓们并不关心谁坐那把龙椅,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就行。

加之当地民风彪悍,潘仕北也没什么太大的背景,处事风格不够果敢圆滑,是以这个县太爷做的是心力交瘁,并不安稳。

且他私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番事业出来,造福黎民百姓。

因此收到张平安寄过去的信和种子以后,当即便命农事官开辟一块试验田出来,好生打理,看看是不是信上说的如此高产。

目前一个多月过去,稻苗已有半尺来高,长势很好。

这次写信来主要也是表示感激之情。

张平安看完信后心里也感到高兴,要是大师兄知道还有番薯的存在估计更开心。

想了想,当下便提笔回信,说了慈县目前种植番薯的现状,并表示等九月份收完番薯后给他寄一些过去,让他在闽南试着种植。

到时候必能大大缓解百姓的口粮问题。

这也就是闽南离得远,离得近的张平安可不敢这送一点,那送一点,毕竟朝廷还没下令大力推广呢,人心难测!

待到下午申时左右,大舅兄钱英便骑马到了,是特意过来给孩子过满月的,也是给妹子做脸。

后面马车上还拉了一车礼物,算是给足了钱攸宜这个妹子还有刚出生的大外甥脸面了。

张平安热情的将人迎进屋内,寒暄了几句。

钱英左右望了望,笑问道:“我妹子和大外甥呢?”

“攸宜生产完气血亏损,身体不是很好,在屋内歇着呢,连我都不许进屋去看,说样子太丑,非要等明儿满整月了才能出来”,张平安无奈道。

然后侧头吩咐下人:“去让奶妈把小少爷抱过来,让这小子见见他舅舅!”

“都是做娘的人了,还是这么爱美”,钱英摇摇头,无法理解。

不一会儿,奶娘抱了孩子出来。

养了这一个月,孩子白白胖胖的,胳膊跟嫩生生的藕节似的,脖子一圈圈的都看不见了。

分外喜人!

钱英张开双臂笑道:“来,大舅舅抱抱,乖哦!”

小孩儿也不认生,乖乖被抱在怀里,将手指头吸的发亮。

“这孩子胆子大,将来错不了”,钱英夸道。

他最怕孩子哭了。

说实话,他自家几个小子他都没怎么抱过。

两人还没聊多久,钱英正准备说说临安粮仓被烧的事儿。

下人来通禀,说是临安张家人来了。

张平安估计肯定是大伯三叔家到了,当下和大舅兄钱英告罪后便出门迎接去了。

等到门口一看,各家只来了当家的主事人,张老大,张老三,徐小舅,刘屠户,还有二姐家的小子满满。

估计是二姐家实在抽不出人来,这才让几个大人带了满满过来做代表。

几人带了不少礼物,各家都做了各自的记号,不值什么大钱,但也是用了心的。

张平安把众人迎进屋内。

张氏、张老头、徐氏和张老二听到消息也都出来了。

客厅里一时闹哄哄的。

钱英想说的话便咽了回去。

晚上大家热热闹闹吃完晚饭,便各自歇息了。

毕竟明日的满月宴还得早起呢,有什么话明天再说也不迟。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钱攸宜便起身了,坐在梳妆台前。

“嬷嬷,你往我脸上多扑点胭脂,还有眉毛画浓一点,看起来精神一些”,钱攸宜轻声道,说话还是气短无力,这是伤了根基,改变不了的。

“哎,成,还有口脂我也帮您抹浓一点”,蓉嬷嬷应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蓉嬷嬷手艺好,特意将妆化浓了一些,又插了不少珠光宝气的首饰妆点,立刻看起来和刚起床时判若两人。

看起来精神了很多,气色也好。

张平安抱着孩子进来时,便看到钱攸宜已经梳妆打扮完毕,还吃了一惊:“夫人,你这起得够早的,我还说抱着孩子过来趁你打扮时陪你说说话呢!”

“都睡了一个月了,也睡不着,就早点起来了,今儿可是我们宝儿的重要日子,我可不能晚了”,钱攸宜温声笑道。

示意蓉嬷嬷扶她起身过去。

两人一月未见,有说不完的话。

孩子今日打扮的也好看,穿着大红色溜光水滑的绸衣绸裤,上衣正中间绣了一个胖娃娃抱着大红鲤鱼,两个裤脚处绣了红色小鲤鱼,颜色层次分明,活灵活现,相得益彰。

一看就是请了手艺好的绣娘做的。

脖子上戴着纯金宝石璎珞项圈,小手小脚上也没闲着,戴了细条的纯金手镯和脚镯。

额头中间还点了一个圆圆的朱砂痣,据说是有辟邪和安神明目的作用。

加上孩子生的白,整个一富贵娃娃!

“小少爷生的真好,一看就是有福气的,就像那观音娘娘坐下的金童似的”,蓉嬷嬷夸道。

钱攸宜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蛋,又摸了摸孩子身上,是干爽的。

知道下人没偷懒,孩子被照顾的很好。

腿脚也有劲儿,眼神灵动,一看就壮实。

健健康康的多好啊!

钱攸宜也不求别的了。

“对了,孩子一直还没取小名呢,之前你在坐月子也不让我进来看,我听蓉嬷嬷说你想叫咱们宝儿小鱼儿是吗?”张平安跟着逗孩子,边问道。

“是啊,说来也是巧了,我生孩子那天晚上做了一个胎梦,梦到有一尾红色大鲤鱼掉到我怀里了,醒来羊水就破了,我想这应该是上天的旨意,就叫小鱼儿吧,听着就灵动”,钱攸宜笑道。

手里还拿拨浪鼓逗着孩子,孩子想伸手去抓,总也抓不到,看着就好玩儿。

“行,那就叫小鱼儿吧,说实话,比什么狗蛋驴蛋的是要好听多了”,张平安应道,

说完举起孩子:“以后你就叫小鱼儿了哦!”

“哦”,孩子哦了一声,也不知道听懂没,又流了满下巴的口水。

“你说这孩子咋回事,天天围兜不知道得换多少个,口水流不完”,张平安帮孩子擦了擦下巴道。

“姑爷,这小奶娃都是这样的,等长牙之后就好了,看咱小少爷生的多好呀,生辰八字也好,七月十一正寅时生的,以后也是个当官的命”,蓉嬷嬷有些护短,夸道。

“嬷嬷,这话咱们私下说说就行了,别当着外人说,低调些,孩子还小呢”,钱攸宜告诫道。

“是是,老奴说错话了”,蓉嬷嬷立刻认错,不再多言。

“大哥昨日也来了,带了不少东西,待会儿你先去见见他吧!”

“成,我心里有数”,钱攸宜随口应道。

两人陪孩子玩了一会儿,眼看时辰不早了,这才抱着孩子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