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多。
地下生存城市的街道跟建筑依旧明亮,到处是幸存者的身影。
某栋岩壁建筑内,徐万里跟农兴业一行人持续交流十几个小时,讨论上午交易的农作物具体习性,种植方式等问题,基地方不想遗漏任何有关农作物种子的细节。
“徐先生。”
一名农业领域的工作人员喝一口水,随手将喝完的空水瓶扔到垃圾桶。
垃圾桶里,已有四五个矿泉水瓶。
这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交谈,以他们普通幸存者的身体状况,早就口干舌燥,精神疲惫不堪。
可一想到提灯组织的管理者很快就要离开,以后不可能再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便顾不上自身的状态,或往人中,太阳穴等部位擦清凉油,或直接喝风油精提神。
逮着徐万里使劲询问各部门积压的学术疑问。
“你们提供的农作物种子,确定得在地面零下几十度的环境种植吗?”
“确定。”
徐万里无奈地揉揉眉心。
不知道是不是质量返还的农作物种子打破常规,杭城避难基地的工作人员,始终不能接受种植环境的问题。
仿佛农作物种子打破的不是常识,而是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传统技术跟知识。
或许,那些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确实无法接受新品种的作物种子,对常年沉浸于作物实验的人员,他们早就形成一套传统的认知,短时间内,不能适应新的农作物种子。
“那些冰层跟积雪真的不影响作物生长?”
“对的,你们太担心的话,也可以先试种几亩地看看。”
徐万里说道。
如今,避难基地不缺种植作物的地方。
地面的建筑均能平推,改造成农作物生长的大棚,或是室内培育基地,随便搞几亩地当作实验基地,试着种植质量返回的农作物种子,验证,总结不同作物习性。
“额......”
一众工作人员面面相觑。
别看提灯组织给他们带来一两万斤的种子,听起来很多,实际上远远不够。
首先,他们不知道提灯组织给的种子能不能反复培育。
这批种子不能全部投入种植,得掌握作物习性,摸清如何培育,不断收取新的种子。
其次是建立地面种植区域需要消耗不小的资源成本。
比如种植区域的防御,选址等等,全得投入初期的运行成本。
最后一点,则是各个生存基地的人口基数也不小,刚交易到的一两万斤种子,关乎着所有幸存者未来的基础生活保障,他们不能肆意浪费,挥霍农作物的种子。
几亩地当成实验?
太浪费。
“先种植点盆栽如何?”
“正好盆栽也方便管理,方便工作人员记录生长跟环境的数据。”
“对对对,拿盆栽种植就行。”
“一种作物种植十盆或二十盆,也能很好的进行参照对比,同时,又能更精确的掌控试验环境......”
“......”
盆栽试验对土壤,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不大。
喜寒作物,便将盆栽放置到室外,喜温作物,便将盆栽放置到室内,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跟物力,改造环境。
如此,也能收获到更精确的实验数据。
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节省不少农作物的种子。
“你们看着办。”
徐万里略微点头。
基地有基地的顾虑。
他已经把质量返回的农作物种子,不同种子对应的习性,种植事项等,均是事无巨细的告知,若是基地的工作人员依旧不能种植出农作物,那就是基地方的问题。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吧。”
徐万里站起身。
掏出手机看一眼时间,晚上九点二十二分。
十几个小时下来,嘴巴几乎没有停过,一天说的话比往常一年还多,以他元境的身体素质也不免有些口干舌燥,遭不住。
“啊?”
听到此话。
农兴业一行人有些不舍。
这才十几个小时而已,他们作为普通幸存者,四维数值很低,也还精神抖擞,而徐万里作为提灯组织管理者,作为元境幸存者,怎么就面露疲倦呢?
不过,见徐万里说完就站起身,便知道徐万里不想多谈。
尽管心底还有十万个为什么,但也没有开口阻拦。
“那我们送送徐先生吧。”
在农兴业一行人的陪同下,徐万里快步走出岩壁建筑。
“不用送了。”
刚走出建筑,他就随意摆摆手,也不等农兴业等人说话,径直走向自由交易区域。
途中,掏出手机拨打余思晗的电话。
“喂,你们谈完事情了?”
不多时。
手机通话就接通。
话筒传出余思晗的声音,声音中夹杂着一些摊贩或顾客讨价还价的争吵,颇为嘈杂。
“嗯。”
听到余思晗的声音,徐万里脸上的疲惫消散几分。
闲聊几句,双方约定好见面地点,便挂断电话,朝约定好的地方走去
自由交易区域。
白绮苗一手拿着一块糕点,眼睛不停观察着街边的摊铺,寻找味道不错的小吃。
听到余思晗打电话的聊天声,收回目光。
“徐哥忙完了吗?”
“嗯。”
余思晗将手机揣进裤兜。
看一眼小苗,又看一眼麻衣,笑着说道,“前面购买的物资应该够麻衣使用好几年了,走吧,先到约定好的商铺汇合,看看他有没有要给麻衣补充的生活物资。”
先前购买的东西,已经让杭城地下生存城市的士兵运输回魔都地下生存城市。
大部分是保质期长的食物。
若麻衣能突破到初境,就能获得基地给予初境幸存者的待遇,不愁食物。
若不能突破到初境,也能依靠她们购买的物资,生活个三五年,再加上麻衣个人工作的积分收入,日常的生活能维持中上水平,比大部分幸存者舒坦。
“嗯。”
白绮苗露出笑容。
举起双手挂着的纸袋,“这些糕点徐哥喜欢吃的口味,咱们快给他送过去吧。”
“汪汪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