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每个月都要回一次四九城,第一是参加月底考试,第二是怕学习上有什么变化,老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好在苏宇对于这个并不反感,他还跟工厂说好,每个月底去四九城一趟,可以当做采购任务,又能交上去学习情况,又能顺便采购物资。
一举多得,这大学毕业证,他还是想弄到手的,毕竟为此几十万都花了,可不能打水漂。
苏宇刚把马儿放回马厩,拉着马车,要放回小木屋那边,就碰到了村长。
“唉……苏宇等会。”
“老支书,您这是?”
“我刚想找你,你先等等。”
“是这样的,这麦子都入库了,马上要交公粮了,我想借你的马车用一下。”
“咱村里就一头驴车,每年交公交,都要村里人用独轮车,在后面推着,不仅慢。还沉,一次还不行,还要反复回来拉。”
“你马车明天要是不用,借给村里用一下呗?”
“行啊,明天您要用,拿去用就是了。”
苏宇虽然不参与生产,但他家里人基本都参与生产,比如苏父,苏母,大嫂李秀琴,苏瑾要是不考大学,也是要参与生产的。
他家虽然有钱,但除了苏宇家,其他可没有例外,都参与了生产,哪怕有养殖场,除了必要的几个正式职工盯着养殖场,其他人也会参与生产。
像是苏宇三婶,就不需要参与生产,因为她是职工,同样有工分,这村办养殖场和公社办的养殖场,其实相差不大,公社办的砖厂,虽然不算城里人,但有工资,有工分,不需要参与生产,但一样可以领到口粮。
村里的养殖场也是一样的,三婶不止可以拿分红,还有工资和工分。
但正式职工就那么几个人,其他人都需要参与生产,无一例外。
苏宇也是村里的一份子,借给村里用用,当然没问题,他又不是为富不仁。
“很好,这样,你明天既然没事,你也跟着去一趟吧。”
嗯哼?啥情况?往年都不用他,今年干嘛让他去?
“老支书,往年不都是你带队吗?今年让我出面?这是为何?”
“还能为何,这不是赶巧了吗?公社要修沟渠,我要去公社开会,哪有时间去交公交啊。”
“可村里没有个明白人也不行,会计年纪大了,秦向阳倒是合适,脑子也聪明,但太过迂腐了。”
“总之,你明天去的时候,先去一趟我家,我给你拿两包大前门,到了交给验收的人,这帮人,你不给他一点好处,干的粮食,他能说成湿的。”
“甲等,他能说成乙等,秦向阳什么都好,办事稳当,就是这方面不开窍,我要是让他送礼,他能把脸憋红,愣是送不出去你信不信?”
苏宇一听,就是一愣。
“啥?送粮食还要送礼?”
“嘘,小点声,自己知道就得了,送的时候避着点人,明天来我家取。”
“额……不用了,两包烟而已,您甭管了。”
老支书也知道,苏宇不差两包烟钱,也就没再多问。
公社组织挖沟渠,这是每年必备科目,就是水用完了,沟渠干了,清淤而已,就是挖沟。
每年都要有一次,老少齐上阵,一家出一个人,有工分拿,公社管一顿饭。
一般都是在秋后即将进入冬季时修沟渠,第一不需要灌溉土地,也没有水了,第二,天气不冷不热,适合运动。
而交公交也是秋季往后,有时候是冬天,有时候是秋天,总之大概就是这个时间。
苏宇挠了挠头,拖着马车回到了小木屋,把马车放入木屋一侧。
旁边盖起了一个小木屋,是还石头,和铁蛋,以及桂花住的。
如今射击训练,已经不需要了,改为文化课了。
也就是说,狩猎队都是老成员了,再训练打靶,打就是纯粹浪费子弹了,想有提升,那就只有再狩猎时,慢慢提升了。
打靶改为文化课,旁边有一个黑板,教人认字,学习数学,也就是加减乘除等。
没有物理,没有化学,只有数学和语文,物理,化学只有需要时讲一下。
苏宇这是提高团队的认知,不能全部都是文盲吧。
当然担任老师的还是张立国和虎子,别看虎子学习文化不咋地,但初中毕业都足以教他们了。
之所以开课教学,主要是苏宇看到桂花才十四岁,正是学习的时候,但如果苏宇供应她去上学,由于年龄太大,怕她不适应,想着等她学习完了一二年级后直接送去三年级。
这样身高上就不会相差太大,她也不会尴尬,不然一群小萝卜,她坐在里面学习拼音,会极其尴尬。
如今桂花已经送去学校了,但这个课程没有落下,改为教大家识字,教大家数学了。
有铁蛋供应他妹,一点问题没有,因为苏宇的基金足够让她高中毕业了,能不能上大学,就看她的实力了。
说不定铁蛋家还出一个大学生呢,一个女娃子整天和他们一群大老爷们待在一起,也不像话,送去学习刚好。
苏宇过来时,他们正坐在马扎上学习认字呢,见到苏宇,齐齐喊了一声东家。
“嗯,不错,铁蛋,石头,你们的枪法练的如何了?”
“张哥说已经出师了,改天带我去办理持枪证。”
没错,如今的猎户,需要去派出所登记,还要办理了持枪证,才能拿枪进山了。
之前都不需要的,如今已经能看的出,越来越严格了。
这是因为前几年闹饥荒,有些人铤而走险,干了绺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少人拿枪杀人抢劫。
国家也重视起来了枪支,不过距离禁枪还早,禁枪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行的,所以只是管控严格了一些。
只要没有不良记录,一般都能办下持枪证,当然是长枪,用来打猎的。
“行,继续努力。”
“张哥和我来一下。”
张立国放下粉笔,让大伙自习,多写几遍,就跟随苏宇进了小木屋。
“小宇,啥事?”
“张哥,你交过公粮吗?”
“额……没有,咋了?”
苏宇一想也是,张立国十八岁就参军了,他怎么可能交过公粮呢。
“老支书让我明天负责押送公粮,我这不是毫无经验吗,问问你懂不懂这其中猫腻,免得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