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赶海:我靠赶海养娃 > 第770章 制作干鲍吗?

并没有想象当中的砍价还价,这生意也是很快便敲定了下来,总共六条赤嘴鳘鱼,最后卖出的价格竟然高达了七十二万元的价格,其实已经高出了顾浩心理预期太多。

更何况,这一次跟冯老板做生意,顾浩也没有想着打算在这几条鱼身上赚太多的钱。

顾浩早已经不是以前那名只知道在码头帮工忙活的主,经历了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顾浩彻底变成了一名商人。

跟很多商人逐利一样,顾浩的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一点,想要通过这几条赤嘴鳘,打开冯老板这条销售渠道。

一旦彻底接通了冯老板这条渠道的话,那么日后的利润可不仅仅局限于这区区的几十万元。

“那行,我的车过一会才到,我们先去喝茶?”冯老板也是一个人精,看到顾浩如此快速的应承下来,也没有丝毫的讨价还价,自然也是看出了一点的东西。

“走走走,家里正好弄了一些武夷山的大红袍,正好一起尝尝。”顾浩咧着嘴,乐呵呵的说道。

很快,众人也是在院子里面坐下,伴随着茶水的沏上,几人也是聊了起来,一开始也是聊了一下四洋海产。不过很快话题便聊到了四洋海产跟冯老板的合作上面。

“顾老板,顾瀚兄弟,我听顾老板说你经营的养殖场是星辰养殖场?是不是那个推出了星辰牡蛎的星辰养殖场?”冯老板神色有些诧异的看着顾瀚问道。

在刚刚的聊天当中,冯老板也是听顾浩说起了顾瀚,更是直接说出了顾瀚在经营着星辰养殖场的事情。

当听到星辰养殖场的时候,冯老板神色也是微微一愣,有些错愕的看着顾瀚,全然没有想到顾瀚正是星辰养殖场的老板。

“冯老板,听过星辰养殖场?”顾瀚有些疑惑的看着冯老板说道。

“何止听过啊,你们的星辰牡蛎在省里面可是非常的火爆,我之前去常乐海鲜舫,可是找那边的店长问了许久,特意交代那店长一旦星辰牡蛎到货,就要通知我。

顾瀚兄弟,你怕是不知道,你们的星辰牡蛎在省里面多么的火爆?那牡蛎我吃过,无论是味道还是说鲜度上面来说,一点都不比欧洲的那些舶来货差,甚至是还隐隐超越了一些。

并且从价格上面来说,虽然比起普通的国产牡蛎要高上一些,可是比起国外的那些牡蛎还是要便宜许多。

现在你们的星辰牡蛎,可是成了好多老饕口中的珍品,口碑比起那些国外的牡蛎高上不止一档。”冯老板忙不迭的说道。

“冯老板,你过奖了,我这就是一普通牡蛎而已,如果冯老板喜欢的话,给我个地址,我过几天让人送一些给你尝尝?”顾瀚轻笑了一声说道。

“真的?那怎么好意思啊?嘿嘿,不过我这嘴啊,就是有点馋,要不这样吧,我买?”冯老板咧着咧着嘴说道。

“就一点牡蛎而已,不值多少钱,冯老板要是喜欢,我怎么可能收钱。”顾瀚摆了摆手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话说顾瀚兄弟,不知道你们的养殖场有没有养殖鲍鱼?如果有养殖鲍鱼的话,到时候我们倒是可以合作一番。”冯老板并不是傻子,也有心交好顾瀚两兄弟,直接投桃报李,问起了鲍鱼的事情。

网鲍

“确实有养殖鲍鱼,不过目前还没有出栏,恐怕要过些时候才能出栏?冯老板,你们缺鲍鱼吗?如今市场上应该不缺鲍鱼吧?”顾瀚忙不迭的问道。

“倒也不是缺少鲍鱼,我们其实缺少的是品质好个头大的鲍鱼。干鲍你们都知道吧?现在国际的干鲍市场,要说最为出名的便是网鲍、吉品鲍跟禾麻鲍这三种。

这三种鲍鱼也是被很多人认为世界三大名鲍,备受很多客户的喜爱。

虽说干鲍这东西,是出自我们华夏,可是真正被发扬光大的,则是东瀛把其发扬光大起来。东瀛那群小日子,别的东西或许不太擅长,可是在宣传包装上面,比谁都要强悍。

我呢,其实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要捣鼓一个顶尖的干鲍品牌出来,把我们华夏产的干鲍给推广到全世界去。

就跟你那个星辰牡蛎一样,我觉得星辰牡蛎完全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把那什么吉娜朵给干掉。

这段时间里面,我们也尝试制作了一些干鲍,虽说在工艺上面我们并不差他们,可是在鲍鱼本身的品质上面,无论是用皱纹盘鲍还是说用杂色鲍,甚至是西沙那边的耳鲍进行制作,成品都是稍稍差上一点。

尤其是在溏心效果上面,表现的差强人意。

所以,我也在寻找着国内顶尖的鲍鱼养殖场,看看能不能弄上一些品质好并且个头大的鲍鱼,尝试一下制作成干鲍。

这钱可不能老是让东瀛那群矮骡子给赚去,我自己也能做。工艺上面,如今已经跟东瀛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差的就是品质好的鲍鱼。”冯老板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正如同冯老板所说的一般,干鲍最早便是在华夏形成,早在唐宋时期,华夏就有食用和加工鲍鱼的记载,《本草纲目》提到鲍鱼(石决明)的药用价值,说明其早已被中国人认知并利用。

只不过干鲍真正被推广,还是东瀛那群小日子所推广出来。他们在17到19世纪,便已经发现鲍鱼经过长期晾晒发酵后,内部会形成“溏心”,使得干鲍的风味大大提升。

在19世纪末干鲍工艺体系成熟,并形成三大名鲍:网鲍、吉品鲍、禾麻鲍。

这再加上东瀛的宣传推广,三种干鲍更是闻名全世界。如今东瀛的干鲍因其溏心效果、肉质软糯、鲜味浓郁,迅速成为全球高端食材,并反向影响华夏高端餐饮市场。

每年出口不少的干鲍到华夏,从中赚的一个盆满钵满。

相比起华夏来说,华夏制作干鲍的工艺目前可没有东瀛那么的成熟,好些工艺都是借鉴东瀛,高端的市场更是依赖进口。

这不,如今虽说也有一些商家在制作干鲍,可是在品质上面,相比起东瀛来说,还是稍逊一筹,更是得不到高端市场的认可。(并不是崇洋媚外,确实目前来说,这个市场还是被东瀛那群矮骡子给占据。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也能有顶尖的干鲍出现,干他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