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开局秦始皇穿越到我家 > 第794章 大宋第一完人

开局秦始皇穿越到我家 第794章 大宋第一完人

作者:醉心狐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5:26: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过也可以说确实是王维前辈的故事。

王维听着自己后面未曾发生的事情,都关注在上面了,自然都没有怎么吃东西。

吃了一些水果,确实不那么腻了,小仙人的这些菜,好吃是好吃,都是大鱼大肉的,天天吃,他们也是愿意的,但是哪里又能天天吃呢。

黎雾开口道“三位前辈,不知三位前辈可有想要去的地方?”

三人对视一眼,王维道“这就看小仙人您来安排吧,我们都没意见,”小仙人说去哪里都成,这些他们都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那成吧既然三位前辈都没什么意见,到时候就看我安排吧,那现在我就来说一说范仲淹前辈您的事迹啦,”黎雾道,看向范仲淹。

范仲淹笑道“小仙人请说。”

“很多人以为范仲淹前辈您的去过岳阳楼,所以才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谁知道您那是一生都未曾去过,这谁能想得到呢。

不过范仲淹前辈您的《岳阳楼记》是真的真的非常难背诵,”黎雾看向范仲淹,她已经不想说了,她觉得太难背诵了,以前读书那会,老师居然要求背诵,还一个个抽查,这个时候,真的真的非常担心抽查到自己。

那真的是提心吊胆。

看到小仙人幽怨的模样,三人不厚道的笑了起来,他们可不是看笑话,只是觉得小仙人这个样子好好笑。

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小仙人说他们这些人写的东西难背诵了。

那他们哪里知道后世人需要去背诵的嘛,早知道,早知道这样,他们就应该多多写一点点了。

黎雾,魔鬼,你们都是魔鬼!

天幕前的老祖宗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一定会多多作诗写词,好叫给后世留下更多的东西。

其实也是想让后世人知道自己,最好自己写的东西能上课本,那就再好不过了,那上了课本可就不一样了。

“小仙人,应该没有那么难背诵吧,”范仲淹这会儿还未写呢,自然不知道了。

黎雾看向章衡,章衡轻笑了两声“我倒是看过,确实不难背诵,不过小仙人她们需要背诵那么多东西,觉得难,也再正常不过了。”

“那倒是,后世总归是不一样的,”范仲淹点点头。

而弹幕发了岳阳楼记全文,一些老祖宗头大了,这,其实也不能怪小仙人的。

黎雾耸肩,“范仲淹前辈您可厉害了,您执教过的学校,那可是华夏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哦。

而且您的谥号为文正,在大宋的话,应该是文官中最高的谥号了吧。

您大宋第一完人,武可安邦,文可定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愧是范仲淹前辈您,”黎雾给范仲淹竖起大拇指。

范仲淹笑了两声“小仙人您这大宋第一完人,我可不敢当,这大宋还有很多比我厉害的人呢,”这个确实不敢当,他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虽然确实比不少人厉害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也有很多人比自己厉害的存在。

“这又不是我给范仲淹前辈您的称号。

我继续说您的事迹啦,范仲淹前辈您名为范仲淹,字希文,出生于苏州吴县。

您两岁的时候,您的父亲便去世了,后面您的母亲带着您改嫁给了淄州常山人朱文翰。

而范仲淹前辈您也因此更名改姓为朱说。

不过朱家也是贫苦人家,那个时候读书又不像我们后世,读书是很费钱的,自然是没有多余的钱财能送范仲淹前辈您去私塾。

您继父托了他的朋友将范仲淹前辈您送去刍平的醴泉寺读书。

范仲淹前辈您在醴泉寺可以一边干杂活一边继续学习。

寺庙是不管饭的,范仲淹前辈您便每天用家中送来的米煮好一锅粥,等粥冷凝后,就用到分为四份,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下饭。

而这个习惯,直到您后面做官也未曾改变。

那个时候范仲淹前辈您过得也是苦啊,”黎雾叹气。

范仲淹却笑道“小仙人,我并不觉得苦,相反,我觉得很开心。”

黎雾听到范仲淹这么说,还能说什么,人家都不觉得苦,她就不要说什么了。

“公元1011年,22岁的范仲淹前辈您从堂兄弟口中知道了您自己的身世,伤感不已,随后便挥泪告别了您的母亲,前往应天书院拜师求学。

范仲淹前辈您投身到当时的著名教育家戚同文门下,不过关于您是否师承戚同文,这个我们还不知道。”

有争议,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证据又没有,所以就不知道了。

黎雾看向范仲淹,范仲淹点点头。

“于是您开始了日夜苦读,在这期间,您那是废寝忘食,衣不解带,困了就用冷水浇脸,饿了便断齑画粥,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015年,范仲淹前辈您以朱说之名参加了科举考试。

一举中第,随后范仲淹前辈您便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因为有了俸禄,您便把您的母亲接来奉养。

两年后,范仲淹前辈您因为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集庆军节推官。

随即范仲淹前辈您又归宗复姓,恢复了范仲淹这个名字,不过也有的说,是公元1028年,您服母丧后才恢复范仲淹这个名字,不过具体就不知道了。

又两年,时任应天府尹的晏殊前辈开始在应天府大办学堂,培养人才。

在听说了范仲淹前辈您的才名之后,于是就聘请您到应天书院做执教。

在书院,范仲淹前辈您以身示教,倡导士大夫谈论天下时政。

范仲淹前辈您的慷慨激昂使得书院学风也为之焕然一新。

一时间,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应天书院也因此名声更盛。

其他的书院也开始了相继模仿,北宋文人畅谈国家,便由此开始。

公元1028年,范仲淹前辈您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官法》,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但由于当时朝政被刘太后把持,范仲淹前辈您所有的秉公直谏,全部都石沉大海。

当时晏殊前辈知道您上疏,那是大惊失色,还批评您太过轻率了,不仅会影响您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到举荐您的人。

但是范仲淹前辈您并不怕,还给晏殊前辈写了一封长信,坚定自己的立场,就算引来杀死之祸也在所不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