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谁是文仙 > 第三十六章 国无法不治

谁是文仙 第三十六章 国无法不治

作者:蒋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1:31: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在整个大唐都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只不过惊喜过后,很快便有人发现了不对劲。

“嗯?只在洛阳城和青州实施?为什么?我们云州不是大唐国土吗?我不服!”

“怕是整个大唐都实施的话,国库承担不起吧,所以才暂时在两地开放,试试效果。”

“那为什么选青州?”

“这还用问?当然是因为,提出法案的世安侯,是我们青州人了,哈哈哈哈!”

青州上下,听到他们也成为了新法运行之地,全都喜不自胜。

尤其是邱家,韩家等圣人世家,更是人都傻了。

没几个人想到,李讲才去洛阳满打满算几个月不到,这就已经可以做到反哺家乡了。

与青州欢欣雀跃不同,兰州死气沉沉,这段时间,骂声鼎沸。

无数百姓气得牙痒痒。

“该死的柳家,该死的萧家!”

“本来《长安报》就已经因为这两家,最晚入驻我们兰州,如今连新法这种好事都轮不到我们了,这都怪他们,非要与世安侯作对!”

“谁还记得?我们兰州才是李讲真正的老家,可是,有些有眼无珠之人,却将李讲硬生生逼走了!”

百姓越说越气,部分人目光像刀子一样,充满恨意。

因为《长安报》他们还能按捺得住,毕竟还是要花钱买的东西,于生活可有可无。

但《义务教育法》就不同了。

这可是一项,一旦实施,必然好处多多的法案。

哪怕子女读不出成绩,三年内不用管饭,光这一点,就足以令不少贫苦人家心动不已。

于是,他们果断动员起来,一夜之间,萧家的门口,简直如同被臭蛋烂果洗礼了一般。

若不是里面的高手动怒,终于是忍不了了,将门外的百姓吓退,恐怕那场景还能更加壮观。

不过由此可见,失去了兰州文院的萧家,真的是没落了。

换做以前,类似的场景怎么可能发生?那可是圣人世家!

只是无论外界闹得有多凶,李讲始终没放心上。

这段时间,他几乎每日都来回在文相府,世安侯府之间,非常的忙碌。

有的时候清晨出去,直到凌晨才回到家。

因为推行法案,是一个从纸面,落实到实际的过程,非常复杂。

不是单单将里面的法律法规一条条写出来,后面就不用管了。

作为陛下钦点的法案负责人,李讲不仅要在青州、洛阳城两地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学校,招聘老师。

最为关键的是,李讲还打算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刀,改革。

作为曾经在学堂中学了十二年的学生,他太了解大唐的教育模式有什么弊端了。

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入流的教材太少,甚至是没有!

否则,当初李讲也不至于熬了十二年,才推开修行界的大门。

虽然因为《长安报》的缘故,让如今不少学生都多了一些可学习的素材。

但李讲认为,光是诗词,还是不够,太片面了,无人能够只靠一些诗词就明悟。

成为修士,必然是一个日积月累,最后水到渠成的过程。

所以,想了又想,李讲与文相商议后决定,与洛阳学宫一部分精英教师一同商议,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专门编写一套教科书。

初步拟定的四类学科,由李讲亲自命名为:

语文、数学、历史、礼律。

其中,“礼律”这一门学科,引发无数争议。

许多人怀疑,李讲这是在借着新法,主动向礼部和三**司示好,尝试修复破裂的关系。

不过,在李讲提交建设“礼律”科目的理由中,却是这样陈述的:

增强百姓的礼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中,有一句话让唐帝看后,都为之盛赞。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李讲写出的这一句话,仿佛直击国家治理的核心,让不少法家读书人精神大振,心中对李讲的嫌隙越来越少了。

这些消息流出去后,不知道多少基层的官员热泪盈眶。

因为,即便大唐国力强盛,老百姓中,依旧存在很大一批顽固愚昧的文盲。

他们经常打着“我不懂法”的口号,做着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虽然李讲现在针对的,只是一些孩子,只是两个地区。

但是,他们相信,这绝对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或许不出十年,在《义务教育法》的帮助下,大唐的精神面貌便会焕然一新。

这段时间,靖王一党出奇的低调。

人心浮沉,不少人耳边越是经常听到李讲的名字,一颗心就越是烦躁不安。

事实证明。

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通过了抚尺论法的李讲,翻山越岭,一天便走到了绝大多数官员一辈子都走不到的地方。

——养心殿。

整个朝廷,去过那个地方与陛下面谈的官员,最后都得到了重用。

而李讲。

是这些人中,最年轻的。

————

霞光流转的府邸深处,仙雾缥缈,灵山座座。

一间灯火通明的楼阁,长明灯燃烧,袅袅的青烟升腾而起。

侍女推开窗户,外边风景秀丽,清泉叮咚。

这本是生机勃勃的画面,楼阁也因此而清雅。

然而,在座的却无一不是垂暮的面孔。

“李讲入京,已经两个月了吧?”一位老人开口,他正坐在窗台边钓鱼。

“是啊,他有时间参与文相寿宴,开启抚尺论法,却从来没有回家看过一眼。”又一人开口。

“孩子心中有怨气呗,不然为什么避而不见?”有人轻笑道,楼阁里的空气却突然静了下来。

茶桌旁边的妇人缓缓抬头,露出一张皱纹密布,芳华已逝,却依旧端庄优雅的脸。

“李贤,你是在指责我吗?”李老太君指尖摩挲着茶杯,身旁的老人一言不发。

被点名的老妇默不作声。

李老太君缓缓抬起眸子,目光扫过现场的所有人,眼中的不满越来越浓,终于如同乌云般盖下。

“什么意思?今天是来审判我的吗?是,当初我是对李淮远施了压力,可难道你们不知道?”

她缓缓起身,嗤笑着说:“当初装聋作哑,现在却急着想把锅甩在我的头上?晚了!”

“不就是一只狼崽子爬得太快,太高,让你们有些害怕了吗?”

在场之人,都算作李家的族老。

虽说现在李家,是李老太君一人独大。

但是,被如此指着面骂,还是让不少人感到难堪。

当即便有人冷声道:“那你说如何解决?就这样放任李讲不管,外面会如何看我们李家?”

“不就是着急想把这孽种赶紧认下吗?你们也不想想人家稀不稀罕。”李老太君讥讽道。

“无论你怎么想,我们已经决定,在中秋家宴上,邀请李讲。”钓鱼的那位老人不容置疑地说。

“哼!”

李老太君拂袖便走,离开之时,冰冷的眼神如刀般落在身旁的男人上。

“好啊,正好让我看看,一个废物生的孙子,有什么了不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