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谁是文仙 > 第六十一章 造化弄人

谁是文仙 第六十一章 造化弄人

作者:蒋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21:31: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李筠安的眼中,有怒火喷薄。

这确实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她一字一句,怨声载道地声讨生父李言量便可以看出。

她一直都不觉得错,觉得责任在所有人的身上,唯独与自己无关,她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然而此刻,李讲却将她这一张虚伪的面目揭穿,一切都暴露在阳光之下。

李讲眸光冷冽,他断然不可能让这老太婆就这么一死了之的。

否则自己父亲之死算什么?

自己母亲这么多年,受到的委屈算什么?

这么多的苦和仇,这么多的血与泪,难道就一笔勾销?

没这么简单。

冤有头,债有主。

真要追根溯源,这笔账无论怎么算,李老太君都不应该把怒火倾泻在李淮远的身上。

因为她的不幸,与李淮远无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你寡恩薄义,善妒偏执,亲手犯下桩桩罪孽,最终害人不成反害己。”

李讲冷笑道:“说起来,你今天连死都是自杀的,难道有人提刀逼你吗?还想带着这份怨气,诅咒整个李家?”

李筠安目欲喷火,恨意滔天,看起来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扑上来,如野狼般咬断李讲李讲的喉咙。

但是,她却迟迟未动。

归根究底,还是没有底气。

李讲字字在理,每一句话都好像叩响了她一直逃避,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你以为看到你的死,我会畅快,我会轻松,就像放下一块大石头?不,实话说,我什么感觉都没有。”

李讲深深地看着李筠安,一字一句,重重说道:“因为就算你死了,我的父亲也回不来了。”

突兀,像是有一阵寒风吹过。

全场寂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娄娟红了眼睛,已经不知道,这是今天晚上第几次泣不成声。

她紧紧地抱着骨灰罐,可却始终冰冷,没有感受到丝毫的温度。

这是李筠安第一次如遭重击,一双眼睛中的恨意突然如同琉璃般破碎,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哑口无言。

雨还在下着。

但没有那震耳欲聋的雷声了。

李筠安茫然地转过身,看了一眼尸骨无存的李腾冲,看了一眼痛心疾首的李言量,看了一眼泪流不止的两个儿子,看了一眼神情复杂的李穹苍。

她终于好像是醒悟了,心底有那么一块乌云散开。

不过,这份悔悟终究来得太迟,来得太晚。

“原来,是我错了……”

————

————

雨停了,地面倒映着薄云后的半块圆月。

李筠安死了。

这场一年一度的中秋家宴,盛大开启,黯然落幕。

没有人想到,期间的发展居然会如此曲折。

按道理来说,世家之主死去,绝对算得上是一桩大事,葬礼会大办特办,很多人一起相送。

但是,李老太君之死,难以启齿。

当天晚上,李家便将其匆匆下葬了。

李家宗祠里。

李言量在众人面前,对列祖列宗的牌位深深叩首。

“不孝子孙李言量,教女无方,铸成大错,愧对我李氏列祖列宗,从今日起,愿自罚搬入静山面壁思过,非家族遭遇生死劫难不出!”

听到这话,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族人脸色大变,慌忙地开口。

“老祖,万万不可啊!静山那是我们先祖,专门为铸下大错的李家子弟准备的牢山,您怎么能去那里面壁!”

“老祖,您若是闭关不出世了,那我们李家怎么办?”

看得出来,众人是真的慌了。

就连一些族老都开口,沉声道:“言量,此事有待商榷,不可冲动。”

然而,李圣却很决绝地摇摇头。

“说到底,当初之所以会让李筠安去到陈家,还是我这做父亲的无能。”

“所以,她变成今天这副模样,我难逃其咎,诸位也不用劝了,我心意已决。”

族老欲言又止。

对于当年让李筠安嫁到陈家的决定,其实真的是无奈之举,与李言量关系不大。

毕竟当时李言量虽然操持李家,却距离封圣远着呢,家族的处境是前所未有的低谷。

但是,李筠安才刚刚离世,可想而知,此时李言量的心情有多么糟糕,众人实在是很难劝说。

有人叹息一声,道:“可我们李家正值动乱之秋,若你也不出面了,那我们李家谁来执掌大局?”

家主死去,圣人隐世。

今天李家发生这么两件大事,内部绝对会陷入剧烈的动乱之中。

这段时间,肯定需要一位能够让人心服口服的人主持大局。

李言量抬头看向李穹苍,道:“你可否愿意?”

听到这声音,众人大吃一惊,完全没有想到,李圣居然会越过族老,选择李穹苍。

有人想要反对,但一想到前不久,李穹苍在众人面前展现的实力后,又默默地闭上了嘴。

“这是家族给我的补偿吗?”李穹苍面无表情地说。

李言量叹息一声。

“我知道,你记恨于我,当年我确实错了,若早就知道小女会变成今天这副模样,我不会劝说你同意这门婚事。”

听到这话,李穹苍的眼睛明显红了,偏过头。

他没有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自己居然还能够得到这位圣人的一句抱歉。

李言量摇摇头,看向李讲,一双眼睛尽显疲态,沧桑枯寂。

“逝者已逝,往事无论如何,此时都应该放下了。”

众人听闻,心底五味杂陈。

这一页是翻过去了,可李家经受的风波,却绝对不是一时半会能平歇的。

李讲看着他,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棺椁。

他猜想过这场中秋家宴会血雨腥风,会跌宕起伏,会峰回路转,会怒火中烧……

可他从来就没有想过。

事情走到结尾,讨到了迟到的公道之后。

他居然只剩下一种淡淡的落寞与空寂。

李讲想走了。

此地,不愿久留。

李讲起身,越过人山人海,在一双双复杂的目光中,走到娄娟,李可达,莫老的身边。

他抱起那罐骨灰塞入李恩怀里。

“给我爹在祖坟寻个风水宝地。”

说完他就离去了。

众人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听到一阵婉转千回的声音。

那是一首诗,少年的声音清冽,语气苍凉,在众人的耳边从清晰到模糊,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做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在三国时期的大才子曹植的笔下,这首诗诉说的是手足相残,沉郁激愤的情感。

但此刻,李讲念出这首诗的时候,脑海里只有四个字。

造化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