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 > 第402章 我是一家之主,怎么能没有城里户口

季珊不以为意,挺了挺腰,嘴角微扬:“其实简单得很!你把城里的户口让出来,你自己留农村户口就成了。”

“这样一来,至少有两个人能有定量,我说得没错吧?”

她一边说着,一边朝刘主任告别,“刘主任,要是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啦!”

刘主任微微颌首,季珊便轻快地离开了大院。

季天路目送她离去,旋即把视线转向一旁的刘主任。

刘主任点点头道:“她说得对,这个名额确实可以让你媳妇先占了,能减轻一个人的负担。其余的你慢慢办理,等手续齐全了,全家都能迁过来。”

然而季天路连连摇头,坚决说:“这可不成!我身为一家之主,哪能这么干!我自己再另想办法。”

心绪纷乱的季天路决定暂时把这个事放到一边,等一切安排好后再去探听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季天路必然会忙得焦头烂额。

拿房、拿定量本、办户口、换粮票……

王小北眼见季天路也出去了,知道没有别的热闹可看,也跟着退出来。

跨上自行车,他径直往家的方向骑行而去。

走到五金店前,恰巧撞见季珊拿着一把大锁走出来。

王小北刹住车,笑盈盈地说:“我的办法有用吧?”

季珊见状,报以微笑:“你小子还真机灵,那招确实唬住他了,谢啦!”

王小北摆摆手:“自己人,客气什么!你换这么大的锁做什么?”

“我怕原先的小锁被他砸了。”

季珊应声道。

“上来吧,我载你回去。刚才跟刘主任谈得如何,问题解决了没?”

季珊应声坐上后座,便将整个过程详述一遍。

说完之后,她不禁陷入沉思:“我觉得蹊跷,他那么害怕我妈回来,背后肯定藏着猫腻。”

“只是时间过了那么久,当年怡花楼的人或走或散,那老鸨和龟公也都被打靶了,想找人核实情况,难如登天。”

王小北也觉得是,况且即便能找到相关人士,他们出面作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毕竟这些年,季珊她妈和那些窑子里的人都已改头换面,嫁人生孩子了,谁也不愿旧事重提,揭开伤疤。

换作现代社会,恐怕都难以请动她们出庭作证,更别提在这个年代了。

“不行,我要搬家,找个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地方。”

季珊边走边自言自语,像是下了决心。

王小北听完,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你躲哪儿他都能找的到你。工作单位你能说换就换吗?”

“就算换了工作,他随便去你们单位劳务科,他只要报出你爸这个身份,哪有打听不出你的道理?”

折腾半天,结果还是被找到,那不全白忙活了?

除非……离开北平。

季珊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那我去西北找我妈怎么样?”

此言一出,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讶。

王小北轻轻摇头,叹道:“季珊,做重大决定前,最好实地考察一下。你妈信里说西北好,可你知道具体好在哪吗?”

“再说,从北平到西北,光火车就得熬上十来天,下了火车还有戈壁滩,汽车颠簸个半天是常事。这些,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季珊听后,一脸的狐疑:“可我妈信里明明说那里挺不错的啊!只是她不许我去,说是路途远,辛苦的很。”

王小北不再言语,心想:她当然不会跟你说那边有多艰苦。

如今交通不便,北平去申城的火车都要跑上两三天,碰上客货混载的火车,没个四五天甭想到达。

西北,岂不是更远更难?

回到大院,几乎没什么人在家。

两人径直来到季珊的房间,王小北装模作样地拿出粮食,低声说:“既然事情已解决,这粮我就给你放这儿了,钱也还你吧。”

季珊思忖片刻,仍觉不踏实:“钱你先帮我保管着,我手头还有点零花钱应急,不够了再找你要,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的,就存我这吧。”

王小北应道,目光随即落在那一堆粮食上,“这粮怎么处理?总共就十几斤,按规定也不能一次买太多,你打算……”

季珊环顾四周,最终决定把粮食藏在床底。

王小北见状,哑然失笑:“就这么丁点儿地方,藏这儿顶啥用?随便翻翻就找着了。”

然而这是对方的抉择,他也没法多说什么。

片刻后,他扬起笑容,道:“好啦,不说这个了,我得先走了!我姐他们逛庙会去了,我也得去找他们凑个热闹。”

“我能和你一起去吗,实在不愿意见到季天路的嘴脸。”

季珊闻言,想了想道。

王小北觉得捎上她也无妨,就答应下来。

于是,两人再度离开大院。

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季珊,径直朝琉璃厂那边而去。

北平的庙会,种类繁多,各有千秋。

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则在一个月内举办数日,会期既有固定的日期,亦有不确定的情况。

例如,每月一、二有隆福寺庙会,三则是土地庙的热闹日子,五、六人们就去白塔寺,七、初则是在护国寺。

此外,年初一开启的东岳庙、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皆是北平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王府井这些承载历史底蕴的街区,也会举办颇具特色的庙会。

其中最为人称道、最为壮观者,非厂甸庙会莫属。

究其缘由,还得归功于附近的琉璃厂。

此地曾是文人骚客云集之处,每年元宵佳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

华灯璀璨,棚阁林立,一派繁华景象。

久而久之,便孕育出北平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庙会。

据说,只要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几乎没人没参加过厂甸庙会。

当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只见沿途人流如织,大红灯笼高挂,沿街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片喧闹。

王小北不禁眉头紧皱。

糟糕!

这么多人,怎么找得到大姐!

现在这还只是外围,离琉璃厂大街尚有一两公里,真到了那儿,还不知会挤成什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