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143章 等俺当官了(三更)

大宋悍臣 第143章 等俺当官了(三更)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王修永也是走读的,没有在书院住宿,此时还没有来。

宋煊哈哈一笑,懒得反驳。

各自告别前往自己的教室。

屋子里传出嘈杂的声音,学子们各自读着自己的书籍。

甲班嘛,属于是班主任王洙大胆施教的一个班级,大家进度都不相同。

他根据各个考生的试卷,都分门别类的做出了学习计划的进度,并不是如同牧羊一般大波赶。

宋煊打眼一瞧,许多人都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加强记忆。

科举考试。

卷卷卷。

一天从睁眼开始就要卷起来!

宋煊同祝玉道谢后,便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从里面掏出一本论语来增强记忆。

班主任王洙在教室里瞥了几眼,然后把手里的两本书交给宋煊。

宋煊结过一瞧,是西昆酬唱集。

“这里面共有二百四十八首诗,我打听过了,你在家乡的私塾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种西昆体。”

王洙瞥了宋煊一眼:“你且把这上下两册抄写一遍,然后再还给我,下册在张方平那里。”

宋煊连忙道谢。

他确实是对宋初流行的西昆体并不是很了解,因为没学过。

北宋初年一直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

所以十几年前,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聚集在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书籍,在闲暇之余写的唱酬诗汇聚成册,轰动一时。

此后学子们纷纷效仿,直接影响了科举考试的诗赋评分标准。

因为他们看不上白体诗(唐白居易、宋王禹偁)的浅切,又看不上晚唐体(唐贾岛、姚合,宋林逋)的枯寂,故而杨亿等人摆出西昆体诗人的宗法李商隐,兼学唐彦谦。

总归是给他们的体系找到了跟脚。

如此一来,再加上同科举挂上钩,西昆体风靡数十年。

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

因此他们的词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

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

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所以被嘲为把李商隐“挦”得“衣服败敝”,更被复古派的石介视为“怪”现象加以攻击。

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被剔除科举外。

但现在你要是想要在科举考试当中取得较高的成绩,就必须学习这种作诗的笔法。

谁让这帮话语权重的人,位居高位呢?

他们这些上层阶级所追求的诗赋,你们这帮后来者想要混进上流社会,就必须得学习这个当作敲门砖。

否则大家宴饮的时候,诗兴大发,你连他们的格式都不懂,如何能混进这个圈层阶级?

说白了,这个就是偏贵族文学。

不会因为杨亿出身加之为官清廉,就把他创作出的诗词剥离开这个贵族文学的范围。

宋煊手里拿着这本诗集后,便是直接把原本的书籍放起来了,掀开便是无聊的序。

杨亿说他们写诗的目的是“在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磋”,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写的诗。

这位逝去的文学大家倒是实诚。

光是这么一段自我评价,宋煊觉得其题材范围必然是比较狭隘的,直接掠过。

然后看目录,大抵是分为三类。

一是借古喻今的怀古脉史诗;二是描摹物态的咏物诗;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生活内容的闲适诗。

宋煊心中有了判断,继续翻页,开头便是杨亿这位大家的诗词。

祝玉倒是没想到宋煊没接触过杨亿大家的诗词,故而用余光瞥了他一眼。

他瞧见宋煊细细品读后,便立即翻页。

祝玉眼里露出疑惑之色,但并没有出言制止,而是继续看自己的内容。

宋煊快速翻阅这本册子。

里面的诗词,多是辞藻华丽,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

“娘的,等俺当官了,非得改革科举考试!”

宋煊心里默默的记了一笔,学这种玩意能有什么用呢?

宋煊所想的也是许多学子所想的。

但真正做了此事的,也就是范仲淹以及张方平少数人。

“懂了。”

宋煊当即明白苏轼在科举考试当中编纂自创的典故,这帮考官没有看出来了的故事了。

如今北宋时期个人的信息搜集并不强,没有什么度娘以及AI之类的作为辅助。

许多人都是靠着家中藏书,或者借阅他人藏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是从古至今流传的典故,并没有总结成册,故而就算是欧阳修那样的大儒,也有没听过的典故实属正常。

待到宋煊再次发出声音后,祝玉忍不住瞥过去,他发现宋煊翻书翻的很快。

但是祝玉一想到宋煊年纪轻轻就能做出能让柳永称赞的词来,他善于此道,看书看的快也实属正常。

待到早读时间过去,王洙并没有说要一起讲大课之类的。

方才光是早读的时间,他就把整个教室都转过来了。

根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直接把相应的改进办法说了,准备过一个月后再看成果如何。

现在王洙拿着戒尺,主要是盯一盯是否有懈怠之意。

读书这个事情,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光是有这方面的天赋也不行,必须得勤学苦练,方能把那些先贤的话以及各种典故记载心中,到时候在考场上方能融会贯通。

王洙就是这么过来的,此时对于科举考试越发的有心得。

更何况他这个是甲班,许多人都是有基础的,无需像其他班级一样,主打一个查漏补缺,争取在科举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

当他绕了好几圈后,张方平已经老老实实的在抄写,而宋煊依旧在看书。

如此慢的进度,让他止住脚步:“怎么?”

宋煊抬起头见老师过来:“俺先看一看,心里有个大概的印象,再抄写便能记忆更深。”

王洙颔首,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

有的人必须得在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情况下,才能学的进去。

他在应天书院这几年,也见识过不少另类的学子。

诸如宋煊这样安安静静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的天才,还是少的。

晏殊找他聊过,范仲淹也找他聊过。

故而王洙这个新科进士对宋煊还是有些了解的,被家里耽误的神童。

若是家里父母能够知晓一些事,兴许他早就被送到东京参加神童试了,而不是还在这里备战科举考试。

几年前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还是竞争压力更小一些。

如今要参加考试的学子,至少在数量上翻了一倍。

王洙觉得通过科举考试只会越来越难,因为全家供应一个读书人的例子也越来越多。

谁都想要通过家里出一个进士,从而改变家族的实力。

王洙是考上了,坐在岸边,瞧着下面厮杀成血海的学子们一阵感叹。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穷尽一生在这上面,到了年老都不一定能考中进士!

现在,王洙主要是把自己班里的这些学子们提高实力,将来能够顺利通过那条独木桥,而不是被挤进血海里去浸泡被旁人厮杀。

作为班主任的王洙也不会限制他的学生们出去上厕所。

憋尿这种事,实在是没必要。

宋煊放下手中的毛笔,揉了揉自己的手腕,便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了。

纵然是他经常习武健身,可手指肚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因为常年握笔,出现了变形。

宋煊憋着气撒完尿后,站在阳光下抬手瞧瞧自己的手指肚。

这让他想起为了参加高考,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手指肚早就变形了。

“十二郎,尿手上了?”

胖乎乎的雷琦过来打趣道。

“嘿,你怎么知道?”

“哈哈哈。”

听着宋煊如此回答,胖乎乎的雷琦自是大笑起来。

十二郎还是如此的荤腥不忌,一丁点都不在意他那个考了第三名的身份。

于是雷琦连忙拉过自己的好友:

“十二郎,这是我的好友程珦,家住伊阳县,这位是宋煊,宋十二。”

宋煊与程珦相互见礼。

程珦如今还很年轻,比宋煊大不了三岁,他儿子比较有名。

程门立雪的那个二程罢了。

程珦生了个六个儿子,只有闻名于世的老三老四二程存活,其余儿子皆是早夭。

如今程家的家世也很好。

祖上是赵匡胤的部将,家族由武转文,他爷爷当过真宗的老师。

只不过程珦实在是不擅长科举,最终走的也是荫补当官的路子。

程珦打量了一会宋煊,倒是比他个头高一点,长相也颇为英俊。

“十二郎入学可还习惯?”

“总归是头一天,在房间里做了那么久,确实有些头昏脑胀的。”

宋煊身上都出了一层汗。

就他还是靠着窗边的。

大夏天,屋子里那么多人,有没有风扇,热的跟蒸笼一样。

宋煊还是挺佩服能坐的住的那帮同窗的。

他自己的内裤都被汗水浸湿了,十分难受。

一个个定力特别强。

宋煊算是明白什么叫苦学,什么叫劳其筋骨那一套说辞了。

这帮人不信是不行啊!

因为他们就是这种环境。

哪怕宋煊小时候上学,学校冬天需要学生自己在教室里生炉子取暖,可夏天了吊顶上也会有几个电扇在呼呼转悠的。

“十二郎,待到下学后,我带着几个好友与你认识认识,咱们去庆楼,我请客。”

“多谢雷兄的好意了,不过俺回去家里也有事,改天再约。”

宋煊委婉拒绝了,雷琦也没恼怒,而是拉着他小声道:

“给哥哥个面子,求你了。”

“俺的铺子晚上是要会账的,你知道该有多忙,况且俺刚入学就被你拉去宴饮,夫子会如何看俺?”

宋煊撒开这个热源:

“若是雷兄真心实意想要邀请俺,待到俺参加完解试再说吧,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好好好。”

雷琦顿时明白了,宋煊是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备考,压力指定不小。

这才是正事。

于是他连忙行礼道歉,是他冒昧了。

宋煊宽慰雷琦,反正吃饭嘛,他其实还挺爱蹭饭的,就是目前有重要的事做。

一番话听着雷琦眉开眼笑。

他跟宋十二这种神童交流,人家是一点都不自傲。

雷琦很是明白宋煊的这份平等尊重,在书院其他那些“学习好”的人身上是找不见的。

因为他们大多都不爱跟“差生”玩。

嘴里说着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类的难听话,着实是让人气愤。

中午吃饭,宋煊与张方平回家去。

路上瞧着一个和尚收到了别人给的钱,然后笑嘻嘻的进了宋煊的铺子去买彩票。

瞧见这一幕的张方平忍不住撇嘴道:

“如今这些和尚秃驴真是越来越过分,不仅放高利贷,连自己的花费都要让别人来施舍。”

宋煊清楚这帮人地位上的提高,还得是给真宗皇帝的天书运动捧臭脚。

当然受益最大的还得是这群道士,和尚们则是趁机敛财。

东京的大相国寺往外放钱做受益,倒是有不少达官权贵都把自己钱送过去获利。

反正大宋有没有非法集资的罪名!

当然了。

宋煊嘴上骂臭和尚是该骂骂,但不会拒绝做他们的生意。

人家都给你送钱来了,你还往外推?

没必要。

最好能有和尚中奖,如此才好操作民意。

“十二哥,教室里好热啊!”

张方平今天着实是没有太多的胃口,热都热屁了。

宋煊恨不得就穿个背心裤衩在教室里学习,但那样又会被制裁。

“忍着呗。”

宋煊交代焦明一会给帮忙望竹筒里灌上些许凉浆,回头带着,他要回去上楼睡个午觉。

下午天气越发炎热。

宋煊的凉浆只是小规模的分润一下同桌以及后面两个,实在是不够分。

王洙为了避免大家全都中暑,特意驱赶众人去树荫下做一做,大家可以在那里讨论一些,或者觉得自己又不懂的,与他探讨。

屋子里还是要放一放热气,一会有人前来扇扇风。

王洙这个新老师,是很有个性的,并没有像其他夫子那般因循守旧。

众人如临大赦的去树荫下坐一坐,谁身上都跟洗了三遍澡一样,难受的很。

王洙擦了擦自己头上的热汗,开口道: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王尧臣,我们来考校策论,弥补你没参加殿试的遗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