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209章 这次的题很简单吗?

大宋悍臣 第209章 这次的题很简单吗?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在心态这方面,张方平还得多多应对,才能稳如老狗。

宋煊自是随口安慰:

“不必紧张,你都说考题简单了,此时不过是按照考场顺序念名字,你考场在大后面,且得念呢。”

“啊,是这样吗?”

旁人惊诧的道:“那我岂不是没有中!”

宋煊、张方平、王珪齐齐看过去。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糟了,糟了!”

科举考试放榜的时候,自是有人哭,便有人笑。

宋浩听到了宋煊的名字,倒是无所谓,若是他真的落榜了,那才叫丢人呢。

况且发解试有什么难的?

真正难的是省试。

每一次参加省试的各地解元都有三十三人,更不用说还有往年的解元呢!

那才是真正的精锐厮杀,稍有不慎,便要从头再来。

“癸场三十五号,张方平。”

一直紧张兮兮的张方平听到自己的名字,忍不住跳起来,攥着拳头大吼一声:

“我也进了第二轮!”

宋煊脸上带着笑,示意回家去备考。

反正成绩已经宣布的差不多了。

宋煊粗粗数了一下,大概是不超过三百人。

那考场一下子就缩小了。

上万人的考生直接就刷掉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七。

留下的都是个中好手。

这些个中好手能顺利通过第二轮,登上红榜的,也不足百人。

随着宋煊慢慢挤出人群。

许多没有听到自己名字的学子们,都在奋力的向前挤过去。

妄图从红榜上找出自己的名字!

其中不乏有满眼含泪,喃喃自语,捶足顿胸,甚至嚎啕大哭者。

因为这不光意味着有新生落榜,还有不少曾经通过发解试的老生,同样落榜无法接受。

大家都想要走科举这条路,从而不光是自己能够出人头地,还能照拂家族,单开族谱。

怎么看,都是极为有吸引力的。

那成功终究是属于少数人的。

科举一道,犹如登天的长梯。

发解试只不过是登天前的一个小boss,犹如虎先锋一般。

可就是在这里,无数人都得沦为虎先锋的外卖,成为累累白骨的一份子。

张方平仍旧十分激动,他走过那些或哭或笑或呆或傻的人身边,无暇顾及他们的感受。

但是宋煊作为最早调整心态之人,一路都在观察他人。

大部分学子的面庞他都收入眼中。

科举!

谁不想要金榜题名啊?

好一会,宋煊才带头逆行走出了人群,奔着自己回家的那条路转过去。

把一切的嘈杂都抛之脑后!

宋煊这才松了一口,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要卷的!

贡院门前,已经有太多卷失败的人。

“十二哥,我进入第二轮了。”

张方平还是十分激动。

尽管距离上榜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可是至少咱们是有资格,问鼎那张轻飘飘的红榜!

红榜上落笔的那几个黑色的名字,今后他们与榜上无名者,有着不同的命运。

宋煊抨击不了此时的科举考试。

就算竞争激烈,可仍旧是给了大量寒门子弟一个向上的阶梯!

王珪在书铺自是大说特说十二哥如何如何进入了第二轮,就等着中解元。

听着众人一阵哈哈大笑。

毕竟宋煊人缘还是维系的不错。

这下子连皇城司的暗探们都有些惊诧。

宋煊能顺利通过第一轮,进入第二轮的考试!

若是他真的考中解元。

将来进入东京去考省试,那咱们兄弟伙还能在这里挣点外快吗?

还得想个办法,延长留在这里的时间。

来来回回,又在人群当中挤来挤去,宋煊早就出了一身汗。

他去洗漱了一番回来后,张方平依旧是难掩心中激动。

“去洗个澡,方才出了一身汗,味道很重的。”

宋煊拍了拍张方平。

张方平嘿嘿一笑,便是立马哼着小调洗漱去了。

天一亮。

宋煊便洗漱一番,然后直接前往贡院。

有了昨日的以诗赋进退的事情,如今在贡院前站着的则是稀稀拉拉的三百人左右。

偌大的广场,一下子就清净了许多。

吕乐简拎着考篮:

“昨日我很激动,本想着邀请大家一同去青楼耍一耍,但是一想到那些落榜的也去那里耍了,我就不去刺激他们了。”

“好啊,好啊。”

王泰冷笑一声:“你吕乐简也开始嘲笑别人是落榜生了,别忘了你那次也没上榜。”

“过去是过去,今日是今日。”

吕乐简自是尾巴翘起来了:“谁说我过去不能上榜,今日也不能上榜的?”

“反倒是你,可得小心些,这三百人里有谁还不一定呢!”

要么是相互攻击,要么就是互相打趣。

总之氛围轻松了不少。

一个人与万余人相争,与三百个人相争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反正大家都是此次诗赋的佼佼者,就看其余三科是否能够再次拉开距离了。

“十二弟,好好考。”

宋浩再次过来打招呼,他信心十足,自是要拿下解元,为自己将来步入大宋官场累积资本。

毕竟自己都有状元亲自辅导了,科举考试的成绩能差了?

宋煊笑了笑,应了一声你也是。

他瞧着宋浩去排队,心想自己这个大哥还是忍不住过来嘚瑟了。

倒是七哥只是在一旁点点头,没多说什么跟着宋浩过去了。

“十二郎,不是我拱火,你这个五哥,怕是有些想要压你一头的意思啊。”

“嘿,你也想要考解元,岂不是早就想压我两头了?”

“我可不敢。”

王泰嘿嘿的笑着。

因为这次诗赋的得心应手,自是让他也向往解元的位置。

大家都来参加科举考试了,谁不愿意考第一啊?

哪一个又不想连中三元!

奈何梦想与现实过于割裂,能获得解元,可不一定获得省元。

大宋七十多年,搞了这么多次科举考试,也不过是两个半的“连中三元”之人。

那些考中单个三元,或者两个的,绝不是少数。

“十二郎,你可小心了。”包拯也是双手背后道:“我也准备的极好。”

“好好好。”

宋煊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一个个的都这么有底气,那咱们就考场上见,瞧瞧谁是真好汉!”

“嘿嘿嘿,走着瞧。”

这一次进入考场后,搜身的极为仔细。

因为贴经与墨义是最容易作弊抄袭的。

再加上参加考试的学子够少,总之都是有着极其充裕的事件。

宋祁批阅试卷,眼睛都看花了。

此时依旧是站在那里恪尽职守。

毕竟比他还累的应天知府晏殊,也在那里盯着。

宋祁叮嘱了宋浩几句,只要这三科不出大问题,他上榜是没什么问题的。

宋浩自是一脸感激的模样,没有眼前这个人的帮助,他还真是无法发挥出如此好。

十二弟就是过于孤傲了!

科举一道上,自是有许多艰难险阻的。

没有贵人的提携,你如何能顺顺利利的?

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亲戚这个身份,将来为官后自是会有着紧密的联盟,相互扶持才是最好的方案。

不过宋浩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奔着自己的考场而去。

“兴许十二弟再多遇到些挫折,便明白这许多世间的道理。”

殊不知宋浩完全是不了解他这个弟弟。

自幼在外打拼,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的人,会不明白这世间许多道理吗?

可终究是有些事情的原则是自己认定的,别人相劝也无法改变。

宋祁瞧着眉眼带笑的宋煊,在那里接受检查。

他当然知道晏知府亲自给他写了个甲上,而且其余考官连带着他同样是写了个同意。

关键是这帮学子当中,真是不争气!

没有一个人超过宋煊所写的诗赋。

宋祁就算想要有异议也没机会发作。

这小子的实力竟然如此强悍,上一次发解试他为何就没有通过呢?

宋祁想不明白。

因为按照他的理解,宋煊都有实力考第一了,那上一次无论如何都应该是榜上有名。

一个人在怎么努力,也不会比上次成绩好上太多。

如果宋煊这三科没有一科脱后腿,那这应天府的解元还真的非他莫属了。

宋煊坐在椅子上,开始在那里磨墨。

十道经义,三十道贴经。

在他看来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刷刷刷的。

几乎是题一出来,宋煊便能答出来。

如此迅速,别说宋祁有些怀疑了,连晏殊都怀疑自己出的题目过于简单。

待到最后出场的时候,晏殊抓住宋煊询问:

“这次的题很简单吗?”

“晏相公为何这么问?”

宋煊有些不理解这位出题人的话,明明题挺难的,没听见众人都在哀嚎吗?

“我见你答题极为迅速,又十分正确,故而有所怀疑。”

“原来如此。”

宋煊想了想便回复道:

“晏相公不必过谦,你家祖宗近段时间,定然遭到了大量学子的谩骂。”

“他们说你这个出题十分难,都盼望着你家的列祖列宗能够早日带你走。”

“下一次发解试,你这个应天府知府最好高升调走,不再这里祸害他们了呢!”

晏殊轻微颔首,他也听到了一些不好的声音。

毕竟上一次宋煊也因为题有些难,上厕所的时候怒骂晏殊是晏老贼,被他逮个正着。

“你不要胡扯八扯的,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宋煊哈哈笑了两声:

“晏相公有所不知,上一次我其实只用了一分心思在这发解试上,想着怎么考都能随随便便中榜的。”

晏殊心想果然如此。

宋煊他就有了一分心思,真能上榜!

但是被自己给故意罢黜,免得他吊儿郎当的,觉得随便考个进士就行。

平白浪费了自己绝佳的天赋!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从上一次到这一次,我可是足足用了一半心思都在发解试上,若是还考不好,岂不是对不起努力的自己?”

晏殊听着宋煊自我激励的话,他自是十分满意:

“你宋十二合该在科举这条路上大发神威,别整的吊儿郎当的模样,这不好。”

晏殊又叹了口气:“东京那帮台谏官,最是会鸡蛋里挑骨头了。”

“你将来这个样子,定是会遭到重点关注的。”

“嘿嘿。”宋煊哼笑一声:

“那可别让我抓住机会,要不然我用朝笏把他们牙都打掉了,帮你出出气!”

“哎。”

晏殊下意识的想要捂住宋煊的嘴,奈何身高差就停下了。

“这种话可不能开玩笑。”

台谏官这个群体很麻烦的。

一个个若是不想法子参人,那就是渎职!

上到宰相,下到群臣,要学会适应这个群体。

尤其是宰相,被弹劾的次数多了,天子就会选择把宰相外放避一避,待到合适的机会再调进中枢。

“方才戏言尔。”

宋煊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晏殊挥了挥手,让他赶紧出去,别在这里总是祸害他的好心情。

他承认宋煊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可是这样的天才,当真是不好掌控。

哪有上来就要干人家的?

晏殊忍不住摇摇头,方才对宋煊火速进步感到高兴,方才的言论,又让他一阵心惊。

毕竟按照大宋的举荐制度,一旦被举荐者出现问题,那举主也是有着连带责任的。

晏殊瞧着宋煊走出贡院的大门,又想了想,宋煊是自己个通过科举考试考出去的,绝不是自己举荐的。

那就一丁点问题都没有了。

至于策论在宋煊看来是极为简单的一道题目。

兴修水利。

因为仁宗的命令,从开封府一路南下,各大水系为了能够供应东京百万人口的生存,自是在兴修水利。

而宋煊也是抽空“指导”了主抓此事的推官张亢。

张亢从白胖白胖的,已经变成黑壮黑壮的了。

至少他是真的在为兴修水利这事忙碌。

除了惠及百姓,朝廷,更能惠及自己。

应天府兴修水利这件事可谓是人尽皆知的事,学子的家里兴许就有父母把拉去修河堤等等。

宋煊依照老规矩,先是开明点题,夫水利者,国之根本,民之命脉也。

从疏浚河道,以防水患,再到兴修水渠,以利农业,修筑水库,以备旱涝,列举了历史当中的郑国渠,到如今的范仲淹兴修海堤。

最后宋煊还列举黄金通道,能够为大宋带来源源不断的受益。

不应该仅仅是维系河南这片的水系,更多的还有江西等广大南方,沟通大运河。

宋代江西的发展从这条黄金通道中获益匪浅。

一方面是江西所产的粮食、茶叶、瓷器、纸张、布匹、钱币纷纷运往南北各地。

另一方面是外地甚至外国所产物品进入江西。

宋太宗曾命供奉官刘蒙正前往岭南,规划运输香药入汴京。

刘蒙正实地考察之后,奏报“请自广、韶江溯流至南雄,由大庾岭步运至南安军,凡三铺,铺给卒三十人,复由水路输送”。

海外诸国进口的香药,从广州上岸,沿北江溯流至韶州,折入浈水至南雄县,经三铺陆运,翻越大庾岭而达大庾县,复由水路,自章水进入赣江,经鄱阳湖,东下长江,至扬州转入运河而达汴京。

这条运输线路,为广南货物运输入京的方案,得到批准实行,并长期坚持至于近代,成为中原与岭南的交通大动脉,对沿线众多州县城镇经济的兴旺,影响极为深广。

所以从西北政治中心地区,到东南经济重心地区的水路沟通,主要是由汉水和长江完成的。

而与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对接的内河交通,则是“汉水—长江—湘江—西江—珠江”。

大运河开通之后,“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则成为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

如今东京自是需要漕运来支撑,那就更该把有限的水道够连在一起,并且为朝廷利用。

将来成规模的对外出口瓷器以及丝绸,定能获利极丰。

谨以此策论,献于陛下,望陛下察之,行之,则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宋煊收了个尾,便开始誊抄到试卷上。

待到写完之后,墨迹一干,宋煊便举手示意想要交卷。

最后一科,他有些忍不住了。

总算是他娘的考完了。

直到宋煊交卷后,许多学子才抬头。

他们连如何构思都没有写好呢!

宋煊竟然交卷了?

他以前所言要考解元,当真不是吹牛?

宋浩更是没有与宋煊同场竞技过。

二人在私塾那根本就不是竞争,所以当宋浩抬头瞧见宋煊写完之后,心中也是极为惊诧。

怎么会?

整个考场的学子,哪一个人不是在冥思苦想?

怎么你宋煊就答完了?

难道在自己苦思冥想的这段时间内,时间过的飞快?

宋浩再一次瞧了一眼那个滴漏,确认时间没有流失太久。

凭什么?

晏殊瞥了一眼宋煊的卷子,首先是卷面整洁,光是这一点便比许多人强。

再加上字迹优美!

至于内容,快速浏览一遍,在晏殊看来,就值得往朝廷宰相手里放一放。

让他们去讨论一二,此事若是按照宋煊的意思做了,在多疏通南方的河道,勾连在一起,对于国库的收入能有多大的增长?

宋煊再次独自一人站在贡院门口。

应天府推官张亢瞧着他慢悠悠的过来,主动开口:

“我也不知道晏知府竟然会出这个策论。”

“哈哈哈。”

宋煊莞尔一笑,拎着自己的考箱,从里面抓住一把炒栗子扔给张亢:

“其实这事我也没想到。”

张亢接过栗子,轻声问:

“那你觉得自己把握大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