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264章 天圣五年会元:宋煊

大宋悍臣 第264章 天圣五年会元:宋煊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贡院门口。

人山人海。

许多小贩都穿流其中。

早来占位置的,必然没有准备多少吃食以及饮水。

甚至还有外卖小哥穿行其中,送来一些物资。

同样在贡院对面的二楼上,许多房间都被达官显贵给包了。

毕竟这里也是殿试过后放榜的地方,早就成了规模。

曹利用带着全家都坐在房间内。

一会他要坐在窗边,听着传唱官念本次省试会元的名字。

曹夫人已经得了曹利用的叮嘱。

无论如何都不能先告诉这帮小辈消息。

到时候定要把他们惊的下巴都掉下来。

让尔等亲身体会一下,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爹,你都不知道妹夫他排名几何吗?”

曹渊站在窗户旁,瞧着外面人山人海的。

“我只能说考的还行。”曹利用端着茶杯吹了一口。

“那就行。”

曹渊双手环胸:“我就说他一个堂堂解元,又在晏相公门下,不可能连个小小的省试都通不过?”

“你有本事也考一个去,还小小的省试,竟说大话!”

曹利用十分不客气的批评了儿子一通。

曹清摇陪着她母亲坐着。

她只是在观察母亲脸上的神色,从父亲宣布全家人必须来现场看榜,嘴角就没有落下来过。

看样子十二哥儿,他当真考的不错?

“爹,我们今日就是看榜吗?”

“不是,今日咱们曹家是来榜下捉婿的。”

曹利用双手叉腰吩咐道:

“一会你们妹夫来了,你们七兄弟全都冲出去,把十二哥儿给我抢回来?”

曹渊满脸疑问。

毕竟宋煊在家里饭都吃过了。

他与妹妹的生辰八字都合过,属实是上上配。

甚至连成婚日期都定了好几个,到时候看着时间方便去定。

“爹的意思是?”

“哎呀,你爹让你们怎么办,你们就怎么办!”

曹夫人直接发话:

“平日里你们没少吃苦练武,今日若是抢不过其余人,让你们妹夫被抢到其余人家去,可别怪娘不给你们求情。”

到底是老七曹旭机敏。

他觉得定然是姐夫排名靠前,否则爹娘也不会特意如此吩咐。

今日就是曹家露脸的最好时机。

“娘,你放心,我必把姐夫给抢回来。”

“对!”

曹渊见兄弟们都如此打气。

他当即把自己的胸脯拍的阵阵响:

“娘,你尽管放心,此事包在我们兄弟身上,实在不行,立下军令状也可。”

“哈哈哈。”

曹利用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曹夫人瞪了一眼自己的傻儿子们,一个个都不是聪明的样子。

幸亏自家女婿很好的弥补了这么一个短板。

隔壁的屋子是吕夷简以及他的家人。

老吕这个人天资聪颖,工于心计,善于钻营,且深谙官场事故。

就欧阳修那种官场小白,给他提鞋都不配!

略使小技,就能把欧阳修玩的团团转。

到头来欧阳修还得对吕夷简道谢。

尽管在吕夷简与范仲淹和好后,欧阳修就接力总是弹劾吕夷简。

但是欧阳修与他儿子吕公著关系要好,甚至后期把吕公著提到了中枢的位置。

自从大宋建立以来,历代皇帝们就严防臣下结党,防止有人效仿陈桥兵变固例,即使是文臣也不行。

但是老吕却是游刃有余的构建他自己的关系网。

而且还利用朋党的罪名去打击政敌,挞伐异己,他却能置身事外。

当年吕夷简在地方上,就被王旦所赏识,推荐给王曾说他有大才,你可以与他相交。

王曾两次力荐吕夷简,而曹利用则是推荐副枢密使张士逊。

刘太后内心是想要让张士逊为相的,但是王曾表示明确反对,如此刘娥才应允吕夷简。

吕夷简知道张士逊是东宫旧臣,又有刘太后与曹利用的支持,再加上也是自己的姻亲,他便以退为进,极力谦让。

如此一来,让刘娥更加欣赏他,顺理成章的吕夷简在名义上变成后党了。

吕夷简与张士逊一起上来了。

可吕夷简依旧不是什么后党。

他要构建属于自己的“党”。

但是目前吕夷简仍旧是“事曾甚谨”,唯有在一些事上会与王曾争论。

如此他也是表演给刘娥看的。

毕竟曹利用当了好好先生后,王曾经常针对刘娥的一些行为,作为“后党”成员的吕夷简自是要站出来。

待到宋仁宗怀疑吕夷简与王曾为朋党,二人都被免相,但是几个月后吕夷简又复相,他推荐王曾为次相。

吕夷简专决后,便与次相王曾多次争执。

以至于势同水火,丝毫不见以前他对王曾的小心谨慎对待。

吕家本就是大族。

通过姻亲关系,他在官场上形成了一波强大的关系网,为他长期恃权固势奠定了雄厚的执政基础。

吕夷简对于新科进士也是多位拉拢。

诸如宋绶、大宋状元王拱辰(寿)、梁适、王随、任中师、高若讷、章得象、张方平等等。

甚至后期吕夷简动用相权,操控科举考试,为了使得一些内定的举子能够中榜。

要不是有宋煊在,张方平也会被吕夷简给拉拢过去。

甚至通过张方平的关系,张方平的同乡诸如蔡挺等等也被他拉入吕夷简的利益集团。

这批人后来在大宋皆是身居高位,甚至当上宰相的也有数人。

就算范仲淹献上了《百官图》(类似百官行述),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想要升官全都得看吕夷简的脸色。

宋仁宗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吕家在大宋朝廷三代人几十上百年盘根错节经营下来的关系,岂是范仲淹这种无根无凭之人的小镇做题家出身能撼动的?

之后范仲淹之后被贬了三次,吕夷简都暗中出了大力。

吕家仅是在北宋就相继执七朝政,三世四人。

世家之盛,则在宋一代未之有也!

吕夷简擅长经营,自从得知宋煊中了会元后,便想要把他纳入家族姻亲当中。

若是宋煊真的能过连中三元,吕夷简可以肯定,依照自己的关系,宋煊穿上紫袍的时间定会比王曾用时还短!

他相信宋煊是聪明人。

一会把那小子请上来,自是该明白怎么做。

故而此时吕夷简毫无压力,他知道其余竞争者也有不少。

会元嘛。

自古以来都是抢夺当女婿的“热门人选”!

读书人很卷。

大宋官场也很卷。

此时大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开始发生变化。

婚配不问阀阅,只问赀财。

可以说一切向钱看,向利益看。

当然了这是在大宋!

所以女婿当官后,升迁都和岳父一家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其中好处自然不必多说。

真正到了金榜题名中进士时,榜单上的名字,十有**早就被人定下有了婚约。

你想榜下捉婿都没得机会。

故而,省试放榜,便是抢女婿的最佳时刻。

公平,公正。

看谁家仆人力气大,或者能说会道,给出的利益多。

短时间内就让这些举子做出抉择。

要不然一个朝堂高官跟那些并无权势的富商,去当街拉着这些举子要送给他们一场富贵去争夺女婿,那他们的脸面还往哪里放啊?

张方平给吕夷简写的墓志铭记载。

他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王雍,次女不育被退婚回到家中。

如今吕夷简正是想要把刚刚长成的次女嫁给宋煊。

他儿子多,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用自家女儿来为家族往上走再添助力。

如今宋煊的出现,让吕夷简看见了人选。

如此良婿。

岂能轻易让给旁人?

况且自己的小女儿可是集完全宠爱于一身。

若不是宋煊过于优秀,吕夷简都不舍得自己这个才十四岁的小女儿出嫁呢。

在吕夷简看来,宋十二他赚到了,有一丝的迟疑,都是对他宋煊自己将来官运亨通的不尊重!

在角落里的二楼上,赵祯坐在椅子上。

他瞧着乌压压一片的举子,还有东京城百姓。

自从白龙鱼服过一次后,赵祯突然有些喜欢上这种感觉。

赵祯以前还不理解自家老爹为什么总是喜欢去宫外厮混。

如今赵祯长大后亲身经历,突然理解他爹了。

因为东京城的许多事,都比皇宫内有趣的多。

“如此多的人才,可惜不能全都为我效命。”

赵祯也知道能来京城参加省试的学子,都是各州府的优秀学子。

但是每次通过殿试也就那么两三百人。

若是三年一次,至少需要七十年才能把外面的举子全都收入囊中。

可赵祯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有几个举子能坚持二三十年都来参加科举考试啊?

许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到殿试那步。

更不用说每年还会有大批新学子加入考试大军当中。

朝廷也没有那么多位置给他们去当官,主政一方。

先前他受到许多举子拜见,心情激动之下说出了扩招的口谕。

这是赵祯自己第一次独立自主的宣布命令,尽管刘太后以及诸位宰相都没有反驳。

但是他们话里话外都意思都是在说,如今大宋的官员已经极多,若是再不控制一下。

将来朝廷每年的税收就全都要给官员发放俸禄了。

一旦黄河闹灾,或者大宋其余各地发生灾害,朝廷都拿不出多少钱来的。

“我什么时候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啊?”

赵祯悠悠的叹了口气。

若是大宋的领土增加,那相对的官职也就会增加了。

就可以收拢更多的天下英才为朕所用了!

天无二日。

这件事始终是真宗皇帝心中的痛。

可是通过大辽与西夏之间的战事,赵祯发现大宋可能对付西夏都有些困难,至少战马方面差距太大。

更何况十七八岁,正是敢想敢干的年纪。

岁数大了之后,他才会变得要权衡利弊,想的更多,变得更加保守起来。

贴身宦官张茂则不敢轻易搭话茬。

毕竟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官家宠信你,也不是让你一个宦官可以随意谈论国家大事的。

这些事。

干爹以前就教导过。

赵祯手搭凉棚,奔着外面瞧着,看了好一会,他才出声询问:

“你有没有发现十二哥的身影?”

“回官家,臣没有发现。”

张茂则敢忙往前站了好一会才道:

“臣以为十二哥不是个喜欢太大热闹的,故而应该还没来?”

“他还没来?”

赵祯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了两声。

此举倒是符合宋煊的性子。

别看下面那些举子急的都跳脚了,想要知道结果。

可是十二哥他就一丁点都不慌不忙的。

果然父皇以前说过成大事者泰山崩于前,脸上都不会有神色变化。

赵祯又想起昨日那个算卦之人说的,五位宰相从他面前走过。

他回宫后立即查看那份名单,发现只有宋煊、文彦博、韩琦三人通过了省试,那欧阳修、张源皆是没有通过。

兴许下次吧,赵祯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今年这次省试的策论实在是太难了。

再加上又是第一次科举考试改革,许多优秀的举子不能立即适应,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宋煊与韩琦都是应天府解元,文彦博在汾州也排名靠前,但是欧阳修与张源排名都是中等,并没那么突出。

赵祯只能猜测他们二人是没有调整好状态。

至于那算卦的最后用一枚天圣通宝压在了十二那两个字上,赵祯至今都没有思虑明白。

倒是有人建议,叫皇城司的暗卫去把那个算卦的给抓来,赵祯给拒绝了。

有些事,他还是要自己想一想。

张茂则没有继续言语,眼睛一直都在看举子的背影。

因为他觉得依照宋煊的身条,一旦出现在广场上,定然能够被他给瞬间认出来。

文彦博与高若讷站在人群当中。

“宽夫,你在张望些什么?”

“我在看宋十二如何还没到?”

文彦博对于自己的好友并没有隐瞒:

“昨日同游大相国寺期间,倒是与张源聊了几句,说是宋煊他们押中考题了,故而都答的不错。”

“啊?”高若讷有些不敢相信:

“还有这种好事呢?”

“嗯,倒是运气不错。”

文彦博紧了紧自己的衣角:

“下次你也好好押题,碰碰运气。”

高若讷自从考场上出来之后,就与文彦博说自己没有考好。

有关治理黄河的策略,他写都写不出来。

以前都没有关注到这些,更何况以策论为主也是今年突然开始的。

大家以前都是练习诗赋的。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高若讷想了下:

“你觉得会元会不会被宋十二给摘走?”

“最近东京城出现不少风声,都是他能夺得会元,许多人都去赌坊里买了一手。”

“赌坊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文彦博哼笑一声:“不过我觉得这次他们看走眼了,要赔付一大笔钱。”

高若讷也是点头赞同。

毕竟宋煊对外的实力,更多是诗赋名动三京。

天圣五年的省试改策论为主要录取点,诗赋的份量一下子就降下来。

可是赌坊的人却是不这么想,他们就是想要利用宋煊赚钱。

否则如何能过高调的拿宋煊宣扬?

若是宋煊当真中了会元,对于被他们哄骗进赌坊买赌注的,那更是赚到了。

没有赌坊愿意往外赔钱的。

咚咚咚。

锣声终于响起来了。

贡院的大门打开。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人群一阵嗡动。

就算是假寐的吕夷简也直接站起身来。

此番通过省试的超过千人,除了宋煊之外,兴许也有一些较为优秀的学子。

吕家是个大家族,就算是吕夷简自己没有亲女儿可以招婿了,可是侄女们以及小堂妹还是可以的。

吕家已然到了这个位置上,不苦心经营,万一落寞了,如何对得起先祖?

兵丁有些蛮横的分开人群,护送着张榜以及唱榜人员过去。

实在是人太多了,不蛮横,根本就走不动道路。

“避让,张榜!”

“速速避让!”

兵丁高声呼喊。

若不是顾及有“将来官老爷”的身份,真是要哨棒开路了。

围观者如潮水涌动,举子、书童、贩夫走卒,以及准备榜下捉婿的富商豪仆,个个都穿着短打。

准备一会把被自家老爷看上眼的举子,直接从人群当中抬出去。

这种场合,要的就是手快有手慢无。

在一等三年之后,自家的女儿年纪大了,还能等着吗?

榜单张贴靠在礼部南院东墙指出。

大宋固定的放榜处,被称为金榜墙。

大宋的榜单一般都是从末名开始,俗称念倒榜。

最后揭秘第一名花落谁家。

同时也是调动许多举子的心气!

让第一名享受更多的羡慕的目光。

许多读书人也愿意受到众星捧月的对待。

“天圣五年春闱榜单,正式张榜。”

“第一千零一名,范详,应天府举子。”

范详?

同来参加考试的应天府举子们登时有些激动。

宋浩微微挑眉:

“他又是最后一名,当真是运气不错。”

宋浩自认为自己考的不错,他被宋祁单独辅导过一段时间。

再加上又参加过晏殊考的发解试,针对如何治理运河,也是有过了解的。

“五哥,是咱们书院的学子。”

宋铭他们二人是跟随以前的老生一同来参加省试的,都是住在寺庙当中。

如此也能省些钱财。

他们也未曾碰到宋煊,或者说“兄弟俩”都没有去打探。

“若是我等顺利通过省试。”

宋浩颇为畅快的笑了几声:

“范院长当真是功不可没啊!”

宋铭也很是激动,他也觉得自己通过省试的机会挺大的。

人群当中不断的出现惊呼声,以及恭喜恭喜。

直到六百多名,念到了宋铭的名字。

宋铭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冲着周遭的人拱手致谢。

宋浩也是颇为鼓励的拍了拍宋铭的肩膀。

上一次二人都在省试当中落榜,如今进了榜单,总算是用不着在从发解试重新考了。

“五哥,你说十二弟,他真的能中会元吗?”

听到宋铭的突然询问,宋浩眉头微挑:

“我不确定。”

因为他觉得自己经过如此长时间的用功,也能中会元。

这都没有进步的可能,那不是白让宋祁辅导如此长时间的功课了吗?

这可是属于大宋实际状元一对一的辅导。

放眼整个天下,有几个举子能有这份机遇的?

故而宋浩听了如此多上榜的学子名字,丝毫不慌。

围观百姓以及那些富商豪仆都在等待。

毕竟排在五百名往后的举子,想要通过殿试还是蛮有压力的。

就算当今官家说扩招,不会超过五百,为了保险起见,总归是要在四百多名动手捉婿,如此一来,女婿成为进士第机会才会变大。

“第四百四十四名,鱼周询,开封府。”

“啊!”

鱼周询大叫一声,忍不住狂笑起来,自己终于通过了省试。

周遭与他相识的同窗,纷纷恭贺。

不等鱼周询回应,便被几个大汉直接给抬起来了。

“你们干什么?”

鱼周询大惊失色。

一旁身着华服的富商,擦了擦自己脸上的热汗,笑了笑:

“敢问鱼公子可曾婚配?”

“未曾。”

“好。”富商当即精神大振:“抬走抬走,此乃我家良婿啊!”

“哎,别,我还没准备好。”

鱼周询大叫着,但是几个壮汉直接给他举过头顶,穿过人流向着外面出去。

同样想要捉婿的富商笑道:

“周员外,这才四百多名,不够保险,你这就沉不住气了?”

“哼,我这良婿必定会中进士,不勞你操心了。”

周院外对于开封府一些名声好的举子,多是做过调查,直接过滤出去了家境好的人家。

鱼周询这个名字他是有印象的,幼年丧父,但是勤奋好学,是有潜力的。

就算考了四百四十四名,那也是比其余人强上许多。

确保他衣食住行无忧,今后自家才可以更长久的保持富贵。

就算大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人地位有所改观,可是依旧不高。

若是家里能够出现一位当官的女婿,对于商人而言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尤其是老家还是开封府的!

“咱们走。”

周员外直接带着豪仆,带着自己选定的女婿,举着鱼周询离开拥挤的贡院。

甚至这番吵闹都影响了别人听排在鱼周询前面之人的名字。

许多举子耳朵听着唱名官的话,眼睛却是瞥向了鱼周询。

这是今日省试结果,第一个被榜下捉婿走的人。

赵祯虽然早就听说过,可是头一次见,他伸手指着外面大笑道:

“好个鱼周询,朕都瞧见他脸上惊恐的神色了!”

张茂则在一旁配合的笑着。

如此场景,说实在的他也是头一次见,但是目光却是始终都停留在官家身上。

“有趣,当真是有趣!”

赵祯双手背后,笑嘻嘻的道:

“朕本来以为他们中了进士之后,才会出现榜下捉婿之事,未曾想省试就如此热闹了,那他们金榜题名之后,岂不是许多人都有了婚姻了?”

另一个贴身宦官梁怀吉又给赵祯解释了一下。

许多家境并不殷实的家庭或者官员,他们抢不过那些大富商以及高官,所以在省试左右便要先定下婚约。

毕竟殿试的时候,也要罢黜许多举子!

赵祯点点头,耳朵听着外面的声音。

可能是出了鱼周询这么一个例子,紧接着不少人都开始抢人了。

倒是有举子大喊着自己有了婚约甚至娶妻了,让他们把自己放下来的事。

这种场景自从名单进了百名之后,越来越多的争抢开始了。

甚至不断的有人报高价,意图压过竞争者,打动自己看好的这个女婿。

“第四十八名,文彦博,汾州举子。”

高若讷连连拱手道喜,文彦博则是客气的还礼,却不料猛的被人给抓起来就要合力给他抬走。

“我已有婚约,我已有婚约!”

“家父判三司开拆磨勘司,早就定亲,放我下来!”

几个仆人告了声罪,连忙再去寻别人。

自从进入五十名后,只要有举子出现恭喜声之类的,立马就被抓起来了!

此时抢夺女婿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甚至在二楼观看的一些家庭,也是派人出手。

就是为了抢占先机,毕竟排名更靠前的举子,那宰相、左右仆射、以及六部主事,也有女儿要嫁。

他们这些五六品官员抢夺这个阶段的女婿才是最为现实的。

况且榜下捉婿又不是头一次办了,他们这些有女儿的官员,时不时的还要交流方法经验呢。

说白了,全都是为了富贵以及权利的延续才会如此。

更不用说还有不少武将家庭也想要凑这个热闹,但是许多举子一听说他们是武将出身,就算被抢走,也不会同意的。

真要与武将结亲,那自己今后在朝堂上还怎么进步呢?

谁不想有个“宰相岳父”?

就算是宋慈他不屑,但是他的“宰相岳父”给他在背后平了多少事啊?

多少人看着他岳父的面子,给他面子?

真以为靠着辨认白骨的技术,破获几个案子,就能平步青云,或者在官场上事事顺遂了?

天真!

欧阳修瞧着身边的叶顾言、余规以及肖本纷纷上榜,当即表示祝贺。

他们三人也不是头一次参加省试了,此时欢喜充斥着全身上下,也不断的安慰着落榜的欧阳修。

你还年轻,兴许下一次天圣八年的时候,便是你登榜之时。

他们也都有过落榜的经历。

“要不是十二哥儿送来的试卷,我等还真是遇不到有关河流的策论!”

叶顾言感慨的说了一嘴,虽然不是修缮黄河的,但总归是有些印象。

因此在考场上发挥出来了。

欧阳修轻微颔首,到底是自己孤高了,觉得不可能考这种以前的试题。

毕竟从真宗皇帝开始,他就要求收集各州府的发解试考题,避免在省试以及殿试当中,出现完全雷同的题目。

对于其余考生不公平之类的。

可是运河、黄河、以及其余河流的治理,当真不是一个概念。

“第三十三名,王泰,应天府举子!”

吕夷简一听这话,他倒是没有想到王泰会考的如此靠前!

“这下王文正公泉下有知,也是大为欣慰啊。”

吕夷简与王旦是亲上加亲,他儿子娶了王旦的女儿,女儿嫁给了王旦的儿子王雍。

“嗯?”

但是广场外的举子们都找不到人祝贺,最着急的是那帮想要抢女婿的,怎么就没有听到有人祝贺呢。

连寻人都找不到的。

随即紧随其后吕夷简听到了自家堂弟吕乐简的名字,满意的点点头。

进步极大!

当真是运气不错,就是不知道在殿试的时候,能否保持靠前的排名。

“第三十名,阮逸。”

……

“第十名,宋浩,应天府举子。”

宋浩眉头一皱。

他本以为自己考的挺好的,都能拿到会元,未曾想竟然会排名如此靠后。

“五哥。”

宋浩却是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声张。

方才与宋煊交好之人,许多人都寻不到。

“第九名,吴仅,饶州举子(鄱阳县)。”

“第八名,田道成,应天府举子。”

“第七名,祝玉,应天府举子。”

“第六名,包拯,应天府举子。”

“第五名,韩琦,应天府举子。”

“第四名,张方平,应天府举子。”

“第三名,赵概,应天府举子。”

“第二名,梁蒨,应天府举子。”

传唱官一口气念了这些人的名字,全都落在了应天府举子之上,更是让众多举子感到震惊。

应天书院如此牛逼吗?

他们早就听闻神通晏殊在应天府大兴教育,并且把应天书院变为府学。

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清楚如今应天书院院长是谁?

可是如此省试的成绩,前十名里有八人全都是来自应天书院,足以见识到应天书院院长的厉害之处。

更不用说本届最大的会元人选是宋煊,他也是应天书院的。

“难不成此次会元当真是宋煊吗?”高若讷脸上更是极为精采。

文彦博轻微颔首:“倒是有如此可能!”

高若讷连忙开口道:“看样子应天书院我也得去啊!”

上次他们在洛阳的时候,就约定过后奔着应天书院去游学,但是时间上来不及。

未曾想今日见到如此盛景。

就算用不到殿试过后的金榜题名,光是靠着省试的这份成绩,便是应天书院最好的招生简章。

更会使得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前往应天书院去游学,要么就想法子去考学。

张源是最为惊诧的,他本以为宋煊板上钉钉的会元,未曾想到连带着他身边的同窗都如此厉害。

“应天书院名不虚传。”胡瑗已经不抱希望了,他们这群人当中就只有生过一场大病,被照顾的阮逸中榜了。

“守道兄,你也是在应天书院读书的,可是知道他们的情况?”

石介也没有考中榜单,他当然知道宋煊身边的那群人了。

当初他还借住在宋煊家中,只不过二人理念不同,并没有深交。

“他们在书院当中就是比较拔尖的学子。”石介瞧着好友胡瑗道:“你也动了心思?”

“悔不早听兄之言,应该早些去应天书院游学。”

胡瑗叹了口气,他与石介是通过信的,知道应天书院的情况。

石介也是叹了口气,今日榜单许多应天书院同窗都登上榜单了,自己却是落榜,兴许真是的是心境与他们不同。

他批评了随意修黄河的主意,以不变应万变,黄河之险,岂是常人所能制约的?

“看样子,今后前往应天书院的举子该不计其数了。”

张源对着好友胡昊提了一嘴,不过随即一闪而过,自己可是有宰相命运的。

此时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

待我让十二哥儿写一封推荐信,自己也去应天书院深造一段时间,那也是极好的!

吕夷简捏着胡须,倒是没有料到前十名当中有九人全都是应天书院的举子。

至于第一名人选是谁,他早就清楚的。

“爹,这应天书院是谁在管理啊?”

吕公弼在东京为官,对于应天书院并不了解,他只知道晏殊主政应天府。

“范仲淹!”

吕夷简双手背后道:“此人也是有大才啊,今后也要调到京师来任用!”

如此人才,吕夷简认为必须要笼络到自己的利益集团当中来。

但是吕夷简不了解范仲淹,他才不会加入吕夷简的利益集团,还要跟着他对着干!

此时的吕夷简心中已经起了要提拔范仲淹的心思。

殊不住他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赵祯是知道这份名单的,应天书院许多举子都上了榜单。

但是一旁的贴身宦官张茂则十分惊诧的道:

“如何全都是应天府举子,这晏相公未免也做的太好了!”

“哈哈哈。”

赵祯听着侍从的话,十分的得意。

不仅仅是晏殊的功劳,范仲淹在书院做的一些事,通过宋煊的经历,也被皇城司的人传递到了赵祯的耳朵当中。

故而他对于范仲淹也是有所了解的。

此君当真是一个君子,将来必须要重用的!

“若是范公能够多为朕培养些优秀的举子,那才是真正的为朕分忧啊!”

赵祯瞧着外面的学子议论声,实在是此事过于震惊。

大宋自从立国开展科举考试这么多年以来,都未曾有过如此先例。

甚至有人下意识的认为,是不是应天府的举子提前得到了什么渠道,故而他们才考的如此好?

因为在考场上作弊的可能性极小。

他们这些同府的举子,都不会被分在相同的考场当中,就是避免他们当场串联作弊。

唯有提前漏题,做了准备,他们才会有如此耀眼的成绩。

“哈哈哈。”

曹利用大笑不止,听着老仆人的话,方才排名靠前的那几个,除了赵概以及梁蒨外,剩下的可全都是与宋煊住在一起的举子。

“好好好,我就知道优秀之人身边全都是优秀的举子啊!”

曹利用觉得这批人有如此耀眼的成绩,通过殿试,考中进士也极为轻松。

“对了,一会便是你们妹夫的名字了,要给老子把他抢回来。”

“爹!”

曹渊惊的大叫一声:“你是说妹夫他考了会元?”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曹利用负手而立:“不过是小小的会元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曹渊惊的后退几步,他万万没想到宋煊的成绩会如此之好。

方才从第十名听到宋这个字的时候,便觉得稳妥了。

结果到了第二名都没有在听到宋这个字,方才他心里还在打鼓,以为宋煊无法中榜呢!

“爹,他当真是第一?”

曹清摇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这种事,她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夫婿会连中解元、会元?

“哼哼。”

曹利用极为得意的昂着头:

“不错,我早就看出来咱家女婿是连中三元之人,故而早早与他定下婚约,你这个丫头还不愿意,过了这村,你就后悔去拍大腿吧。”

“连中三元?”

这下子连曹夫人都极为激动的站起来,来回走动:

“老曹,你莫要总是诓骗于我,我这心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呢。”

“连中三元!”

曹家七兄弟更是目瞪口呆。

本来以为宋煊能过中会元,就是天大的机遇了。

没想到自家老爹说他都能连中三元!

“莫不是咱们老曹家的祖坟冒了青烟?”曹渊喃喃自语道:“毕竟咱们家可是武将啊!”

“放屁,你爷爷就是大宋的进士。”

曹利用哼笑一声:“只不过因为大宋需要,才转为武职,咱们家祖上也是进士出身,如今招一个进士当女婿,门当户对!”

“对对对,门当户对!”

曹夫人脸上的笑都没有停下来过。

她当真是没有料到中了会元还不止,竟然会奔着连中三元而去。

整个大宋能有几人连中三元的?

必定会青史留名!

曹清摇摇摇欲坠,她被如此大的惊喜给砸的有些发蒙。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嘛?

自己的未来夫婿不仅长得一表人才,更是如此有才华,还可能连中三元!

哪家女子不愿意嫁给他啊!

“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立马下去去寻你妹夫,绝不能让他被别人拖走。”

“爹,若是不胜,请斩我头!”曹渊当即表态。

“对,请斩我头!”曹旭也高声附和。

“滚,你们也配跟关二爷相比。”

曹利用笑骂着让几个活宝下去。

作为本届会元之人,自是有着独到的待遇。

传唱官缓了一会,鼓起平生最大的声音:

“天圣五年春闱会元是:宋煊,应天府举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