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大宋悍臣 > 第56章 包黑子

大宋悍臣 第56章 包黑子

作者:鼠猫狗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6 11:36: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宋煊站在自家店铺门口,瞧着外面经过的人。

不少年轻的学子都是慕名前来此地,想要考取应天府书院的。

北宋四大书院,分别是石鼓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

其中白鹿洞书院在宋之前是学习的地方,但是被占据后便结束了,直到三十多年后,才重新建立学堂讲学。

石鼓书院虽然建立,但还需要十多年以后宋仁宗赐“石鼓书院”匾额,改为州学,才名声大噪。

岳麓书院如今也在发展当中,但始终不如应天府书院更加有名。

至于其余什么书院,诸如以程氏兄弟闻名的嵩山书院还没来得及扬名。

徂徕书院的创始人石介还是来应天府书院求学于范仲淹,也是二十多年后在家服丧创立的。

至于金山(茅山)书院也是今年在茅山初创,由处士侯遗此教授生徒。

应天府书院属实是北宋最高的学府了,有心想要考取进士的学子,都会前来。

以至于近一个月内,宋城内多了许多外地的乡音。

但是像宋煊这般直接在书院旁边买房子的属实是少数人。

宋煊正在打量着路过的“竞争对手”们,突然就瞧见落单的那个。

整个人显得极为魁梧,但偏偏皮肤比旁人有些黑也就罢了。

最吸引宋煊注意力的,便是那个年轻人额头上有一个形似月牙的伤疤。

路人的这副模样,直接让宋煊站了起来。

怎么越看越像是包拯的形象?

于是宋煊主动开口道:“这位面色黝黑的同窗,也是前来考试的?”

包拯其实没在理会宋煊,但是面色黝黑这个词,倒是让他侧过头来,轻轻颔首。

“在下宋煊,行十二,同为想要考取应天府书院的学子,敢问阁下是叫包拯吗?”

包拯这才转过身来。

他认真审视眼前这个年轻人。

此子长相倒是上乘,笑起来显得很是阳光。

但包拯十分确信自己不认识宋煊。

先前包拯他爹于南京留守的官职卸任,已然回老家合肥养身体去了,

至于包拯也都是在老家合肥的僧馆读书,纵然扬名也是在家乡那边。

那还是庐州知府刘筠对包拯十分赞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这位同窗,我未曾见过你。”

包拯此时已经是二十五岁了,眼里露出疑色:

“你怎么会认识我?”

“你在庐州的名头,倒是传扬过来了。”

宋煊丝毫不慌,确认了此人真是包拯,那个戏文里的包青天,倒是有些意思。

他一直都觉得包拯不长那样,完全是戏曲夸张之类的。

“哦?”

包拯很是意外。

他绝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传扬到八百里之外了。

不过一想到他爹不久前才在南京离任,便也释然。

此子兴许也是官宦子弟,才会听闻自己的名声,毕竟自己的长相在人群当中是极为辨别的。

“在下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幸会幸会。”宋煊指了指一旁的小竹凳:

“包兄,如今前去报名的人多,不如坐下饮口茶歇歇脚,待到人少一点再去。”

包拯风尘仆仆,虽然他爹当官家里也不缺钱了,但他却是不怎么花钱,较为简朴。

连乡里的富商想要请他吃饭都直接拒绝。

包拯抿了抿干裂的嘴唇,便开口:

“那便多谢十二郎了。”

宋煊着实是有些意外包拯竟然也会来考取应天府书院,看样子真的竞争很激烈,不少人在本地读书都是有些名声的。

包拯也在打量着宋煊,见他泡的茶竟然不是碾碎了的茶粉,又有些意外。

纵然包拯平日里生活简朴,可也是见识过旁人斗茶的。

似宋煊这种把茶叶放进去,不舍得吃进肚子里,还要多次加水,像是路边茶摊的做法,一瞧就是穷苦人的习惯。

可观其穿着,以及面相,又不像是为生活所奔波出来的家庭。

此子有些奇怪。

“请。”宋煊倒了杯温热的茶给包拯:

“包兄,天热不宜喝凉茶,先静下心润润喉。”

包拯再次道谢,收回审视的目光,坐在凳子上喘口气。

过了一会,还是包拯主动搭话:

“十二郎,可是去递交过报名的公凭?”

公凭就是路引,你的身份证明,但依照大宋的宽松执政,就算你去东京城,都用不着这玩意。

律法有是有,但越是繁华的地方越执行的不严格。

鬼樊楼等便是如此存在下来的,你是不是黑户,根本就不重要。

但大多是许多学子要携带,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还未曾,俺是打算要与好友张方平一起去的,包兄若是不急,到时候咱们同去。”

“好好好。”

包拯可以肯定,宋煊的乡音还挺重的,绝不是宋城之人。

许是家里严苛,一直都把他放在乡下苦读。

瞧他放在矮桌旁的那本春秋,边边角角都被磨烂了。

“包兄是如何来的?”

“先是走路,遇河在乘船。”

宋煊颔首,因为离得近了,他就闻到了包拯身上的味道有些发酸。

尤其是大夏天的,长长的头发若是不勤梳洗,更容易长虱子。

就虱子这种玩意,直到后世七八十年代,还很常见呢。

一头成熟的雌性虱子,一天大概能产十粒卵,八天后能孵化,二十天即可成年,继续产卵。

“自己孤身一人,风餐露宿,那还真是辛苦。”

“求学之路轻松不得,这也算不得什么。”包拯倒是真的习惯了,他本就不是一个喜欢享受之人:

“十二郎家是哪里的?”

“俺老家是应天府宁陵县勒马镇的,前些时候一路乘船南下来到宋城,在此安顿,准备考取书院。”

“原来如此。”包拯连连颔首,又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十二郎可知宋城租房作价几何?”

“嗯?”宋煊有些疑惑:

“包兄若是考上书院,自是能在书院当中住宿,何须额外花费钱财租房住呢?”

“此事我是知道,但我夜里睡觉打鼾比较严重,万一叨扰到同窗,也好提早做打算。”

“哈哈哈。”听到包拯如此话语,宋煊忍不住大笑起来。

原来包青天对于集体宿舍生活也发憷,担心搞坏同宿舍关系。

宋煊摆着手道:“无妨无妨,打鼾这种病我会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