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父母说着说着就事情给决定了。
安松雨也有些恍然。
所以,当初她国庆的时候,就认为江村已经拆迁结束,且获得巨款。
也有家属区的那群人的一份功劳?
至于父母为什么没有详细解释。
想到她当时的心情。
甚至是隔了二十来年后,她在重新回来前,想起江村拆迁时还会心情复杂。
安松雨也全都能理解。
知道这并不是她记忆的问题后,安松雨微微松了口气。
尽管,她也明白。
从她重新回来的那一刻起。
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家人。
甚至是很多很多与她相关,不相关的人,都会改变命运。
她曾经那二十来年的记忆,也最多只能做一个参照。
甚至因为从未想过会经历这一切。
那些湮没在时光中,被她有意无意忽视的、忘记的,忽略的不知道有多少。
可安松雨还是不想忘记。
也不希望她的记忆会真出问题。
小汽车的速度很快。
等到把儿女都接齐全了之后,安建平一边感叹着,一边向江村的方向开去。
半路上,他突然道:“你们说,等到拆迁款下来后,我们家是不是也应该去买一辆车呢?”
“买一辆就能解决问题吗?”毕丽珠看着窗外,语气有些说不明白的嘲弄或者是……赞同?
刚刚疯狂心动的后排四人立刻绷紧了脸。
安建平通过后视镜,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妻子的脸色。
发现好似也没有想象中的生气后。
才试探般的又开了口:“那你觉得,几辆才行?”
“几辆?”毕丽珠不由自主的提高了几分声音,随之冷冷的看了一眼丈夫,才道:
“怎么,你蚕房那边还想要配几个专业司机啊?”
“也就每一次收蚕茧时用用……实在不行,就买辆老四家的那种车,多跑几趟不就行了。”
安建平瞬间失望的只差叹息出声。
安松雨几人在后面看得格外想笑。
他们的父母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平常家里没有大事的时候。
毕丽珠总是通情达理的那一个。
可但凡家里有大事,或者是大笔消费的时候。
他们母亲那家庭地位就给体现出来了。
也幸好,毕丽珠从小就是城里人,对于合理的花销,从来都不会轻易否认。
这不,在安建平还没有开口之前。
她仔细考虑了一番后:“至于买这样的小车……也得看情况吧!”
“现在我们还有个江村需要跑。”
“等到江村的拆迁开始后,我们还有那么多地方需要跑吗?”
对于毕丽珠这个问题,不用安松雨几人回答,安建平就立刻到:“这边桑田啊!”
“这边的蚕房很快就能修好!”
“临河村跟我们村不同,他们一心想着把村里的桑田找人承包出去。”
“这些年虽然没有特别精心打理,可也比我们村那放着不管好很多。”
“所以,只要把蚕房给弄好,我们家的养蚕事业就可以直接继续了。”
“甚至,这桑田的面积也比我们当初承包的大多了。”
“那可不,还包括了一座山呢!”毕丽珠语气平淡的接了一句。
安建平瞬间哑然。
但想到自家能买小车,后面的安松林赶紧接了一嘴:
“爸,妈,我们还没有去看过临河村那边的情况呢!”
“听说水库也很大?那应该能养不少鱼才是!”
“是能养不少鱼!可不把前面那个都承包了十年的老板给干没了?”毕丽珠实话实说的继续解释着情况。
却让安松雨跟安建平两个明白情况的人,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下去了。
要说起这事,毕丽珠倒也不是故意波冷水。
只是她更习惯谨慎行事。
这一次家里的拆迁款还没有到手,新的桑田、水库又承包了下来。
虽说他们家原本养的蚕现在距离结茧已经不远了。
原本这一季就能稍微有点赚头,现如今遇上这种情况,肯定是难了。
可怎么着,也比当初刚回江村,只有投入,没有任何收入好。
但是,在自家养了大半年的蚕后。
毕丽珠也不再是那种对农事一无所知的小白。
更清楚养殖种植这样的事情,不是钱财落袋,就不能算是收入。
所以她才会在儿媳妇面前,先把难处说在前面。
只是,在这样的气氛之下。
一家子商量的买车这事,也就暂时只能被放在一边了。
等安松雨一行人到了江村。
除了最近一直在村里的安松雨,他们明显的就发现了村里气氛的不同。
首先,原本应该会进村就能看到的陌生面孔,现在倒也不是没有。
但仔细一看,就能看出并不是来自城里来光临农家乐的游客。
除此之外,江村一条街上的这些店里,却格外热闹。
有的三五成团,有的零零散散。
有的在讨论,有的在观察。
这不,安松雨一家即使坐在车里,才进村没多久就被人看到了。
这些人可不管安不安全。
一边招呼着,就直直的走了过来。
安建平颇有些无奈的停下了车子。
他转头看了一眼妻子儿女,想了想,道:
“小雨,要不你带着大家先去小叔或者大伯家?”
“那爸呢?”安松雨看了看窗外的几个熟悉面孔。
觉得这肯定不会是一时半会能够脱身的。
“估计要等会儿……放心,他们现在对车应该比我更感兴趣。”安建平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安松雨微愣,瞬间就反应过来了。
是啊!
现如今这个年代,别说江村这样的小地方了。
就是在容地,大街上也没有见到太多的私家车。
甚至就她曾经每一次从南市回来。
总会吐槽太堵车,没地方停车的丝织厂家属院附近。
也都显得道路格外宽阔。
明明同样是二十来年,都没有变过的双向两车道。
会给她带来如此不同的感觉。
不就是因为现如今,不管是私家车还是公共交通工具,数量都还处于一个格外有限的程度。
相比起不知道在想什么的安松雨。
安家的其他几人就以快速的行动,表明了他们对安建平这话的认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