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九十年代拆迁户 > 第98章 难道这就是第一批登记的真正好处?

信用社主任却笑了,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向刚走出去的女孩:“那你真觉得,提前知道就一定是一件好事?”

年轻人跟着转头看了过去。

正好看到安松雨因为失神,走到楼梯边都没有反应过来。

他下意识的想叫。

却听到外面有人比他更早出了声。

看着女孩抬起头来看向对方,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后,就一起下了楼梯,年轻人才微松了口气。

信用社主任看着年轻人的样子,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这还是见的少了。

作为农村合作信用社,农村拆迁这事,很多都是要求来他们这里办银行卡的。

像这样一下子就暴富的人。

仅只是容地这边,这几年都见过好几波了。

信用社外面,刚出来的安松雨一行人,几乎个个都有些失神。

安建平几人看到这种情况,赶紧把人先带回他们家。

等到喝完安建平几人端上来的热水。

稍微缓解过神来后,安松雨几人就发现。

好似,她爸爸包括几位叔伯在内,并没有像她们一样震惊?

刚回过神来的袁琼华也发现了这一点,她格外狐疑的问着:“建国,难道你们已经提前知道了?”

安建国下意识的看向其他几个兄弟。

刚被袁琼华的话提醒的毕丽珠几人。

看到这种情况,更觉得这其中有她们不知道的事情了。

被家里的所有人这么盯着,兄弟几人都有些不习惯。

最终,在其他几人的目光示意下。

还是安建平出面说明了情况:“当初我们签完拆迁合同之后,就去找过文林叔跟文华叔。”

“他们是村干部,更加了解林村的情况。”

“根据文林叔他们所说,看拆迁办给我们测量时的登记方式,我们可以根据拆迁协议中,比较合理的方式来计算。”

“爸,您说的比较合理是……”同为财务人员,安松香瞬间就发现了其中的关键点。

安建平肯定的点了点。

安松香恍然大悟,难怪,她到手能有这么多钱。

原来,作为首批主动登记以及签合同的人。

他们不只得到了前面十名的奖励。

还在各种计算上,都受到了优待。

看安松香这个样子,其他人也赶紧追问了起来。

安松香直接举了个例子来跟大家解释:“像我们签的拆迁合同上,果林的土地补偿,是按照年产值的三倍来补偿。”

“那么,果真的年产值的计算就成了关键。”

“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是取前三年的平均产值,或者是前一年的拆迁地平均产值。”

“像我们这种刚承包的,肯定没有前三年的平均产值来计算。”

“但我们承包的果园,并不是那种只拥有果园性子,还得自己一点点开辟出来的新果园。”

“而是已经种植了十来年,果园里的果树,都进入盛果期的成熟果园。”

“所以,就会按照拆迁地,前一年平均的产值一计算。”

“可这个数值,也根本不会是一个标准值,而是一个区间值。”

“区间值?”毕丽珠有些没听明白。

她是彻底的城里人,完全不清楚这些农村的东西。

安松香点了点头,又继续道:“就是同一种果树,也会因为果树树龄,产地,品种等的影响。”

“就自然会有最高产量跟最低产量的差别。”

“不是看平均值吗?”毕丽珠还是有些疑惑。

一屋子人互视了一眼,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仔细说着。

安松雨笑着接了一句:“所以拆迁款计算时,就要看拆迁办那边的计算数值了。”

“那我们的计算数值并不是最小的那个?”这下子,毕丽珠已经听明白了女儿的话。

想到当初拆迁协议里,列出来的各种不同水果树龄以及赔偿的价格。

在村里已经待了几个月的安松雨,肯定的点了点头:

“我们的计算值,不只不是最小的那个……甚至,可能还是最大的那个。”

一听安松雨这话,毕丽珠几人都下意识的看向安建民几人。

看到他们肯定的点了点头后,几人才恍然大悟。

难怪了。

他们今天看到的拆迁款会那么多。

“不过,我们的拆迁款应该只是分两次支付。现如今,已经彻底支付清楚了。”同样跟着妻子一起去查看过余额的安建平说着。

“那肯定啊!”毕丽珠几人都纷纷点头。

这么一大笔巨款都已经到手了。

他们怎么还会妄想其它呢?

这实在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巨款,让一行人几乎无心再做其它。

安建平几人下午要回去上班的也罢。

安建国几人干脆商量了一番,就去临河村找安顺和夫妻了。

两位老人闲不住。

在安松雨家住了几天,就因为放不下临河村的新蚕房,直接搬了过去。

安顺和夫妻俩早年在儿子们结婚时。

一直延续的,都是在每个儿子达到适婚年龄时。

就会提前为他们申请宅基地,以及建房子。

房子不说多好,也足以让两个刚成家的小夫妻俩生活了。

这样子既能让儿子在婚姻的市场上,更有优势。

也能够让儿子之间,没有办法相互攀比太多。

所以在最小的女儿出嫁后,他们就只有老两口一起生活了。

后来,儿子们不是没有跟他们商量过一起住的事情。

可老两口自己住了几年习惯了。

反倒不太想再去跟儿子媳妇凑和。

毕竟这江村也不大不小。

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的,不知道有多少。

能有个清净日子的,基本都没有几家。

老两口自家是知道自家事。

过习惯了清净日子后,就再也不想去过这样的热闹日子。

所以一大家子早就商量好。

直到老人行动不方便,或者是生病照顾不了自己。

他们就暂时还是不与儿子们同住。

而这一次拆迁,两位老人虽然因为年纪的原因,并没有跟着折腾农家乐这些。

可早年村里号召承包桑基鱼塘跟果林。

他们算是最早响应的人。

只是两人早早的就不依靠儿女。

这能力有限,承包的面积也十分有限。

即使如此,在这一次拆迁中,两位老人也直接变成了百万元户了。

上一次,第一笔拆迁款到账时。

江村那些至今四世同堂都没有分过家的人家,就不知道有多么羡慕他们呢!

这一次拆迁款到账时。

两人却几乎独自在临河村,也不知道他们现在知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