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 第一个任务 第十三幕

快穿之莫欺少年穷 第一个任务 第十三幕

作者:清梦颐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42:55 来源:就爱谈小说

“阮公子,你慢些。我送你回去。”下了马车,醉醺醺的阮绵绵已分不清东南西北。小厮半扶半拖,总算把阮绵绵送回了住处。

“苏公子,有您在我就放心了。阮公子同我们家少爷喝醉了,千说万说也不肯留宿。这不,少爷也只能嘱咐我给送回来。”小厮气喘吁吁地扶着门框,从书院门口到这儿,一路上显然累得不轻。

“有劳了。”王玄策接过不省人事的阮绵绵。

小厮坐下喝口茶的工夫也没有,就急匆匆走了。

王玄策单手关上了房门。阮绵绵正趴在他怀里打瞌睡,不过显然喝得不少,站着也晃晃悠悠。王玄策手扶着阮绵绵的腰身,她才不至于跌倒。

看着怀中两颊泛粉的少女,王玄策轻笑一声,打横一把抱起。

少女身形娇小,不自觉窝成一团,手却本能搂上了少年的脖子。隔着半指宽的距离,阮绵绵温热的气息打在少年如玉的皮肤上。于是,少年光洁的面庞上也渐渐染上了胭脂色。

恍惚间,阮绵绵感觉好像被人轻柔地放下。温热的棉巾随即搭在面上,轻轻擦拭,舒服极了。阮绵绵不自觉闭着眼睛傻笑。

耳边隐约传来一声喟叹。许久,床边一阵悉悉索索微响,棉被被掀开半边。阮绵绵好像感觉被谁轻轻揽在怀里,耳边轻语呢喃,不知说了些什么。

次日——

阳光通过窗纸照进来,阮绵绵半睁开眼,整个人还有点犯迷糊。

“醒了?”清朗的嗓音响起。

阮绵绵坐起身来,发现王玄策正捧着一本书,正襟危坐在书案后头。

阮绵绵刚准备开口,却觉得脑袋一阵疼。阮绵绵不由叹了口气:这大概就是宿醉的恶果了。

“怎么,知道难受了。”少年放下书本,言语间带些调侃的意味,“往常倒未曾见你沾过酒,怎么偏偏昨天喝得烂醉如泥。”

阮绵绵起床穿好外衣,自己倒了杯温水喝。一五一十将缘由讲了出来。末了颇为伤感,道:“阿策,以后钟子俊不在书院,我也没什么朋友了。”

“知交好友一人足矣,何须伤感。”少年不紧不慢地开口,意味不明。

难道王玄策是在吃醋,担心自己会和别人关系更好?

说老实话,这种希望朋友只有自己一个死党的小心思,阮绵绵也曾经有过。不过万万没想到王玄策这样清冷持重的人,居然也有这样的想法。阮绵绵不禁有些咋舌,由此看来,再优秀的人也不能完全免俗呀。

阮绵绵自觉分析得在理。不过脑壳实在难受,于是岔开话题,道:“人生在世,要是能随心所欲,活得自在潇洒些,该有多好。”

“谈何容易,”王玄策垂眸,从阮绵绵的角度看过去辨不清神色,“父母亲族,责任二字。谁能逃得开,又舍得下。”

是啊,自己不也是困在任务中,不能完全从心所欲么。阮绵绵心中感叹道,也没了言语。

榜单出来后,阮绵绵侥幸留下,被分到了“丙四”学堂。虽然跟升入“乙一”学堂的王玄策没法比。但是阮绵绵自己已经很满意了。毕竟基础太差,能留下已经不容易。

而钟子俊也如他自己所言,离开了渠源书院。

阮绵绵有时会跟系统君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快到还没意识过来,身边重要的人就已经渐行渐远。

也曾朝夕相处,言笑晏晏。阮绵绵还记得,钟子俊常常唠一些书院发生的新鲜事,他们一起摇头晃脑背过文章,也一起挨过夫子的戒尺......

在一笔带过,未曾细说的世界里。这个人鲜活地存在过。

阮绵绵有时会害怕,这个世界太真实。她怕呆久了,自己有一天会舍不得离开。

这个念头只存在了一段时间,就被阮绵绵选择性封存了。因为再想下去,她可能会对任务产生排斥心理。而这,也只是第一个任务而已。

当你对未来充满困惑时,不妨先做好眼下的事。

阮绵绵不记得从哪儿听过这句话了。不过,她现在确实也是照着这么做的。

为了不在下一年被清出书院,阮绵绵在“丙四”学堂十分努力。

而升入“乙一”学堂的王玄策也很忙。往往极具天赋的人,勤奋度也很高,他们目光长远,并不满足于一时的优越。而是着眼于更大的格局,努力达成能力范围内的最高成就。

这是阮绵绵在王玄策身上看到的。她不禁想,有些人注定不平凡。哪怕暂时屈居微末,也终有一日会成为人上人。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在王玄策不遗余力地辅导下,阮绵绵奋发图强,在第二年的升学考中,以倒数第四的成绩留在了“丁六”学堂。

这一年,她身边的同窗只余下十二三人。近三分之二的人离开了渠源书院。而小豆丁们也来了一批又一批,他们还不明白,其实分别并不遥远,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它就已经来到了跟前。

眼下阮绵绵已经十五了,按照古人的说法,正是及笄之年。少女面如桃李,肤若凝脂,眸含秋水;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红。阮绵绵自己照镜子的时候,有时也会不由感叹:真是女大十八变呐,没想到以前那副皮包骨头的小身板能长成如今这样。

每每此时,系统君就会傲娇地仰起鼻孔:“哼,也不看看是谁找的。”

只要阮绵绵顺着话一顿猛夸,系统君就能乐上一整天了。

时值九月,正是初秋。没几日,王玄策就要去参加州考了。

本朝入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蒙父荫,京中达官贵族子弟多数走的是这条路;二是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不免要经此选拔。

先由各城池组织初试,优秀者进入州试。各州再选出二十人,送往京城,参加最后一场测试。

大梁共有五十二座城池,每四个算作一州,合计下来是十三州。

渠源书院所在的绥阳城隶属丰州。王玄策已经通过了初试,紧接着就要参加州试。而这次的州试地点正轮到绥阳城。

论起初试也有一番波折。大梁的户籍管理平时虽较为宽松,但对于参与科举的学子们却审查得非常严格。

王玄策这个身份用不得,苏策这个名字也是假的。要想通过审查不是易事。

不过幸亏斐元老先生惜才,知晓王玄策家逢巨变,父母双亲俱亡,故土也经久未归,在户籍一事上怕有难处。于是托人将王玄策以远房侄孙的身份,落户到了他老家。这才解决了这项难题。

作为绥阳城最富盛名的书香之所,渠源书院自然而然成为了州试的举行地点。

这一考就是三天,这三天阮绵绵都尽量少说废话,生怕打搅了王玄策温习功课。不过软绵绵心里,其实是对王玄策很有信心的。天资聪颖,又克制勤勉,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五日后正是州试放榜时。阮绵绵起了个大早挤去看榜。笔力遒劲,红纸黑字,字字清晰:

“绥阳 渠源书院 严濯庸

汝阳 襄山书院 刘堰西

安阳 近北书院 郭承勉

临阳 恭申书院 祝沂南

……”

阮绵绵不可置信地将榜单看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找不到“苏策”两个字。

“不可能,这不可能。”阮绵绵止不住喃喃自语。渠源书院上榜的就已经有六人。而王玄策向来是出类拔萃,领先众人,怎么可能平日里不如他的都榜上有名。而他的名字却不在其中。

“会不会是写错了。”阮绵绵一不留神,脱口而出。

“瞧你这话说的,”旁边有看榜的人耳朵怪尖,顺口接道:“可没听说过榜单出错。都是照着名字,审查了一遍又一遍的。”

“小兄弟,是你还是你家里人考呀,”又有人接了一句,“再准备三年就是,落榜的人多着呢。”肩膀被人安慰地拍了拍。

阮绵绵顾不得回话,眼盯着榜单,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又看了好几遍,生怕是自己刚才眼花了。

不过——

结果还是一样,没有“苏策”二字。阮绵绵丧气地走了回去。本想着早点看到名次,能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王玄策。却没想到,惊喜变成了惊讶。

任凭阮绵绵绞尽脑汁,也未曾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连自己都难以接受,更别提王玄策本人。难道真得再等三年后的科举?阮绵绵不由叹了口气。

“喂,宿主,别这么丧气。”系统君的声音在阮绵绵脑子里响起,“你可别忘了咱们这系列任务的特点。要是任务对象凡事都顺风顺水,那还需要咱们干嘛。”

“你是说,打一棒子再给个枣?”阮绵绵对天道这样的安排也有些无奈。

“是啊,你就是那颗枣。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发挥作用吧。”系统君不住提醒,“千万别让他因此愤世嫉俗,三观跑歪哈。”

“宿主,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系统君在阮绵绵脑海里叽叽呱呱,“你要有个心理准备啊。”

靠!阮绵绵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句。这不是变着法子,想把人逼疯吗?!

别说往后了,就是眼下怎么让王玄策平缓接受这事都是个难题。天呐!头好疼,阮绵绵抱住脑袋,深感心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