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 376离心(两更合一)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376离心(两更合一)

作者:天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45: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你不敢?!”皇帝冷哼了一声,想着耿海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怒意翻涌,“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皇帝的目光从耿海和几个皇子的身上飞快地掠过,他的这几个儿子啊,一个个大了起来,也就有了自己的心思了。一个“天命凤女”怕是让他们都蠢蠢欲动了吧……

皇帝的眼眸中阴晴不定。

指望他们监国?只怕没几日他们就会把大盛双手送到耿海手上吧!?

耿海把额头抵在了冷硬的大理石地面上,声音几乎是从牙齿间挤出:“臣惶恐,臣一切都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

空气愈发沉重,就像是暴风雨欲来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寝宫里服侍的内侍宫女更是噤若寒蝉。

眼看着就连耿海都被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哪怕魏永信和礼部尚书等原本还想帮腔反对由岑隐来把持朝政的人,现在也都把话咽了回去。

几位皇子和其他臣子也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再者,岑隐还在旁边呢,他们要是反对,这万一被岑隐记恨上了,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几位大臣暗暗地交换着眼神,看着岑隐的目光中含着敬畏,心中暗道:他们可不想回府的时候,发现东厂大过年的跑来抄家……

屋子里更静了。

一阵淡淡的药香突然传来,岑隐捧着一盅热腾腾的药茶送至龙榻前,温声道:“皇上息怒。喝些安神茶吧,太医让皇上不可动怒。”

说话间,岑隐的目光轻飘飘地在耿海的头上扫过,耿海正好抬头,与他对视了一瞬。

岑隐那句话听着轻描淡写,半句没提自己的名字,但是话里分明是绵里藏针,在斥自己不顾皇帝的龙体,激怒了皇帝呢!这个阉人!耿海的眼珠几乎都快瞪了出来。

皇帝骂了耿海一番后,觉得精疲力尽,揉了揉眉心。

他接过了岑隐递来的安神茶,嗅了嗅,熟悉的药香钻入鼻尖,让他原本紧绷的身体放松了不少。

抿了几口热茶后,皇帝觉得疲倦感涌了上来,看着这一屋子的人,就觉得烦,随口打发了他们道:“朕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是,皇上。”以端木宪为首的大臣们连忙应声,几乎是迫不及待地退下了,而三位皇子却没动。

二皇子慕祐昌第一个开口道:“父皇,不如由儿臣留下替父皇侍疾……”

“还有儿臣。”三皇子和四皇子也连忙接口道。

他们还想好好地表示一番,就听皇帝淡淡道:“好了,朕知道你们都是一片孝心,朕想独自静一静,你们都出去吧。”

唯恐过犹不及,三位皇子再次给皇帝行礼后,就纷纷退出了寝宫。

寝宫中只留下了皇帝和两个近身服侍的内侍,皇帝慢慢地饮着安神茶。

忽然,一阵风透过窗户间的一道缝隙吹了进来,吹得案几上的书册书页“刷刷刷”地翻动起来,皇帝吓了一跳,手一颤,茶盅中的药茶就洒出了一些……

两个內侍皆是一惊,年长的內侍斥责另一个小内侍道:“你是怎么办事的?还不赶紧把窗户关上!”

小內侍心里委屈,这也是皇上之前说觉得闷,才让他开的那一道缝隙。

他也不敢辩驳,唯唯诺诺地急忙去关窗。

锦帘的这边,空气压抑,而退出养心殿外的众人则稍稍地松了半口气,一个个在屋檐下停下了脚步。

想到皇帝方才毫不留情地痛斥耿海的情形,众人的神色有些复杂,面面相觑。

几个臣子们再一次认识到,不管天命凤女之事如何,此刻在岑隐和耿海之间,岑隐还是明显居于上风。

工部尚书忍不住回头朝寝宫的方向看了一眼,嘴角几乎抿成了一条直线,眸中深黑如墨,心道: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是皇帝现在忽然驾崩了,新君登基,怕是也压不住大权在握的司礼监,要看岑隐的脸色行事。

不仅是礼部尚书这么想,二皇子慕祐昌也想到一块儿去了,他一出寝宫,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上了岑隐。

“岑督主留步。”慕祐昌对着岑隐微微一笑,笑得十分殷勤。

前方,披上了一件玄色斗篷的岑隐停下了脚步,负手而立,似笑非笑地看向了慕祐昌,“二皇子殿下。”

呼啸的寒风吹得那玄色的斗篷随风飞舞着,猎猎作响,也给岑隐平添了一分冷峻的气息。

“岑督主,父皇龙体抱恙,这朝堂上下就扰烦督主费心了。”慕祐昌殷勤地说道,“督主也要注意身子,莫要太操劳了,若是有什么需要本宫效力的地方,督主可千万不要与本宫客气。”

慕祐昌毫不掩饰话语中的讨好之意。

慕祐昌已经仔细考虑过了,耿听莲是耿海的嫡女,自己已经有了皇子妃,是怎么也不可能娶到耿听莲这个天命凤女的,既然如此,他也不必在耿海身上再费心了。

他还不如讨好岑隐,说不定还更有希望。

慕祐昌眸底掠过一道锐芒,再加上他还有楚青语,还有宣国公府……

想着,慕祐昌的心变得滚烫,眸子里野心勃勃,但脸上依旧笑得文质彬彬。

后方几丈外,站在檐下的三皇子慕祐景目光幽深地看着岑隐和慕祐昌,他当然知道他这个二皇兄是想讨好岑隐……

慕祐景握了握拳,心里有些犹豫。

上次他在九思班和岑隐一起听过戏,照理说,他可以借机去跟岑隐说上话,但是天命凤女……

慕祐景的脑海中不由浮现那日那位孙真人仙风道骨的模样,后来发生的事无一不证明了孙真人是一位有通天彻地之能的活神仙,所以耿听莲一定是“天命凤女”。

只要自己能娶到耿听莲,又有了卫国公府襄助,他一定可以从诸多皇子之中脱颖而出的!

转瞬间,慕祐景已经是思绪百转,衡量着利弊。

他静静地站在檐下好一会儿,上方的屋檐在他俊朗的面庞上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让他的表情看来深沉难解,就像是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般。

他咬了咬牙,忽然动了,却不是往岑隐的方向,而是走向了另一边正要下石阶的耿海,眼神沉淀下来。

即便是慕祐景从前没看出来,从大年初一的宫宴中也看出端倪来,耿海与岑隐之间怕是水火不容,尤其是方才……是了,一山难容二虎,他们又怎么可能容得下对方的存在!

自己不可能两头讨好,势必要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才行。

“国公爷。”慕祐景唤住了几步外的耿海,俊朗的脸庞上笑容明朗。

两位皇子一个走向岑隐,一个走向耿海,这一幕当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目光。几个原本急着出宫的大臣忽然就不着急了,彼此交换着眼色,都隐约看出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意向。

问题是,无论是耿海,还是岑隐,可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讨好的。

耿海面沉如水地看着慕祐景,眸光微闪。

慕祐景并不在意耿海的冷淡,和善地说道:“国公爷莫要介怀。父皇只是龙体抱恙,所以心情不好,也不是真的恼了国公爷。父皇与国公爷自小一起长大,这么多年来,更是君臣和睦,这朝堂上下,谁人不知国公爷是父皇的左膀右臂……”

慕祐景的话说得越漂亮,对于耿海而言,却越是刺耳,越是嘲讽。

是啊。他与皇帝这么多年的君臣之谊竟然比不上区区一个阉人的谄言媚语,皇帝太让他失望了。

耿海抬眼看向了不远处的岑隐和慕祐昌,嘴角紧抿。

慕祐景顺着耿海的目光看向了岑隐,心中暗道有戏,不动声色地接着道:“说来也是大年初一那两次地龙翻身弄得父皇心神不宁,才会风邪入体,龙体抱恙。”

“本宫的母妃这两日也是缠绵病榻……国公爷,本宫记得当日尊夫人与令嫒也在场吧,她二位身子可好?”

慕祐景一脸关切地看着耿海,似乎只是随口一提。

耿海眸光一凝,目光一下子就从岑隐身上收回,看向了慕祐景,二人四目对视,慕祐景神色坦然。

耿海动了动眉梢,原本沉凝的面色也缓和一些。

他当然明白慕祐景的意思,淡淡道:“多谢殿下关爱,贱内与小女甚好。”

耿海立刻转移了话题,“这些天风大,而且……”说着,他抬眼望向阴沉的天空,意味深长地说道,“看这天气,没准还要下雪,殿下也要保重身子才是。”

慕祐景心中一喜,忙应道:“谢国公爷的‘提点’,本宫谨记在心。”

两人交换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耿海也没再多说,毕竟三皇子得不得用,还得再看看。

“三皇子殿下,臣府中还有些,就先告辞了。”耿海对着慕祐景拱了拱手,就快步走下了汉白玉石阶,大步流星地离去了,斗篷随风向后飞起,步履带风。

耿海的背影渐行渐远。

慕祐景按捺着心口的狂喜,收回了目光,然后再次看向了慕祐昌和岑隐。

“岑督主,您若得空,不如去本宫府上小坐如何?”慕祐昌笑吟吟地对着岑隐邀请道,眼角的余光正好看到了慕祐景,兄弟俩的视线在半空中激烈地碰撞在一起,隐隐有火花闪现。

慕祐景率先移开了视线,他抬手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內侍给他披上了一件镶貂毛藏蓝大氅,大步地离去了,却不是往宫门的方向,而是去了江宁妃那里。

慕祐景步履坚定地迎着寒风往前走着,对他而言,二皇兄根本就不配成为对手。

他也知道二皇兄的那点“癖好”,在父皇的眼里,二皇兄已经有了瑕疵,一个有了瑕疵的皇子又怎么有资格登上皇位?!

足以成为他对手的还是大皇兄和四皇弟,他必须在大皇兄从南境归来前,笼络住耿家才行!

两个皇子之间那无声无息的交战也落入端木宪的眼里,端木宪从容不迫地掸了掸袍子,负手离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大皇子还在南境,端木宪能做的就是让外孙无后顾之忧,别的他也顾不上了。

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间斗得越狠越好。

想着,端木宪嘴角微微翘了起来,闲庭信步地往宫门的方向走去,把这宫廷中的尔虞我诈暂且都抛在了后方。

现在还不过未时过半,天色尚早,端木宪在宫门口坐上马车后,就又返回了户部衙门。

他走开了才一个半时辰,衙门里又积累了不少事等着他决议,这一忙,就一直忙到了黄昏。

等端木宪回到府里,比平时还要晚了半个多时辰。

他到底也上了年纪,马上也快知天命了,连续忙了几天,身子也很是疲惫,不过一回府,就有烘得暖暖的屋子等着他,还有热茶、热汤端上来,端木宪一下了就浑身轻快起来。

端木宪悠闲地用过晚膳,就让人把端木珩和端木绯兄妹俩叫了过来。

端木绯不是一人来的,天气冷,她临时就把小狐狸也抱了出来当手炉,坐下后,再往膝头一放,那真是暖和极了。

端木宪没在意小狐狸,照常和兄妹俩说了今天在宫里发生的事。

好一会儿,书房里就只有端木宪不紧不慢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反而衬得四周尤为安静,偶尔还能听到外面的阵阵寒风拍打在窗户的震动声。

端木宪浅啜了口热茶后,最后总结道:“我猜皇上多半只是心病,休养一阵子就会好的。”

端木宪慢悠悠地捋了捋胡须,嘴角噙着一抹悠然的浅笑,仿佛一切尽在他手。

一开始,端木宪还是有些担心的,就生怕皇帝有个三长两短。大皇子还远在南境,容易被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抢占了先机。

不过,从宫里出来回了衙门后,端木宪思来想去,意识到皇帝虽然看着憔悴,內侍们也是一个个如临大敌的样子,可是太医院却不然,只派了一个黄太医守在外间,而且,方才岑隐给皇帝送的也不是什么汤药,只是一杯安神茶罢了。

再者,皇帝不肯让皇子监国,甚至避讳耿海提起这个话题……也就意味着,他应该不是病入膏肓。

端木绯听得漫不经心,伸手抚摸着蜷在她膝头睡觉的小狐狸,一下又一下。这大冬天的,小狐狸的白毛更厚实也更柔软了,真是好摸。

她满足地眯了眯眼,随口问道:“祖父,皇上的心病是如何而起?”

“怕是因为这次的地动让皇上联想到了天命凤女……”端木宪又道。端木宪今日瞧得分明,皇帝对耿海已经起了心结,一切就如四丫头之前所说。天命凤女不是耿家之福,没准会成为耿家之祸。

端木绯一边用右手挠着小狐狸的下巴,一边徐徐道:“那天在九思班,那个孙女冠口口声声说什么彗星入太微,白气贯北斗,唯有天命凤女可以化解此不祥之兆。初一太极殿前,卫国公也借着地动暗示国有不宁……卫国公应该是想借着这次的地动把他的女儿抬上天命凤女,乃至太子妃的位置。”

端木宪细细地回忆着朝会当天的事,尤其耿海说得那番话,他若有所思地眯了眯眼,喃喃道:“四丫头,你说的没错。”

端木珩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把端木宪和端木绯所言一一记在心中。

“祖父,”端木绯的手停了下来,笑眯眯地看着端木宪说道,“卫国公既然已经出手,就不会再收手。”

端木绯眸子晶亮,她与耿海是没打过什么交道,但是对其所知却不少,足以让她知道耿海是怎么样一个人。

皇帝病了,却是把朝政全权给了司礼监,没有给耿海一点插手的余地,以耿海对权利的渴求,他就更不会收手了。

端木宪面露沉吟之色,想起今日耿海和慕祐景交谈时的情景,眸色愈发幽深了。他家的四丫头啊,真真是知微见著。

好,很好!

端木宪又捧起了茶盅,杯子才凑到唇边,就听端木珩忽然道:“有道是,趁热打铁,卫国公想来也不会等太久……”

端木宪手里的茶盅顿住了,眼睫微微颤动了一下,又放下茶盅,问端木绯道:“四丫头,你怎么看?”

“祖父,等开笔后,卫国公怕是就要动了。”端木绯笑眯了眼,那可爱的模样与她膝头的小狐狸一般无二,神秘兮兮地说道,“要是有人请旨皇上下诏罪己,您必须反对。”

四丫头的意思是……端木宪幽黑的眼眸中闪着精明的光芒,沉思了许久,点头应了。

端木珩半垂眼帘,神色中露出一抹若有所思。

端木绯又继续摸起了膝头的小狐狸那柔软的背脊,心不在焉地说道:“反正皇上病不病,内阁要做的事都差不多,我端木家做好‘纯臣’就是了。”她心里想的却是,真羡慕团子啊,有这么身厚厚的皮毛冬天就不怕冷了。

端木绯一不小心就魂飞天外了。

既然打定心意,端木宪就一心做纯臣,对于接下来的几天,借着过年来拜访的众人,端木宪都以府中没有当家主母应酬推拒了。从端木宪这里打不开缺口,岑隐又不是谁能随随便便就搭得上的,没几日,朝堂上下总算是安份一些。

元月初七,举行了开笔开印的仪式,但是皇帝龙体抱恙,继续罢朝。

对于大多数的文武百官而言,也就是继续维持年前的做法,该去衙门的就去衙门,该处理折子的就处理折子,该巡城的就巡城……京中一切与往常一般按部就班,也就是省了“早朝”这个步骤而已。

二皇子和三皇子都蠢蠢欲动,前者去岑府,后者跑耿府,这京中也没有什么秘密,很多双眼睛都把这些事看在眼里,朝中风向不定。

尤其是皇帝自年前就缠绵病榻,让不少人不得不怀疑皇帝的龙体是否已经行将就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些官员也必须各寻出路,是在几位皇子中择明主而投,亦或是做个纯臣……一时人心浮动。至于那些来朝贺的西北、北境的部族王公们就有些伤脑筋了,也不知道现在要不要回去。

皇帝没下旨让他们回去,他们若是直接一走了之,那是不敬之罪。然而,皇帝抱恙,他们现在也根本就见不到皇帝,几次找理藩院的吴尚书试探,都被对方含糊其辞地打发了。

好在他们的一应用度和以前一样,到底还是在千雅园暂住了下来。

京城似乎又渐渐地恢复往日的平静中,井然有序。

元月初十,皇帝下令岑隐代替自己去皇觉寺祈福,又陡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都察院的佥都御史立刻就提出反对,弹劾岑隐把持朝政,斥宦官专权,于国不利。

当天,文武百官都十万火急地被召进宫,上百人聚集在保和殿上。

偌大的殿堂内,人头攒动,却是一片寂静无声。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形容枯槁的中年內侍身上,他昂首阔步地跨过高高的门槛,看也没看两边的那些人,一直来到殿堂中央才停下。

“督主,”刑千户恭敬地对着太师椅上的青年抱拳禀道,“都察院佥都御史张咨已经‘拿下’。”

刑千户故意在“拿下”两个字上微微加重音量,显得意味深长,他尖锐的声音响彻在殿宇的各个角落。

在场的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听明白了刑千户的言下之意,或是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或是倒吸了一口气,或是皱紧了眉头。岑隐竟然直接就把佥都御史拿下关进诏狱了!

这……这……这也实在是太嚣张了吧!

殿堂里,众人交头接耳地彼此互看着,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骚动,众人面色各异,却都不敢出声。

刑千户对此毫不在意,他又拿出一本账册,继续禀道:“督主,这是从张咨家中搜查出来的!张咨收受贿赂,其幺子曾强抢民女,逼人致死,张咨包庇其子,亦是罪无可恕。”

一个小內侍从刑千户那里接过了账册,恭敬地呈送到岑隐的手中。

在场的臣子多是俯首看着汉白玉地面,心道:什么搜查,这根本就是查抄!

哎,这才不到半天的功夫,堂堂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就这么身陷囹圄,跌落谷底……这关进东厂诏狱的,又有几个能全须全尾地出来的!张家怕是彻底完了!

在场的也不乏张家的亲友,某些大臣悄悄地看向了张家的两户姻亲,那两个大臣汗如雨下,心里惴惴不安地想着:张咨不知死活地折进去了,他们可不会跟他一样犯傻。这张咨是脑子进水了吧,胆敢弹劾岑督主!

连张家的姻亲都不出声,其他人就更不会说什么,一个个只求自保。

岑隐随意地翻了翻手头的账册,“刷刷刷……”那些书页如飞蛾的翅膀般扇动着,那声音明明极其轻微,却像是在众人的耳边无限放大。

有些平日里与张咨交好之人的额头渐渐地渗出汗滴,涔涔滑落面颊,他们根本就不敢去擦,一个个僵立原处,一动也不敢动弹。

须臾,岑隐就合上了账册,整个过程不过短短不到十息的时间,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就好像过了一个时辰那么久。

昳丽的青年神情悠闲地坐在太师椅上,狭长的眼眸半眯,眸子里透着几分慵懒,几分妖魅,几分危险的气息,让人完全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张咨胆大包天,辜负圣恩,罪无可恕,”岑隐红艳的薄唇微勾,慢悠悠地环视这满堂的人,问道,“各位可有异议?!”

他狭长魅惑的眸子微微一挑,那漫不经心中透着一抹锐利的眼神仿佛在质问着,你们可服气?!?????

殿堂上更安静了,静得诡异,所有人都如石雕般静立着,似乎连呼吸声都停止了。

有的人几乎连背后的中衣都被汗液浸湿,心知肚明,经过今天这一遭,岑隐是杀鸡儆猴地把百官都敲打了一番,有了张御史这个惨烈的教训在前,还有谁敢再自寻死路?以后这朝堂上下怕是再没几个人敢在明面上反对岑隐和东厂了。

见他们都不吱声,岑隐就随口把他们都给打发了,那些文武百官一个个是如释重负,纷纷告退,仿佛是捡回了一条命般,迫不及待地出宫,各归各府,与此同时,张咨被抄家的事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京城扩散开去,不出三日,就连国子监也惊动了,课堂里的监生们闻讯后几乎炸开了锅。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三味堂里,陶子怀霍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斯文的面庞上义愤填膺,“宦臣当权,乃乱国之相。”

“陶兄说的不错。”一个蓝衣公子也紧跟着站了起来,年轻俊朗的面庞上也十分激动,“自古以来,宦官外戚把持朝政,只会祸乱朝纲,比如前朝郑桓帝、郑献帝皆是宠信宦官,不仅是朝堂混乱,还使得民不聊生,到了前朝后期,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兵谋反之人不计其数,最后天下大乱。”

这些监生们一个个都熟读史书,说起历史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陶兄还有邹兄说的是啊,岑隐说抄家就抄家,分明就是报复张御史弹劾于他!”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好是霸道啊,若是任由那个岑隐把持朝政,怕是我大盛危矣!”

“没错……”

读书人多是书生意气,在场近半的监生此起彼伏地应和着,一个个仿佛感同身受,神色间慷慨激昂,只觉得大盛的命运都肩负在他们的身上,剩下的人多是沉默不语。

陶子怀环视着聚集在自己身旁的同窗们,意气风发。

“陶兄,”那个邹姓监生无奈地叹道,“张御史下狱后,以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怕是更畏于岑隐的淫威,不敢再发声了。吾等明明是天子门生,却无法作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宦官为祸朝堂……”

谁说他们不能有所作为的!陶子怀心念一动,热血沸腾起来,之前他去理藩院帮忙,本来是想寻机会在皇帝跟前露脸,谁想那日千雅园的接风宴皇帝只露了下脸,甚至没参加宴会就离开了。他在理藩院忙碌了那么些日子却是一无所获。

如果他能抓住这次的机会,那么……

陶子怀心口一热,朗声道:“邹兄,我们也未必无法作为,我们是天子门生,如果我们一起去长安门向皇上请愿,任是岑隐手可通天,也无法隐瞒皇上!”

这件事是由他起的头,皇上一定会因此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是一心为朝廷、为皇上!

围在陶子怀身旁的那些监生们本来就在兴头上,听陶子怀这么一说,皆是纷纷响应,一个比一个激动,如沸腾的热水般。

相比较之下,另外一半的监生却像是一潭平静无波的清水,目光复杂地看着陶子怀等人,有的是不想惹麻烦,有的早就得了家中的叮嘱,也有的不以为然,觉得陶子怀他们简直是疯了。

人群中心的陶子怀意气风发,脸上泛着一层异样的光彩,慷慨激昂地讲述着岑隐这些年来的种种事迹,引来一片对岑隐的讨伐声。

陶子怀正想号召大家前往长安右门,眼角的余光忽然瞟到窗边一道石青色的身影起身打算离开,出声叫住了对方:“端木兄。”

他这一叫,众人的目光就齐刷刷地看向了端木珩,也包括那些不曾表态的监生们。

“端木兄,你怎么看?”陶子怀的目光穿过众人,看着一丈外的端木珩问道,眸光一闪,隐约透着一抹挑衅。

端木珩停下了脚步,抬眼对陶子怀对视,神情泰然地说道:“司礼监掌宫廷一切礼仪,代君祈福自是理所当然。张御史收受贿赂,纵子行凶,东厂将其收押,也是合情合理。陶兄,你未免太过偏颇……”

既然说起了这个话题,端木珩本来打算劝对方几句,却被陶子怀冷声打断了:“也是,端木首辅说是堂堂内阁首辅,却是毫无首辅的风范,对那阉人唯命是从!有其祖必有其孙!”

陶子怀的声音充满了不屑,他早就猜到了,以端木家的门风,又能有什么风骨!?

围在桃子怀身旁的那些监生也是面露赞同之色,他们看着端木珩的眼神中渐渐地染上了轻蔑。

年前,国子监里就有传闻说,端木珩在理藩院做事时,仗着端木首辅为靠山,骄横跋扈,行事张狂,所以最后被吴尚书赶回了国子监。

端木珩在国子监读书也有好几年了,同窗大都了解他的性子,一半人根本就不信,一部分人则是将信将疑,此刻听陶子怀“有理有据”地这么一说,不少人便觉得那个传言也未必不可信,有道是无风不起浪。

“端木兄,”那邹姓监生上前了一步,对着端木珩斥道,“你如此依附宦官,分明就失了读书人的气节。”

不少监生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起来,看着端木珩的神情愈发不以为然。

又一个蓝衣监生也走上前,失望地说道:“端木兄,我一向以为你品性高洁,对你颇为敬重,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人。”

“端木兄,我知道利欲熏人心,可是我们读书人不能忘了本心啊。”另一个青衣监生也出声劝道,“此时回头不晚矣!”

他想劝端木珩与他们一起去长安门向皇帝请愿,但是话没说完,那邹姓监生就又道:“王兄,你不必劝他了,像他这种人只会辜负你的一片心意!”

这些监生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透出的意思仿佛只有端木珩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才能证明他的气节和风骨。

只可惜,他们要失望了,端木珩一向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只要他自己问心无愧即可。

端木珩神情不变,转头对身旁的两个监生道:“刘兄,冯兄,我们走吧。”

那刘公子和冯公子应了一声,三人就朝三味堂外走去,后方的陶子怀摇头又叹气,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端木珩根本就没有回头,直接迈出了门槛,身后还传来陶子怀慷慨激昂的声音:“邹兄,王兄,还有各位同窗,不如我们先联名写一道折子,再联合一些读书人,一起去长安右门静坐请愿吧……”

“真是不知死活!”刘公子跨出门槛后,步履停了一瞬,用只有端木珩和冯公子两人听到的音量嘀咕了一句,然后就继续往前走去。

“别说这种扫兴的话题了。”冯公子随口道,又拍了拍端木珩的肩膀,“端木兄,今天陈先生布置的功课你有想法了没……”

三人一边说,一边朝大门的方向走去,说到兴处,似乎连那迎面而来的寒风都不觉寒冷。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国子监的大门外,端木珩一眼就看到了自家的马车,便和两个同窗道别,朝马车那边走了过去。

马夫回头对着车厢里说了一声,下一瞬,马车的窗帘就被一只白皙的小手从里头挑起了一半,露出端木绯那张精致可爱的面庞,笑得甜美极了。

“大哥哥。”端木绯欢快地对着他挥了挥手。

端木纭从端木绯身后也探出头来,对着端木珩也打了声招呼。

姐妹俩今日是特意来惠兰苑的,因为戚氏派人给端木绯传了口讯,说是她的父亲戚老太爷刚送来了他最近刚画的一幅字画,问端木绯要不要赏鉴一下。端木绯素闻戚老太爷的书画是一绝,就拉着端木纭一起屁颠屁颠地赶来了。

赏了画后,端木绯看着差不多到国子监下课的时候,就过来这里等端木珩一起回去。

端木珩也不与两姐妹客气,上了她们的马车。

这个时候正值国子监下课,大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以致端木家的马车被夹在中间,一时动弹不得。

“大哥哥,喝茶。”端木绯乖巧地给端木珩斟茶倒水,还亲自把茶杯送到了他手中,一副好妹妹的样子。

等端木珩饮了口茶后,端木绯才笑吟吟地又道:“大哥哥,我刚刚在隔壁的惠兰苑似乎听说国子监里在闹……”

端木绯目光晶亮地看着端木珩,她最喜欢看热闹听趣事了。

端木珩看着自家四妹妹那可爱的小脸,不由就心生一种无奈,他这个四妹妹啊,跟涵星一个样,她要是肯把看热闹的一半心思花在读书上,成就肯定是不同凡响。

端木绯忽然就觉得背脊发毛,总觉得端木珩又在想一些她不喜欢的事了。

她正想着是不是转移一下端木珩的注意力,就听端木珩已经开口说起了刚才的事。

车厢里只剩下端木珩一人的声音,以及外面传来的风拂枝叶声。

端木绯吃着点心,听得兴致勃勃,眼睛更亮了。

说完陶子怀的事后,端木珩又浅啜了两口茶水,接着道:“如今京城、辽州、冀州、晋州等地天灾**……”

几地的雪灾恐怕不仅是百姓受寒、冻死牛羊,还会影响今年的收成,还有南境的战事至今未平。

“他们不想想为民为国,却只顾着一些细枝末节的小问题,说到底也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在端木珩看来,由岑隐或者别的什么人代替皇帝去皇觉寺祈福都是形式上的小事,至于张御史的事,既然是他犯事在前,那么东厂将他拿下就是有理有据。

“就事论事,东厂这一次干得好。”端木珩语气坚定地说道。

端木纭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岑督主一向和善,东厂行事也一贯讲理得很。

端木绯满足地咬着一块香甜的栗子糕,心道:大哥最近跟着祖父这几个月也没白学。

咽下口中的糕点后,端木绯笑眯眯地说道:“大哥哥,你请我吃锦食记的蜜枣和糖渍杏脯好不好?”

“……”端木珩无语地看着端木绯,很想问她是不是因为这个才特意来接他的。

端木绯立刻又殷勤地给他添茶水,端木珩斜了她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谁让他是她大哥呢!

端木珩正要吩咐车夫改道去锦食记,却听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马蹄声,朝这边而来,声音越来越响亮,跟着,又有人惊呼道:“东厂!”

“是东厂的人!”

“……”

街道上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夹杂着车轱辘声和马蹄声,让这条平日里宁静祥和的街道一下子喧嚣不已。

------题外话------

推个朋友的文——《谈情说案:娇妻不好宠》by十五串烤肉

正当一线小刑警顾筠以为自己会在破案、抓人、为人民服务的日子里慢慢熬成老姑娘时,老天爷丢了个秦淮砸在她的脑门儿上,不仅会帮她查案子,还顺便剥夺了她生而为人最快乐的单身时间。

正在pk,有兴趣的,请去支持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