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 664舞阳

盛世娇宠之名门闺香 664舞阳

作者:天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45:3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封炎一手高举一把黑色的火铳,火铳口对准上方的夜空射出一枪,朗声喊道:“不降者,杀无赦。”

六个字掷地有声,明明只是一个人的声音,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锐利凛然,让整条街道为之一静。

周围其他的大盛士兵也紧跟着齐声喊了起来:“不降者,杀无赦。”

“不降者,杀无赦。”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喊得一声比一声响亮,数千道声音整齐地重叠在一起,仿佛连周围冰冷的空气都随之颤动起来。

眼看越来越多的同袍一个个都死于大盛军的手中,那些南怀残兵早就士气低迷,此刻心防彻底地崩溃了!

“咣当!咣当!咣当……”

长刀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越来越多的南怀残兵卑微地屈下双膝,如丧家之犬般跪在血流成河的地面上。

眼看越来越多的同袍一个个都死于大盛军的手中,那些南怀残兵早就士气低迷,此刻心防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咣当。”

某个南怀士兵第一个放下了手里的长刀,身子一矮,浑身发抖地试图跪下去。

“投降者,死!”一个南怀将士直接挥刀捅进了那南怀士兵的腹中,当长刀拔出时,炽热的鲜血自那士兵的伤口中急速喷涌出来,喷溅在那南怀将士的脸上,让他的脸庞看来狰狞可怕。

“砰!”

一记震耳的火铳发射声响起,宛如一道闪电劈开夜空。

下一瞬,那个满脸鲜血的南怀将士眉心就多了一个血窟窿,鲜血涌出,再也分不清到底是谁的血。

“咣当。”他手上的血刃掉落在地,跟着身子也倒了下去,如同一座大山轰然倒塌了,再无声息。

这一刻,那些南怀士兵的心防也随之彻底倒塌了,粉碎了,崩溃了。

周围好几个南怀士兵都放下兵刃,跪了下来。

就如同几颗石子坠入湖面,在湖面上荡起了无数的涟漪,一圈圈地向四周扩散着,越来越多的南怀残兵卑微地屈下双膝,如丧家之犬般跪在血流成河的地面上。

“咣当!咣当!咣当……”

长刀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大部分活着的南怀士兵都跪在了尸海中,匍匐在地。

银如霜的月光自夜空倾泻下来,给这大越城平添了几分清冷,而那些活着的南怀人心更冷。

这场战争的结果已经毫无悬念了!

他们大怀输了,他们即将是无国无家的亡国奴!

相反地,那些大盛军一个个士气更为高昂,兵分几路,如同那汹涌的江水一点点地朝各个方向分流,分成一支小队去清理都城中其他的南怀兵,主力部队则跟随在封炎身后浩浩荡荡地往南怀王宫逼进。

一路上,但凡南怀士兵有抵抗者,皆杀无赦。

夜愈来愈深,天气也愈来愈冷。

王宫入口,两面绣有雄狮的旗帜在夜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

南怀王就站在王宫的入口处,身后数十个文武大臣形容惶惶地站在那里,王宫大门两边是手持刀枪的南怀禁卫军,一个个都没有了精神气。

他们都知道他们眼前只有两条路了,要么死,要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南怀王,接下来,就看他们的王到底如何选择了。

南怀王忽然动了,缓缓地往前走着,一步又一步,步履是那么沉重,走出了王宫,目光落在策马而来的封炎身上,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捏在了掌心。

他真希望这不过是一个噩梦,下一刻,他就可以从噩梦中醒来。

南怀王仰头一瞬也不瞬地看着封炎率领大盛军越来越近,那隆隆的马蹄声一下又一下敲击在他心头。

冰冷的夜风吹拂在他脸上,头发被风吹得凌乱不已,几缕碎发散落在苍白的面颊上,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浑身透出一股无力的颓然与沧桑。

他错了,他们大怀败了!

他成了亡国之君!

南怀王的眼底悲凉如霜,绝然地跪了下去,把右手放在左边的心口上,以他们大怀的礼节表示——

他降了!

紧接着,他身后的南怀大臣与那些禁卫军也都跪了下去,匍匐在地。

看着这些矮了一截的南怀人,封炎身后的小将们一个个脸上都喜形于色,但也并没有因为敌方的投降有任何懈怠,训练有素地令麾下士兵将这些投降的南怀人包围了起来。

大局已定!

所有的大盛将士皆是热血沸腾,目露异彩。

南怀,是他们大盛百年来的强敌,一次次犯境,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杀了他们大盛边境多少将士,多少百姓,令得多少人流离失所。

至今,黔州和滇州的许多城池都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恐怕接下来还需要数年来休养生息。

现在,南怀王跪在了他们面前,南怀投降了!

这次的胜利将为大盛去除南边的隐患,将为大盛换来南境许多年的太平与安稳。

这个夜对于南怀人而言,尤为漫长,尤为残酷;对于大盛军而言,却意味着胜利与希望。

不知何时,天蒙蒙亮了,黎明的第一丝曙光照亮了东边的天空。

旭日缓缓地升起,在城墙上、房屋上、街道上洒下一片柔和的光芒,也给下方的封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封炎摩挲着佩戴在腰侧的血狐狸小印,一夜未眠,凤眸却依旧璀璨如星辰。

他仰首望向了北边的天空,心道:马上要过年了,蓁蓁想来很忙吧。

临近过年,端木绯确实很忙,忙着给封炎做新衣,忙着给岑隐画纸鸢,忙着凑热闹……府里最忙的人自然还是端木宪,为了能过个好年,他每天早出晚归,隔三差五地就歇在宫里。

其他官员也是忙得恨不得把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

回顾这一年,大盛发生的事太多太多了,对于大盛的官员们来说,异常漫长,总算熬到过年可以休息了,朝堂上下包括端木宪都松了一口气,这一年总算“平平安安”地过去了。

从腊月二十六日起,端木宪就开始休沐了。

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府里各处都已经装点一新,下人们的脸上也都是容光焕发,数着指头盼着除夕。和去年不同的是,府里去年是靠着端木纭一人打理,今年有季兰舟一起帮忙了。

季兰舟嫁进端木府已经快五个月了,这段日子,端木纭已经陆陆续续地把中馈的一些事交给了她,她自己也可以多些时间做别的事。

腊月二十七日,唐氏找了个机会,试探地跟端木宪提了把太夫人贺氏放出来一起过年,端木宪完全不理会,唐氏生怕自己多说多错惹恼了端木宪,自己会被送去庄子上和端木期过年,也不敢再提。

腊月二十八日,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腊月二十九日,小除夕,焚香于户外。

腊月三十日,除夕夜,除旧布新。

年味一天比一天浓,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新的一年来临了。

大过年的,府里府外每天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每日都是走亲访友,尤其像端木府的门槛更是快被踩断了,门房每天忙着招待来拜年的客人连嗓子都哑了。

大年初十,三皇子慕祐景与谢向菱成亲的日子终于到了。

端木家也收到了婚礼的请帖,但是端木宪看也没看。

不止是端木家,京里几乎所有的显贵府邸都收到请帖,但是去赴宴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倒是女方的嫁妆颇为丰厚,足足有二百五十六抬的嫁妆,据说,第一抬嫁妆送到宫门口时,最后一抬都还没从承恩公府出来。

头一抬是一个一人高的红珊瑚树盆景,第二抬是整整一箱子金元宝,第三抬是一箱子羊脂白玉器,第四抬是前朝著名书画大师的孤品字画……

样样都是昂过罕见的珍品,每一箱都压得严严实实,几乎连箱子都快合不上。抬嫁妆的时候,引来不少百姓围观,看得人两眼发直。又有人连忙去唤亲朋好友也过来看热闹,一路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纷纷。

“这怕是有二百五十六抬嫁妆吧!”

“是啊,公主的规制才一百二十六抬呢!这嫁妆比公主的规制还多出了一倍呢。”

“你看到之前那箱子金元宝没金灿灿,明晃晃,简直快把我的眼珠子都晃瞎了。”

“原来承恩公府这么有钱啊,不愧是皇后娘娘的娘家!”

“……”

宫外有多热闹,反之,宫内的婚宴就有多冷清,摆的喜宴空了一半,简直比寻常的大户人家都不如。

大盛朝百余年来,这么多皇子成亲,还从不曾这么冷清过。

三皇子慕祐景恼恨不已,暗恨这些个文武百官都是逢高踩低之人,完全不给他一点面子,但与此同时,他又暗暗庆幸:无论如何,这桩婚事总算成了,谢家已经彻底和他绑到了一起。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这至尊之位,他失去太多了,所以,他一定会走下去,谁也别想挡在他前方。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慕祐景踌躇满志地在心中发下豪言壮语,以红绫牵着另一头的谢向菱一起进入洞房。

大红的龙凤双烛彻夜未熄,直烧到天明。

第二天一早,慕祐景先带着谢向菱去养心殿前给皇帝磕了头,接着新婚夫妇又携手去凤鸾宫跟皇后请安。

“参见母后,儿臣(儿媳)给母后请安。”

新婚的慕祐景和谢向菱并肩走到正殿中央,齐齐地跪了下去。

夫妇俩都穿着真红色的袍衫,脸上挂着新人特有的喜气,尤其是新妇,神色间比在闺中时多了一丝妩媚动人。

头戴九翟冠、身着翟衣的皇后坐在高高的金漆凤座上,俯视着跪在她跟前的慕祐景和谢向菱,唇角微抿,淡淡道:“都起来吧。”

皇后心里很复杂。

虽然她对四皇子这些日子以来的懈怠有些不满,但是四皇子终究是她亲手养大的,说得难听点,养了十几年,就算是养条小狗,那也养出些感情了。

可是事已至此,他们母子间已经划下了难以消灭的隔阂。

皇后在心里暗暗地叹气,回想最近这两个月发生的事,心里更复杂了。

其实她原本也没想到江宁妃会死。

自打承恩公夫人被岑隐下令不准进宫后,她与承恩公府就断了联系,直到承恩公带王神医进宫的那天,他们从养心殿出来的时候,承恩公才找到机会与她说了江宁妃的事,同时也说了想把三皇子记在她的名下。

当时皇后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的,但是承恩公说四皇子性子软弱,又不听话,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根本斗不过大皇子,若是合两家之力捧三皇子,还有一争的余地,说她总不想临老反而被端木贵妃压一头吧。

那个时候,承恩公逼得急,皇后根本没法理智思考,心里有点乱,勉强就虚应了,但说句实话,当时皇后根本就不相信三皇子会弑母,没想到三皇子竟然真的动了手,江宁妃真的死了。

江宁妃一死,皇后就等于被架在了火上烤。

她决不能让江宁妃的死与三皇子扯上关系,否则就难免会牵扯出江家、谢家还有自己……

这可是天大的丑事!

为了皇家的威仪、谢家还有她自己,皇后也只能配合三皇子先把江宁妃之死蒙混了过去。

之后,记名之事就被提上了台面。

直到那个时候,皇后对于记名之事还是有几分犹豫的,心里也想借着这件事逼逼四皇子,让他急一急,以后听话些,别再与谢家作对,结果四皇子还是一如既往,就是不肯低头。

而谢家、江家和三皇子那边又逼得紧,联合宗室朝臣一起推动记名的事,居然还真的让宗室同意了这件事。到了那个地步,记名的事已经是骑虎难下,也容不得皇后再“反悔了”。

哎!

皇后在心里暗暗叹气,心乱如麻,有后悔,有烦躁,有无奈……

慕祐景和谢向菱起身后,又继续往前,走到了凤座前,这一次,谢向菱以儿媳的身份跪在蒲团上给皇后敬了茶。

“母后,喝茶。”

皇后接了谢向菱递来的茶,装模作样地虚抿了一口,赞了声“乖”,就把那茶盅随手交给了一旁的大宫女兰卉,又赏了谢向菱一套红宝石头面,以及十几件珠宝首饰,件件都是华贵精美,比如那鸽子蛋大小的祖母绿戒指、那和田玉玉佩以及七彩宝石项圈等等,一看就都是罕见的珍品。

“谢母后赏赐。”谢向菱又恭恭敬敬地给皇后磕了头,之前因为聘礼的寒酸与喜宴的冷清所生的不满在这一刻消失殆尽,眼眸异常的明亮。

是了。她是受了一时的委屈,可是她可是未来的皇后,以后有的是荣华富贵等着她,将来她注定会像姑母那般坐在那高高在上的凤座上,受所有命妇的跪拜。

当谢向菱起身看向皇后时,表情已经变得温顺起来,一副欲语还休的新嫁娘样。

皇后抓着谢向菱的手又叮咛了几句,说着以后要谨守妇道、相夫教子云云的客套话,谢向菱柔顺地一一应下,慕祐景在一旁体贴周到地补充了一句:“以后儿臣与菱儿一定会好好孝顺母后的。”

“知道你们孝顺,坐下说话吧。”皇后含笑道。

慕祐景夫妇俩坐下后,宫女就给两位主子上了茶,慕祐景端起了茶盅,忽然问道:“母后,四皇弟怎么没来”

他看着只是随口一问,但藏在茶盅后的唇角微微翘了起来,眼底闪着一抹得意之色。

曾经,四皇子是皇后膝下的“嫡子”,是最有希望继位的那个,但是不过才一个多月,形势就完全逆转了过来,现在的四皇子也不过是一枚任谁都可以踩一脚的弃子罢了。

皇后的眉心微蹙,敏锐地察觉到了慕祐景眼里的得色,心里有几分不喜。

有比较,才见优劣高下。

四皇子是她从小养大的,也许才干上不够出挑,但是比起三皇子,他性子更踏实,绝不会做这种痛打落水狗之举,更重要的是,他与女儿舞阳自小就感情好。

原本皇后之所以想要四皇子登基,一方面是为了谢家,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女儿舞阳。

但若是三皇子将来登基,他有他自己的胞妹,会对女儿好吗!

皇后的眸子越来越幽深,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四皇弟最近偶染风寒……三皇儿,你和菱儿刚新婚,不必在这里陪本宫了,忙你们去的吧。”皇后敷衍地打算打发他们走。

慕祐景是个人精,立刻就感觉到皇后的态度在骤然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知道自己方才没有掩饰好情绪。

他放下茶盅时,神色又变得温文尔雅。

“母后也说儿臣与菱儿是新婚,左右也没什么事,理应多陪陪母后,尽尽孝心才是。”慕祐景得体地说道。

他身旁的谢向菱不太高兴,瞳孔晦暗,樱唇紧抿成了一条直线,一双素手把玩着手里的帕子。

她也想见见四皇子!

到现在,想起那次在露华阁落水的事,谢向菱的心里还十分不痛快。她活这么大还从未在大庭广众下受过这样的羞辱!

她要让四皇子看看,不是他选她,而是她不要他,他们谢家可不是非四皇子不可。皇家还缺皇子吗,多的是皇子想要嫡子的名分,多的是皇子想要他们谢家的扶持。

她要让四皇子后悔他当初对她的薄待。

谢向菱不动声色地朝皇后的方向瞥了一眼,她也看出了皇后的不快,但是,那又如何呢!

皇后处于深宫中,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真要办什么事,还不是要靠他们谢家!

江南的神医王仁正是他们谢家寻来的,皇后能与江、谢两家还有三皇子结成联盟也是因为有他们谢家从中牵线,否则光凭皇后一个深宫中的女流之辈又能办成什么大事!

谢向菱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是压下了心里的那点不痛快,故作关切地说道:“母后,四皇弟身子不适,可让太医看过了”

也没等皇后回答,她就又对慕祐景说道:“殿下,不如待会您去看看四皇弟吧。”

慕祐景微微一笑,形容间如春风温暖和煦,颔首应下了。

皇后看看谢向菱,又看看慕祐景,他们年少夫妻有商有量,她本该觉得欣慰,可是皇后心里却觉得更不舒服了,唇角抿了抿。

谢向菱像是完全没感觉到皇后的不虞般,若无其事地又道:“母后,最近天寒,儿媳听大伯母说母后冬天夜里容易夜咳,不知最近可好大伯父从江南请来的那位王神医不仅擅治卒中,在伤寒、风寒上也颇有几分见地,所制的枇杷膏治疗咳嗽极好,不如儿媳让人送些到宫里来。”谢向菱一副体贴孝顺的样子。

谢向菱此刻的言行举止挑不出错处,可是此时此刻,皇后对三皇子有了心结,看着这对小夫妻也就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们似乎是在一唱一和。

皇后揉了揉眉心,随口应下了,有几分心不在焉。

直到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一个青衣小内侍提着袍子快步朝凤鸾宫的方向跑了过来,跑得是上气不接下气。

小内侍进殿后,喜笑颜开地对着凤座上的皇后禀道:“皇后娘娘,大公主殿下回京了!”

舞阳回来了!皇后大喜,整个人一下子就神采焕发,仿佛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似的。舞阳随简王太妃离开京城已经四个月了,皇后还从不曾这么久没见到女儿,心里自然很是想念。

慕祐景先是一惊,对于舞阳这个长姐,底下的几个弟弟妹妹多少都是惧其三分的。

但很快,他又是一喜,眸底掠过一道异常明亮的光芒。

舞阳现在可不仅仅是大公主了,她嫁的人是君然,如今的她同时也是简王妃,代表着简王府。

年前,君然刚传回了北境大捷的军报,自君然前往北境后,北境军的形势大好,把北燕人打出北境那也是迟早的事。

舞阳是皇后的亲女,如今自己已记名在皇后的名下,就是舞阳的嫡亲弟弟了,舞阳她一定会让简王府站在自己这边的。

慕祐景想着心跳砰砰加快,激动得心潮翻涌。

如果自己能得到简王府的扶持,再加上晋州那边,那么自己的胜算就更大了,大皇兄光凭端木家根本就没法与自己相比!

皇后根本没注意慕祐景,急切地吩咐道:“快,快去宣大公主进宫!”

一旁的大太监周浩有些迟疑地提醒道:“皇后娘娘,大公主殿下还带孝。”

简王府上下都在为先简王君霁守孝,舞阳有孝在身,按祖宗规矩是不能进宫的。

“……”皇后怔了怔,这才想起了这回事。

有道是,一入宫门深似海。

她是皇后,出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么是跟着皇帝一起避暑、祭祀、出游、避祸等等,再要么就是经皇帝特批出宫省亲,现在皇帝还病着,无论是哪种都不可能。

慕祐景登时眼睛一亮,抓住机会连忙提议道:“母后,不如由儿臣代母后去看看大皇姐吧。母后可有什么东西要捎给大皇姐的,儿臣一并帮母后带去。”

慕祐景心头一片火热,暗道幸好四皇弟不在这里,否则怕是轮不到他了。

这可是一个和舞阳拉近关系的大好机会。

皇后眼睛一亮,颔首道:“这样也好。三皇儿,那就由你替本宫跑一趟吧。”

说着,皇后连忙对大宫女兰卉吩咐道:“兰卉,你快去把本宫给舞阳准备的东西收拾一下……哎,舞阳出去那么久,也不知道吃得怎么样,是不是瘦了,在庙里住了那么久,肯定是受苦了。哎,简王太妃也真是的,舞阳可是公主,竟还把舞阳带去庙里伺候她……”皇后越想越心疼,忍不住就念叨起来。

------题外话------

还有月票吗红包还没领完,还有1000个。

等我存点稿子再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