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农女福妃,别太甜 > 第六百一十九章 仁商

农女福妃,别太甜 第六百一十九章 仁商

作者:橙子澄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46:15 来源:就爱谈小说

乡户人家早睡。

大院里有谁不听话的,魏红就会神出鬼没出现在窗口,幽幽道一句,“很晚了,该熄灯睡觉了。”

当然,要她每晚过来提醒的,也只有内院不乖的姑娘们。

柳玉笙是习惯了的,只要红姨声音一响起,立马乖乖熄灯,不然窗口的人能把那句话重复到你生无可恋。

另一个房间里,听到魏红的声音,柳慕秋急忙熄了灯,一骨碌爬上床,扯了棉被将自己蒙上,竖起耳朵,悄悄听外面的动静。

好一会之后,觉出外面的人已经离开,又悄摸摸爬起来,将油灯点亮,就着昏暗灯光,撑起了绣布。

手指翻飞一针一线,瞧着眼前绣布,嘴角始终噙着柔柔的笑意。

能有刺绣的手艺,多亏了当年李家的培养。为了能让家族子女将来卖出更好的价钱,李家从小就极为注重族中女子的培养。

琴棋书画都请了名家来教导。

当时在所有的技艺当中,她最为刻苦学习的就是刺绣一项。

因为这是一项能够维生的手艺。

在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她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能习好这门手艺,他日能脱离李家时就算一无所有,她有一门手艺在手,也不怕自己会饿死。

所以相对家族其他姐妹来说,她的刺绣是极为优秀的,而且所学技艺繁复。

刺绣师傅看她刻苦努力,对她也更为悉心教导。甚至交予了她许多种复杂的刺绣手法,苏绣、蜀绣、双面绣,全部涉猎。

看着眼前绣布料上面刚刚绣的线,对于整幅版图来说,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可是柳慕秋已经能预见到,当整幅作品完成的时候,所呈现出来的大气恢弘。

她有信心能绣出完美的作品。

短暂思忖间,门口响起咿呀开门声响,吓得她手一抖,绣花针从手里掉了下去。

本以为是红姨又来催促她休息了,抬头一看,却见门口挤进来的是柳玉笙。

小姑娘踮着脚,鬼鬼祟祟,一副做贼的模样,手里提了好几盏小巧的灯笼。

进到屋子里,把灯笼摆在她周围,将里面的灯一一点亮,整个屋子光线霎时亮起来。

“囡囡……”柳慕秋已知少女过来的用意,眼眶微微发热。

“就知道你肯定不会安分。在一盏小油灯那么昏暗的光线下刺绣,用不了多久你的眼睛就得坏,要是实在憋不住想干活,就把灯都点起来,将光线弄的亮一点,咱家不缺那点油钱。”

小姑娘探身过来,弹了一下她的额头,然后才转身往外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叮嘱,“再心急也别伤了自己的身子,你身子骨本来就不好,刺绣又是很伤眼睛的事情,得要适度。”

柳慕秋轻轻弯起了唇角,点头,“我知道了,最多再过半个时辰我就睡。”

“你自己记着就行。我先睡了,困死了。”小姑娘打着哈欠,出了门,转身帮她轻轻把门掩上。

柳慕秋看着闭上的房门。,一会之后,低下头来,飞快穿针走线。

手指如同飞舞的蝴蝶,在洁白的绣布上,以针线一笔一画,画出美丽色彩。

王氏几人离开没两天,陈家那边陈启明就亲自登门拜访了。

带了礼物过来赔罪。

看着比以前苍老许多的大哥,陈秀兰心绪复杂。

老柳家人对于陈启明的态度,比对王氏那些人好上很多。

谁是人谁是鬼,柳家长辈们心里是极为清楚的。

陈启明没有在柳家呆多久,趁着早上赶过来,吃了顿晌午饭,又急匆匆往家赶了。

洪灾来袭,整个秀水村的村庄也是无一幸免。

好在他们家有陈秀兰接济帮忙,而且陈启明以前种果园也存下了一笔银子,用来翻修房屋,重新过活,熬到明年是足够的。

而且他们家在村子里面来说已经是极好的情况了。有很多人家甚至连屋子都翻修不起,只能住在残桓断壁之中,等到以后慢慢攒银钱,再行将屋子修砌起来。

王氏瞒着他悄悄来了柳家借钱,不止让他面上无光,也让他觉着对柳家有愧,对自己小妹有愧。

便是上门赔罪,柳家人大方的将事情揭过去了,他也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没脸在这里久呆。

七月下旬,朝廷颁下的一道圣旨传到了苍梧镇,传进了杏花村。

南方洪灾期间,各方人士出钱出力的,都受到了褒奖。

云州城四大家族在圣旨中被点了名,特准记入衙门卷宗作为表彰,记下一功。

当中最为让人热道的是钱家现任当家,钱老爷子钱百豪。

在云州赈灾中,钱老爷子以一己之力筹集善款一百二十万两,全部捐赠给云州,用于受灾百姓的抚恤以及灾区重建。

此为大仁大义,为商有德。

朝廷特别赐予其仁商称号,并且特选钱家为这一届的皇商,为期三年。

三年之后,再行重新竞选。优者胜。

这一次钱家当选,可谓实至名归。

本就已经是南陵第一巨富,加上有了个仁商的名号,其他商人根本没有办法跟钱家争锋。

钱万金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整天脸上的笑就没掉下来过。

这么多年了,他们钱家终于爬到了最高的位置,成了第一富商,成了皇商。

这一天,柳家大院里整整热闹了一天,连带各个酒坊也是热闹无比。

尤其是杏花村酒坊。他们几乎可以说是陪伴着柳玉笙跟钱万金一同成长起来的。

当初那两个小小女娃儿跟小少年,如今已经成长成人,且各自的背景越来越雄厚,越来越具有实力。于酒坊而言,这些因素也会让酒坊变得越有凝聚力。

东家有本事,酒坊就会越来越有名声,那么能在作坊里做工的工人,也越受人羡慕。

但凡在酒坊做工的人,身上仿佛都贴上了一个标签。

用柳玉笙的话来说,男的就叫高富帅,女的就叫白富美。这些人家,也成了未婚男女争相相亲的对象。

如今整个苍梧镇乃至香山县,家中有儿女要嫁娶的,最先挑的对象肯定是家中有人在酒坊做工的人家。俨然形成了一种风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