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轮回之修魂2 > 第 130 章

轮回之修魂2 第 130 章

作者:阿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23: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贾敏从贾母的信中, 也知道了贾元春被皇帝指给四皇子的事同时也知道了,贾母十分遗憾贾元春没有被指给五皇子。

但贾敏身在江南,十分了解甄家的行事作风和民间风评, 又知道甄家极其党羽着实给林如海的盐政工作找了不少麻烦。因此贾敏对甄家和五皇子的好感非常的有限。

一个跟林如海处于敌对派系的甄家,以及暗中指使甄家, 时常给林如海找麻烦的五皇子, 又怎么可能会让贾敏有好感

因此贾敏倒有些庆幸,还好元春没有被指给五皇子。要是她的娘家贾家和五皇子甄家他们连成了一党,她这个林家的媳妇倒不知道该怎么和娘家相处了。

另外,贾敏对四皇子也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名声好名声和坏名声都没有。

从前四皇子也做了不少实事,不过那时候四皇子一心辅佐太子, 把功劳都送给了太子,他一直隐藏在幕后, 也不在乎什么名声。所以前些年太子在民间的名声非常好,要不是皇帝这几年越发忌惮太子,特意往太子身上泼了很多污水,太子哪怕造反名声也不会太差的。

过去四皇子一心觉得,等到太子上位做了皇帝, 他就可以在太子的支持下改革朝政, 可以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可以做所有他想做的事。四皇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改革派,可惜皇帝年纪大了,就求个朝廷安稳, 绝不可能支持四皇子的改革所以四皇子才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年轻的太子身上。

废太子那时候也曾觉得自己这个四弟太天真,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但那时候诸皇子都不安分,只有一个四皇子始终支持着他这个太子,所以太子也分外珍惜这个兄弟,也就颇为纵容四皇子的各种想法。当四皇子到处得罪人的时候,也只有太子不会责备他的行事手段。

废太子视四皇子为亲情的最后堡垒,他是个性情中人,哪怕聪明有手段,可是一次次风波下来,足以让太子对所谓的亲人们冷了心肠,不再期待多余的亲情当然,始终站在太子一边的四皇子除外。

而四皇子则视废太子为自己的知己,觉得只要废太子将来能登基为皇帝,那他们兄弟联手,就能彻底改变这个的朝廷,让民间百姓恢复元气,实现中兴之治。

现如今废太子干脆利落的事败身死,他还给四皇子留下了后路让四皇子没有被废太子逼宫的事牵连。

四皇子失去了最好的兄弟和知己,现在又被皇帝推着在朝廷上和五皇子争锋相对若是他不能谋得皇位,那将来他也会和废太子一样,被这皇权碾压的灰飞烟灭。

皇帝从来没有认真培养过四皇子因为四皇子自小就表现出了一种过于认真的气质,凡事都爱讲究个是非对错,对自我的道德标准要求特别高。

四皇子这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执拗性格,让皇帝很早就认为他不适合成为人君否则这不仅是为难四皇子他自己,也是为难朝堂上的臣子。

皇帝知道四皇子品行高洁,但品行高洁的好人不代表就能成为好皇帝。在四皇子眼中,爱恨太分明,黑白对错分得太清楚,实则政治不会那么简单。

过去皇帝还一心培养太子的时候,他是默许了四皇子跟随在太子身边的四皇子不适合成为皇帝,但是若是碰到了合适的君主,当一个贤王却是绰绰有余了。

可惜现在的情形是太子事败身死,其他参与其中的皇子们也被皇帝废掉了。

现在皇帝只剩下了五皇子和四皇子可以选择。

也许在众臣们看来,皇帝还可以选择培养那些年纪更小的皇子们,再重新培养一个让皇帝满意的继承人。

但是皇帝自己知道,这次太子的逼宫事件,对皇帝的打击特别大。

正是因为皇帝年老多疑,对太子的逼迫越来越多,导致了太子无法忍耐,最终决定逼宫造反。皇帝虽然问罪了太子极其同党,但他的内心深处是明白的,原本太子并无反意,是他这些年逼迫太子太过了。皇帝心中也有些悔意,这种悔意折磨着皇帝的内心。

另外,太子曾是皇帝最看重和宠爱的儿子,哪怕这些年父子关系日渐紧张,哪怕这次太子逼宫,但皇帝也只是想像圈禁皇长子那样圈禁太子,从来没想过要这个儿子的命。但是太子却宁可自尽也不愿意苟且偷生,一个曾经心爱的儿子死在眼前,对皇帝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所以皇帝在太子逼宫事件后病了很久,其实皇帝是中风了,御医们说皇帝不能再继续劳累了。

皇帝隐藏着自己的病情,冷酷的处置着太子的同党们,以及太子的对头们。

正因为太子选择了自尽,皇帝对皇长子和三皇子的处置,才加重了几分。皇帝对太子有内疚,迁怒了这两个站在太子对立面的皇子。

也因为太子选择了自尽,原本应该会被皇帝迁怒的太子的内眷和子女,以及太子的死党四皇子,都被皇帝轻轻放过了。

事情过去之后,皇帝还封了太子一个“义忠亲王”,又让太子的一个儿子当了义忠亲王世子。

太子曾经造反,对朝廷和皇帝来说,实在谈不上“忠”,也谈不上“义”。

皇帝想要给死去的太子追封一个亲王的封号,这不是不能理解。唯独这“义忠”二字,放在这里总有种讽刺的意味,实在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选这两个字

其实朝中中立的大臣对废太子都没有什么恶感,因为废太子不是四皇子那种性格,并没有做过什么引起众怒的事情。

哪怕是和太子站在敌对位置的朝臣,也不能说太子的人品或者能力有问题。

其实一切的问题都在皇帝身上,是他越来越忌惮太子。

看出来这点的皇子和朝臣才会想要趁着皇帝和太子之间有嫌隙,来将太子推下储君的位置。

是皇帝给了其他的皇子机会去找太子的麻烦,而太子也最终被推倒了但不是被其他的皇子,而是被皇帝本人。

其他皇子能给太子找麻烦,其实伤不了太子的根本。

但皇帝可以。

皇帝说内侍带坏了太子,就可以将太子身边的太监都处置了,哪怕那其中有跟随了太子十几年的心腹。比如太子的一个心腹为太子试过毒,挡过刀,一直掌管东宫和内廷的各种消息,对太子忠心耿耿,从无二心。这样的人就被皇帝视作宫中的普通太监,没有知会太子的情况下,就和东宫的其他普通奴才一起,被杖毙处置了。当太子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怎么会不心生恨意

太子不能说是擅长收买人心,但他是个性情中人,待自己人非常好,天生有一种率性能让跟随他的人心悦诚服比如四皇子,比如跟随太子日久的那些心腹,基本都对他是死心塌地的。

皇帝不知道这些人是太子的心腹吗他当然知道。他只是不在乎。他当皇帝的时间太久了,连自己的忠臣心腹都当成一次性用品来使用,又怎么会把太子的心腹放在心上。

皇帝说东宫的臣子不称职,就可以贬斥流放他们,其中除了普通的臣子,也有一些被太子视作朋友的友人。这些人毫无罪责,只是因为亲近太子被皇帝迁怒,就随意的打发他们流放边疆,说不定还要牵累家人。

皇帝让太子根本护不住自己的人。

凡此种种,皇帝近年来几乎把太子的面子和尊严往地上踩,把一个原本聪明的孝顺的太子逼迫的疯狂又阴郁。

太子选择了孤注一掷的逼宫,其实并不让人意外,皇帝自己也早有防备。

太子也明白逼宫很难成功,但对他来说,大概宁可逼宫失败痛快而死,也不想再继续忍耐下去零碎的受罪了。

太子是唯一的嫡出皇子,生下来就被立为了太子,性情恢宏大气,做事堂堂正正,行事从来都喜欢用阳谋而非阴谋,天性也骄傲无双。

这样性情的太子,是不可能学习韩信忍耐之辱,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般的忍辱负重,就像大明成祖朱棣的太子一样,最终熬死了皇帝,自己也就继位了。

若是太子逼宫成功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故事了。

可惜年老的皇帝越发的精通宫廷权谋,手腕越发的成熟。这个皇帝不再关心百姓和民生,已经不算是什么有道明君了。偏偏他的心机越发的深沉,等闲的人都不会是他的对手。他的几个儿子们,包括太子在内,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皇帝总觉得自己身体很好,还能活很多年呢所以前些年,皇帝对极得人心的太子看不顺眼,想方设法的逼反了太子。

皇帝以为他已经把太子当成敌人来看待了。哪知道太子事败自尽之后,皇帝才发现,他对这个曾经最疼爱的儿子还是有感情的。太子的死,对他是一种严重的打击。让他甚至中风了,而他的身体再也经不起劳累了。

皇帝后悔极了,早知道他的身体健康会恶化的这么快,他何必费心费力的废太子呢

原本太子就是诸皇子中最出色的一个,若是有太子在,皇帝就不用担心自己后继无人了。

不了解内情的外人以为皇帝还有很多时间,还可以慢慢培养年幼的皇子们。

实际上皇帝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他只能在四皇子和五皇子之间选一个做继承人了。

皇帝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选择了四皇子。

四皇子的确有种种让皇帝觉得不满意的缺点。但皇帝看待五皇子的方式,就是看待一个宠爱的儿子的角度,从来没有真的考虑让其当自己的继承人。

现在皇帝认真考虑五皇子能不能当继承人的时候,发现自己内心里是瞧不上五皇子的,就像皇帝始终轻视甄家一样。皇帝觉得五皇子心胸狭窄,眼界不宽,沉迷于阴私手段,毫不堂皇大气,绝不适合做皇朝的继承人。

哪怕皇帝对四皇子的性格并不十分满意,但相比于五皇子,四皇子就是个十分合适的继承人了。至少四皇子走的是堂皇正大的正道,所思所想也是朝政和民生。

而五皇子呢,拿甄家供奉的银钱收买一些官员,用纳侧妃侍妾这种联姻的方式勾连了另一些官员,除此之外五皇子就没有做过什么正事,使出的尽是连皇帝也嫌弃的不入流的阴私手段。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让皇帝满意的继承人

于是在谁都没有预料倒的情况下,皇帝突然在朝堂上下旨,要退位为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四皇子。

这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导致了满朝哗然。

甄贵妃和五皇子当然不满意,可惜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皇帝的宠爱,而皇帝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收回那些宠爱和曾经赋予的权力。所以甄贵妃和五皇子根本无力反抗皇帝。

四皇子的登基仪式很快就举行了。

局势变换的太快了,远在江南的甄家和林家几乎反应不过来。

之前皇帝特意打击了江南的甄家一党,让甄家缩起了尾巴,开始低调行事。甄家虽然低调,但并没有绝望,毕竟五皇子还没有失败。若是五皇子当上储君,那么甄家还有翻身的机会。

而对林家等皇帝的心腹来说,是好日子来了,办公时少了掣肘,着实轻松了不少。

皇帝的心腹基本都是保皇党,不会考虑去投靠皇子,因此无论是曾经的太子也好,还是现在的四皇子和五皇子也好,对林如海这些皇帝的心腹官员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皇帝不会允许自己的心腹转而投靠自己的某个儿子,这对皇帝来说就是背叛。如果有人这么做了,那他就离死不远了。

结果皇帝突然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四皇子。

这突发的事件使得甄家翻身无望了。

而对林如海等皇帝的心腹来说,这也并不是好消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所效忠的人成了太上皇,而现在的皇帝会有他自己的心腹。他们这些太上皇的心腹,大概也就渐渐过气了。

若是皇帝和四皇子这对父子的感情十分的好,那么四皇子还有可能接收皇帝的心腹,选择继续信任林如海他们。

可惜皇帝和四皇子感情并不好。

皇帝看待四皇子还算正常,觉得四皇子是个孝顺的儿子,是个还算合格的继承人。

但皇帝不知道的是,在四皇子内心深处,是恨他这个父皇的,恨他对太子太过苛刻刻薄,恨他逼得太子再也无法忍耐,宁可逼宫以求一个痛快。

而且四皇子也对皇帝晚年的各种“仁政”很看不过眼,看不惯朝廷的吏治,看不惯皇帝对贪官污吏的放纵。看不惯皇帝选择维护甄家这样败类,而丝毫不在意一些清官的死去。

虽然四皇子对皇帝的态度表面上很孝顺,完全是皇帝怎么要求,他就怎么做。

实际上,他的执政思想简直和皇帝是背道而驰的。

在这种情况下,四皇子看待皇帝的心腹,大概也会用审视的目光来看,不会轻易的信任或者接纳他们。

林如海这批皇帝晚年的心腹们早几年因为皇帝纵容甄家,做官做得十分的憋屈。好不容易皇帝不再纵容甄家了,他又身体不好退位了实在算不得运气好。

他们今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