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轮回之修魂2 > 第 16 章

轮回之修魂2 第 16 章

作者:阿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23: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柳世安前世番外

柳世安前世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学子,不过因为他家数代读书人,他爹柳秀才还是教书先生,他读书比其他农家子方便顺利得多罢了。

他也算是聪明灵秀,读书还有考童生和秀才都很顺利。

相比于他,他的同族兄弟柳石的读书环境就恶劣多了。柳石家家境不如柳世安家,父祖两辈人也只是多认了几个字的农夫罢了,算不得读书人。

不过柳石也算是天资很好,考童生考秀才都是一次就中。除了最开始接受了一些柳秀才的资助,柳石有功名之后还自己找了抄书赚钱的门路,在年节的时候,还会写些对联,画些年画之类的,让他的爹娘拿到县城里去卖。柳石家的家境慢慢的改善了起来,也就能支撑他继续往下读书,继续考功名了。其实凭他的天资,又是自己的族人,柳秀才也是说过要资助他读书的。不过柳石心性好强,不愿意一直接受别人的恩惠,才想办法努力的赚些银钱。就是柳秀才,也私下里说柳石心性好,将来可能成大器。

柳世安和柳石关系很好,他们不仅是同村同族的兄弟,还因为能时常在一起读书,互相印证帮助,说他们是人生路上的同路人也不为过。

柳世安在读书之余,还和迁到村里没多少年的王猎户的女儿王静好上了。王猎户家以前家境很好,王静是读过书的姑娘,琴棋书画都有些涉猎。也许一个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或者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能看出王猎户父女俩身上的违和处,觉得他家有不可说的秘密。可柳世安就是个简简单单的乡村读书人,别说是他,就算是他爹柳秀才,除了读书之外,都不算是很有见识的人。清河县是个穷县,下河村更是个普通的封闭的村子,没人觉得王猎户家有什么问题。

不,也不能说没人,柳石就觉得王猎户家不对劲。也隐隐对柳世安提过几次。

可那时他和王静正彼此爱慕,什么都听不进去,压根没放在心上,还觉得柳石想得太多。见他如此反应,柳石也就不再对他说王猎户家的什么不是了。

他因为心里挂着王静,不可避免的分心,读书的进度落后了不少。倒是柳石,哪怕娶了刘财主的女儿,也刻苦读书,很顺利的考中了举人。

柳世安的爹本想给他娶个读书人家的闺女,见他如此钟爱王静,也就同意了他和王静的婚事,和王猎户提了亲。他们很快成了婚,然后王静婚后即有孕,生下了他们的儿子。

柳秀才夫妻本就不是苛刻的人,哪怕对柳世安和王静之前的私相授受有些微词,但是王静进门之后,他们对这个知书达理的儿媳妇还是态度很好的,等王静生了儿子之后,就对她更好了。

他们夫妻琴瑟和鸣,红袖添香,哪怕柳世安这次考举人失败,他也心情不算差。

柳石很快进京考会试,临走前还嘱咐他别沉浸在温柔乡里,早日考中举人,他们兄弟在京城中相聚。

柳世安得偿所愿,也静下心来读书,只等着下次考试就考中举人,然后进京考进士,早日做官,让爹娘和妻儿过上更好的日子。

可是一切都嘎然而止。

在某一次王静回娘家探望过她爹之后,王静就有了变化,她神情里的犹豫,兴奋,渴望,种种的复杂情绪,哪怕她掩饰了许多,还是让柳世安看出了一点端倪。

可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是问王静,她也搪塞了过去。

她对柳世安忽视了许多,可柳世安以为她忙着照料孩子,自己又要准备快要举行的举人考试,也就没有深究。

然后在一天夜里,发生了大火。

柳世安家烧成了灰烬,他的爹娘和妻儿都烧成了焦尸。就只有柳世安逃出了一命,可也被房梁压断了腿,烧毁了面容。

他骤然间失去了一切。不仅没了父母妻儿,还因身有残疾,损毁面容,而没了再继续考功名的机会。

好在柳族是大族,有族人的相助,他还是渐渐的缓了过来。哪怕家财损毁,但他家的田地还在,日子还过得下去。只是考不了功名,哪怕他是秀才,因为他毁了容,也不适合给小孩子教书了。也就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罢了。

在火灾过后,他身上忽然多了个读书系统,不仅有儒家经典,可以学琴棋书画,还可以学墨家的东西,比如兵器农具的改良,可以学习各种兵法,可以学习纵横术和官场权术,甚至可以学习揣测帝王心术。

他已经失去了一切,亲人,上进的机会,什么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沉浸于酒气财色,甚至失去了爱妻王静之后,他都没有续娶的打算。得到了这个系统,他就全身心的沉浸了进去。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是学得越多,见识也确实越广,他通过那些史书,那些权术,那些旧朝的案卷,越来越发现了家里的那场火灾的不对之处,或者说是发现了王猎户家的不对之处。

那场火灾,他的家人的尸体都是在床上被发现的。可是哪怕他们跑不出来,难道会在床上一动不动吗哪怕在房间里跑几步,也不会睡死在床上,一点动静也没有。

可是乡下人都没有见识,在他还卧病在床的时候,族里就帮他家四口人下了葬,也没人想到那会是谋杀,让县里的衙役来验尸什么的。

可是他家没有下人,又有谁能下药,让他的家人睡死在床上,直到被烧死呢

柳世安仔细的回想,想到火灾那天,王静特意做了甜汤当作夜宵,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喝了不少。可他那时候读书正入迷,等他想起来喝汤的时候,那汤早就凉了,他也就没有喝。

所以他才能从火灾中逃出一条性命。

所以是王静下了药,也许还是她放了火,死去的王静的尸体必定是假的。那王静去哪儿了

所以他才奇怪,王猎户就王静一个闺女,为什么他不愿意再次娶妻生子,为什么他总是不在家,为什么他不大欢迎村民们上山。

这里面必定有秘密。

柳世安想到父母和儿子,恨的锥心泣血。所有对王静的爱,都变成了恨。可他不能轻举妄动。

他现在只是个没有了前程的残疾秀才,而王猎户背后有什么,谁知道呢他们敢杀人放火,见他没了出头之日,才放心让他活着。若他表露出什么不对,想必他们还会第二次杀人灭口。

可他没了家财,现在只靠租赁田地过日子,他没法自己查,也没钱雇佣别人查。何况下河村的人都老实巴交的,这种事交给他们,就是让他们去送命。

他只把对此事的猜测写信告诉了柳石,万一他被人杀人灭口,还有个人能知道此事。还有万一的可能,替他和全家报了此仇。

这时候柳石写了信回家,说他考中了进士,即将归家。

柳石回到下河村,算是衣锦还乡了,下河村热闹极了,还建了进士牌坊。

别人只知道柳石这是衣锦还乡,可柳世安了解柳石,他家境贫寒,若非自己信中写的事,柳石考中进士后是不会即刻回乡的,他会存钱在京中安家,再接全家进京过日子。他自己回下河村虽然是荣耀,可对柳石来说却是非必要的,就是平白浪费银子。

果然柳石私下来探望他,然后不知用什么手段,很快查出了王猎户的犯官身份,以及他为了皇长子忠王在清河县深山里私开铁矿的事。

可这事不能在这里揭开,否则除了柳世安和柳石一家,甚至整个下河村都可能被一场大火或一场疫病灭了口。就算是进京,可柳石一个新考中进士的预备官员,有什么本事面圣呢

就算是面圣,可要扳倒王猎户这个犯官容易,想要扳倒忠王这个皇子就难了。扳不倒忠王,那对皇帝提出此事的柳石免不了要受忠王的报复,毁家灭族都有可能。

两人商量之后,确定此事还需要筹谋。

本想存钱在京城买了院子之后,再接家人进京。可下河村有王猎户那个丧心病狂的人,柳石怎么还放心把家人留下。最终还是带着全家一起进了京。还把柳世安一起带走了,对族人说京中有好大夫,可能能将他身上的烧伤治得好一点。

到了京中,柳石和柳世安卖了几幅字画,两人都没有什么才子的名气,哪怕字画好,价钱也挺一般的。柳石不爱参加文会,哪怕考中了进士也没有多大的名声,柳世安更只是个毁容残疾的秀才。若是他们有很大的名声,有追捧的人,字画才能卖出高价。

然后柳石租了院子,他们一家还有柳世安在京中安定下来。

柳石在考中进士后,就考进了翰林院。那时候他已经接到了柳世安的信,知道王猎户背后有人,要想查清楚一切然后报了他的启蒙恩师柳秀才一家的仇,还是留在京城这个权利中心比较好。

可他无权无势,也不想投靠什么京中的权贵,那最妥帖的方法就是考进翰林院,无论如何,将来三年都是留在京中,在翰林院里学习了。

柳世安进京后,对京中的形式了解的更多,知道忠王是最受皇帝宠爱的皇长子,坊间传言,皇帝已经有立他为太子的意思。

对柳石和柳世安来说,想扳倒忠王就得尽快。否则等他成为了太子,天下正统文人都会承认他是皇位的继承人,他的支持者会更多。那对于柳石这样的微末小官,对于柳世安这样的残疾秀才,扳倒太子那就是超级困难的目标了。要是皇帝有什么万一,太子登基,那报仇对他们来说就绝无可能了。

柳石抽空的时候,用傀儡粒子调查京中的权贵勋贵之间的关系,调查忠王的支持者和政敌的消息,然后告诉柳世安,由他来梳理信息。

当然柳世安是不知道傀儡粒子的,他只觉得柳石表面上不通人情世故,就像是个读书读多了的书呆子,也不擅长扬名不擅长交际,可是他特别有调查事情的天分,无论是查王猎户的根底,还是查京中这些关系网络,都精明能干得不可思议。

不仅如此,柳石还查出,王静可能没有死,而是成了宫中由忠王送给皇帝的美人的王才人。柳世安对王静早已经没了感情,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觉得证实了他的猜测。

这只有这样的荣华富贵,才值得王静放弃原本的生活,甚至烧死亲生的儿子。王静要想清清白白没有挂碍的入宫得宠,她就不能在宫外有个儿子,更不能有个可能成为官员的丈夫。王静想要离开柳世安家不难,难就难在她的离开不能有人追究。要是让人顺藤摸瓜知道她曾经嫁过人,还曾经生过孩子,她还怎么进宫,怎么得宠呢为了她的清白身份,她才狠心送柳世安一家包括她的亲生儿子去死的。

没人知道,就是忠王也为王静杀害亲儿子的心狠手辣心惊,认为她就是条毒蛇,不仅给她下了绝育药,还让宫中的母妃对她多加防备。忠王觉得这样心性的女人一定能得宠,可惜皇帝是个精明人,对王才人的宠爱只是平平,白费了王才人狠辣无情的心性。

通过柳石带回来得信息,柳世安撇开了忠王直接的政敌,而是锁定了老镇国公这个表面上看并非和忠王敌对的人。

他考虑得很清楚,如果找到忠王直接的政敌,那些人为了达到目的,不免会暴露出柳世安自己这个受害者。不管如何,会把柳石和柳世安,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中。这是很危险的事。

反而是老镇国公,表面上与忠王没有敌对,可是忠王还有宫中的贵妃娘娘对镇国公府的态度可不算友好。老镇国公肯定不愿意这么一个皇子成了皇储。这样的消息告知了镇国公,哪怕镇国公府有什么行动,必定也不会漏了镇国公府的行迹,否则会招致皇帝的不满。老镇国公府现在无人掌权,老的老,小的小,要是让皇帝不满,那就得不偿失了。他们会利用别人小心行动,那作为消息来源的柳世安和柳石也就安全了。

柳世安和柳石商量后,两人都同意把消息递给老镇国公。可柳石不擅长人际交往,也不知道该怎么和老镇国公那个看不惯文人的老勋贵搭上关系。

可柳世安说交给他办。

然后柳世安就很快的办成了。不仅办成了,老镇国公还十分欣赏柳世安,也不嫌弃他毁了面容,残了腿,把他留在镇国公府做了幕僚,还顺便教他的孙子李承嗣读书。

让柳石十分可惜柳世安被火灾祸害了身体,若是柳世安能入了官场,肯定比他更适合做官。

有了老镇国公的人脉,还有柳世安的计谋,私开铁矿的事很快被查清楚了,忠王也很快被扳倒了。

而柳世安的仇人王雷鸣和王静,一个被砍了头,一个被打入了冷宫,还有背后的幕后黑手忠王也失了争夺储君之位的可能。

不管那晚柳世安家的火灾具体是什么人计划的,什么人经办的,忠王的心腹都被皇帝处置了,忠王的羽翼和亲友都被牵连的抄家杀头流放了。

他也算是大仇得报了。

柳世安终于心态平和了,后半生都在用心在读书系统的帮助下读书,读的越多,明白的越多,越是爱读书。

而柳石,作为柳族全族唯一的一个官员,在柳世安的建议下,在老镇国公的帮助下,离开翰林院后去了大理寺。

这一世没了柳世安顶在前面,柳石作为全族的保护伞,不得不立起来,掌握一些权势,以保全自己,保全亲友,总不能万事都靠镇国公府吧。那不就成了依附吗

柳世安这一生虽未掌权,却一直是镇国公府和柳石的幕僚。

柳石开始还依靠老镇国公府的帮助,后来不知何时入了皇帝的眼,升官很顺利,坐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掌管全国的刑狱大事。

倒是老镇国公府,李承嗣的掌权之路很不容易。镇国公府退出军队系统已经二十年了,没有留下多少余荫了,若不是有柳世安的谋划,甚至在战场上也相随,李承嗣很难在战场和朝堂上全身而退。镇国公府过去的位置早就被别人占据,既得利益者也在阻碍镇国公府重新在军中掌权。

有了柳世安的谋划,李承嗣才更顺利的在军中立足,镇国公府又得会了昔日的荣耀。

老镇国公在柳石和柳世安身上的投资,算是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番外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