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正躺在床上发呆的时候,房间中想起了机械的语音声“江涛来访”
江波精神一振,从床上爬了起来,开口说“请他进来。”
然后房门就自动打开,也是三岁小豆丁的江涛走进来,拉住江波的手就向外走,“哥哥,该去做广播操了。”
于是他们就来到了室外的空地,按照腕表投影在广场显示屏上的影像,开始伸胳膊伸腿的做动作。
“幼儿广播体操,预备,开始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
这种广播操是专门为幼儿设计的,所以动作非常简单,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如果做得不认真,动作太不标准,腕表上的程序就会判定不合格,就需要重新再做一次。这是每天一次的广播操考核,就是为了督促幼儿和青少年锻炼身体而设计的。
不过江涛和江波都不是普通的小孩,所以他们很认真的做了广播操,一次就过关了。
做完广播体操之后,他们走回房间,分开后各自回房间上课。
之所以不在一起上课,是因为每堂课程之后,会有个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左右的随堂测验。随堂测验考试通过之后,这堂课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那么下节课的课程就不会再重复这些内容,而是会教授新的内容。
反之,如果随堂测验没通过,那么下次上课就会上同样的课程,直到学习的学生通过了随堂测试为止。
这个时代的教育,就是一节课一次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学习新的内容。
这样的课程一直到义务教育完成为止。
当然,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所有考试成绩之后,人们就可以选择专业课程继续深造上课,也可以完全放弃学习,找一个能胜任的工作,或者就是依靠社会福利,就混一辈子了。
这个时代没有学校,没有什么机构颁发的各种证明证书,只有个人腕表上的受教育记录,各大企业和工作单位看得也就是个人的学习记录,这是绝对无法造假的。
而且随堂学习,随堂考试,也能保证每一点知识都没有被忽略掉,哪怕后来会忘记一些,但至少通过考试的人都是曾经学到过以及学会了的。
幼儿课程比较简单,江波完成了今天的课程,就等着江涛来找他,然后两个人一起吃晚饭。
他们可以选择去食堂吃饭,也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由保姆机器人送晚餐过来。
福利院里的孩子不多,而且没有和他们兄弟年纪相近的小孩,实际上由于腕表上的课程的原因,这里的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时间规划,福利院里的小孩似乎也习惯独来独往,不大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有点像在一个学校里住校的校友,因为不是同班同学,所以彼此不大熟悉,也就是混个脸熟,见面的时候能互相点个头就算是打招呼了。
在这种情况下啊,江波和江涛也不愿意去冷冷清清的食堂里吃饭,反而他们兄弟俩在一起吃饭还比较温馨,有种家庭感。
何况江波的食量比较大,江涛也不想让自己的哥哥在吃饭时被别人侧目,一个三岁的小孩吃的比成年人还多,确实看起来有点吓人。
不过江涛已经习惯了,前世他没胃口的时候,就爱看那些大胃王的直播和视频,那些都是一个人能吃下十人份食物的存在,外表上看也与其他的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有些还瘦巴巴的。
江涛觉得,江波大概就是这样类似的奇人,这种能吃显然也是一种天赋。
江涛和江波是异卵双胞胎,他们长得不是很像,江涛是记得这一世父母的长相的,他自己长得像妈妈,而江波长得像爸爸。
江涛觉得,如果他们是同卵双胞胎的话,说不定他也有大胃王的天赋。
江涛本身是个简单的人,专注于音乐,对其他的诸如人际关系之类的事情都不在意,也不擅长。
哪怕经历了穿越,仍然不改其本质。
穿越只是一种奇异的经历,实在没有什么增加智商情商或者个人能力的功能。
在汉语言的大势力中,仍然延续了热爱美食的传统,尤其是大中华美食的传统。所以江波和江涛的晚餐颇为丰盛,有排骨,有青菜,还有番茄蛋汤,以及一大盆米饭。
这些饭菜都是保姆机器人做的,虽然不是那种大厨的精心制作,但是机器人做得饭菜绝对是统一的标准,不会有忽好忽坏的情况。
饭菜的种类虽然简单,但是分量很多,无论饭菜都是拿盆装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江涛的分量,其他的都是江波这个大胃王的一顿晚餐的份额。
江波已经恢复了记忆,当然不会像无知的幼儿那样吃得停不下来。不过既然他已经给江涛和保姆机器人留下了能吃的印象,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忽然改变也不好。所以江波还是把大份量的饭菜都统统吃完了。
吃完了晚饭,一天的固定活动就算是结束了。不过江涛还是拉着江波的手去了广场,在那里玩了一会儿,似乎是过去江涛担心江波吃撑了,所以养成了吃完饭就会拉他出来消消食的习惯。
过往的时候,因为江涛有一个成熟的灵魂,而江波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所以是江涛照顾江波比较多。
江波和江涛两兄弟就这样慢慢在福利院里长大了。
江波学习的速度很快,义务教育中的内容都是很基础的,与他从前在中学里学得课程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
因为想要学习这个时代的新科技,所以江波有意增快了自己的学习进度,不过十二岁就完成了所有的义务教育的考核。
但江涛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他固然有成年人的思维,普通的记忆类课程对他来说都没有问题,但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数理化白痴。
理科的课程都学得磕磕绊绊的,还需要江波给他另外补课,他才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所以江涛想要提前完成义务教育,然后选择音乐专业去精修,短时间内看来是完不成了。
江波完成了义务教育之后,想要学得第一样东西,也是与他的生活日日相关的东西,那就是机器人。
学习机器人的构造,学习机器人的编码,然后江波想要亲手打造自己的机器人。
现在江波能够接触到的这些日常的机器人,都是一些大企业的产品。就像是买回家的名牌电脑,软件还是该公司的,更新也要由该公司负责,出现障碍了也需要该公司保修。
这些机器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也会定期检查和更新程序,每当那些企业有新品机器人出售的时候,还有以旧换新的服务。
江波在福利院里几乎没有外出的机会,作为未成年人又没有自由上网的权力,所以他对外界的所知很有限。所接触过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东西就是机器人。
何况如果他学会了,在其他世界也可以制作机器人为自己服务,所以江波选定机器人作为学习的目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义务教育之外,所有高阶的专业课程,都不再是免费的了。
江波想要学习专业的机器人知识,需要很多信用点。
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按理说有很多简单的工作可以做,但问题是他还没有成年,所以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对他关闭的。雇佣童工在这个世界是很严重的违法行为。
江波在腕表上查询后,发现他现在只能接到一种工作,就是给其他的小孩做家教。通过腕表的连接,给需要补课的小孩面对面的补习,然后能拿到一定的信用点。
毕竟这个世界上,像江涛那样的不擅长理科的小孩还是很多的,因此这个工作还算是比较热门的工作。
所以江波开始做起了给小孩子当家教的工作,然后也能一边学习机器人制造的课程。
机器人制造课程有从易到难的一百多门课程要学习,有些不是直接与机器人有关,却是学习机器人制作必须要有的基础。
所以江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时候江涛写了一首歌,是一首非常暴躁的,听起来已经抓狂了的学习歌。
大概是江涛学习理科课程时累积下来的暴躁,然后通过音乐抒发了出来。
这个世界的版权法非常的严谨,江涛写下了这首新歌之后,就被腕表上传到了版权网站,保证了江涛的版权权力。
当然,因为江涛是未成年人,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所以他的名字是被隐藏了的。但是其他人若是想要用这首歌曲,就需要付给江涛版权费。
然后这首歌就在未成年的理科学渣们之间流行了起来,这是学渣们互相理解的歌曲,是他们的心声,特别能表达出他们那股憋在心里表达不出来的暴躁之情。
所以江涛那里得到了源源不绝的信用点,因为想要听这首歌的人很多,想要点唱的也不少。
江涛非常大方的把信用点划给了江波,让他能够学习他想学的课程。
至于家教工作,还是别去做了,花费的时间太多,获得的信用点太少,现在既然有了足够的信用点,何必让他哥哥再辛辛苦苦去给其他的笨蛋讲课他哥哥只需要专门负责给他这个笨蛋讲课就可以了。
江涛是挺佩服江波这个哥哥的,在他这个理科白痴眼里,十二岁就完成了义务课程的江波简直是个学习天才,智商超过一百八的那种。
实际情况是,江波实际上早就掌握了这些普通的知识,哪怕是三岁多的时候参加所有的考核,他想必也能通过义务教育考核。
但是本世界的教育规则是学一堂课,考一堂课。所以没有什么跳级或者越级考试的事发生。哪怕江波都会了,也必须要一堂课一堂课的上课考试,所以他到十二岁才总算完成了所有的义务教育。
江波也是感觉很累。因为他想早点完成义务教育,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上课考试。江涛觉得他是天才,实际上江波自己累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