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错位人生 > 第140章 第140章

七零错位人生 第140章 第140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35: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40章

等毓秀这封吓死人不偿命的信, 寄到了李桂芳手里了, 老家这边早已是春暖花开了。

而在此之前,李桂芳寄去的包裹抢先一步到达了京市。

包裹出乎意料的大,毫不夸张的说,竖起来比毓秀人还高。关键吧, 包裹还不止是体积庞大,份量还着实不轻。这年头,可没有送货上门这种规矩,甭管是汇款单还是包裹单, 都是先送张单子过去,然后由本人过来提取的。

偏生,毓秀拿到的是两样东西。

一张汇款单,一张包裹单。

本能的,毓秀以为是她奶在汇钱的时候, 顺便给她寄了点儿好吃的。算算时间, 估摸着她奶寄包裹的时候,还是寒冬腊月里。别说是京市了, 那个时候老家那边也冷得很,寄些家乡的土特产过来,合适不说, 还不用担心会坏掉,多正常呢

结果, 看着眼前那硕大无比的包裹, 毓秀直接当场石化。

连邮局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开始同情起了眼前这个小个头的年轻姑娘。原本, 南方姑娘就是偏瘦小的,毓秀看着比一般南方姑娘还是更加的消瘦,颇有一种弱柳扶风般的感觉。平常看着还不显,关键是将她跟那巨大的包裹摆在一起对比,哎哟喂

太惨了。

“不然同学你回去找人来帮你拿”邮局的工作人员看了眼包裹单上填写的京大地址,又瞧了眼毓秀,这一瞧,却觉得分外眼熟。哦对了,这小姑娘去年腊月里就来过的,当时寄了一堆的京市特产回去,他当时还心想着,小姑娘挺孝顺的,外出读书还不忘家里人。此时再一看,哟,她家里人也很不错啊,又是寄钱又是寄东西的,果然关爱什么的,都是相互的。

毓秀还是持续的迷茫中。

她今个儿是一个人过来的,毕竟邮局离学校也不是很远,再说她都来过好几趟了,没必要再喊人陪她一起。再一个,她琢磨着,就算她这会儿回去喊了张杨过来,估摸着靠她俩也没可能把这么大的一个包裹弄回宿舍的。

最最关键的,她呀,住在女生宿舍楼的513室

也就是说,她不单单要将眼前这个巨大的包裹想办法弄回学校去,还得扛着它上五楼。

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邮局的工作人员也是好脾气,主要是看这个小姑娘太惨了,哪怕里头装的都是好东西,想要拿回去,也是够为难人的了。因此,他只耐着性子等待着毓秀开口,反正大不了也就是今个儿暂时不拿了,横竖最近几天包裹量也不大,搁着就搁着呗。

果不其然,最终毓秀在犹豫了半晌后,还是决定先不拿了。

包括可以不拿,钱还是要取的。

早在学期快结束那会儿,毓秀兜里剩下的钱就不算多了,她倒是提前兑了一些饭菜票,可她当时并不知道学校食堂放假期间是关门的。因此,仅剩下的那些不多的钱,都被她在寒假里用在了买午饭上面。也得亏早晚饭辅导员做给她吃了,还有就是后来又在辅导员家里住了两天,以及酒席请吃饭等等。要不然,估摸着都不用等食堂开门了,假期还没结束,她怕是就要饿死了。

而如今,学校早已开学了,各个食堂当然也恢复了正常营业。还有毓秀最为心心念念的开水房,在开学第一天就恢复了先前的一天三次开门频率。

于是,毓秀又熬过去了一关。

说实话,独自一人离家千里,最该学会的技能还不是做饭洗衣打扫之类的生活技能,而是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各类难题,还包括合理分配生活费等等。

那才是真正应该掌握的技能。

这年头,很多学生都不一定拿过钱,更不可能无师自通的学会如何正确分配生活费。当然,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明白钱要省着点儿花的,其具体表现就是抠门,恨不得一分钱能掰成两瓣花。别的不说,毓秀老家隔壁村的那个考上省城师范的女大学生,就是这么个情况,往死里抠。

可凡事都有特例,完全随了毓秀的没有,但一个不留神,把钱花了大半的还是存在的。那接下来怎么办呢要么就是申请补助,要么就是想法子开源节流。最常见的就是免费汤配主食吃,省钱还管饱,机灵一些的,还能去寻找挣钱的门路。

要知道,毓秀念的是京大啊,就算在京市里,京大也仍然是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也因此,京大的学生想要找一些兼职,不说特别容易,但也不会太难的。常见是给高中生补课,还有学校也会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儿,像兼职的图书管理员,虽然钱少但很容易上手,以及校刊杂志投稿等等。

但凡你有心,总归是能找到活儿的。

花钱无度这种事儿,必须给一个深刻至极的教训,只有本人真切的体会到了因花钱无度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烦恼后,才能学会合理的支配钱财。

可惜,毓秀没能学会,她甚至都没来得及体会到缺钱的感觉,李桂芳的汇款单就到了。

那一次,毓秀错过了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而之后,又因为辅导员出手相助,她又顺顺利利的熬过了这一关。等到了开学后,辅导员肯定不能一直管着她,她就搬出了单身宿舍,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学生宿舍里。才算着饭菜票快用光了,现钱更是在假期里就用了个一干二净,她昨个儿还在烦恼这事儿该咋办呢,第二天汇款单和包裹单就来了

毓秀心情很好的取了钱。

这次的钱不多,只有一百块。不过对于毓秀来说,钱多钱少那就不是个事儿,反正花光了还会再有的。没亲自赚过钱的人,永远不会想到,赚钱是一件多么艰辛的事情。她只是开开心心的取了钱,想着暂时没有用到大钱的机会,就拿上学期在张杨的帮助下开的存折,将九十块钱存了进去,只在兜里留了十块钱。

那十块钱也没保住,等回了学校,她就在食堂窗口那边兑了八块钱的饭菜票,剩下的两块贴身放好后,脚步轻快的回到了宿舍里。

张杨是知道她去邮局了,见她两手空空的回到宿舍,还纳闷的问道“你不是去拿包裹了东西呢还是邮局今天关门了”

“我取了钱,但没拿包裹。”经张杨提起,毓秀才又想起那个还放在邮局里的巨型包裹,顿时忍不住犯了愁,“我奶不知道给我寄了什么东西,老大老大的一个包裹,都比我人还高了。”

“比你人还高”张杨不太相信,不过她的情商显然跟毓秀不是一个档次的,很快就收了面上的疑惑,还顺便给出了一个主意,“回头让你那个朋友帮你拿呗。”

毓秀迷茫的看着她,反问道“我的朋友”

那一瞬间,毓秀想起的却是由她奶亲自指定的朋友甄珠。没办法啊,从小到大,李桂芳只指着甄珠对毓秀说过是朋友。可甄珠在老家,她在京市没有朋友。

张杨露出了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心说得亏那个清大的学长没听到这个话,不然还不得气成心梗事实上,就在刚开学时,郝新明就来过女生宿舍楼这边了,偏那天毓秀是下午才从辅导员单身宿舍搬来了,同宿舍的其他人也不知道毓秀的下落,就这么完美的错过了。

不过,从那天后,张杨总算知道了那个经常来找毓秀的帅气小哥是隔壁清大的学生,念大三了,还是京市本地人。当然,最后一点不是郝新明说的,是张杨自己听出来了,毕竟那货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苗同学,我说的是你你好朋友哥哥的同学。”

听懂了

毓秀犹豫了一下“可他是男的呀,他不能进宿舍的,我要怎么把东西扛上来”

此时的张杨还不知道毓秀是真的不爱夸张,她都说了包裹比她人还高,那就是实打实的。可惜,张杨的想象力不够,只认为毓秀是夸大其词了。

因此,她一个嘴快就道“我帮你扛上来呗,多大点儿事情呢。”

确实没多大点儿事情

等两天后的周末时,郝新明兴冲冲的过来找毓秀,这次确实没扑个空,甚至毓秀在看到他时,那叫一个两眼放光。不过,毓秀还是迟疑的问道“你能跟我一起去邮局拿个包裹吗那包裹挺大挺重的,要不然你帮我喊一下卓凡哥哥”

毓秀其实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甄卓凡,问题是,她觉得甄卓凡不一定能扛得动。

郝新明原本是乐呵呵的,一听后面那话,还等啥啊

“我帮你,不用找甄卓凡,他去图书馆看书了。”

这话相当的令人信服,毓秀也没多说,就领着他往邮局去了。也是等到了邮局里,郝新明才意识到,毓秀口中的那个又大又沉的包裹究竟是什么概念。

还好,仔细一掂量也就那么大几十斤。郝新明甭管咋说也是个壮小伙儿,用扛的还是能勉强走路的,只是他原本想好了,故意走得慢一点,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正好跟毓秀边逛边聊天。毕竟,在先前跟毓秀出去,不是直奔目的地,就是办完事立马回来。眼下这机会多难得呢,完全可以慢悠悠的逛上好久。

然后

事实上,郝新明一路上连一个字都没说出口。得亏毓秀这人本来就是个安静性子,俩人就这么沉默不语的从邮局走回了京大校园,一直走到了女生宿舍楼下,郝新明放下包裹抬头往上看,整个人都不好了。

对哦,他是去过毓秀宿舍的。那还是上学期刚开学时,因为考虑到新生东西多,可能需要家里人上去帮忙,至少在最初的一两天里,女生宿舍楼是允许家属出入的。当然,限制还是有的,主要是时间的限制,以及舍管员每天晚上都会检查,看有没有外人留宿的。

也因此,郝新明得以知道,毓秀的宿舍在五楼。

他傻眼了。

“苗、苗同学”张杨比郝新明更崩溃,她是估摸着时间下楼的,本来是想着,就清大那货肯定会故意拖时间,好乘机跟毓秀约个会啥的。也因此,她已经提前扣掉了那部分时间,比预估的慢了一刻钟不止,结果她都下楼了,还没瞧见毓秀他们。

幸运的是,她没等多久,就看到了毓秀朝她走来。

不幸的是,同时她也看到了跟在毓秀身后那扛着巨型包裹的清大那货。

张杨想抬手给自己几个大耳光子。

哪知,舍管员也看到了这一幕,好奇的跑出来问毓秀是什么情况。毓秀告诉她,是奶奶给寄来的东西。舍管员瞅瞅毓秀那小胳膊小腿儿,又瞥了一眼已经被吓傻了的张杨,很快就有了决断“我领你上楼。我打头走在前面,你扛着东西跟着我。走吧”

郝新明

最后的最后,包裹终于到达了毓秀的宿舍,毓秀得了张杨的提醒,拿了前个儿刚兑的饭菜票,打算请郝新明吃个食堂以表感激。可惜,郝新明真的绷不住了,他借口学校里还有事儿,说过几天再来找毓秀。

毓秀乐得如此,她倒不是小气,而是满心好奇的想知道她奶究竟给她寄了什么东西。

送走了郝新明之后,毓秀高高兴兴的拿了小剪子打算拆包裹,想起这学期刚开学时,张杨还拿了家里的吃的回宿舍里分,她当即也许诺道“要是我奶给我寄了家乡特产好吃的,我也给你们分。”

张杨还真不差这么一口吃的,她家条件不差的,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那也是双职工家庭。而且她哥姐都已经参加工作了,家里的负担其实一点儿也不重,只是因为见多了父母哥姐工作辛苦,因此格外得勤俭节约而已。

她只好奇一个事儿“你奶到底给你寄了什么东西,怎么能那么多呢”

这是把全部家当都给寄来了吧

毓秀其实也不清楚,不过她很快就知道了

事情还得从正月初一说起。

甭管是哪边,整个正月里多半都是走亲访友的。可惜,苗家这边真的没啥亲戚,最多也就是正月初二那天,已经出嫁了的招娣会抱着儿子回一趟娘家。别的亲戚吧,苗家这边的亲戚照样是由苗解放去走动的,李桂芳原本就跟他们处不好,经了毓秀那一桩事儿之后,别说相处了,就是偶尔在村里头碰了面,都难掩尴尬。

要说不同的话,今年正月里,苗解放是拖着儿子苗飞跃去走亲戚的,然后甄美不甘被抛下,吵着闹着也要一同去。苗解放倒是无所谓,只是心里纳闷甄美居然喜欢去苗家亲戚那边走动。然而事实上,甄美只是觉得苗家叔公人不错,起码上次那场闹剧之后,李桂芳骂归骂,已经不敢再动手打她了。

除非她自己又作死。

等家里人走了个七七八八,盼娣又照旧屋前屋后的一通忙碌。李桂芳拉着个脸站在院子里,心情十分得不美妙。

想也是,就算她只得了一个儿子,可她儿媳还是挺能生的。且不论生男生女,起码生了五个娃儿。可眼下,最大的嫁了,老二忙着干活,老三去京市上大学了,老四还不如死了,最小的金孙孙又跟他爹出去走亲戚了。

唉,就只留下她孤老婆子一个人。

左思右想之后,她就决定收拾屋子,顺便盘算下家里还有哪儿能挤出钱来。偏就在这时,她娘家嫂子来找她说话了,直言家里一团乱的,不过横竖家务活儿都有儿媳妇们来操持,还不如跑出来偷个懒。

“嫂子,我可羡慕你了,有好几个儿媳妇呢。”李桂芳叹了一口气,以前何小红还在家里的时候,她是左看右看皆不顺眼。等何小红刚走了时,她是瞬间解气了,可随着时间久了,她还是觉出了不对味儿来。

以前她觉得,家里没个男人不成样子。后来她才知道,没有女人更烦。

她本人年纪大了,已经干不了多少活儿了,最多也就是生个火做个饭,偏生乡下地头家务活儿太多了。甚至不说家务活儿了,但凡勤快一些的农村妇女,都会想法子养鸡喂鸭,还有养猪崽的。辛苦不怕啥,为的就是家里能多个进项,或者给饭桌上添一道菜。

可她是真的干不动了。偏生,招娣早就已经嫁出去了,盼娣是在九月里就去县城里打工了,毓秀就不用说了,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底下的甄美她已经彻底不抱什么希望了,只盼着赶紧找一户人家给嫁出去了。

至于苗解放和苗飞跃,那直接歇了这份心吧。

李桂芳年轻时候就没怕吃苦受罪,没曾想,临到老了才发现自己压根就撑不起这个家。

她嫂子就劝她了“人都说先苦后甜,我是觉得你年轻那会儿已经把苦头都吃完了,以后啊,就等着享福吧。”

“唉,你们都说我是享后福的,可也不想想,眼下这个家早就家不成家了。”何小红就算再傻再懒,有这么个人在,起码家里有人气。李桂芳有时候都不敢想象,等再过几年,所有的孙女们都出嫁了,她也老了甚至很有可能直接没了,被剩下来的苗解放和苗飞跃的日子又该咋过呢

“我听人说,盼娣打算年后去南方打工”

“是啊,她说趁年轻多攒几个钱。”李桂芳看了她嫂子一眼,没等人开口劝她,就摆摆手,“我知道你的意思,她去南方就顾不了家里了。可我强留又能咋的家里的活儿是需要人干,可她要是留在家里,又能留几年呢当初何小花算是嫁得晚的了,那不也是二十五六岁就嫁了的差那么一两年有啥意思呢”

都说把闺女嫁得近一些能多回娘家,可这话吧,李桂芳第一个不相信。

就不说嫁到附近村子的招娣了,单说她自己好了,她嫁得还是同村的,你看她是不是老回娘家去就算偶尔碰上了,能多说几句话,那又管什么用总不能让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孙女,见天的回娘家干活吧真要是这样,就算夫家那边不吭声,她也能叫乡亲们把脊梁骨给戳断了。

“我现在最犯愁的就两个事儿,一个是毓秀啊,她太能花钱了,家里的钱已经不凑手了,我还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还有就是,等以后孙女们一个个的都嫁出去了,我也老到不行了,解放他咋办飞跃他咋办”

李桂芳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语气诚恳的拜托她嫂子“嫂子你要是有什么好人选,千万要给我留意着。”

“啥意思你是说解放还是飞跃”

“解放”

“哦,行吧,我会留意的。”她嫂子想了想又问起了毓秀的事情,问那孩子真就有那么会花钱咋的以前没看出来这么不懂事儿呢

“也怪我,怪我没给她说清楚。放心吧,我已经让盼娣写了信,在信里仔仔细细的跟她说了家里的情况,让她紧着点儿花用。”说到底,李桂芳还是不忍苛责这个自己捧在手心里疼爱了十多年的宝贝疙瘩。

她嫂子纳了闷了“我就说啊,毓秀多乖巧的一孩子,你跟她好好说,她就没有不听的。其实啊,孩子都是好孩子,毓秀也好,她爸也是,不都挺好的吗”

“毓秀也就算了,解放”李桂芳就算是亲妈,也没办法说自己儿子有多好,实在是没脸夸口。

可她嫂子却摇了摇头“解放跟毓秀差不多的性子,桂芳就没发现其实说起来,我老早就察觉到毓秀长得跟你们家其他人不像,估摸着村里人也察觉到了。可为啥从来没人说呢第一,何小红就算又懒又馋又没用,可她对解放还是不错的,绝对不可能偷人。第二,毓秀是长得不像你们家的人,可她脾气像啊那脾气、那性子、那做派,简直跟解放一模一样”

李桂芳懵了。

“你自己想想看,解放是不是打小就是,你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人家都说,娶了媳妇忘了娘,你看他娶了媳妇生了娃,还是听妈的。毓秀也是啊,别家孩子不都是听爹的听妈的,哪儿有越过爹妈直接听奶的我老早就想说了,说毓秀那娃儿还真就是随了她爹的性子,还好还好,只是性子像,脑子还是很灵光的。”

李桂芳继续懵圈中。

她嫂子絮絮叨叨的又说了好多,临了才意识到自己偏题了,继续拐回来说毓秀花钱这个事儿。她边说还边琢磨,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要我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算有错也是大人没教好。桂芳你别生气啊,村里是有那些个爱嚼舌根的人,说毓秀啊,越长大越不像话了,家里人吃糠喝稀的,她自个儿穿得漂漂亮亮的,还说她不懂事不体谅家里人。”顿了顿,她嫂子很是不好意思的低了头,“我原觉得那些话也有道理,可今个儿听你这么一说,我又细细的这么一想,还真就是”

李桂芳僵着脖子看过来,下意识的问她“是啥啊”

“是咱们当大人的变了不是孩子变了”

讲道理,李桂芳压根就没听懂这个话是啥意思,好在她嫂子又接着往下说“你想想,解放也好,飞跃也好,还有毓秀啊,他们小的时候,你是不是想着只要健健康康的长大就好,别的事情咱们当大人的可以帮他们解决嘛是不是这个理那没问题啊,他们就长大了,没心没肺的长大了,遇到事儿就来找你,这不就是咱们教的吗”

“唉,孩子没变,是咱们对孩子的要求啊,越来越高了对了桂芳”

李桂芳被她吓了一大跳“啥”

“我想到了你不是说毓秀在京市那边花钱花得厉害吗买衣服买鞋子都特别花钱对不对那是自然的,首都啊,首都要是跟咱们乡下地头一个样儿,那还能被叫作首都吗要我说,这事儿真不赖孩子,她没衣服穿,不得花钱去买啊没鞋子穿,难道你忍心叫她冻着所以啊”

这时,李桂芳已经听懂了,下意识的跟着说“我帮她在这里买好寄过去”

“都不用买,她难道以前就没旧衣服了别给那个小美了,她在甄家长到十几岁,你养不熟的。索性都给毓秀寄回去,我记得毓秀的旧衣服里头,起码有九成是我给她做的”她嫂子美滋滋的笑着,“她穿着给美了,好多老顾客都是毓秀帮我拉的,跟我说啊,要做毓秀那个式样的衣服”

李桂芳不聊了,她起身就往屋里冲。

这一刻,她仿佛瞬间年轻了几十岁,手脚麻利的开始收拾衣服裤子鞋子。想起毓秀去京市时,几乎没拿什么东西,她想了想,不单将春夏的旧衣服打包了,连让凉席都给卷起来一并收拾好。

等收拾了个七七八八的,李桂芳忽的灵光一闪。

对呀毓秀在信上不是说,她申请农村困难补助被拒绝了吗理由好像是她看起来不像是那种需要补助的人

那行啊,穿上旧衣旧裤旧鞋子,这样不就像极了家境贫困亟需补助的农村学子了吗

李桂芳顿时大喜,她都等不及盼娣回来,就直接冲出去把人喊回了家,一叠声的催促着让写信“盼娣你写,你跟毓秀仔细说说,让她重新申请补助,就算上学期咱们家里不困难,还不兴这学期家里没钱了让毓秀跟老师说,就说咱们家啊,家道中落,原地困难了”

盼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