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错位人生 > 第72章第072章

七零错位人生 第72章第072章

作者:寒小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35: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072章

何小红这突如其来的反常, 差点儿把可怜的来弟吓成傻子。幸好,反常的时间维持的不是很久,到家里其他人陆续回来后,何小红就恢复了正常。

直到吃晚饭时, 何小红主动提起了她今个儿回过娘家的事情。

讲道理, 李桂芳一点儿也不在乎糟心儿媳去干啥了。这要是农忙期间, 家里人全忙得脚不沾地, 何小红敢偷懒耍滑也别怪她骂人了。可眼下都深秋了, 哪怕是头耕牛那也不能一年到头连轴转,何小红想偷个懒啥的,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李桂芳不在乎,何小红却很想跟家里人分享这桩事儿,尤其是听听李桂芳的想法。

于是, 她就将她二妹何小梅婆婆的异常情况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着重强调何小梅婆婆完全不在乎儿媳生不生孩子,甚至还帮衬着儿媳,令人十分的摸不着头脑。

“大概是脑壳坏掉了吧。”李桂芳随口搭了一句。

“我妈都急疯了,到处求人要偏方。”何小红抿着嘴一脸的不愉,她想起自己前些年一胎又一胎全是闺女时, 她妈虽说面上看着也很焦急, 却没帮她求过什么偏方, 更不曾冒风险找半瞎破解。不过, 最后那话她还是没说出口, 哪怕再怎么生气, 那也是她娘家亲妈,搞封建迷信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她可不敢把亲妈供出去。

李桂芳还是没在意“着急才是正常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不是脑壳坏掉了还能是为啥”

这个回答,何小红肯定是不满意的,可她见李桂芳确实对这个话题没啥兴趣,也就闭嘴不说话了。虽然没再吭声,可何小红还是忍不住将这事儿放在了心上,殷切期盼这里头有什么问题,当然最不愿意的就是何小梅是真的摊上了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婆婆。

除了何小红,苗家其他人对于何家的事情是半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

比起说别人家的闲话,还不如仔细琢磨接下来该干点儿啥。

苗解放的脑子不够活泛,可李桂芳还是很能耐的,尤其她搭上了她娘家侄女的顺风车,如今把农副产品做的风生水起。可惜的是,家里一共也就巴掌大的那么点儿菜地,就算再怎么精心侍弄,那也不可能让产量翻倍。至于鸡蛋鸭蛋之类的,也是一样的道理,就算自家外加李家那边每天都能收上来不少禽蛋,看着是挺多的,可拿去县城里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李桂芳的娘家侄女李兰香如今是在县城的纺织厂上班,管她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反正是有人脉的,帮着牵线搭桥吃下这么点儿农副产品,简直不要太容易。事实上,就算再翻个几番,那边一样能尽数吃下,毕竟这边给批发价还帮着送到人家手上,比他们自己去城郊的农贸市场买省事儿多了。

从去年到今年,其实严格算下来,已经有一年半光景了。李桂芳尝到了甜头,做梦都想扩大产量,可要想扩大产量,需要菜地和人手。她倒是可以继续压榨蠢儿子,可菜地从哪里来呢

又几天后,气温再一次下降了。

跟每一年的冬天一样,毓秀搬起铺盖搬到了她奶所在的东屋。

苗家院子大,屋子也不少,不过其实常用的也就那几间。像堂屋是全家吃饭的地儿,当然也是几个孩子写功课的地方;东屋一贯都是李桂芳的地盘,她那头土炕不算大,倒是这几年陆陆续续又添了几个木箱子,不知道藏了多少好东西;西屋是苗解放和何小红住的,自打苗飞跃出生后也一直住在那头;再就是招娣和盼娣所住的屋子了,就在东屋隔壁,苗解放特地弄了个半间房的炕,为的就是将来闺女们哪怕长大了,一顺溜儿也能躺得下。

不过,他们这一带虽然也都砌了土炕,却不是北方那种能生火取暖的,而是单纯的土块垒起来的,最多也就是在上头铺上一层又一层厚实的干稻草,殷实人家还会拿旧衣裳破褥子垫着,再往上才是床单被褥。每到冬日里,李桂芳总是担心毓秀挨冻,毓秀也乐得卷起铺盖找奶奶。

这本是一桩很寻常的事情,毕竟每年都要经历这么一回的,偏何小红心里揣着事儿,是见一次难受一次,年年见那就年年难受。

只因为李桂芳担心的人里头,永远没有何小红的亲生娃儿。

担心完毓秀挂念来弟,前者是因为宠成习惯了,后者毕竟年岁小。当然,苗飞跃年纪更小,还是苗家唯一的小孙孙,甭管从哪方面来看,李桂芳都应该将这个金孙孙疼到骨子里才对。可问题在于,苗飞跃出生的时候何小红发生了意外,哪怕李桂芳这人对儿媳再怎么刻薄,那也不可能抱走儿媳妇用一条腿换回来的孩子。

别看苗飞跃每次被他亲妈逼着念书时,都会嚎啕大哭抵死不从。可事实上,因为他打小就是由何小红带着长大的,整个家里最亲近的还是他亲妈何小红。

谁带的孩子跟谁亲,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桂芳疼孙子,可无奈孙子不跟她亲近,她也做不出来上赶着讨好一个小破孩子的事情。那就很无所谓了,反正家里有啥好吃的都是几个孩子均分的,明面上李桂芳一碗水端平,暗地里还是继续偏疼毓秀,顺带拉一把年岁小身子骨弱脑子还不好使的来弟。

来弟

既有印象是很难改变的,哪怕来弟自打上了小学以后,回回考试都是双百分,还被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以及语文课代表,今年五月里更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可惜,在李桂芳眼里,来弟还是那个秃头小傻子。

相较而言,毓秀在李桂芳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好上太多了。

从最最最早的赔钱货丫头片子,到救了她两回的救命恩人,再到心肝宝贝小孙女这么十几年下来,那是越宠越习惯,越习惯就越宠着。偏巧,毓秀还是那种奶奶最棒的单纯娃儿,祖孙二人的感情深厚而稳定,以至于连甄珠一口咬定,毓秀喜欢的人就是苗奶奶,而不是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歪瓜裂枣。

甄歪瓜裂枣伟

几乎是随着毓秀再度搬回东屋去,仿佛一夜之间就从深秋跳到了初冬。

他们这一带很少下雪,最多也就是临近过年那阵子落下一些雪籽,就是那种眼看着洋洋洒洒的飘落下来,可每每落到地上就悄然消失,别说堆雪人了,连雪片都攒不下来。这么多年以来,一共也没几年的冬天能看到雪,就是有,那也是落在屋顶上,远远的看过去有一层雪花花。

可今年,也不知道咋回事儿,随着初冬的到来,温度一下子降低了很多。有准备的倒是还好,就怕早先没准备家里也没多余的布和棉花的,能把人给冻瓷实了。

苗家倒是比别家要好很多,别忘了每回逢年过节,上头都会派人下来慰问探望烈士家属。早些年,物资匮乏的时候,送过来的慰问品多以食物和日用品为主。而最近这两三年,底下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了,上头明显也宽裕了很多,送的慰问品不单数量多了品种还丰富了不少。

而最明显的,就是今年了。

因为上头慰问一般都会选择工作日的缘故,等毓秀她们放学回到家,家里已经只剩下自家人了。来弟比姐姐们要幸运,谁让小学放学早呢她跑回家时,虽说下乡的干部们已经离开了,可队上来了不少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来弟都不需要询问就知道了今个儿的盛况。

眼见姐姐们回来了,来弟欢欢喜喜的冲上去“好多好多厚衣服啊新的,大小号都有看我”

毓秀姐妹仨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放下书包,就被来弟秀了一脸。

来弟早上还穿着毓秀穿不下的旧袄子,这会儿已经换上了一件全新的,还不是最为普遍的灰色深蓝色,而是一件鹅黄色的长款棉袄。看着簇新鲜亮不说,都不用上手摸,就感觉异常厚实,穿着肯定暖和。

招娣羡慕坏了“真好看啊”

比起提前上学的妹妹们,招娣当初非但是八岁才上学的,还额外多留级了一年。也因此,哪怕一样都是上初一,但其实她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大孩子了。甚至这个年纪在乡下地头都已经不能算是孩子了,而应该说是一个大姑娘。像有些性急的人家,都开始给她这个年岁的女孩子寻摸对象了,哪怕不着急嫁人,也可以先定下来。

也因此,招娣比家里其他孩子更爱美一些。这也好理解,任凭哪个姑娘家在十来岁的年纪里不爱美的可碍于家里的条件,招娣就算心里很羡慕有漂亮衣服的同学,她也不会跟家里提要求。她想着自己好歹是家里的大姐,隔几年还能穿一回新衣服,像她二妹盼娣,那才是从出生到现在,一回新衣服都没穿过。

“你们进屋啊里头还有”来弟在原地又蹦又跳的,开心得很。

她以前没觉得穿新衣有啥,可架不住从穿越到现在一回新衣服都没穿过。事实上,苗家的情况是这样的,盼娣拣招娣的旧衣服穿,来弟拣毓秀的旧衣服穿。当然,有时候招娣也不一定有新衣,而是用大人的旧衣改一改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来弟已经算是幸福的了,一则毓秀的衣服都是由李桂芳娘家嫂子用缝纫机做的新衣,二则毓秀生性文静内敛,很是爱惜衣服,所以就算是旧衣也多半是九成新的。

对比队上多半孩子,尤其是家里排行靠后的闺女们,来弟已经算是超幸福了。

可她还是怀念自己的上辈子,一有空就逛街,没空也可以网购,什么双十一、618唉,好日子一去不回头,她已经沦落到有新衣服穿就乐成傻子的地步了。

听了来弟的话,招娣眼前一亮,一下子就飞窜进了堂屋。紧跟着就是盼娣了,她起步虽然比招娣略慢了一拍,可俩人几乎是同一时间跨过堂屋的门槛,眨眼间就进了屋。

来弟被这迅猛的动作给惊住了,不禁感概基因的力量是伟大的,瞧瞧这架势,说她俩跟甄珠没血缘关系都不可能。再扭头看毓秀

毓秀慢腾腾的按着自己的步调往堂屋走,边走还边调整了一下书包带子,等发现来弟还立在原地时,毓秀停下脚步伸手拉过她“回屋呀,外头冷。”

“新衣服”来弟咧嘴笑着,心情很好的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厚棉袄。

社会主义好啊,社会主义还会给她送厚实的新棉袄穿,真的是太好了

等慢性子的毓秀牵着来弟的小手走进堂屋时,招娣和盼娣已经乐疯了。

李桂芳其实已经把绝大多数的慰问品都收起来了,留在堂屋桌上的,也就是大厚棉袄以及一堆的文具。招娣和盼娣就是围着大厚棉袄欢呼的,因为这些棉袄全然不像是他们这一带臃肿的风格,而是颜色鲜亮款式新颖,一看就是城里姑娘才会穿的那种。

“哇,这铅笔盒真好看哇,硬壳本子哇”

今年的慰问品太高级了,连一贯淡定的毓秀都淡定不了了。毕竟,刚才来弟明明说的是新衣服,可等她进了屋,看到的却是几乎占据了半张饭桌的文具,以及厚厚的一摞书。

毓秀几乎是扑了过去,然后身形一顿,紧跟着她就将那一摞书最上面的一本厚书拿了下来,满脸都是惊喜“新华字典”说着,她就将字典抱到了怀里,满脸都是幸福满足。

饭桌另一边,招娣一手抓了一件大红色的棉袄一手拎着一双厚棉鞋,盼娣则努力将一顶棉帽子往自己脑袋上套,她俩正高兴着,就目睹了眼前这一幕,顿时愣住了。

来弟默默的抬手捂住了眼睛,这画面太美,她不敢看。

心里却道,毓秀这名字真没取错,是不是钟灵毓秀暂且不提,反正她确实挺秀的。

因为各人的需求不同,像别家那种姐妹之间争抢一件新衣服的事情在苗家是不会发生的。当然,别管啥需求不需求的,有李桂芳在,谁也不敢生事就对了。反正新棉衣按照大小号,每人都有一件,文具则粗略的分了一下,毓秀最多,盼娣其次,招娣和来弟最少。

原本,来弟是没啥意见的,她又不是真的热爱学习,再说小学生确实不需要那么多纸笔文具。然而,没一会儿她就不高兴了。

只因李桂芳表示,她是按照脑子的好使程度来分的,自我感觉特别公平。

听了这话,来弟本能的先看向傻大姐招娣,随后就用质疑的目光盯着李桂芳猛瞅,暗道我在你心中就是这么个档次李桂芳看懂了,随手往她脑壳上一拍“没啥的,起码你比你爹妈都聪明。”

来弟

所以你觉得比苗解放和何小红那俩口子聪明是赞美

刚因为穿上了新衣服而高兴不已的来弟,迅速陷入了自闭之中。

然而,就算这样,整个家里最不高兴的仍然是何小红。原因也简单,慰问品里除了给苗家五个孩子都准备了新衣服外,还有更好的军大衣。可惜,李桂芳很快就将军大衣收了起来,理由是,大人又不是小孩子,穿啥新衣服旧的军大衣继续穿呗,还不是一样暖和。

没新衣穿仅仅是何小红不高兴的其中一个理由,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毓秀和来弟都穿上了城里孩子才有的成品新棉衣,而甄家那边

如今的甄家早已不是以前的那个了,甄兴华工资少了一大截不说,他本人也不往外头跑了,就苗家姐妹穿的新衣,那都不是县城里能买到的。偏生,甄珠一年比一年胖咳咳,是壮反正去年的衣服她肯定穿不了了,周萍就扯了布,又翻出旧棉袄里的棉花,给她重新做了一身厚棉衣。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头几乎多数妇女都会自己裁布做新衣,周萍那手艺不算很好。不过棉袄嘛,量好尺寸裁好布,然后将棉花填充进去,缝起来就可以了。款式是很老旧的,料子也不算特别好,就是普通的棉布,不过暖和性还是不错的。

就是吧,本来就壮实得很的甄珠,穿上周萍给她做的厚棉袄,整个人宛若一个巨型肉球。

至于毓秀,她本来就是偏瘦的体型,加上最近一年在抽条,身上穿的又是长款的成品棉袄,无论是从哪方面比,都将甄珠稳稳的压了下去。

其实这也不能全赖棉袄,身材和颜值才是至关重要的。

可何小红肯定不会那么想,在头一次看到这近乎惨烈的对比后,她一口血哽在嗓子眼里,差点儿来了个当场去世。

偏生,甄珠一点儿也不知道她差点儿就永远的失去了她亲妈,还高高兴兴的凑到了毓秀跟前,拿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毓秀身上的新棉袄,满脸羡慕的道“真好看这棉袄很贵吧苗奶奶可真舍得啊”

因为前一天放学很晚,甄珠就直接回家了,完全不知道苗家被慰问品包围这件事儿。当然,这里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甄兴华忙于工作,而周萍几乎不跟队上的人家来往,所以甄家完全不知道队上的最新消息。

也因此,次日一大清早,当甄珠兴冲冲的跑到苗家,来找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时,成功的被惊到了。

听到甄珠的话,毓秀刚准备给她解惑,可这时招娣和盼娣已经跑了过来,她俩也穿上了新衣服,面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其实,依着她俩原先的打算,是想等过完年再穿新衣服的,结果被李桂芳嫌弃了一脸,说傻子才留着厚棉袄不穿故意挨冻的,要是冻出毛病来,她是不会出医药费的。为了不当傻子,当然更为了不生病吃药,今个儿苗家四姐妹全穿上了新衣服,包括还在堂屋慢腾腾吃早饭的来弟。

甄珠不禁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哇你们怎么”

盼娣喜滋滋的解释了起来,她不解释还好,一说原委,甄珠更羡慕了“苗爷爷一定很厉害吧他都过世那么久了,还有人记着他。”

“那当然了,我爷爷可是革命烈士”毓秀两眼晶晶亮,她还拍了拍自己的书包,高兴的道,“对了珠珠,我还得了一本簇新的新华字典,回头借给你看”

甄珠我做错了什么

盼娣忍着笑拉走了突然陷入自闭的甄珠,毓秀和招娣也赶紧跟着出门。谁让初中离家那么远呢不抓紧一点,就赶不上晨读了。

等她们几个走了没多久,来弟也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堂屋,她瞄了一眼明显心情十分不好的何小红,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最后也没忍住嘴欠的毛病,临出门前冲着何小红摆摆手说了再见,嘴里哼哼道“我是学校最靓的崽儿”

何小红心态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