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二合一哟

七零年超级学霸 二合一哟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可控核聚变的突破, 让华国在电气时代取得了反超, 苏娇杨作为可控核聚变项目的领头羊,自然需要考虑‘如何将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一时的优势并不是永久的优势, 奇迹并不仅仅会垂青自己。

同任爱国说的这个项目是在当年六月份申请的,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该项目的第一责任单位以及第一承担单位, 积极发挥作用,同科技部、国防部、石油工业部等多个部门多方协调,顺利将这个体量‘五千亿’的大项目申请了下来。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早就成为了国内学术圈所有研究员心中的象牙塔, 经费足、绩效高、平台好, 不知道多少研究员削尖脑袋想要挤进来, 好在国重最近几年同不少地方高校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然的话, 国重的研究员怕是会被套麻袋打。

听到国重申请了一个五千亿级的大项目之后, 国内学术圈的人都酸了。

那些同国重有过合作的人当下就坐不住了,赶紧托关系找门路的联系国重,看自个儿能不能加入进来, 就算分担不到一个完整的课题, 能够分担几个零散的研究专题也好啊!

有项目做, 就有充足的经费搞研究!

手里头经费足, 就能多拿一些科研绩效!

另外,谁不知道国重的项目里,科研绩效的提成特别高?

那些没有同国重合作过的研究员则是赶紧找门路,想要拜访一下苏娇杨,希望能同苏娇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这些人跑去国防科大找苏娇杨, 发现苏娇杨不在,又跑去鹏城高能电池研究所找苏娇杨,苏娇杨依旧不在。

这下,这些研究员都懂了,苏娇杨是故意躲着他们呢!

可苏娇杨到底藏到了哪儿?

学术圈的人自发地成立了一个‘寻找苏娇杨联盟’,这些人都负责各自所在的研究所与高校,一旦在自家地盘山见到苏娇杨的身影,立马想尽一切办法将苏娇杨拖住,并且尽快通知联盟中的其它成员。

反正现在的超级高铁几乎快得要上天,苏娇杨只要不出国,哪怕躲到了边疆去,最晚也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必定能赶到。

这个‘寻找苏娇杨联盟’的人自认为自个儿的计划□□无缝,就算苏娇杨藏到天涯海角,他们都能将苏娇杨给揪出来,可有谁能想到,苏娇杨去的还真是一个他们根本不可能找到的地方——7411兵工研究所。

————————————————

当初国重向国防部申请项目的时候,国防部的现任领导就委婉地同苏娇杨提过一句7411兵工研究所的事儿。

7411兵工研究所看似同苏娇杨没多大关系,实则背地里的缘分却深的惊人——当初苏娇杨在川蜀军区待了三年,那三年里,苏娇杨一直都在为川蜀军区进行‘装配升级’,立下了不少功劳,苏娇杨离开川蜀军区的时候,情真意切地向川蜀军区的大领导建议过,让大领导成立专门的兵工研究团队,这便是7411的前身。

川蜀军区将成立兵工研究团队的打算报到了国防部,国防部的领导觉得有这个必要,便暗中成立了不少兵工研究所,分布于祖国各地的深山老林中,7411便是这些兵工研究所的核心。

国防部的领导同苏娇杨约了一个会议,保密等级挺高,会议地点就在7411兵工研究所。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献礼建国五十周年。

即,为即将到来的1999年提前做准备。

五十周年是一个‘大节’,中华民族拜托外邦控制,真正站起来,屹立于世界东方,已经过去半个世纪。

这半个世纪中,华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顶着技术封锁的重重压力,实现了脱贫致富,正在伟大复兴的路上一路狂奔。

那国防部的领导同苏娇杨说,“苏教授,我们听闻当初造‘超级高铁’的团队,近些年一直都在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想咨询一下,有没有办法将超级高铁的速度拿到天上去,建设一支航空航天部队,一来是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安全、不稳定情况作出部署,二来是为这场全球性的航天竞赛做准备。”

“将‘超级高铁’搬到天上去?有点意思。”

苏娇杨琢磨二三,从包里摸出一张纸来,当场便开始验算绘图,会议室中的人也不打扰,静静地等着苏娇杨。

茶添了三杯之后,苏娇杨停下笔,道“理论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超级高铁’的速度虽然快,但我们主要克服的依旧是来自于空气以及轨道介质的摩擦力,还有就是需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如果是将‘超级高铁’搬上天的话,轨道介质的摩擦力、空气的阻力、地球的引力等,都会得到了一个全方位的降低。”

“我刚才计算了一下,在理想状态下,这种航空航天飞机可以实现五十分钟内部署全球。只不过具体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我的意思是,我们能够将航空航天飞机送上天,在五十分钟内将它送到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位置……的上方。如何让这些航空航天飞机减速并且平稳着陆,是一个大问题,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国防部的领导听得手都抖了,“五十分钟?部署全球?”

苏娇杨点头,想了想,她又补充了一句,“如果算上降落时间,机动减速时间的话,可能得多占十分钟。最迟一个小时,全球范围内都可以实现精确部署。我做的推算,您大可以放心。我也搞了十几年的研究,断然不会无的放矢。只不过这个项目很大,属于系统级项目,到本世纪末,想要实现不难,但花费的精力与钱财都不是少数。”

“当然,这项目如果能够啃下来,那受益面会相当大。航空航天飞机可以搞,深海潜艇也可以搞,直接将这套技术搬过来就可以。比如说航空航天飞机是在一个低压情况下运作,需要合适的材料抵抗内压,而深海潜艇则是在一个高压情况下运作的,需要合适的材料来抵抗外压。”

“不论是航空航天飞机还是深海潜艇,都要营造一个适宜人类的环境,这点也是共通的。另外,就是提速问题,深海潜艇的速度肯定比不上航空航天飞机,但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

“最主要的,是深海潜艇需要面临的外界环境更为复杂,而航空航天飞机需要面临的情况就较为简单一些。深海之中,洋流、海洋生物群,高低起伏的海底环境等,都需要十分精确的提前判断,不然的话,我们根本做不到提前规划路线,而高空中的航空航天飞机,我们需要判定的是气流的运动以及天气的情况,本质上来说,二者是相似的。”

国防部的领导听得手都开始抖了,他似是强压下了心里的震惊,“苏教授,能隐形吗?”

“隐形?”苏娇杨愣了一下,嗤笑道“怎么可能隐形?那么大一个航空航天飞机放在那儿,怎么能隐形?”

国防部的领导急眼了,“可老美那边就生产出隐形飞机来了啊,人家都已经飞过来了,我们的雷达还和傻掉了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你说这不就是隐形了吗?”

苏娇杨恍然大悟。

“您说的这种隐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形,而是采用一定的手段,在航空航天飞机表面形成一个屏蔽检测手段的保护层,现在常用的是涂层技术,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那边有相应的技术储备,这个实现起来没什么困难的。”

国防部的领导立马转悲为喜,他拍着胸膛说,“那就好,那就好。”

航空航天飞机是国防部想要打造的一张王牌,如今这张王牌已经‘半落实’,虽说没有完全落实,但被苏娇杨相中的项目,和完全落实也差不了多少了,只是时间问题。

苏娇杨经手的项目那么多,哪个项目不是漂漂亮亮地做完了?

最让国防部领导惊喜的是,苏娇杨不仅接下了这个航空航天飞机的项目,还顺带着附赠了一个深海核潜艇。

不过人心哪有尽头?

国防部领导忍不住又问苏娇杨,“苏教授,既然这深空战略部署和深海战略部署都搞定了,那陆地战略部署……你看要不要一起?”

“只要经费给到位,海陆空的装备研制与装配升级问题就放心交给我们国重。这些项目要是交给其它研究机构或是其它项目组,他们可能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我们国重前期有这方面的科研基础,这些项目拿过来就能上手。”

国防部的领导一改前不久苏娇杨找他筹集项目经费时那种抠抠索索的模样,豪气满满地说,“你们那个电气生态的项目,我记得筹了五千亿,这个深海深空与陆地装备项目,我们国防部单独就掏五千亿出来,你看够不够?”

苏娇杨“……哎,你这人,前不久还和我哭穷呢,说什么国防部也没经费了,我死缠烂打才磨出几百亿经费来,现在一说给国防部干项目,五千亿都不带犹豫一下的。人心呐……”

国防部的领导嘿嘿一笑,丝毫都不觉得羞愧,“人心怎么了?人心本来就是偏的。你之前筹钱的那个项目,虽说发展起来之后对国防部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又不是国防部一家受利,肯定是多部门配合,我们国防部给个平均数,既不占其它部门的便宜,自个儿也不吃亏。”

“可现在这项目不一样,我们国防部是干啥的?你这个项目就是给我们国防部做的,为我们国防部服务,我们就算掏空家底也不能让你们这些科研人员无钱可用啊!五千亿经费拨给你们,预算什么的,你们象征性地做一做就好,我们国防部不像科技部那样事多。”

“你们这些搞研究的,哪天不会遇到点突发事故?钱你们随便花,只要项目能做好,就算没有预算书也行。不过咱得把一些话说在前头,一年检查一次成果,你们这边都上点心,不能因为这个项目的跨度时间长就不上心,等到了时间的时候,你们承诺的成果可都得拿出来。”

苏娇杨抬手在身前虚虚一压,“您放心,只要经费能到位,成果肯定会出来的。电气生态那个项目虽然也是我牵头,但我并不是主要研究人员,我负责的项目没几个,国防部这个项目就是我亲自上手做的项目,有我在,您可以放心了吧。”

国防部的领导立马眉开眼笑,脸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了,“放心放心,这项目是你做,那我们绝对放心!”

苏娇杨的名声和口碑放在那儿,他们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

苏娇杨悄悄回到了国重,因为国防部的项目属于涉密项目,无法公开,苏娇杨只能亲自拟好保密协议,用从琉球国进口的激光复印机将合同复印了一百份,带上便去了唐玉环教授的课题组。

在这个项目中,唐玉环教授的课题组得担任研究主力。

唐玉环教授听了苏娇杨的来意之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正好,我原先还愁呢,电气生态那个项目的经费那么充足,但是却和我们课题组沾不上多少关系,心里遗憾得很,没想到你转头就拿了一个更大的项目过来。”

“哪更大了?这项目经费不都一样吗?”苏娇杨将保密协议放到了唐玉环教授面前。

唐玉环教授对于这种性质的文件早就见怪不怪了,她笑着摇头,“就是不一样。那项目总经费虽然一样,但你这个项目,主体研究都是在我们这边,这经费的大头不就都是从我们这边出吗?我有预感,这个项目只要做好之后,我们项目组还能再出几位工程院院士。”

“还有,你糊弄国防部还行,糊弄我就有点过分了啊……那航空航天飞机的立项,虽说没有明着搞,但‘超级列车’最后一次巅峰提速之后,我们项目组一直在研究这个,做出来的成果就算拼凑也能将航空航天飞机的成果被拼凑好了,根本没难度。”

“你给我一周时间,我能把成果汇总报告给搞出来,这次还是交付给科工局那边,对吧,到时候也不用你麻烦,我直接同国防部和科工局联系就成。深海核动力潜艇的项目还有点搞头,不过也难不到什么地方去,我估计得找李党育院士那边合作一下,他们就是研究一些材料,能用多少经费?”

“至于你说的那个陆地装备升级,估计得外包出去一些,枪械优化这些我们这边搞不了,但类似于装甲车动力系统升级、防护升级、智能信息定位这种,都是我们研究组的强项,你放心吧!你拿了保密协议来,同我说一下,这是几级保密?我也方便给研究组的人吹吹风。”

苏娇杨眨眨眼,给唐玉环教授指了一下窗外,“特级。”

唐玉环教授脸色巨变,当下就噤了声。过了很久,她才像是消化了这一则消息,用手指了指窗外,凑到苏娇杨身边低声问,“苏教授,你的意思是,之后我们都会被盯上了?”

苏娇杨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她点点头,“唐教授,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不过考虑到咱们从事这工作的特殊性,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国家虽然是为了规避风险,但换个角度考虑的话,国家也是我们我们好,这也是在保证我的安全。你想想,花钱请这么一个保镖,那得花多少钱?这些人都是国家训练出来的,你放心用着就是,不会打扰你私生活的。”

唐玉环教授点头,“我之前接触过的保密性最高的项目,应该就是‘超级列车’了吧,属于一级保密,那时候就给我配置了一个盯梢的,这次换成了特级,给配置几个?三个还是五个?”

“你想多了,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盯着?咱这个项目,到时候怕是最少也会是几百人的大团队,国家还能派几千个人过来盯着?”

“咱们这种知道项目全貌的,了解的信息比较多,就会被监督得严一点,那些了解信息少的,就会被监督的松一点,不过也差不了多少。”

“我知道一共有六个人盯着我,至于你们,我也不清楚。”

“我当初去川蜀军区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盯着了,不过人家也是好心,算是一种特殊的保护,我偶尔看人家辛苦,吃饭的时候还会喊他吃个饭,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一身热血与正气,为国为民的好儿郎,他们也不容易,我们没必要像提防阶级敌人一样提防他们。都是妈生父母养的,他们也是执行任务,我们心里没鬼,能配合就配合。”

唐玉环教授惊得伸出一个巴掌来,掰着指头数了三个数,她又伸出另外一个巴掌来,将两个巴掌上竖着的手指凑够六根,伸到苏娇杨面前,一脸震惊,“六个人盯着???要是再多一个人,你们都能凑俩桌麻将搓起来了!”

苏娇杨苦笑,“刚开始肯定不适应,慢慢来,当成朋友来处。那些小伙子都是有出息的,你们课题组最近几年不是每年都会招一些年轻的女研究员吗?硕士博士刚毕业的这种。如果能凑成一对两对,那多好?”

唐玉环瞅瞅苏娇杨,揶揄道“你整天同那些人打交道,怎么没想着把自个儿的个人问题解决一下?小苏啊,你别看我仗着年龄大,喊你一声小苏,可你实在不小了啊!”

“我当时刚来国防科大的时候,你就三十出头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你也快奔五十了。虽然你看着不显老,现在看也就是三四十岁的样子,正是最有韵味的时候,但你就不能对自己上点心?”

“国重的人都说你这辈子都嫁给科研了,你的眼光比较高,但是还真能一辈子都抱着科研做?科研这个东西,就像爬上一样,我搞了一辈子的科研,现在都有些烦了。”

“支撑我留下来一直工作的,绝对不是什么劳什子的热爱,而是责任感。另外就是,现在这些年轻人都太浮躁了,咱国重这边还算好一些,但我也能感觉到人心浮躁,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搞科研,要说水平没有提升,那也不是完全这样,但是吧,没有一个人能够统领全局,在自个儿的领域做得都不错,但要是让他们带一个课题,就一个个抓瞎了。”

“要我说,现在的科研性质就有问题,培养的都是纵向人才,横向人才没有。你是我见过的横向人才中最出色的,但你看我、你看李党育这些人,带一个课题都没问题,还能去别的课题里抢资源。让我手下那些研究员带一个课题?我哪放心啊!但凡手下有一个拔尖的,我也犯不着到了退休的年纪还不退啊!”

苏娇杨挺认可唐玉环教授说的这话,她附和道“确实是这样的,我也感觉到了。之前我一直都着手抓个人科研能力,抓的有点偏颇,从现在开始改变吧。现在国重这边拿到了两个体量五千亿的项目,我打算提拔上一些年轻有为的研究员上来,老同志们虽然不用退居二线,但需要把位置给挪一挪,不要事事都亲力亲为了,多提点提点年轻人,争取在自个儿干不动科研之前,培养出几个接班人出来。”

“搞科研啊,最怕的就是断代,国重风光了十几年,我能保证我退休前,国重的地位不会一落千丈,但我撑死也就再管个三四十年,五十年后,我肯定就撂挑子去拜访阎王爷了,哪能再操国重的心?总得有人站出来,这些人就得我们现在着手培养,书到用时方恨少,等我们真正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再想着培养人才,那铁定来不及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工第一天,大吉大利!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h19lou、2171071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买不吃鱼 50瓶;静静的下午茶 20瓶;星际萌主 10瓶;曦曦曦流 4瓶;lq22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