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工业复兴

七零年超级学霸 工业复兴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宋忠堂教授揣着一肚子希望来到了苏娇杨所在的办公室, 见苏娇杨的桌子空着,愣了一下, 纳闷地问陈润之老先生“老陈, 娇杨同学呢”

“还喊人家同学之后就得喊小苏了,她今天上午办理得入职手续,往后就是我们数学系正式的一员了。地矿系那边有些事情需要做数学的人过去帮忙, 我让小苏过去支援了。”陈润之老先生答道。

高考刚刚恢复,各大高校百废待兴,不同院系之间互相借人帮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更何况苏娇杨所作的研究是应用数学,必须与不同的学科相结合, 不然怎么应用

宋忠堂教授挺支持苏娇杨去不同院系之间搞交流, 他还赞许地点头说,“那挺好的。国家现在搞地质普查, 矿产勘查,地矿系那边不愁没项目做。我这边的人脉没能打通地矿系那边,要是娇杨同学哦不,小苏老师, 这一时半会儿想要改口还挺难的。”

“要是小苏老师能够把地矿系的关系打通,别的不说,未来十年二十年里,她肯定不用愁钱的事儿。先是石油后是煤,听说地矿系那边还紧跟着美利坚搞起了天然气小苏加把劲,争取把地矿系的项目拖到我们数学系来。”

陈润之老先生挑起眼皮看着宋忠堂教授,插了一刀“我也是这么想的, 咱们系里原本搞数理研究的人挺多,可你带着一大帮搞应数的人来,还和京大那边达成了合作,应数就成了咱们系的牛耳。”

“至于说数理和应数,哪个执牛耳,我无所谓,反正咱又不搞那一套山头派系,你们应数做的好,对咱国防科大数学系的名声也好。眼看当下应数已经发展了起来,咱就得出去争项目,更别提同数理比起来,你们应数本来就是赚大钱的方向。教育部、石油工业部、煤炭部、医疗卫生部的项目多,咱数学系得去争,但也不能说争了远的,舍了近的。”

“数学这东西,本来就是能将很多理论给升华的一个学科,尤其是应数方向,实用性太强了。你们这些搞应数的人多出去转转,把项目都拉回来,最起码得把整个国防科大所有理工院系中好数学相关的项目拿到手,好好干,把咱国防科大的招牌打出去。”

宋忠堂教授十分认同,“行,我回去就安排。”

陈润之老先生挑眉看了看宋忠堂教授,轻描淡写地抛出一个大消息来,“地矿系的老孙说得让小苏跟着他们那边做几个月,起码得把石油工业部那边安排下来的任务给完成,你这边的项目暂时先停一停,等地矿系的任务完成之后,再让小苏回来。”

宋忠堂教授怀疑自己耳朵除了问题,“老陈,你同我说说,地矿系的老孙要把小苏借去多久”

“几个月吧,我听说他那边的项目二月底就得提交报告。反正小苏这学期是没办法跟进你的项目了,你先找别人来顶上她的空缺,等开学之后再让她回来。”

宋忠堂教授当场炸毛,“不行不行石油工业部的项目重要,我那项目还是国家级的呢给国家制定发展策略的项目,能忽视吗地矿系也忒不厚道了,哪有他们这样借人的借去三天五天、十天半月,我都无所谓,但他们这一借走就是好几个月,这能叫借这是挖墙脚”

“说起挖墙脚来,老陈你不最擅长这个吗”宋忠堂教授气得脸都黑了。

陈润之老先生摇头抿茶,“老宋,你别在这儿胡搅蛮缠。你以为我不知道你那项目小苏来之前,你那项目就已经申报下来了,研究人员预算中根本没有小苏。缺了小苏一个,你们的项目照样能推进下去,可地矿系那边确实是遇到了问题,急需要一个数学功底好,学习能力强,遇到新东西容易上手的人去顶上。”

“要说学习能力,咱们数学系最强的人就是小苏了吧,她当时证明黑德尔猜想的时候,只是代数学得好,后来开始给数学纪年审论文,她的整体功底也不够,但她心气儿高,人也努力,遇到不会的就去往死里学,这才多久,霍达猜想也被证明了。”

“短短一年时间,她就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变成了让人仰望的学者,更难能可贵的是,别人一瓶水装了大半瓶的时候就不愿意再往里面装了,可她还愿意去学,愿意去眺望远方其实,相比起数学这个研究出来之后能够造福全人类的学科,我其实更希望她先造福我们的国家。”

“这个愿望中有我的私心在作祟,但像她一样学习能力强的人太少了,我是做数理研究的,我支持她做应数,其实就是想让她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一分力气。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很难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我相信,一个能够跨越很多领域做交叉研究的数学学者,她能推动时代的巨轮向前前进一大步。”

宋忠堂教授被陈润之老先生说得陷入沉默,片刻后,他摇头叹气道“这太难了。”

“难一点都不难。”

顶着宋忠堂教授诧异的目光,陈润之老先生笃定地说,“她所站立的平台决定了她需要面临的问题有多么困难,同样,她要是能够解决了摆在面前的问题,那便可以推动时代的巨轮。就拿眼下来说,她要是能用数学的方法帮地矿系解决问题,帮石油工业部抽采出石油来,这不就是推动时代的巨轮了吗”

“虽然我知道这个希望有点渺茫,但我还是希望她能做出一点成果来,推动我们国家的能源巨轮向前远航。”

宋忠堂教授在陈润之老先生的办公室里待了好久,最后他是带着笑回去的,因为陈润之老先生同她说了一句话。

“这个世界其实很不公平,真正到了拼天赋的时候,只有少数人才拥有上台的资格。我们国防科大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天赋这么好的苗子,我们谁都不要心疼,好好压榨压榨她,激发她的潜能。有她在,说不定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下一个五年计划,十年计划。”

宋忠堂教授不得不承认,他比陈润之老先生会赚钱,做的项目也比陈润之老先生多,但在眼界与人才培养这一方面,他只是一个教师,而陈润之老先生却是一个教育家。

地矿系请苏娇杨来帮忙,确实拿出了足够多的诚意。

不仅给苏娇杨做了最高的补助,还将苏娇杨需要的资料全都送到了临时给苏娇杨腾出来的办公室中。

苏娇杨从地矿系最简单的那本专业书看起,有专注水壶加成,想要看懂那些知识不难,但地矿系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数学系、甚至是经济系不同。

数学系的学生多数都是在了解了少量的基础知识,学会了基本的方法之后,便去不断地尝试新的题目,将自己学会的方法运用到淋漓尽致,得心应手。

经济学系的学生同样如此。

而地矿系苏娇杨觉得说是工科,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文科专业。

从最基本的普通地质学开始,到后面的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等等一系列课程,鲜少有需要逻辑推理的地方,多数都是需要死记硬背的。

专注水壶能帮苏娇杨更容易地进入专注状态,但是却没有办法让苏娇杨过目不忘。与当初高考前的复习一样,苏娇杨只能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刷书来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直到彻底融会贯通。

苏娇杨很不喜欢这种强行往大脑中塞进太多知识的感觉,不过她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咬牙死撑。

在这种高压情况下,每天审核两本数学纪年,反倒成了睡前的解压工作。在学地质之前,苏娇杨都不知道自己这么热爱数学。

咬牙强撑了将近十天,苏娇杨将自己审核过的期刊以及写好的期刊审稿意见给数学纪年编辑部寄出去,顺带着同国际数学家联盟说了一声,因为手头的研究项目到了紧要关头,她暂时无法前去领奖,如果国际数学家联盟不介意的话,麻烦把奖杯以及奖励寄到华国来,如果国际数学家联盟介意的话,那还请另择得主。

国际数学家联盟哪敢介意

既然冠上了国际二字,这数学家联盟就算再委屈,那也得表现得公正得体,不然指不定会被人怎么攻讦。

要是因为介意苏娇杨的行为而不把这个奖颁给苏娇杨,那怕是会被人笑掉大牙,国际数学家联盟的公信力也会大大受损。

再说了,另择一获奖得主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这位原定的得主先是证明了黑德尔猜想,凭一己之力揭穿了普林斯顿帕克学派的骗局,然后又证明了霍达猜想,将数学史翻了一页在这么耀眼的成就前,谁敢来拿这座国际数学家联盟颁发的奖项

若是真有人敢,那一定是自取其辱。

哪怕苏娇杨没有来领奖,她依旧是这一年数学界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但开会通知已经发了出去,国际数学家联盟没办法取消,只能赶鸭子上架,从普林斯顿又请了好多位知名的数学学者来做报告,并且他们还替苏娇杨找了一个特别扯淡,但可信度十分高的理由圆谎,这才勉强维持住了国际数学家联盟的颜面。

国际数学家联盟对外宣称说,本届迈斯奖得主苏娇杨因为身体原因,不便亲自赴宴。

苏娇杨将自己埋在地矿系那些浩如烟海的知识里,就差忘了今夕何夕,等国际数学家联盟的会议举办完,消息通过华国百姓日报海外版的版面传回国内,面向全国发行,苏娇杨才知道自己居然被安排了一场大病。

除去与苏娇杨相熟的几个人外,没人知道苏娇杨在忙什么,远在津市的苏爸爸与苏妈妈看到苏娇杨生病的消息,直接把生病理解为病危,老两口吓得当天就买了从津市到平沙市的火车票,直奔国防科大而来。

从津市去平沙市,单单是火车上就要待两天的时间,苏妈妈急得抹了一路的泪,空着肚子跑到平沙市,晕头转向地乘上了去国防科大的公共汽车,苏妈妈和苏爸爸急得手都凉了。

苏妈妈不断地埋怨苏爸爸,“都怪你,当初你怎么不拦着点闺女她想在津大上,那就让她在津大上啊从咱家去津大,骑个自行车也就半小时,你看看把闺女送这么远来,闺女生病了不同家里说,咱就什么都不知道要不是报纸上报道了,咱俩还蒙在鼓里呢”

苏爸爸冤枉极了,“当初闺女说是要考回清大的时候,是你同闺女说,有能耐考多好的大学就去多好的大学念,不用把自己拴在津市,应该以自己的发展为重我当时可十分支持咱闺女留在津市的,以我看,闺女留在津市安安稳稳地念完大学,国家给分配一个好工作,然后嫁个好人家,一辈子都过得轻轻松松,结果呢你非要劝闺女出去读,怎么现在反倒怪到我头上来了”

苏妈妈气得倒仰,掐了苏爸爸一把,“我当时糊涂,你就不知道拦我一下吗我说啥就是啥了平时我让你听我的话,你啥时候听过,就劝闺女出去读书时听了,你现在还好意思说”

苏爸爸“”

和他家这婆娘扯皮比和船舶厂的那些买家扯皮都要费力,那些买家好歹还讲道理,他家这婆娘是典型的不讲道理

在公共汽车上颠簸了小半个钟头,苏妈妈和苏爸爸总算赶到国防科大。

国防科大是新建的校园,占地面积好几千亩,苏爸爸和苏妈妈只是站在了国防科大的校门后,就感觉到了这学校的气势。

老夫妻俩看着校园里四通八达的路,有些傻眼,自家闺女是在国防科大不假,但国防科大这么大,茫茫人海里,去哪儿找他们家闺女

问门卫

苏爸爸常年走南闯北,问路这个技能早已刷到了满级,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支津市本地产的香烟来,递给门卫,打听道“老哥,我闺女在这大学读书,我们老两口听说闺女病了,过来瞧瞧,但不知道我闺女在哪儿,你能不能给我们指个路”

门卫点上烟吸了一口,被烟劲儿给呛得治咳嗽,眼里满是高兴,“老哥,你们是北方来的吧这烟一抽就知道了,南方的烟太软了,抽起来娘们唧唧的,还是北方的烟抽起来痛快,够劲儿你是来找你闺女的说说你闺女叫啥名儿,在念什么系,只要信息核对上来,我就给你们指路。”

苏妈妈眼巴巴地说,“苏娇杨,数学系,去年参加的头一批高考,是北河省状元,现在应该算是大二了”

门卫像是听到了什么重磅消息一样,眼睛都瞪得滚圆,猛吸了一口烟,被呛得眼泪都出来了,“你们是小苏老师家家长”

“小苏老师”苏妈妈愣了一下,摆手道“不是不是,同志,你可能听错了,我闺女去年才考上的大学,怎么会变成老师呢她还是个学生,在数学系念书呢”

那门卫指着校门旁边的公告栏,同苏爸爸和苏妈妈说,“整个国防科大,就招了这么一位省状元,我还能搞错了名字对的上,院系也对的上,绝对没问题你们老两口要是不信的话,去公告栏上看一眼不久成了吗上面贴着你闺女的一寸照呢”

苏妈妈和苏爸爸赶紧跑到公告栏旁边,这么一看,还真是自家闺女

公告栏上贴着一张小海报,上面贴着苏娇杨的照片,照片旁边写着苏娇杨的一些履历,最后一段为“鉴于苏娇杨同学在大学期间取得的优异成果,经数学系审批,特批准苏娇杨同学提前毕业。经数学系系主任介绍,人事处处长审批,最终决定,聘请苏娇杨同志为我校数学系一名全职教员。”

苏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揉着自己的眼睛,心里始终不敢相信。

苏妈妈反应快,她想到自己从报纸上看到的那一则消息,虽然当初她的关注点是迈斯奖得主苏娇杨因病无法道场,但现在想想,还有一个重点被她给忽略了

她闺女是国际数学家联盟举办的那个迈斯奖的得主一年只评选一位

虽然苏妈妈不知道迈斯奖是个啥玩意儿,也不知道国际数学家联盟有多么牛,但她听着这名字就知道,一定差不了

苏妈妈吐了一口气,已经从震惊中回过了神来,又跑到门卫室去问门卫,“老哥,那你知道数学系怎么走吗报纸上说我闺女病了,我们俩想瞧瞧闺女,瞧不见她不放心。”

门卫刚好把那一根烟抽完,摆手道“你们看的是哪儿的报纸净瞎扯我昨天傍晚还看到小苏老师骑着她那鸽子牌自行车在食堂下面呢,人精神得很。你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遇到第一个岔口的时候,往左拐,走个三四百米就看到数学系了,小苏老师留数学系任教了,办公室肯定也在数学系,你们直接去数学系找她就是。”

苏爸爸和苏妈妈同门卫道了谢,老两口又直奔数学系而去,好不容易在一栋栋楼之间找到了数学系的大平层,结果却被数学系的门卫告知,小苏老师不在数学系,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才会来数学系,但也就是溜一圈就走。

苏妈妈关切地问,“老哥,那我闺女身体怎么样我看报纸上说我闺女得了严重的病,连门都出不了了,真的假的”

那门卫嗤之以鼻,“哪里来的谣言小苏老师身体棒的很,每天都风风火火的,走路和带着风一样数学系哪个老师不称赞小苏老师年轻有为,身体素质好。”

连续听两个人这么说,苏爸爸和苏妈妈总算放下了心来。

数学系的门卫瞅瞅屋子里的挂钟,同苏爸爸和苏妈妈说,“小苏老师平时和我们系的系主任在一个办公室里,让你们去小苏老师的办公室等有些不大合适,要不你们就在门卫室里等一会儿现在已经快四点了,用不了一个小时,小苏老师准要来数学系一趟,到时候你们就见着人了,”

苏爸爸想了想,问门卫,“你们学校有搞机械的吗”

苏妈妈脸色瞬间就变了。

那门卫乐了,“机械可是我们学校的强项,国防领域能离得开机械吗不管是大型机械还是小型的精密机械,我们学校都有专门的院系在搞。”

苏爸爸同苏妈妈说,“要不咱俩出去转转等过一个小时再回来。”

苏妈妈的脸黑得像是被火熏过的锅底,“我这次来是看我闺女的,可不是来陪你解决船舶厂问题的。你要是有什么问题想解决,可以,等见到闺女之后。要是在见到闺女之前你动什么歪心思,呵呵”

苏妈妈两声冷笑,将苏爸爸的那点儿胆气都被吓没了。

数学系的门卫给苏爸爸递来了然与同情的眼神,看得苏爸爸一阵心酸。

苏爸爸经常外出给船舶厂跑采购,不止来过一次南方,但苏妈妈没有来过,故而苏妈妈拉着苏爸爸在数学系旁边转悠了几圈,最后老两口选了一条能看到数学系大门的长石凳坐下休息。

平沙市的冬天不算冷,如今元旦刚过,年关将至,温度依旧有十几度,再加上苏爸爸和苏妈妈是从津市过来的,身上捂得都很厚,两人就这样坐在国防科大的校园里,也没有觉得冷。

苏妈妈看着葱葱郁郁的国防科大,同苏爸爸说,“难怪闺女喜欢这个学校,你想想咱津市,一到秋冬,百草凋敝,树叶枯黄,天都是灰扑扑的,你再看看人家国防科大这边,树是绿的,草是绿的,花儿哎,你瞅,刚刚骑车过去的那个人头上也是绿的”

苏妈妈眼见,一下子就看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嗖地穿了过去,赶紧同苏爸爸说。

苏爸爸顺着苏妈妈手指的方向定睛看过去,愣了一下,站起身来,试探着喊道“娇杨”

苏娇杨刚把车停好,就听见熟悉的声音,也连忙扭头看过来,待她看清楚长石凳上坐着的两人后,惊喜地喊道“爸妈你们怎么来了”

苏妈妈“”那个头上戴着绿的人居然是她闺女

老两口急匆匆地走到苏娇杨身边,拉着苏娇杨的胳膊腿儿看了几圈,问,“闺女,你没生病吧”

“我每天吃得好睡得好,早晨晚上还要出来跑几圈锻炼锻炼,生啥病啊”苏娇杨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来,领着苏爸爸苏妈妈往她办公室走。

陈润之老先生最近有点闹肚子,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每天下午回去得都挺早,苏娇杨把苏爸爸苏妈妈领到办公室里,给老两口倒了一杯热水,把审过的期刊以及审稿意见放进书柜里,又换了几本新的期刊拿出来,问苏爸爸苏妈妈,“你们怎么过来了该不会是看到百姓日报海外版的那个声称我得病的新闻之后特意跑过来的吧”

苏妈妈一脸幽怨,“不然呢咱家钱多的花不完,非得买几张火车票折腾一下吗”

苏娇杨没心没肺地乐,“那都是报纸上瞎写,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了学生们期末考试,我虽然没代课,但监考还是得去的。系里给了我任务,我也得尽快完成,没时间去参加那个会,就找了个身体不舒服的理由给拒绝了,没想到这件事还被报道了一下我更没想到的是,你们老两口居然还看百姓日报海外版。”

“爸,妈,你们这思想觉悟挺高的哈,都关心国家大事了”

苏妈妈翻了个白眼,道“你少在这儿皮,看到你没事,我和你爸就放心了。你赶紧收拾东西,带我和你爸找个吃饭的地方,我俩早饭都没吃呢,那火车上的东西真是贵死个人吃个豆腐盖饭都要六块,我在家自个儿做,六毛都花不了还有那豆浆,就那么一小杯,居然收五毛钱,喝着清汤寡水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苏爸爸在一旁直乐,同苏娇杨说,“你妈当时还说呢,她要是能当一个列车售货员,估计咱家早就发财了。”

苏娇杨把准备审的论文放进书包里,瞅了一眼苏爸爸和苏妈妈拎着的行李,道“那先回一下我住的地方,把东西给放下,然后咱去市里吃饭,正好我去大卖场那边买一张弹簧床,然后再买两床被褥用。”

苏爸爸道“买啥买先吃个饭,然后就近找一个招待所,我和你妈住上一晚,明天就走。来国防科大,就是为了看看你,现在知道你没事,我俩还杵在这儿干啥”

“来都来了,玩一阵子再回呗。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爸,你给苏白杨打个电话回去,让他替你同你厂子里请个假,你和我妈就在这儿安心住下,好好住一阵子,看看湘南省的人是怎么过年的。刚好我今年忙,项目上的事情特别多,年前还得去一趟东北,没空回家过年,你们就留在湘南陪我到正月十五吧”

苏妈妈一噎,“你过年不回去啥项目上的事儿呀,还能不让人回家过年了”

苏爸爸赶紧捂住苏妈妈的嘴,“你声音小点,别在人家办公室里吵吵,让人听见了闹笑话,咱路上边走边说。”

从数学系到苏娇杨住的地方可不近,苏娇杨用自行车把苏爸爸和苏妈妈拎着的行李都载上,然后推着自行车与苏爸爸苏妈妈并排走。

“我虽然是在数学系,但最近一阵子一直都在地矿系那边帮忙。咱们国家有开采石油的任务指标,地矿系那边挺愁的,需要一个擅长数学的人去帮忙,我们系的系主任就推荐了我去。”

“爸,妈,我过一阵子可能得去东北一趟,先了解一下石油钻井的情况,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去调整开采方案,让那些钻进尽可能地高产。原先还打算过几天再同你们说呢,今天过年我可能得在国防科大这边过,也可能在东北那边过,既然你们来了,我就不特意打电话回去了。”

苏妈妈急眼了,“你念的是数学,怎么还用你跑去开采石油呢这种艰苦环境,就不能让那些男同志们先去还有,哪家过年不放假的,你就算再忙,过年也应当回家和家人团聚吧。”

“哎,我就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国家的石油事业需要我,又没有让我去抛头颅洒热血,只是过年的时候忙几天,我还能拒绝得了”

苏娇杨的思想觉悟还是很高的,“再说了,项目说是年前就要结题,我觉得最晚腊月二十七八就能回国防科大了,到时候再赶回津市,能不能买上火车票都得另说。所以我今年过年不打算回去了,爸,妈,你们俩就留在这儿吧,我正好打算在平沙市买个房子,你们俩也帮我相看相看,也不用往太远处跑,就离国防科大近点就成。学校给分了房子,但太小了”

“啥”

“你要买房”

“你哪儿来的钱”

“我看那公告栏上写的,你前两天不是才被聘用吗你领到工资了吗”

苏爸爸和苏妈妈惊得不轻,一叠问题像是连珠炮一样问了出来。

苏娇杨解释道“我上半年不是编写了一套书么那套书是面向高中生的,虽然挂着我们学校的名字,但主编是我,所以我分到的红利挺多。我们学校的附属出版社推广力度很多,据说全国绝大多数的高三学生都在用那一系列书,所以我挣得挺多。元旦前几天我去附属出版社的财务上把钱都取出来了,买一套房绰绰有余。”

摸着良心说实话,苏娇杨自己都没想到,她编写出来的那套书居然那么能挣钱。

轻轻松松就成了万元户不说,据出版社那边的财务说,还有很多账没能及时入进去,等钱全部到账的时候,进她口袋的钱还能再翻几番。

而且苏娇杨靠出版书拿到的这些钱并不是一波流,只要市面上没有出现更经典的辅导书,苏娇杨出版的这一套书就一直能卖,每年都有高三的学生,每年都会有人买算是赚钱的源头活水。

刚刚被智障系统绑定的时候,苏娇杨曾在系统界面上看到过未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买房绝对是最保守也最稳妥的投资。

甭管是哪个城市,只要是国内排的上名号的,只要买了,就一定能赚钱

苏娇杨打算等年后轻松了,就把自己手头的钱都用来买房,先在平沙市买几套,等将来有钱了,再回津市买几套,这两个地方是她的根据地,待她走出根据地后,就高举着买房大旗向北上广深走去

手头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采用这种相对稳妥的形式投资。

把苏爸爸和苏妈妈带的行李送回宿舍,让老两口稍作休息了一下,苏娇杨就带着老两口去国防科大附近的饭店吃饭去了。

苏爸爸和苏妈妈都吃辣,苏娇杨没什么顾忌,直接把自己尝过的,觉得滋味最美的湘南特色菜点了好几道,让苏爸爸和苏妈妈吃了个熨帖,后来又带着苏爸爸和苏妈妈去距离国防科大不远的一个购物商场中买了折叠床以及老两口必须的生活用品,一行三人这才回了国防科大。

国防科大给苏娇杨分配下来的屋子只有四十多平不到五十平,还单独劈了四平米出来做洗漱间与卫生间,苏娇杨一个人住的时候,这屋子还算宽敞,可苏爸爸和苏妈妈住了进来,屋子就显得有些逼仄了。

苏娇杨将折叠床摆在了那个狭长的阳台上,得亏国防科大给教职工家属楼设计的暖气片是贴着阳台墙壁安置的,不然打死苏娇杨都不敢在阳台上住,她怕自己被冻成冰棍儿。

苏爸爸与苏妈妈在车上颠簸了两三天,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苏娇杨倒是不觉得困,但是为了让苏爸爸和苏妈妈休息好,她已经把屋子里的灯给熄了,条件不允许她看书,苏娇杨在折叠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几次,突然想到那本压根没被她翻过的工业复兴的摇篮,便把这本书从系统里调了出来。

看系统里配置的书是不需要灯光的,哪怕她闭上眼睛,依旧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书上的内容,唯一缺陷的就是没办法记笔记。

苏娇杨将工业翻开,一页一页地扫过去,起先的东西很枯燥,居然是讲各种几何图案,看的苏娇杨都生出了睡意,但是看过那十几页之后,苏娇杨突然精神一振,睡意顷刻全无。

原先那些枯燥的几何形状突然就变得立体了,而且那些东西似乎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不断地排列组合,还被赋予了不同的属性,发生了奇妙的反应。

苏娇杨感觉自己显示被拉扯进入了一片充满科技感的星空中,耳畔满是叮叮当当的响声,起先她什么都听不懂,后来听得多了,她发现自己能够根据听到的声音就大致确认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甚至可以在脑海中将那台机器解构成一个个零部件,并且将那些零部件的尺寸、材料等具体参数确定。

更刺激的是,苏娇杨觉得自己貌似能够根据机器运转的声音就听出机器中出现的小故障。

苏娇杨豁然睁开眼,用指头轻轻扣了一下身下的折叠床,屏息凝神,精听折叠床上传来的回声,脑海中模模糊糊地将折叠床的全部构造都画了出来。

这种感觉比之前在那片神奇星空下的感觉要差很多,二者的区别就像是平常状态下的她与开了启发时间的她

苏娇杨呼吸一滞,她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真相了。

若不是因为启发时间较为昂贵,苏娇杨舍不得浪费,她真想试试,看在启发时间下,她对声音的感应与反馈会不会再强烈些。

“工业复兴的摇篮这价值并不比数学上帝的语言低,说不准还真值那个价,之后得每天都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这本书,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第二天一大早,苏娇杨是被脑海中出现的炉子与烟囱设计给吓醒的。

各种各样的炉子,奇形怪状的炉子

各式各样弯弯曲曲的烟囱,有的已经被堵了七七八八,有的还算勉强畅通。

苏娇杨被吓得坐在床上倒吸凉气,等她回过神来之后,才发现是左邻右舍与楼上楼下的人开始做早饭了。

骑车去小食街上给苏爸爸苏妈妈买早饭的时候,苏娇杨脑子里都是自个儿这自行车的模型,甚至她还听到自己爱车的链条出了点问题,决定抽空骑去修自行车的地方给链条上抹点油。

买上早餐后,适逢一辆拖拉机迎着苏娇杨的面轰然而过,苏娇杨脑海中十分应景地出现了那拖拉机的全貌,她甚至还听到了拖拉机邮箱上有一颗螺丝松动之后发出的噪音。

苏娇杨低头往地面上一看,果然地上多了一道浅浅的柴油渍。

在回去的路上,苏娇杨又听到了四不像、抽粪车的构造,憋得她险些找两团棉花把耳朵给塞起来。

她原本还打算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带着苏爸爸和苏妈妈出去转转,可眼下她却是没有半点儿出去转转的想法了,万一在路上听到些什么奇奇怪怪的声音,她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被逼疯。

苏爸爸和苏妈妈还没有决定要不要留在国防科大这边过年,只是同苏娇杨说在这边住几天再做决定。

苏爸爸之前来过平沙市几次,知晓平沙市的知名景点在哪儿,刚吃过早饭就同苏妈妈吹上了苏娇杨越听越内疚,她觉得自己不应该把父母丢到一边继续工作,可是耳朵上的问题解决不了,她根本没法儿出去。

苏娇杨同苏爸爸苏妈妈再三保证,等自己手里的项目忙完,一定亲自带老两口出去转,这次就不出去了,她说的言辞恳切,简直就是感天动地,结果却换来苏妈妈的一记白眼,“谁要你跟着去了要是你跟着我们去,我们俩玩不自在,指不定还有人找上来问你的情况,你让我们怎么同别人介绍你”

“啊,这是我闺女,三十岁了,没结婚没生娃啥都没有”苏妈妈卡着嗓子说了几句,突然虎下脸来,“我才不带你出去给自己添堵呢”

苏娇杨“”告辞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都问我为啥更新得晚了,我好委屈,每天都是定时凌晨准点放送的,如果十二点整点没收到,那你们就刷新一下,要是依旧刷不到,脾气好的小天使可以等等再刷新,或者清一下a的内存,脾气不大好的小天使建议卸载a重装一下我出的都是些什么馊主意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梦雪、iizhong01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iizhong013 40瓶;沙漠回声 36瓶;柿子饼 19瓶;翡冷翠的圆舞曲 10瓶;27891865、枫锅家的懒豆子、绿影印浮萍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