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第32章有人作孽

七零年超级学霸 第32章有人作孽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娇杨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从数学系回来,她依旧被苏妈妈拎着耳朵催了一通婚, 而且这催婚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停的事情, 苏妈妈一直催到正月十五过了,老两口准备回津市, 在火车站依旧不忘催苏娇杨。

“闺女, 你别整天都掉钱眼里一样忙着挣钱,个人问题不能忽视,记住了么今年暑假回家的时候我再问你,你要是还没找到中意的人, 那就去楼下见小吴啊”

苏娇杨小声嘀咕, “那我今年暑假就不回去了。”

苏妈妈没听清楚苏娇杨说什么,但她看到苏娇杨嘴动了, 立马问, “苏娇杨你又嘀咕什么是不是肚子里揣什么坏水了”

苏娇杨连忙摇头否定,那话要是被苏妈妈听到, 怕是苏妈妈会当场退了火车票, 让苏爸爸一个人回津市去。

好不容易把苏爸爸和苏妈妈打发生火车,苏娇杨总算松了口气。

把家搬到半山腰上的林语家园后,苏娇杨就把原先学校分配给她的那个四十平米的小房子给退掉了。

之前她手里没钱, 做什么都扣扣索索的, 花点儿水费电费都得计算着来, 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手里捏着大把的钱, 虽然没办法和巨富比,但养活她自个儿绝对没什么问题她的觉悟也随之提高了。

好歹是当老师的人了,怎么还能占学校的便宜

另外一边,过了二十多天,东北油田那些被打废的井也都渐渐有了起色。

其实是在采用了苏娇杨提出的方法之后,起色就立竿见影出现的。只不过因为油井的产出本身就不稳定,今天涨了明天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井场的工人也就没有太当回事。

油井的产量和人生一样,都是起起落落的,甚至这些被打废的井和那些变成废柴的人一样,都是起起算了,起不动,那就落落落落落落落落吧,直到一落千丈。

油井井场的工人倒是发现产量提升了,就是谁都没往太好的地方想,毕竟他们已经经历过太多次失望了,每次都是希望与失望前脚擦着后脚来,对人的打击实在忒大了,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抱有任何希望,到后来真正失望的时候,也不会太过难受。

就这样,油井井场的工人抱着佛系平常心看着油井的产量涨了五六天,一直都没看到减产的苗头,这才发现了问题的不对劲。

这不符合常规情况啊

怎么就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个没完了呢

落呢

落去哪儿了

这油井是抽风了吗

油井井场的工人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赶紧将油井产量提升的事情报了上去。

一个又一个的油井往上报好消息,东北油田的领导脸都快笑烂了

他虽然早就觉得那国防科大的苏老师不是池中之物,可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

那些油产量半死不活的井到了她手中,被她这么一点拨,居然能变成高产井

祖国的石油事业有救了也有未来了

有现成的邀功机会摆在眼前,东北油田的领导怎么会不珍惜

东北油田的领导当下就拍板决定,之后准备打的那几口井全部都按照国防科大的打井方案来,力争每口井都能实现高产梦

他深吸了几口气,抓起电话来就把这个好消息报给了石油工业部的领导。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经历的大风大浪多,面对这样的事情虽然高兴,但还没到高兴到失去理智的程度。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叮嘱东北油田的领导说,“这件事情切记不可声张赶紧拿着当初国防科大那小苏老师给的产量预测图来比对,直到每口井的石油产量稳定之后,再把这件事隆重的报上来,明白了不”

在行政体制中工作,最忌讳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你给别人营造出一种你能考满分的错觉,结果你只考了八十五分,别人会对你失望。

可如果你给别人营造出你只能考个六十分,甚至都不会及格的错觉,你突然考了个七十分,别人就会很惊喜了。

但考七十分的人真的比考八十五的人做得好吗

并不是。

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之所以这么叮嘱,就是担心东北油田出现的奇迹只是昙花一现,稍微好几天就没动静了。

他们这些人失望一次两次不要紧,可如果让上面那些真正做决定的人失望上一次,那就是他们的无能了。

东北油田的领导得了石油工业部领导的授意,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同石油工业部的领导打了保证之后,他亲自去监督各个井场的新打井情况。

而苏娇杨也随着新学期的开始而重回经济学的怀抱,重新投入了经济学的天坑中。

苏娇杨是七八年春季入的学,如今过了一年整,当初与她同时入学的那些学生才刚入大三,她就已经留校正式任教了。

数学系的领导觉得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但当初与苏娇杨同时入学的学生们却觉得这是暴击。

尤其是苏娇杨自己掏钱住进了国防科大最好的那一排房子的消息传到了这些与苏娇杨同时入学的学生耳中时,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崩了心态。

大家都是同一级的学生,一同参加高考到了国防科大,凭什么苏娇杨就和精附身一样一蹦三尺高,一连蹦了好几个台阶,入学就开始编书,后来又成为了助教,现在直接提前毕业留校任教了,而他们还在按部就班地念书上课

他们原先对未来的规划是顺利从国防科大毕业,然后等国家分配一个不错的工作,这样回城梦实现了,好工作的梦也实现了,人生不能说已经完美,但不如意的事也不会有多少了。

可在苏娇杨身上,他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都是一样凭本事考进来的国防科大,谁会比谁差到哪儿去

不少人心里嫉妒的不行,纷纷要求数学系给他们同样的待遇,准许他们也提前毕业,但数学系系主任陈润之老先生又不是任人揉搓的软团子,更不会被这些不合理的舆论所左右。

陈润之老先生面对来势汹汹的学生,直接划了一条提前毕业的要求出来。

“你们想要提前毕业完全可以首先,你们需要修够国防科大数学系开设的所有课程的学分,并且每门课程都考到七十分之上,另外,你们需要和苏娇杨一样,在国际顶级数学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只要能满足这个要求,你们现在想毕业都可以”

来闹事的学生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有个女生又道“凭什么苏娇杨连课都不用上就能提前毕业,我们就得每门课程都考到七十分以上”

陈润之老先生乐呵呵地说,“原来你们都想走苏娇杨的路子啊,那也可以。你们不用每门课程都修够七十分,只需要在数学纪年这种级别的期刊上发表两篇文章就行,我都不要求你们发表的文章能够单独上增刊除此之外,你们还需要成为一个顶级期刊的审稿人,怎么样”

“觉得之前的要求难实现,那换成现在的要求呢苏娇杨就是在满足了这个要求的基础上,才提前毕业留校的。你们这么想要提前离开国防科大数学系,我给你们指两条路。”

“一条是苏娇杨走的这个,数学水平足够,甭管是放到国内哪所高校,都能轻而易举地任教,我举双手欢迎你们苏娇杨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你们也跟着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另外一条路更简单,你们不是不想在国防科大数学系待了么都在我这儿留个名字,我待会儿就联系学位办的人,给你们办理劝退手续。”

“就你们现在的水平,想要提前毕业,呵呵我要是放你们提前毕业,那不是砸了我数学系的招牌,毁了我陈某人严谨治学的名声像你们这种不能踏踏实实搞学问的人,我劝你们趁早滚蛋,你们不想在国防科大念,有的是人想来”

陈润之老先生越说到后面越严肃,不少学生都被吓得脸色苍白。

他们之所以来闹,只是想要蒙混过关,提前拿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去工作,好早给家里减轻负担,没想到陈润之老先生的态度这么强硬,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直接要把他们给开除

闹事的人都灰溜溜地回去了,之后再也没人敢提嫉妒苏娇杨的事儿。

嫉妒是真的嫉妒,羡慕也是真的羡慕,可他们没有苏娇杨的本事,还能怎么办

凉拌

宋忠堂教授指给苏娇杨做的这个发展经济学的问题相当困难,苏娇杨除去代课以及批改作业的时间外,几乎将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上,足足研究了三个月,依旧感觉自己是猫吃刺猬,无处下嘴。

撇开与数学知识相关的那一部分不谈,单单是经济学的知识,就让苏娇杨头痛不已。

与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与公式让她头大不已,单单是为了捋清楚前人对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苏娇杨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要命的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就像无底洞一样,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都不一样,有的理论知识大同小异,苏娇杨尚且能够找一个共通点去理解,可有的理论完全就是相悖的,风马牛不相及,简直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苏娇杨完全不知道该信谁

就好比说1 1的问题,两本书上给出了两个答案,一个说答案是2,一个说答案是3,在不知道具体答案之前,谁能做出判断

苏娇杨原先觉得地质学难学,现在看经济学,却觉得地质学太简单了,起码地质学的真理就摆在那儿,有一条恒定的准则去约束地质学中的所有现象与特征,可经济学没有这条准则。

任务二已经选择,苏娇杨没有回头的余地了,她只能选择在这条看不见曙光的路上咬牙死磕。

“既然没有人提出一条可以普适的准则,那我就从经济学的萌芽阶段开始学,自己提出一条准则来本来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科,谁也不是谁的权威。”

苏娇杨咬紧压根,再次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中。

时间匆匆,如白驹过隙,暑假很快就来了,若不是食堂停伙,苏娇杨怕是都意识不到这学期已经过去。

然而,苏娇杨能清楚地感觉到,她在经济学上的积淀还不够,远远没达到破而后立的条件。

国防科大图书馆在暑假期间是闭馆的,苏娇杨赶在临闭馆前,从数学系的同事手中借了三张借阅卡,一口气借了一百多本书,全都放到了她新买的那个屋子里。

得亏苏爸爸和苏妈妈给她装修屋子的时候购置了书架,不然这一百二十本书还真没有地方安置。

另外,虽然国防科大的食堂全部停伙了,但国防科大附近的小食街还开着,苏娇杨懒得自己做饭吃,每顿饭都去小食街上将就着对付。

等到了八月上旬的时候,因为国防科大的学生实在太少,小食街上的商家也纷纷关门,苏娇杨迫不得已,只能去市区的大卖场里买了一个冰箱,又给住的地方屯了许多的粮油米面,过上了一天两三顿粥的清苦日子。

当初苏娇杨找同事们借借阅证的时候,宋忠堂教授就知道苏娇杨暑假要留校做研究了,他以为苏娇杨每天都会去办公室,结果他去办公室等了苏娇杨好几回都没有等到,问那些同样留校的教师,得到的答复也高度一致没见到苏老师啊,苏老师是不是中途回家了

宋忠堂教授也接受了苏娇杨中途回家的消息,可直到八月中旬的某一天,宋忠堂教授吃过早饭,正在国防科大校园内遛弯,他眼角的余光突然瞥到一个眼熟的背影蹬着自行车一闪而过,那自行车上载着一袋米、一袋面,还有半扇生猪肉。

宋忠堂教授愣了一下,一时间没想到那个眼熟的背影是谁。

可那背影实在是太眼熟了,宋忠堂教授遛弯结束回家的时候,脑子里都在想那个背影。

前脚刚迈进门槛,宋忠堂教授就猛地想了起来,那个背影可不就是他念叨了一个暑假的苏娇杨吗

再想想那个背影骑着的自行车,宋忠堂教授越发肯定了,那个骑车像开火箭一样一闪而过的人影就是苏娇杨无疑

“可让我逮到你了,整天神出鬼没的,不知道你琢磨出点东西了没有。”

宋忠堂教授回家拎了一个在凉水中泡着的西瓜,趿拉着拖鞋去林语家园找苏娇杨。

彼时的苏娇杨正蹲在院子里烫猪毛,天知道苏娇杨连着喝了十来天的粥之后,对肉有多么渴望。

盘算着家里有电冰箱,苏娇杨直接从肉食铺中买了大半片猪肉回来,足足有五十多斤,她在骑车会国防科大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该怎么处置这些肉了。

别人买肉不喜欢买瘦肉,她喜欢,那些瘦肉都拿出来做了肉丸子,忙活一次,冻到冰箱里去,够吃很久,肥瘦相间的肉则用来做五花肉,这些肉不多,暂时先不打算处理,切好之后一并冻冰箱里去,至于那些大块的肥肉以及她买的那些排骨、猪蹄和猪脸,今天就都拾掇出来,把灶火给收拾好,炖它一晚上,明天敞开肚皮吃

实在是太久不吃肉了,苏娇杨看到肉就双眼放光,如今烫起猪毛来,她都觉得干劲满满。

宋忠堂教授敲门的时候,苏娇杨刚好将猪毛给烫完,她嫌弃厨房里有点闷,特意在院子里支了一张桌子,正在桌子上大刀阔斧地切肉。

先根据功能将肉分成好几堆,把那些暂时不准备用的肉洗净冻到冰箱里,她拿了十几斤瘦肉放在砧板上,开始剁肉馅,整个院子里都是笃笃笃的声音。

这一排修在半山腰上的院子就住了苏娇杨一家,十分好找,宋忠堂教授循着剁肉声就找上门来了,他站在门外问,“小苏,你在家吗忙活什么呢方便我进来不”

“方便方便,门没闩,您直接推门进来就成”苏娇杨两只手上都是肉泥,想给宋忠堂教授开门还得去洗手。

宋忠堂教授推门进来,一看苏娇杨面前那一坨坨肉山,傻眼了,“小苏,你这是搞啥是有啥好事么还是说最近有啥好日子,你怎么整了这么多肉”

苏娇杨叹气道“前段时间一直忙着琢磨经济学的东西,食堂停伙了,学校外面的小食街也没商铺开门了,我只能自个儿做。可学习起来,哪有做饭的时间我就顿顿都熬粥喝,一连喝了十几天,实在撑不住了,想给自己开开荤,就出去买了点肉。”

宋忠堂教授听着苏娇杨的声音也有点哑,这才把目光从苏娇杨手下那一大坨猪肉上挪开,落在了苏娇杨脸上。

这么一看,宋忠堂教授比看到苏娇杨摆在桌子上的那一大坨猪肉还有惊讶,他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小苏,你这是搞啥了怎么清瘦了这么多是喝粥喝的吗你怎么这么死板啊,我和我老伴儿就在家属区住着,从你这儿出门,走路都用不了十分钟就到了,你去我们家吃啊,做两个人和三个人的饭有什么区别”

苏娇杨道“外面小食街关门的时候,还不到八月十号呢,我去你们家叨扰个一天两天可以,哪能一直叨扰到开学关键还是得自个儿想办法,我也就没去麻烦您。您看我整个人都清瘦了,不一定是吃的差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我最近熬夜的次数比较多,没睡好。”

宋忠堂教授把他拎来的那个西瓜放到屋檐下,问苏娇杨,“你这个暑假一直都在忙活发展经济学的问题”

苏娇杨点头,“您给我的这个项目实在太难了,比地矿系那边给的项目还要难。我这都琢磨一个学期了,看得学术专著、论文文献一点都不少,可我总感觉有些不大对劲,很多经济学原理都是相悖的,我越看越难受,索性直接从最基础的经济学开始看了。”

“宋教授,您搞了这么多年经济学,是怎么处理那些相悖的经济学观点的”苏娇杨虚心求教。

宋忠堂教授答道“你问的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之前的学术界也有很多争议,这个问题是经济学发展之初就有的,不然那些经济学家也不会引入数学进来。他们引入数学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从数学的维度上来看经济学,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

“可那些经济学家没有想到的是,数学的引入非但没有解决问题,还让那些经济学悖论中存在的问题越发尖锐了。数学的引入,使得经济学中不同观点的分歧越来越大你是不知道经济学界的那些人开会,甭管是大会还是小会,见面就会掐起来,谁都不信谁,谁都说服不了谁。”

“国家之所以给我们立一个发展经济学的重大项目来研究,其实就是想让我们课题组找一个能够兼顾不同学术观点的平衡点,提出一套可以集百家之所长,成一家之言的结论出来。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到了做的时候,太难了。”

“在找到你之前,我其实安排过很多学生来从数学角度统一发展经济学论,也考虑过数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来做,可结果”宋忠堂教授摇头不已。

苏娇杨问,“结果怎么样”

这个问题刚问出口,苏娇杨就后悔了,这问题问的太傻了。

要是研究出结果来,宋忠堂教授会来找她吗

宋忠堂教授苦笑不迭,“你觉得有没有研究出来当时研究失败之后,我就尝试将经济学中的那些数学知识给剥离出来,两者分开,单独突破。小苏啊,你好好做研究,试试看,能不能从数学角度给这个经济学的问题找一个突破点,哪怕突破不了,找一个弱化点也可以。”

苏娇杨剁肉的速度放缓下来,她眉头拧的很紧,沉默了许久之后,试探着同宋忠堂教授说道“宋教授,我有点不同意您的观点,而且我觉得按您的思路去继续研究的话,怕是风险性会非常大,我们很有可能努力着努力着,努力的方向就跑偏了。”

“我对发展经济学的了解不算很多,但这五六个月也看了不少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与文章,算是摸到了门槛,了解了个皮毛。我个人认为,数学与经济学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数学是经济学的骨,经济学是数学的筋与形。可能突破经济学的关键在数学上,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能够完全抛开经济学的本质,说到底,经济学是约束数学的条件。”

“我们为了突破一个经济学的理论,而将经济学给抛开,单独研究数学我觉得有点本末倒置。”

听了苏娇杨的话,宋忠堂教授叹息得越发厉害了,“我也不想把经济学和数学给分开啊,但问题是,合在一起实在解决不开。国家要制定发展计划,必须得有发展经济学的支持,而且这个发展经济学还必须得有很强的前瞻性。国家等着我们出成果,我们也没办法啊”

“可这种涉及到国家发展方向的课题,我们更不能有任何的马虎与侥幸。稍微出现一点点偏差,可能就会将一个国家、这么多个民族引上歧路,可能会让十万万人口再回到水深火热的六零年。宋教授,我个人的意见是,宁肯给国家写检查,或者是申请其它单位的协助,我们也得求一个保险稳妥。”

宋忠堂教授摇头,“哎,不说这个了,我回去再琢磨琢磨。同我说说你吧,你闭关搞研究这么长时间,有没有研究出什么成果来,你的研究目前已经推进到了什么进度”

一提起这个,苏娇杨就有点不大好意思,但架不住宋忠堂教授的眼里满是期待,只能硬着头皮说,“我发现之前走的路存在问题后,索性将原先的研究进度给停下来了,从最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开始看,不再盲目的吸取别人的理论,而是通过批判的方法去看待所有的理论,找到自己认可的那些理论,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中去,再尝试着用科学的方法去否定那些我无法认可的理论。”

宋忠堂教授闻言,一脸复杂地看着苏娇杨,道“小苏,这样的路也就只有你敢走了,别人没你这本事,也没有你对自己的这股子狠劲儿。多数人渴了,都是找有水的地方喝,你是直接自己挖口井啊”

苏娇杨被宋忠堂教授说的有些不大好意思,她道“宋教授,我这个人有点犟,最难说服的就是自己的内心。我很难让自己钻到一个自己都无法认可的理论中去搞研究,所以,您分配给我的活儿,我可能得缓一缓,我想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先把经济学的东西捋清楚,然后再去尝试研究发展经济学。”

“在我眼里,发展经济学是高楼大厦,不是空中楼阁,我无法说服自己在有问题的地基上建设高楼大厦。”

话说到这里,苏娇杨准备剁来炸肉丸子的肉已经全都剁好了,她将肉末倒进盆里,与鸡蛋、淀粉等拌好拌匀,又去厨房里将那个小火炉提溜出来,蜂窝煤烧的正旺,油锅架上,苏娇杨用手抓着肉用力一挤,一个圆乎乎的肉丸子就从虎口处挤出来了。

肉丸子掉进油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不一会儿,肉香味便飘满了院子,并且朝着山脚下的家属区飘去。

苏娇杨将一锅肉丸子都炸完了,宋忠堂老教授依旧坐在那儿沉思,搞得苏娇杨都以为宋忠堂教授是来蹭肉吃的,她盛了一碗金黄的大肉丸子给宋忠堂教授。

被一大碗飘着香气的肉怼到脸跟前,宋忠堂教授才回过神来,“小苏啊,你说的有道理,之前是我魔怔了。我们做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课题、完成项目,但这个目的建立在踏踏实实搞研究的基础上。要是按我之前的规划,怕是我们课题组真的会走上歧路,我这晚节怕是也保不住了。”

苏娇杨摇头,“那倒不至于,依我看,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太混乱了,不同学者根本无法互相认同。依照您的思路做出成果来,肯定会出现很多异议,但真正能找到错处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但我们的成果是需要交给国家去检验的,我不能拿着十万万人的未来去赌。小苏,你的做法是对的,你就先按照你的思路去研究,如果有成型的思路后,及时与我沟通。你们年轻人的思维开阔,思想也灵活。当然,如果你的研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课题组帮助,随时都可以来找我。”

“至于你给的这一碗丸子,我就不收了,你留下吃吧,赶紧补补。研究固然重要,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得把自己的体魄与精神给养好。”

苏娇杨从善如流,只不过到了吃饭的时候,她依旧是原来的吃法,一天最少吃两顿省时省力的粥,第三顿还有很大的概率是肉粥。

当天晚上,苏娇杨就将猪蹄、猪头肉、排骨等一锅炖了,她配制卤汤的本事不行,但架不住个人口味嗜辣,加了一大包湘南省特产的红辣子进去,其它调料都是按常规炖肉来的。

饶是炖肉的卤汤这么粗糙不讲究,这锅肉都炖得香飘整个国防科大,住在家属区里的很多人都是做梦梦到吃肉之后被生生馋醒的。

如今已经到了七十年代末,同五六十年代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寻常家庭里就算没法儿顿顿都吃肉,但一周总归是能见到两三次荤腥的,家庭条件好的人天天都能吃到肉。

国防科大家属区里住着的人多数都是在国防科大任教的老师,他们的家属也大多跟着在国防科大的行政部门做工作,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平时根本不缺钱,想吃肉直接就去买了,可这些人依旧被馋的口水直流。

家里没孩子的人家还好说,大人们闻着虽然馋,但不会闹,家里有孩子的人家就全都遭了秧。

小孩子懂啥

嘴馋了、想吃了,自然就闹腾大人,可大半夜的,大人们去哪儿给他们偷肉吃

小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那便开始扯着嗓子哭,大人们被哭烦了,大半夜就爬起来教训孩子,边教训边骂,“这是哪家造孽的大半夜不睡觉煮肉吃白天煮不行吗自个儿吃肉就关上窗户偷偷摸摸吃,馋别人干什么”

家属区内的灯光亮了一盏又一盏,骂声一波高过一波,可问题是苏娇杨听不到啊

苏娇杨担心山里头的毛皮动物晚上会来祸害了她炖的肉,临睡觉前,她特意将炉子同锅都搬回了灶房里,往锅里加了满满的汤,生怕给熬糊了,还把炉子里的火给焖上,改为文火慢炖。

闻着肉香味,苏娇杨心满意足地睡着了,她在梦里依旧在大口大口地吃肉。

等到了第二天醒来,那锅肉已经被炖的皮开肉绽,猪蹄外面厚厚的那层皮都被炖的软和合口,苏娇杨挑了三个猪蹄出来,往那猪蹄上淋了点醋,又撒了点葱花,美美地吃了一顿,待锅里的肉都放凉之后,全部冻进了冰箱里。

湘南省的天气又潮又热,苏娇杨担心那些肉放在外面会坏掉。

白天炖肉未免有些太张扬,而且苏娇杨炖肉讲究一个先大火后小火、先急火后文火,大火炖两三个小时就够了,文火得炖至少十个小时,白天时间不合适,所以苏娇杨就将炖肉的时间定在了晚上。

吃过晚饭之后,她还要再看三个多小时的书,这个时间点里用来大火炖肉刚刚好,等她快要睡觉的时候,肉被炖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换文火来慢慢的炖,一觉醒来,一锅肉刚刚炖好。

于是乎苏娇杨又在晚上造孽了。

家属区住着的家长们好不容易把自家兔崽子安顿下来,唬骗家里的孩子说根本没人炖肉,昨天晚上是做梦梦见了,结果苏娇杨就给他们来了个情景重现。

还是一样的时间,还是一样的味道,对于山脚下家属区住着的人来说,这种闻得到吃不到的体验简直就是惨绝人寰的酷刑。

有很多人实在受不了了,大晚上就拎着手电筒出来找肉,可国防科大坐落在山脚下,正对着好几个山口,一道晚上,那山风呼呼地往外吹,苏娇杨家还住在半山腰上,从屋子里飘出来的肉味还没形成一条稳定的造孽路线,就被山风给吹散了。

而且山风专把这些肉香味往建筑聚集的地方吹。

有人拎着手电筒找了一晚上,说是国防科大里面那人工湖周边的肉香味最浓,怀疑是不是有人深夜不睡,在人工湖旁边野炊了。

还有人说是食堂那边的肉香味最浓,可跑去食堂里却发现,食堂里黑咕隆咚的,除了肉味之外什么都闻不见,怀疑是食堂闹鬼了。

也有人说肉香味最浓的地方在国防科大校门口的那一片白桦林里,可哪有人大半夜不睡跑去白桦林里吃肉,还吃的这么香

所有人的猜测都指向一个未知的恐怖灵异事件闹鬼

哪家学校不是在坟地上面修建的

哪家学校里没有十个八个的闹鬼传说

这种传言愈演愈烈,同时,那肉香味也是天天都准时出现,一到晚上就有了,一到白天就没了,这下可没人敢继续骂了。

万一得罪了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该咋办

为了不让家里的孩子闹,住在家属区里的大人们就编出一个学校里有鬼专门来抓不听话的小孩,抓到之后就拎去树林子里烤着吃的恐怖故事,这一招特别管用,那些哭闹不休的小孩子被吓得安安分分,晚上再也没有哭闹过。

别人不知道这肉香味的真相,宋忠堂教授怎么会不知道他不过是想到苏娇杨沉迷科研,整个人都瘦脱相了,需要多吃点肉来补补,这才没有拆穿苏娇杨。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距离开学只剩下半周,那半夜煮肉的香味总算停了,家属区的住户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哪会想到第二天白天,烤肉的味道伴着丝丝孜然的咸香再次卷土重来。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别说是大人们想要在光天化日之下瞅瞅吃肉鬼究竟长啥样了,那些小孩也不怕,家属区的小孩直接组了一个抓鬼营,对整个国防科大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宋忠堂教授见事情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赶紧逮了个机会悄悄上山,到了苏娇杨买的小院子里。

站在院门外就能闻到那喷香的肉味,宋忠堂教授气得牙痒痒,拍了拍门,发现门开着,他直接就推门进去了,苏娇杨这会儿正在一块铁板上烤肉片呢。

见宋中堂教授进来,苏娇杨赶紧搬了一个凳子出来给宋忠堂教授坐,“宋教授,您来什么事儿我正烤肉吃呢,味道很好,你要不要来几串”

宋忠堂教授气得心绞痛,“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吃,赶紧收拾东西,现在整个国防科大的人都在找吃肉鬼,现在还没人上山来找,主要是没几个人知道你搬过来了,但我估计也就是半个小时的工夫,肯定会有人找上来。你知不知道你闯了多大的祸每天晚上煮肉吃,不知道害得多少人家半夜打架,还有可多人大半夜不睡觉,拎着个手电筒出来找你,赶紧收拾好东西伪装伪装,不然一会儿群情激愤,怕是会把你这小院子给拆了。”

苏娇杨也给吓了一大跳,正好她已经吃了个半饱,锅里还有昨天晚上吃剩下的粥,苏娇杨手脚麻利地把烤肉都收进一个小盘子里,还用大盘子给扣上,又把作案现场给清理干净。

苏娇杨回洗漱间把嘴上的油给洗干净,还顺带着将昨天晚上剩下的粥放到火上,用大火熬煮,丁点儿水都没加。

苏娇杨刻意为之,那锅粥没过多久就烧出了糊味。

等到家属区的人找上门来时,糊味已经将院子里的肉味给掩盖住了,而此时的苏娇杨已经伪装出一副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样子。

家属区的人主动帮苏娇杨把烧糊的粥给端到一边,不忘提醒苏娇杨,“苏老师,你搞研究固然要紧,但也不能不管灶上的事情啊要是一不留神把锅给烧干了,烧着火了,你一个人连火都灭不了”

苏娇杨心有余悸地表示感谢。

当天下午,家属区就有流言传了出来,“不知道是哪个造孽的吃肉鬼,成天没完没了地作孽,只是可怜了住在山上的苏老师,为了闻不到那馋人的肉味,门窗紧封着也要做研究,连自家的粥煮糊了都没有闻到,险些把锅给烧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