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挖人再起!

七零年超级学霸 挖人再起!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苏娇杨的稿件漂洋过海抵达了《全球经济》编辑部, 那主编看了之后,直接将稿件拆开来复印成多份, 让所有审稿编辑都参与到了审稿工作中来。

面对这份稿件,审稿编辑并没有因为‘重逢’而减少半分惊喜。

同原先的稿件相比,苏娇杨新寄来的稿件只是添了一些过渡章节,使得整套理论更加系统,也更便于审稿编辑,但在这些编辑看来,整份稿件都升华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

苏娇杨原先投来的稿件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虽然耀眼绚烂, 但因为是相互独立的, 没人能完全知悉这些明珠的作用,如今苏娇杨用一条线将所有的明珠都串了起来,佐以她自己重新约束的定义, 整套理论变得更加完善系统,从头读到尾, 能给人以一气呵成的畅快之感。

《全球经济》编辑部最终经过讨论决定, 录用这位华人学者投来的稿件!

为了保证整个研究成果的完善性, 《全球经济》编辑部准备单独发行一套《系列增刊》,以‘上中下册’的形式将苏娇杨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

现代经济学的萌芽在欧洲,华国的经济学研究风潮才刚刚兴起,正是紧盯着国外研究动向的时候。

京大华光管理系,清大经济贸易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都订阅了《全球经济》,当他们收到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 并看到《全球经济》新发行的一系列增刊时,都兴奋了!

《全球经济》上总算又出现与发展经济学相关的内容了!

要知道发展经济学可是国内经济学界研究的主流,而《全球经济》因为收稿严格的缘故,经常以‘逻辑难以自洽’等理由拒绝刊登发展经济学的文章,因为这个事儿,很多经济学家都抨击《全球经济》编辑部收稿太具有个人偏好。

但《全球经济》在学术界的地位放在那儿,甭管再多的专家学者跳出来抨击,都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故而这件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同时,全球的经济学研究人员都默认了一件事——《全球经济》编辑部真的不待见发展经济学。

可现如今《全球经济》编辑部一次性刊发了三本增刊,且这三本增刊都是与发展经济学相关的,作者也是同一个人……那些经济学研究人员忍不住想,是不是《全球经济》编辑部换主编了?

瞅瞅最新一期《全球经济》的封面,主编依旧是那个在经济学界相当有地位的老顽固。

这时,又有人猜想,会不会是那个主编疯了?

亦或者是那个主编良心发现了?

当然,这些问题注定是无解的,经济学界的研究人员好奇归好奇,最终还是将目光放到了那三本增刊上。

他们想要看看,这三本增刊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能让《全球经济》做出这种疯狂的举动。

这么一看,学术界内就没有声音了。

那些看懂的人都忙着去用自己身边的实例验证苏娇杨提出的结论了,没看懂的人则忙着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希望能早点嗑明白这个理论。

因为这场突然刮起来的飓风,国外的学者都快炸锅了,走到国际排名前列的那些经济学高校中,随处都能听到有人谈论发展经济学的声音,而国内,却表现得安静如鸡。

国内绝大多数人都被《全球经济》的这个骚操作给打晕了。

数学与经济是不分家的,那些数学家们前不久才刚刚经历了类似的事情——《数学纪年》发行的增刊不仅毁掉了帕克学派的百年声誉,还差点逼死所有引用过帕克学派学术观点的学者,无数篇论文被回炉重造,无数个博士硕士被收回学位,重返校园。

如今看到经济学界也有人搞事,数学家们都来围观了。

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再回想一下这熟悉的操作……数学家们齐齐噤声。

‘苏娇杨’这三个字太有魔性了,简直就是让人男默女泪的三个字。

难怪他们等了一年半都没有等到苏娇杨的新成果,原来人家跑去研究经济学去了?有好多学者之前还因为苏娇杨的‘昙花一现’感到可惜呢,现在只想呵呵。

脸疼。

————————————————

时隔一年半,苏娇杨从数学界跨到经济学界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个消息传回国内后,那些开设经济系的高校都坐不住了。

挖人!

挖人!

必须挖人!

对于外国的高校来说,发展经济学的突破只是学术意义上的突破,但对于国内情况,发展经济学的突破就带上了政治意义。

要是能把苏娇杨挖到他们学校,那就算发展经济学的项目是宋忠堂牵头搞的,那也无所谓,成果是苏娇杨的,而苏娇杨是他们学校的……这能给他们学校带来超乎想象的意义。

可问题是,他们的小胳膊小腿能挖得动苏娇杨吗?

苏娇杨同别的学者不一样,别的学者一般只从事一个行业领域的研究,但苏娇杨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包括了数学、经济学、地质学,这还仅仅是已经表露出来的,谁知道这会不会只是冰山一角呢?

而且苏娇杨还有一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傍身。

想要挖苏娇杨,谈何容易?

如果苏娇杨在别的高校,那其它高校肯定直接冲上来试了,万一挖走呢?就算挖不走,自己也不吃亏啊!

可国防科大有点邪门,甭管是数学系还是其他系,都精通‘挖人反弹’的技能,当初那么多高校都派人去国防科大数学系挖苏娇杨,结果呢?赔了夫人又折兵,人没挖回来,自己派去挖人的人却留在国防科大了。

唯有京大有底气去国防科大数学系‘借’苏娇杨。

早在一年前,京大数学系就已经同国防科大数学系建立了合作关系,研究团队之间一直都保持着沟通交流,京大应用数学系的学生还会跑来国防科大数学系上课,两校携手共同建设数学学科,京大经济系循着数学系走过的老路,也照葫芦画瓢地来找国防科大经济系进行携手共建了。

可问题是,国防科大经济系与数学系是高度重合的,经济系的多数老师都是数学系的人,而且京大经济系最最最想挖的人,同经济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京大经济系只能再次找上了数学系。

彼时的国防科大数学系已经全部搬迁到了新的办公楼中,苏娇杨带着的那些本科生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总算入了门,虽说没有达到苏娇杨那‘两天写一章’的要求,但速度也不慢了,再加上这些学生认真努力的缘故,都呈现出一种‘厚积薄发’的架势。

总的来说,苏娇杨对这些学生还是相当满意的。

勤奋、踏实、努力、听话、认真、刻苦……看着这些马上就要毕业的学生,苏娇杨突然有些舍不得放这些学生走了,她便去了陈润之老先生的办公室。

彼时的陈润之老先生正在待客,来人赫然正是那京大经济系的系主任。

那系主任同陈润之老先生早年有过一些交情,后来交情渐渐淡了,但也属于能说得上话的那种。

见苏娇杨进来,陈润之老先生一挑眉,指着苏娇杨同京大经济系的系主任说,“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不是要找她去你们经济系挂名么?你问她,只要她同意,我这边肯定没意见。不过你可记清楚了,是挂名啊,别到时候又得寸进尺。”

京大经济系的主任同苏娇杨表明来意,开出了京大经济系愿意给苏娇杨的待遇,然后问,“苏老师,我来之前了解过情况,你在国防科大数学系这边,国防科大数学系的教师太多了,而每年评职称的名额都是固定的,你难免需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来熬资历,可你要是来我们经济系这边挂职的话,明年春天评职称的时候,你就能提正高,你看怎么样?”

陈润之老先生嗤之以鼻,“你觉得小苏是缺那么一个职称的人么?我们学校地矿系早就答应给了,可小苏觉得地矿系的老教师挺多,说是把名额让给那些更需要的人。”

苏娇杨点头道“确实如此,职称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重要,涉及到待遇等方方面面。但对于我来说,承蒙陈主任的高看,待遇一应都是最好的。别人需要靠职称去揽项目做,我根本不用职称都不缺项目,不说别的,单单是油田的项目,只要我想做,我就能做到千禧年后。”

京大经济系的系主任整个人都酸了。

这小苏老师实在是忒会说话了些!

什么叫承蒙陈主任的高看?

当初那么多高校来挖人,苏娇杨都不用选,随便加入一个高校,拿到手的待遇都不会比国防科大差!

苏娇杨如果在京大经济系,就算苏娇杨主动让出评职称的名额来给别人,他也会帮苏娇杨给占上。

他能让学校的功臣寒了心?

陈润之老先生被苏娇杨这一记马屁拍的心情舒畅,乐呵呵地问,“小苏啊,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你这人可一直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苏娇杨尴尬地笑了笑,她确实不喜欢串门,平时一来到数学系就进办公室了,下班之后才出办公室,当初同陈润之老先生在一个办公室里待了那么长时间,关系处的不错,可现在两人都有了办公室,关系也就渐渐降温了。

“陈主任,我这不是有些舍不得我带的那几个学生,好不容易把他们引进了应用数学的门,结果他们下学期就要毕业了,你看我们系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些人才给留住,内部消化了?”

陈润之老先生闻言,脸上有了难色。

刚刚京大经济系的系主任还说呢,全国所有高校的数学系中,国防科大的教研团队都是人数最大的。

四百多人的配置,现在苏娇杨还要扩充队伍,是瞅着这新盖的数学系大楼太空旷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明天周六,我一定一定提前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