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鱼目混杂

七零年超级学霸 鱼目混杂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陈润之老先生同国防科大校长说的话很快就奏效了, 原以为希望渺茫的教育部颇为痛快地批准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并且一次性拨款四百万,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后全部简称‘国重’)的建设。

这建设不仅仅包括建设国重大楼,还包括国重内部优势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吸收与招揽等。

中央专项财政资金很快到账, 国防科大从兄弟院校济同大学建筑系约了一份建筑设计稿, 然后将湘南一建的团队请来,湘南省第一个国重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始建设了。

国防科大数学系的办公大楼是新盖的,足够容纳苏娇杨吸收进入课题组的学生,而且国防科大为了尽快给国重挂牌, 还将那刚变成教职工食堂的‘数学系旧址’又给改了回来。

教职工餐厅并入原先的学生餐厅中,单独占了一个楼层,开学的时候只为教职工供应三餐, 等假期时, 会对全校师生开放。

国防科大的校长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在申报国重时, 直接将国重负责人的名字填上了苏娇杨,这样苏娇杨之后就没办法单飞了。

给新国重命名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苏娇杨头上,苏娇杨左思右想,始终没想到一个一直符合自己定位的名字,最终素手一挥, 敲定了下来。

就叫‘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中,苏娇杨不单单打算搞理论数学,她打算将所有能与数学沾边的学科都搞起来, 她让跟着她做本科论文的学生做不同的研究方向,为的就是这个。

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些与地质、采矿相关的学科需要研究,就叫数学地质。

道路桥梁建筑这些与工程类相关的学科也需要搞,就叫工程数学。

经济学、理论数学等最贴近数学核心的学科也不能落下,这是基础。

别人搞科研,最多兼顾两个方向,那叫‘两手抓两手硬’,苏娇杨不一样,她习惯跨界了,就和八爪鱼一样,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立马沉溺进去好好学,遇到自己不怎么感兴趣、但国家有需要的,苏娇杨也会逼自己去学。

当然,系统任务三择一也是完全不可抗因素。

就比如现在,苏娇杨一想到自己选择的那个任务,就一个头两个大。

那任务评定标准是→京城人起来可以乘坐超级列车去羊城喝一碗早茶,再去金陵吃一笼灌汤包,赶来平沙市逛一圈橘子洲头,然后还能赶回京城,吃一顿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作午餐。

三个任务放到一起比对,这个任务是最简单的,可单独把这个任务拎出来,同现行火车的速度比比,苏娇杨愁得想要咣咣撞大墙。

她乘坐现在的火车,从京城到平沙市,需要三天两夜的时间,将近六十个小时,而那任务评定标准中却要求在45个小时内完成‘京城→羊城→金陵→平沙市→京城’的‘打卡’,而且并非到了地方立马就走,而是要在那里吃吃喝喝逛逛。

别说是高铁了,就算是飞机,那都不可能这么迅速。

苏娇杨已经能够预料到了,她肯定会超时完成这个任务,届时,系统也会再给她一个降级奖品。

得亏苏娇杨觉得现在的生活挺舒适,一直保持现在这种生活状态也不错,她要是稍微‘上进’点,非逼自己按照系统要求的时间完成这任务,怕是她会把自己给活活逼死。

————————————————

大致计算了一下任务评定标准,苏娇杨面前得到一个大致的速度,时速三千五百千米。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绿皮火车的最大时速是一百二十千米。

飞机的最大时速是六百五十千米。

任务给她要求的列车时速是绿皮火车的二十九倍,是飞机的五点四倍。

时速三千五百千米是什么样的概念?

一小时三千六百秒,想要达到时速三千五百千米,每秒都需要前进九百七十多米,大概就是眨了一下眼睛的功夫,已经绕着四百米的标准田径场跑了两圈半。

这等于是要她的命啊!

唯一能支撑苏娇杨的,就是她在那动力机车的仪表盘上看到的最大时速,等于光速。

可现如今的客运飞机最大时速连音速的一半都达不到,更枉谈火车,而且她需要达到的目标还是飞机的二十九倍?

想要完成这个任务,苏娇杨觉得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了,大概她得等到有生之年,或许是下辈子,下下辈子。

可从智障系统以往的德行来看,不会给她搞出这种绝对完不成的任务啊……苏娇杨心中存疑,想打开任务面板再仔细看看,结果一打开,她发现自己眼前一片黑,就如同瞎了一样。

一道绿光突然从虚空中冲了过来,直直地怼到她脑门上,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

冰冷而机械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鉴于宿主能力不足,自动激活支线任务分类,当前任务转为主线任务,支线任务将自动生成。待宿主完成全部支线任务后,主线任务将再次出现。为了鼓励宿主积极完成支线任务,每一个支线任务完成后同样有随机奖励出现,请宿主再接再厉。”

那一团从虚空中飞来的绿光直奔苏娇杨的脑门,就仿佛是进度条一样,从苏娇杨的发际线开始,一点一点向下推移,直到苏娇杨被从头到脚绿了一遍,任务面板上才弹出了所谓的支线任务。

与原先的任务面板并没有太大变化,只不过是任务内容变得更详细了些,诸如此刻才新出现的第一条支线任务——将现有火车提速三倍,设计出单日运载量三亿人的列车组。

苏娇杨提笔在纸上飞快地列了一行算式,计算完成后,她松了一口气。

这个任务还是能完成的,只不过需要费点工夫而已。

为了完成第一个支线任务,苏娇杨特意去图书馆找了很多与轨道交通设计相关的资料,并且将‘轨道交通研究组’定为国重的第二个已经确定的课题组,第一个课题组为‘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组’。

除了这两个课题组之外,苏娇杨还打算成立‘数学地质研究组’以及‘数学经济学研究组’。

这四个研究组都是有研究基础的,跟着苏娇杨做本科设计的那些学生留下来之后,可以直接入组开展研究工作,她不用担心人手问题。

只不过偌大一个由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如果仅有这四个研究组,成员也不到四十个,那实在有些寒碜,苏娇杨就动了人才招聘的心思。

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依附于学校,但性质却是与学校相仿的,可以独立培养研究型人员。

苏娇杨打算将所有入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都按照副研究员对待,等做出科研成果,拥有独自开展创新型科学研究的能力之后,再升职为正研究员,由其单独带领一个研究团队开展研究。

而且,苏娇杨并不准备招聘太多人。

人多之后,难免会出现鱼目混杂的情况,不便于管理,不如从小处着手,将‘蛋糕’一点一点做大。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导师临时通知要加班,十一点才回到住的地方,困得实在写不下去了,明天周六,我睡个懒觉,早晨起来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