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苏娇杨出手!

七零年超级学霸 苏娇杨出手!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国防部舍得给苏娇杨的项目砸两千四百七十余万, 苏娇杨自然不会给人家做的太差, 每一张大白报纸上的东西, 都是苏娇杨精心准备过的。

苏娇杨在汇报台上针对整个项目侃侃而谈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调查了国内的主要铁路运营路线图, 分析了现行铁路的特征。现行铁路主要是以东西贯穿与南北纵横为主, 以省会城市为一个个枢纽, 将所有省份全部串联起来,再由省会城市向当地的一些小城市所辐射, 临近的小城市之间单独设置线路来连接,诚然,这样的连接方式是最简单便捷的, 但相应的, 这样的损耗也是相当大的。”

“单单以地域划分作为唯一指标是盲目的,我的想法是建立一套更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将地形、地势、经济情况、人口流动情况等全部列为指标评价体系,并且根据人流量来进行指标评价体系的客观标准,这样做, 重新优化不同站点的资源配置, 才能将轨道交通变得更合理。”

“当然,这一套标准适用于所有的轨道交通。民用可以, 军用自然也可以,只不过是不再将人流量作为指标评价体系的唯一客观标准,而是需要将货运量、应急运输量等全部加入进去,这样便会相当的完善。”

苏娇杨将写有指标评价体系标准的那一页大白纸翻了过去, 那张画有简单铁路分布图的大白报纸露了出来。

“这是我们课题组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铁路资源重新分布后的初步结果。根据铁道部的数据重新计算,采用我们这一套铁路运营标准,运载量能够提升百分之二十,运载速度能够提升百分之十七,旅客的在站滞留量能够控制到百分之五以下,而想要将现行的铁路标准更换为我们提出的这一套标准,并不会投入太多,预计支出在三十万左右。”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汇报的主要课题,这只是铁道部给我们七万块科研经费,我们作为研究成果而提交上去的一部分,仅此而已。”

“国防部委以重任,我们针对军用铁路重新进行了设计规划,改动较大。其中,改动的地方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轨道材料的设计以及轨道选址的设计,另外一部分则是列车的设计。”

大白报纸再次翻页,是一副以省域划分的地形地质图。

“军用铁路不仅仅需要考量民用铁路所必须考量的一切,还需要借助天然的地形地势来达到隐蔽、安全的目的。所以我们课题组在考虑了天然的地形地质条件之后,提出钻掘隧道法、架设公路法、环山绕路法等多种方法,结合铁路提升速度的临界最大角度,实现了军用铁路路线的选择。这是课题一的五个专题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课题二的五个专题主要是用来选择铁轨材料的。我们将在铁轨材料上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寻找出一种硬度高,韧性好且不易破裂的合金材料,以此合金材料来生产铁轨,使得铁轨寿命明显提高。”

“而对于课题三来说,这五个专题将主要用于铁轨形式的设计。在支持现有的火车行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铁轨,能够减小火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同时,也需要支持磁悬浮等目前国外最流行的轨道交通高新技术。”

“在课题四中,我们将集中精力去提升火车的运载能力以及运行速度,最基本的目标为在不损伤现有运载能力的基础上,将最大运行时速从一百二十千米提升到三百五十千米,将稳定运行时速从八十千米提升到三百二十千米。”

“而课题五则是研究列车分布的资源配置问题,综合前面四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一套拿来便可以运用的轨道交通设计方案,并且在课题研究结束的同时,联合中铁与铁道科工一起,为我国建设一条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货运铁路,必将实现时速三百二十千米的目标。”

大白报纸翻得很快,苏娇杨的汇报很快就接近了尾声。

国防部的人多数都听不懂课题二以后的内容,故而提问点都集中在课题一的铁路轨道设计上,尤其是被苏娇杨选为枢纽站的那几个核心中转站,更是一度成为提问的焦点。

问题集中在,苏娇杨为什么选择那些国内并不出挑的城市作为重要枢纽站,而不是国内本就繁荣的城市。

苏娇杨敢这么选,自然是有原因的,理由张嘴就来。

“首先,这样做成本最低,运载能力最强,运载速度最短。”

“其次,‘这些城市略微落后’这点在别人眼中是缺点,但在我眼中,恰恰是不可多得的优点,隐蔽性强,客流量小,将那些一线城市作为中转站,势必会加重当地的火车运载能力,而将我选中的这些地方作为枢纽中转站,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最后一个原因,我研究过发展经济学,现在也在为很多一线城市做发展规划设计,虽然二线城市没有让我做发展规划设计,但我的布局中,二线城市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它们是整个国家的发展基石。一线城市不缺这几个枢纽中转站,哪怕将枢纽中转站设在一线城市,也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如果将这些枢纽中转站设在二线城市,那便是雪中送炭。”

国防部的人心服口服,当晚就留下苏娇杨喝起了酒。

在酒场上,苏娇杨从来没有怕过,系统一开,她就是酒场上最豪迈的东方不醉!

国防部的人酒量都不错,每人都能喝个四五两不醉,可哪有人能同苏娇杨这种酒量变态的相提并论,一场酒喝下来,苏娇杨和没事的人一样,国防部的人却都个个烂醉如泥,跟随苏娇杨来的那几个研究员不敢多喝,借着生病吃药遵医嘱的理由只喝了几小口,然后便有幸得见了终生难忘的‘大场面’。

这些人早就听说苏娇杨酒量了得,端起酒杯来就是千杯不醉,原先还有些不信,觉得是有人瞎吹,可现在亲眼见了,个个都惊为天人,尤其是苏娇杨喝了那么多酒之后依旧能同他们讨论课题讨论得津津有味、热火朝天,这更是让许多人心底直呼不可思议。

————————————————

第二天,国防部审批通过了苏娇杨的项目开题汇报,课题研究经费将会分成三笔而先后到账。

苏娇杨拿到审批通过的证明文件之后,打发与她同行的那些人先回校搞研究,自个儿开始在京城各大知名高校搞起了学术交流。

第一站——京城理工大学。

当年苏娇杨高考的时候,京城理工大学也派人和苏娇杨接洽过的,没人能想到,当初仅仅是‘小有潜力’的学生,在短短三年内,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内的学术山头之一。

京城理工大学十分郑重地欢迎了苏娇杨,听说苏娇杨想在京城理工大学开一个交流讲座,京城理工大学负责接洽的人立马就给安排好了报告厅,还从各个院系挑选了优秀的学生以及有潜力的老师过去听。

京城理工大学的目的很简单,多条朋友多条路,尤其是苏娇杨这种手上项目多的人,他们学校的老师若是能和苏娇杨搭上关系,日后找项目做的时候,从苏娇杨手里分碗汤都够!

只不过京城理工大学的负责人不知道,苏娇杨可比他们有诚意多了。

苏娇杨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交流,而是挖墙脚。

他比陈润之老先生还狠,陈润之老先生是守株待兔,苏娇杨是主动出击。

原因无他,她负责的那个国重实在太缺人了,项目多到做不过来,而人才又不会主动找上门去,她就必须走出来,把小锄头挥一挥。

从国防部申请到的这个大项目急需要机械、电气、铁路等领域的人才,京城理工大学作为这些行业的领军高校,苏娇杨怎么可能会放过?

她来了!她来了!她带着薅羊毛的大剪刀来了!

可惜京城理工大学的领导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还对苏娇杨表现出了空前绝后的热情。

————————————————

京城理工大学的报告厅中。

苏娇杨诚意满满地介绍了自己正在研究的项目以及国重的研究条件之后,对着报告厅里那些面露羡慕的人说,“我们的国重正处在刚刚起步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京城理工大学有许多优秀的人才,我们十分欣赏,所以还请诸位在毕业后择业的过程中,考虑一下国防科大的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待遇我敢保证,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

京城理工大学的领导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错愕。

就在这时,一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生站起来问,“苏老师,如果是已经工作的老师呢?想要跳槽去你负责的国重,你们会接收吗?”

苏娇杨一脸笑容,“只要有真本事,个人品德不存在恶劣问题,那我们来者不拒。”

听到这话,京城理工大学领导的整张脸都绿了。

可苏娇杨又不是主动给京城理工大学的老师抛出橄榄枝,她仅仅是回答了一个学生的问题,就算他们想谴责,那也找不到谴责点啊!

明明心里已经恨不得将苏娇杨撵出京城理工大学的门了,为了面子,这些领导却不得不装出一副‘谢谢苏老师看重’的感激,差点把自个儿给恶心死。

出了京城理工大学的门,苏娇杨转头就拐去了隔壁的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如法炮制,她在京城航空航天大学也开了一场报告会,那个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生再次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接下来,原名为焦作路矿学堂的京城矿业大学,京城地质大学、京城石油大学以及清大与京大都先后遭殃,苏娇杨把整个京城那些能排的上号的高校挖了一遍,等众多高校反应过来时,苏娇杨已经踏上了返回湘南省的列车。

大家都属于京城高等教育圈,哪家的事情能够藏住

京城高教圈的那些人坐下来一聊,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那个苏娇杨的神助攻——脸上长满青春痘的男生,这些人精一样的人物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那个人该不会是苏娇杨故意请来的吧,二人就和说相声一样,有个逗哏的,有个捧哏的,顺理成章就把事情都给抖出来了,关键在于苏娇杨还不会背锅!

那些大领导想明白了这些,差点气得晕过去。

终日打雁,没想到竟然被这雁啄瞎了眼。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更新有点晚了,抱歉……看到有人替我解释,真的很感动,实验室的事情很多,我还在忙着日万,压力确实大,希望大家多多谅解。更新只会吃到,不会缺席,如果缺席,我会提前在文案中挂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