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超级学霸 >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七零年超级学霸 一失足成千古恨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4:2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某乎热榜有一个爱吃咸口的亲戚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热评第一谢邀, 热泪盈眶!喜大普奔!那些咸口月饼总算有地方打发了!

某乎, 分享你新编的故事。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多数都不喜欢‘咸口月饼’, 原先知道小葛君喜欢‘咸口月饼’的人不多,苏娇杨办公室里囤下的月饼差不多够小葛君磨牙吃半个月。

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哪怕这些科研人员的心性都比较纯洁, 投其所好这种事情也是很多人都乐于去做的。

尤其是拿着自己不喜欢的花献给自己最想拜的佛。

要是搁在平时,苏娇杨绝对把这些送礼的人给拒绝了,可这些人都是带着‘话术’来的先同苏娇杨讨论讨论咸口月饼与甜口月饼的喜好, 然后再表达一下自己实在不喜欢吃咸口月饼的想法, 最后再夸夸小葛君的可爱以及自己对小葛君的喜爱, 那月饼就留在苏娇杨办公室里去了。

如果苏娇杨拒绝收下这些月饼, 那送礼的人还会怼回来,“苏主任,这月饼又不是给你吃的, 我们都知道你也不好咸口月饼, 这月饼是给小葛君吃的!难得遇到一个喜欢咸口月饼的人,反正那些月饼放在我那儿也没地方打发,搁着也是搁着, 不如给小葛君吃了。”

“你看这孩子, 太瘦了, 虽然个头不小,但看着身上没点儿肉就是让人不安心。苏主任, 你不能只顾科研不顾孩子啊,平时多给孩子买点儿鸡鸭鱼肉吃吃,咱平沙市这边要啥有啥, 水产也不缺,听说给孩子吃水产补脑子,你可得对孩子多上点心!”

盛情难却,苏娇杨只能收下那月饼。

这些月饼有一个优点——经得住放!、

据说放到过年都不会坏,但苏娇杨为了稳妥起见,将月饼都放到了冰箱的冷藏柜里,平时外面只留个两三块。

苏娇杨也发现小葛君太瘦的问题了,她便抽空开车带着小葛君去市里改善伙食,平时在家也会炖一些排骨、鸡汤、鱼汤之类。

这年头的物资不算充裕,但平沙市好歹是湘南省的省份,苏娇杨口袋里也不缺钱,故而买点吃的东西还是不成问题的。

眨眼就到了十月中旬。

从这学期开始,苏娇杨渐渐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数学上,她惦记着来年的春季学期会有很多事情做,便让数学系教务科的人将给她安排的课时都放到了这个秋季学期。

同时,当初由苏娇杨带着复习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这批学生也迎来了毕业论文这道大关。

好在国重那边的项目已经十分成熟,鲜少会出现需要苏娇杨把关的地方,苏娇杨才得以忙里偷闲。

十月十六号,苏娇杨正在国重办公室里批改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一通电话突然打了进来。

“苏娇杨女士,您好,我们是华国驻瑞典大使馆的外交官。现在有一则重要的消息通知您,恭喜您凭借‘发展经济学’入选一九八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嗯,怎么还有个化学奖?”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终于传来了声音,“苏娇杨女士,我需要向您确认一下,‘发展经济学’确实是您的研究成果,对吧。”

苏娇杨应道“没问题,‘发展经济学’是我的研究成果,那篇论文发表在《当代经济》上。”

电话那头的男声又问,“那‘计算材料学’呢?大概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人搞混了,将一个同名同姓的名单也送到了我们的手里。我一会儿去找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去核实。请问您能于十二月十号赶至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吗?届时,颁奖典礼会在斯德哥尔摩的蓝色大厅举行。”

苏娇杨道“‘计算材料学’也是我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发表在《数学纪年》上,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没有搞错。”

电话那头的男人差点惊得把手里的听筒给摔掉。

过了好一会儿,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声音才从电话那头传到了苏娇杨的耳朵里,那男声说,“原来是这样,没想到苏女士您的研究范围还挺广。这样更好,我们一次性通知到您。您作为第一任拿着华国国籍的华人获得者,也是我们华国培养出来的本土科学家,这是我们华国科学家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露脸,请您一定要调度好时间,准时到达。”

苏娇杨应了一声‘好’,脑子里满是空白。

挂断电话之后,苏娇杨的脑子里都在想,刚刚那个电话会不会是诈骗电话?有人故意想要寻她开心?

在她心里,诺贝尔奖就是科研人员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啊!

哪个科学家要是能够摘得一枚诺贝尔奖,那他便可以直接在学术界中封神了!

她没觉得自己做出来的科研成果有多么厉害啊,怎么就被通知获奖了呢?而且还是一次性就拿了两枚。

“莫非是这一次参加诺贝尔奖评选的人都没什么实力?”苏娇杨在心里小声嘀咕。

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苏娇杨的这种想法,怕是会被气到心态爆炸。

世上怎么会有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

要是你不想要诺贝尔奖,给我们啊!我们也不贪,匀一枚诺贝尔奖给我们就好!

一枚就好!!!

华国本土科学家苏娇杨在这一次诺贝尔奖中评选中一次性拿下两座大奖的消息传回华国时,国内一片沸腾。

这个消息是给华国科学界打的一剂强心针!

谁说华国本土就培育不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来着?

苏娇杨不就是土生土长的华国科学家么?

《百姓日报》用整整一个大版面报道了苏娇杨获奖的消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苏娇杨身上发生的趣事。

“苏娇杨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就是北河省的第一名,进入国防科大之后,直接参与了《数理化自学丛书》的编写以及她在大学期间先后完成‘黑德尔猜想’与‘霍达猜想’的论证,揭穿了北美普林斯顿帕克学派的骗局,为数与形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苏娇杨虽然主攻专业是数学系,但她并没有被专业限制住自己前进的脚步。她在念大学的期间,参与了由石油工业部主办、由东北油田承接的项目,从数学研究的角度独辟蹊径,提出了石油开采模拟方法,为我国石油开采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来,应同校宋忠堂教授的邀请,苏娇杨开始向‘发展经济学’——这个在国际上困扰无数经济学家的命题,发起了冲击,用时两年,潜心攻克,苏娇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青睐。”

“我们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状态,发展经济学的问世,为我们国家绝大多数城市与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堪称发展路上的灯塔!鹏城、沪上、羊城等沿海城市已经开始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规律进行发展步伐调整,收益颇丰。”

“应教育部的号召,苏娇杨为国内数学领域优秀的青年人才开展培训工作,并带领这些青年人才远赴美利坚,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拿到了银奖的优异成绩,仅次于东道主美国。注同年命题人为美国”

“应国防部与教育部的要求,苏娇杨积极组建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超级铁路’项目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巨大技术突破,预计横跨东南与西北,连通鹏城与拉萨,形成一条横贯东西的最长铁路,稳定时速不低于三百五十千米。”

……

整篇报道看下来,没有丁点儿华丽的辞藻堆砌,但通篇都是客观写实的彩虹屁!

简而言之,这篇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苏娇杨特别优秀!”

苏娇杨拿到诺贝尔奖这个消息传到不同人的耳朵里,便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国防科大上下,举校欢庆,喜庆的红色贺词贴满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更是奔走相告,就仿佛自己得了诺贝尔奖一样高兴!

现在他们都算是跟着诺贝尔奖大佬做科学研究的人了,还帮诺奖大佬带过孩子,这说出去多涨面子啊!

至于清大、津大等当初没能把苏娇杨挖回学校的高校,则是再一轮地陷入了自我怀疑中。

尤其是清大,苏娇杨当初填报的志愿明明就是他们学校,结果却被国防科大开出来的优厚条件给挖走了!

他们当初为什么不坚定一点?

如果他们当初能和国防科大一样下血本挖人,苏娇杨就不会被国防科大给挖走。

如果苏娇杨没有去国防科大而是去了他们清大,那证明‘黑德尔猜想’与‘霍达猜想’的人就会是他们学校,为石油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也是他们学校,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会落户在他们学校,造出‘超级高铁’的团队也会出自他们学校,他们学校也会成为诺贝尔奖的母校!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苏娇杨已经是国防科大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有小天使在书评区里说男人不能宠着……嗯嗯,深有同感!不过我先生的性格还算好,就是有点拎不清,明知道我不喜欢他那样,他还是不会拒绝绿茶……得亏有我这么一个老师在认真地教他,不然他可能就会失去我这么可爱的男朋友。不过‘男人不能宠着’这话还是不要出现在书评区里了,我先生会偷偷混在书评区里给我撒花,万一让他看到,他不宠我了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