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快穿)主角光环 > 75、谍者公主

(快穿)主角光环 75、谍者公主

作者:昔我晚矣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3:55:30 来源:就爱谈小说

距离北殷风起云涌已过去了三月,

大兴帝都这边时刻关注着, 陆续有收到消息, 但都是少得可怜,而且触碰不到核心。

关系到北殷摄政太后病倒, 丞相被诛,权力变动等等, 光是只言片语, 便知道是出了多大的事。

这不仅是北殷内务,也影响到与它相邻的大兴, 北殷刚收复云朔不久, 现在又突然来了一场朝内大清洗, 谁知道会不会是北殷太后铲除异己安顿好内务后患无忧, 想要再次出兵。

北殷摄政太后, 虽在内外都被不少人诟病权欲重野心勃勃,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一位传奇人物,她的强势是出了名的,北殷天子和朝堂上下被她压的喘不过气来。这样的人物, 要想她在彻底掌握北殷大权后,安分的休养生息龟缩不出兵,根本不可能。

气的大兴皇帝大骂靖安司无能。

靖安司也是无奈, 谁能想到大兴在雍都的暗线刚受重视运作起来没多久, 就被扯进了北殷惊心动魄的政变之中,许多探子都被抓了,就这样四处刺探能传出一两条消息出来都已经是不容易了。

而且就是这样, 北殷国都也是几度风云变化,刚有消息说殷太后一病不起,大兴这边的人还没轻松的喘口气,转眼间局势突变,北殷丞相因为刺杀监国公主被诛杀,连带全族处斩。随即那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监国公主向朝堂开刀,朝野瞬间血流成河。

这些有的是大兴探子传回的情报,有的是靠靖安司的人不眠不休绞劲脑汁收集整理零碎的消息,比如边关兵力调动的异常,北殷商旅变少等等,分析出来了这些。

但直到北殷局势稳定,大兴依旧没有足够的能力插手到其中,不然朝堂那些老狐狸早就愿意支持北殷内部反对皇室反对殷太后的势力,希望北殷越乱越好。过去他们没有怎么重视,那是因为云朔在大兴手中,隔着这么一条天堑,还能掣肘北殷,不用他们多顾虑。现在北殷已经露出了惊人的獠牙,一次是收复北殷,下一次可能就是出兵大兴了。

有人忧心忡忡,也有人只顾着争权夺利。对靖安司受到重视,还投入这么多资源到它身上,朝堂上早有不满,如今见没什么成效更是大力指责无能,多方压力博弈下,靖安司也是举步维艰。

暗探用间一事本就不是一日之功,偏偏皇帝和那些高官大臣们一个个都急于求成,靖安司主事的头发都快愁的掉光了。难得出门休息一下喝碗热羊汤,就见到了司徒怀箬。

“司徒公子。”主事对他颇有好感,不仅是在抓捕帝都内的北殷暗探一事,司徒怀箬有助靖安司,更因为他不似其他高门子弟,态度倨傲,连朝廷命官也不放在眼里。司徒怀箬是真正的气度澄澈,翩翩温润公子,不外如是。就是坐在这路边小店,也是和光同尘般。

司徒怀箬微拱了拱手。

他虽不在朝中也有听说,靖安司因为北殷变故而颇受责难的事,见到主事大人愁眉苦脸也不奇怪,可惜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北殷风云惊变,他知道的也不多,也无心去探究,只是他唯一想知道的人,就是动用了司徒家的隐秘势力也没能查到。司徒家虽有些背景势力,但也只是在大兴国内,出了大兴,能起到的作用就很小了。

说不定查到的还没有靖安司多。

司徒怀箬默默垂眸,尽管他已经问过了秦葭,原来她只是将他从山崖边带了回去,他是如何从山崖下被救上来的,又是谁给他上好了药,秦葭茫然不知。

是他想错了,他以为秦葭很多没说的是因为她那个神秘师父。而他体贴她的难处,没有多问。而司徒家的人在查过几日出入山间的行踪,也只有偶尔会去那里打猎为生计的秦葭,别无他人,不然,难道还是施恩不望报的山间精怪么

但秦葭的话,证实了只是他和司徒家的人没有发现,又有人抹去了痕迹。

但究竟他在生死之间遇到的那个人,是不是韩菱,司徒怀箬还是想找到她亲口问她一句。

曾经领他入门授他佛法的心念大师说过,慧极必伤,莫要太执着。

司徒怀箬并不理解,他只是想要个答案而已,与她是不是北殷暗探,大兴与北殷对立这些没有关系。

至于问完后该如何做,司徒怀箬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

司徒怀箬刚开口,提及韩菱两个字,靖安司主事的脸色就变了,又极为难地道,“司徒公子,此事涉及我靖安司机密,我说不得。”

主事也觉得有些对不住司徒怀箬,有求于他时,请他帮了多次忙,当问到什么事又不得不将司徒怀箬当成外人。只是此事实在不简单,他也不能随意透露。

喝完羊汤,主事带着歉意告辞了。

司徒怀箬神色微怔,能让靖安司主事这般慎重态度,他们应该已经查到了韩菱的身份,而那个身份一定至关重要。重要到被下了封口令,不得泄露外传。

他有想过,韩菱的身份,大兴暗探尚未查明。

要么是韩菱回北殷后,一直未有露面,要么就是从一开始就查错了方向。

大兴暗探纵然潜伏在北殷,只会在既定范围内查探,不可能一个个查过去如大海捞针。

连靖安司内在最初查探的时候也分成了两派,一是听过司徒怀箬建议的靖安司主事,觉得韩菱既然能号令所有暗探,必然身份重要,另一方认为就算韩菱在北殷身份地位不低,但她已离开大兴,回到北殷,就算查出来了也没什么用,而韩菱的身份已然暴露,对大兴也不再有威胁的可能,等同鸡肋,更加不必投入这么多人手在追查这条线索上。

结果,在北殷风云期间,知道那位监国公主的年龄等一些特征时,靖安司的人并没有联想到之前在帝都搅风搅雨的北殷暗探。

但等到大兴暗探不知晚了多久传回的消息,所有人都震惊了。

韩菱竟然就是北殷监国公主。

随着穆华翎监国,并对朝廷大清洗,从腥风血雨中一举掌握北殷生杀大权后,有关她的卷宗消息就在短短几日间迅速被收集到了各国有权有势的人桌上。

殷太后长女华翎公主,自幼聪慧,颇受帝后重视,帝崩逝之时,因染病被送到别苑休养,多年甚少有归京。直到数月前康复,并在殷太后病重之际授监国大权。

连时间也能隐隐对得上,靖安司的人不禁苦笑,殷太后可真是狠得下心,还是从那么早就开始谋划了。

皇帝还斥责他们被一女子玩弄于掌心中,靖安司的人只想说他们输的不冤枉,那可不是什么普通女子,北殷的监国公主,诛杀了丞相等不下千名官员,心机手段深不可测,威名赫赫。

然而皇帝和各位重臣丝毫没有谅解靖安司之前的过错,反而更加震怒了,怪责靖安司无能不力。

要是将穆华翎留在大兴就好了,哪怕不能杀了她,也绝不能放她回北殷。

能够一举诛灭叛党,手段狠辣无情,执掌北殷生杀大权,这样的女子怎么可能简单,大兴皇帝和朝臣想到的便是又一个野心勃勃的殷太后。

更重要的是,穆华翎比殷太后更年轻。

这次北殷风云唯一暴露的对他们有利的事情,就是殷太后老了,处理起朝政事务来已经力不从心。熬一熬等一等,早晚能拖死殷太后,大兴这边相信在殷太后的阴影下,北殷天子的锐气只怕也要磨没了,不大可能会出兵攻打大兴或南梁。

没想到殷太后的确是去安心休养了,但却将北殷大权交给了华翎公主。

而令大兴苦上加苦的是,据探子传回的消息,北殷天子与摄政太后虽不睦,但却与华翎公主自幼感情深厚,多加维护信任,甚至在这次北殷动荡清洗中,不惜将所有骂名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全然不似过去传闻的无心政事的淡泊样子。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个致命的错误,为什么没有将穆华翎留在大兴。

比起潜伏大兴时是个定时炸弹,这位回国后掌握北殷核心权力的华翎公主更加可怕,已然成长为更能威胁到大兴危亡的敌人。

就是这样,大兴这边还不得不捏着鼻子下了封口令,明面上抹去所有原来对韩菱的追捕令。

之前以为只是北殷暗探,全国通缉拦在关内也不算什么。

现在人家已经是北殷监国公主了,殷太后退居幕后由穆华翎执掌大权,与天子也是平起平坐,连对各国发的文书上也说了此事,盖的还是监国公主印玺。

大兴还敢公然发布以她的画像所作通缉令,信不信北殷可以直接以这个理由犯边。

而就算大兴拿出北殷公主潜伏在他们这边多年刺探军情谋划的诸多证据,北殷那边也大可不承认,说只是容貌相似不足为奇,大兴则是伪造污蔑,故意挑起战乱。

派出暗探细作,用间这都是私底下的事,即便心知肚明,但明面上大国与大国之间都要互相表示尊重,轻易不能损及颜面,引发外交争端。

此事攸关两国战事,不能轻忽,连大兴皇帝都得忍下了,朝廷上知道的也是少数。

故而撤下通缉令的事,还引发了一些不明所以的人争议不休。

比如之前丧子的蒋尚书,他就这么一个嫡子,所以自小宠溺无度,因为北殷暗探引发的动乱,蒋尚书之子失踪的事也被掩盖了过去,但后来在池子里发现了他儿子的尸体,还被折断了四肢,剜了眼睛,经查明很可能是北殷暗探所为。

所以蒋尚书也是追查北殷暗探最积极的人,誓要为惨死的儿子报仇。可朝廷不声不响就压下了北殷暗探的事,还要放过那个蛇蝎心肠的人,蒋尚书直接在朝堂上闹了起来。

皇帝一个不耐烦,直接罢了他的官职,让他在自己府里好好反思。

难道他还可能为了一个尚书嫡子的命,去质问现在北殷当权的监国公主给个说法,让她偿命。

就是他的皇子因为调戏纠缠监国公主丢了命,都不可能有这个结果。

北殷的冬天来的很早,

萧函裹着一身雪白轻裘,站在北殷皇宫墙楼上。

望着北地一片银装素裹,初冬的风也有些凛冽。

比起富庶温暖的大兴和南梁,北殷显得有些苦寒,但是它占据的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如河套平原,适合养马,它有适宜的牧草,优异的战马马种,而且战马不进需要养,还需要练,让它们不惧怕弓矢不畏刀枪,只有广大的平原和适宜的气候才能练出来。所以北殷良马天下闻名,也备受大兴和南梁忌惮。

北殷与大兴南梁不同,重军功,殷太后当初能一力扶持新帝上位,甚至登上摄政的高位,就是因为掌握了兵权,方才能那么强势,现在殷太后将她手中的虎符兵权交给萧函,另外她又通过肃清朝政控制了官员升迁的吏部大权,户部的钱粮,还有可以与暗卫营相辅相助的刑狱大权。

说现在的北殷朝廷,是她的一言堂也不为过。

这些权力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得来的,

殷太后摄政时,杀了一大批人。

而现在她以刺杀监国公主的罪名株连甚众,杀了更多的人,不管是贵族,还是豪强士绅,杀的一片胆战心惊,无人再有反对声。

殷太后昔日还只是以强势压下朝臣贵族,而她却是真正执掌生杀大权,行事再也无需受任何人掣肘。

想要再推行变法改制,也顺利容易许多。

萧函仍在思考着变法的事。

阿蝉走到萧函身边,“公主,陛下已经到紫微殿了。”

萧函徐徐走下墙楼,两旁行礼的宫人都不敢抬头屏住呼吸,这便是绝对权力带来的最明显的影响。即便她表现得再温和,也没有人会忘记她是杀的雍都血流成河,掌握他们生死大权的监国公主。

时至现在,天子穆颐已经知道了殷太后病倒的真相和她与华翎二人主导的计划,但也没什么关系了,殷太后不告诉他是不放心他,但即便他早就知道,再来一次他依旧会这么做。

难道袖手旁观,看着华翎一人在台前面对这风浪惊险,无限杀机

华翎在大兴的时候,他护不了她分毫。但她回到了北殷,穆颐就不会眼睁睁看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旁人只知道监国公主手段狠辣,是心计浮沉、是避之唯恐不及。又何曾在意过在这短短数十日里,华翎公主遭受的不知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暗杀谋害,刺客下毒,埋伏阴谋手段不知道有多少,就像人心不知有多复杂一般。

萧函其实并不在意外界如何评价她,比起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她更愿意做万人之上呼风唤雨的监国公主。

但穆颐将那些屠戮之下的骂名尽数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还是让她有些意外的。

这可不是普通的骂名,日后还注定会记载到史册上的。

光是翻翻暗探呈上来的一些折子,“皇兄怕是在民间口中都快成了昏君暴君,事情都是我做的,骂名倒让皇兄担了。”

“不过是些闲言碎语罢了。”穆颐嗤之以鼻,他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如何,

而且名声这点小事又怎么能与华翎相比。

年轻的天子叹了一声,“皇兄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萧函微怔,原身的亲人对她确实是真心实意,在天家皇室之中少见而珍贵,即便爱的方式有所不同,殷太后对穆华翎的是委以重任,信任与骄傲,在她死后积蓄三年报仇,掺杂着国家利益的感情虽然不纯粹,但已经是她所能给与的全部了。穆颐作为兄长,即便不是合格的天子,习惯了与生俱来的尊贵地位,但却愿意拿一切荣华权柄名声换取穆华翎的平安。哪怕是最小的妹妹穆永思,后来黑化对秦葭的屡屡陷害,也意味着她没有忘记皇姐的仇。

穆华翎纵然是死了,北殷和她的亲人也不会遗忘她半分。

穆颐见她出神,以为是这阵子劳累过度,也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立刻脸上浮现担忧之色,“要不要召太医过来看看”

萧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事,又笑道,“我这倒是有一桩事还需皇兄帮忙。”

穆颐毫不在意道,“什么事,华翎你尽管说。”

萧函递给他一份折子,后者打开看了看,面露惊讶,“这是安抚民心

萧函点了点头,她下手杀的太狠,穆颐又主动为她挡箭,以致于朝野都传出了他暴虐无道的名声,萧函怎么会没有应对之策。适当的安抚民心,淡去影响,也又便于将要推行的变法改制。

这折子中一共有三策。

第一件事是良种农具,萧函回到北殷后,无论是暗卫营统领还是长公主的身份,都让她拥有了不小的资源势力,想在北殷国内寻一些需要的工匠能人义士,按她的想法改良粮种,还有耕种农具,需要的仅仅是一些时间罢了,现在数月已过,底下的人禀报已有成效。

等到全国各州府都推行开良种和农具后,北殷百姓又怎么还会惧怕皇室,天子和监国公主,感恩戴德都还来不及。

二是开恩科取士,在萧函的计划中连开三年,北殷重军功不假,但拉拢文人士子也有必要,这可不是北殷独霸天下,一些在国内待不了的跑到它国任官的也不少见。北殷之前就笼络过一些来自大兴南梁的文人武将,主要还是殷太后用才不拘一格,只要有能力够忠心,她就能用。

连开三年恩科取士,足以让北殷全国士子为之轰动,比起指责抨击朝廷上是何人把持朝政,诛杀了那么官员,他们大概更乐意去填补上被杀完后空出来的官职缺口。

朝中重要官职都已换上了萧函和殷太后的人,但还有更多缺口,也的确需要补充一些人才,从民间取仕。

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无非是狠狠被削得凄惨的贵族豪强唆使他们门下的佃农,又串联士林大作文章,宣扬国之将亡,天子不堪为帝。与其等他们再闹出其他手段,萧函选择主动出击。

最后一件事,只是在折子里提了几句,和穆颐说一声而已,还不到公之于众的时候。那就是炼钢,萧函怎么说也是在两个现代世界待过,又都是和科研沾边,就算大部分放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法用,比如量子技术等等,但建立起工业基础也实在够用了。

初步计划还只是提升军备,将士用于作战的盔甲兵器。

殷太后的亲信部队黑甲军和金甲卫,悍勇无双,哪怕上了战场个个能以一挡百,不仅仅是训练有素,和他们所着甲胄头盔,用的短刀长枪都是精钢也分不开关系。只是这样的配置无法遍布北殷所有军队,只有数千受殷太后信任重视的黑甲军和金甲卫才有这个待遇。

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艰难有限,但在萧函眼里却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就像如何提高钢铁的质量,以她所拥有的权力,北殷国内的铁矿和煤矿也可以随意调动开炉冶铁,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大型铁场和打造武器的工厂也建立了起来。

提升北殷军队的整体素质也很有必要,萧函可不会忘了大兴那边还有位女主秦葭,会各种给男主燕殊助力。

萧函离开大兴帝都的时候,撤出了几乎所有的暗探,加上忙于整顿北殷内政,无心关注女主那边,也不知道秦葭与燕殊这两位怎么样了。

光是良种农具和开恩科两策,推布下去,就有见竿立影的效果。

无论是北殷百姓还是士子都纷纷传颂天子和监国公主的美名,之前什么暴虐不仁,统统不知丢到哪去了。

再等到变法改制时,纵有许多争议反对的声音,也都对改制造成不了什么阻碍。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生日在外面浪了一天

更新晚了么么哒明天绝对不会晚的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谷花南宫良景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7179403、秋凉 2个;猫有九命、dataeyeon、孤林居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日夏 108瓶;花火、苍冷、招摇没有山 50瓶;清香的小柚 40瓶;唯一宝贝 30瓶;南歌初遇、ceciia、宗竹、19503866、回首烟雨、小啾啾、磨磨叽叽 20瓶;樱夜汐、小可爱揪咪、夏目瞳、飞翔的鱼、3316268、经朝南溪、啊哒哒 10瓶;ag、腹语 8瓶;面条不哭、春乏秋困夏打盹、团子、克斯维尔的明天、早睡 6瓶;梦醒时分、红有三、墨问魂、琬 5瓶;帅气高冷的小九 3瓶;媛宝、林家菇凉 2瓶;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狼狈比失去难受、霜祁、考试不挂科、何以烟波照明蓝、似水若晴天、弥明、如果,我说如果、夏卷卷、44709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