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冲啊,太子殿下 > 第202章 名单罪证

冲啊,太子殿下 第202章 名单罪证

作者:遥的海王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05: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深秋十月,祠堂阴冷, 饶是裹紧被子, 一夜下来,贺惜朝还是冻得发抖。21ggd 21

他倒并不觉得有多难过, 很早以前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不过真到来时,还是有些怅然。

门开了, 李月婵带着人进来“惜朝我们回去吧。”

一碗热乎乎的姜汤送到了贺惜朝的手上。

“快点喝, 去去寒气。”

方才回来的路上, 贺惜朝发现地面湿漉漉, 昨晚应是下过了雨。

而李月婵的膝盖之处的裙子,是黑漆漆的脏了一片。

她跪了谁, 贺惜朝心里明白了。

见他的视线一直盯着自己的裙子,李月婵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娘担心你,昨晚一夜没合眼,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去寻了国公爷。”

她看着贺惜朝一口一口喝着姜汤,心里头打了打鼓,便道“惜朝,你听娘说, 国公爷是真的对你恼了,你”

贺惜朝将这碗姜汤余下的一口闷下, 然后喊道“夏荷, 更衣。”

“是。”夏荷捧着贺惜朝的官服进来。

李月婵劝道“惜朝, 你的脸还肿着,这样子怎么见人,要不告个假吧”

贺惜朝没搭理她,尽自脱了外裳,换上官服,就出门去了。

今日朝堂,内阁呈上一封厚厚的奏折,乃是远在江东的钦差所奏,历数弹劾了四十八位朝廷官员,无一例外曾出任过江州,乃至江南的地方官,皆与吕家息息相关。

因时日长久,这些官员不少已经升任为二品三品,乃至一品的朝廷重臣,其中包括了内阁学士、总督、巡抚、六部侍郎乃至其他大大小小,举足轻重的官员。

光有弹劾自是不够,还有一份名单册子,上面记载了与承恩侯之间的利益往来,而信函等证据则已经呈到了御前。

这些都是铁板钉钉的罪证,根本容不得任何抵赖。

一时间朝堂上皆震惊不已,在名单之中的站班大臣面色骤然刷白,颤抖地跪在地上,深秋的天气,可他们额头上却满是冷汗,内心惶恐而绝望。

魏国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林岑严的名字赫然就在其中。

他没想到英王的动作会这么快,就如他下江东的时候一样,一点反应时间都不给朝廷。

想想这其中还有贺惜朝的手笔,顿时又是愤怒又是心痛。

而帝王的决绝更令人心生胆寒。

丹陛之上,那旒冕珠帘纹丝未动,而威严冰冷的视线却透过其中笼罩着朝臣,天乾帝厉声下旨“凡在名单之中,皆收押于监,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核查罪证。夫为官者,官官勾结,残害百姓,蒙蔽上听,知法犯法,罪不容恕,必严惩不贷”

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右都御史神色一凌,出列道“臣遵旨。”

禁军侍卫鱼贯而入,将瘫软在地的大臣给拖了下去。

这个时候,哪怕再心中着急,也没人敢站出来求情。

黄公公长唱“百官跪拜,退朝”

等帝王一走,留在大殿中的朝臣才倏然松了那口憋了许久的气。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或是露出幸灾乐祸,或是事不关己,或是苦笑无奈,以及担忧愁绪。

虽说他们不在名单之中,可为官除了出身寒门,总是姻亲故友交织复杂,凡是大姓出来的,沾上一二分关系再正常不过,就是那四位阁臣也有门生栽在里面。

朝臣陆陆续续走出大殿,发现有人站在门口,并没有着急离开。

他们留下来观望,亦或是商议,看看能不能为之周旋几分,探听一些内部的消息。

钦差还在江东,这份折子虽是他写,显然也是英王授意,除了他没人能从承恩侯手里得到这第一手的名单和证据,然后随着他回京,一同带了回来。

“昨日散了接风宴之后,英王殿下就没有立即回宫,看来是前往清正殿,与皇上密谈此事了。”几位相熟的大臣凑在一起道。

“刚一回来就直接递了罪证,是一丝犹豫都没有,可真是果决干脆,这江州之行,可见让这位殿下是窝了一肚子火气了,非得彻查到底不可呀。”

“是啊,事先谁都没得到消息,对了,谢阁老,钦差是您学生,您可听到过一丝风声”

谢阁老跟内阁几位同僚走出来,就被叫住了。

谢家一门清贵,入朝为官者不算多,还真没人沾惹此事。

他摇了摇头“本官也是昨日才得知。”

“这便难办了,这位殿下今日也没上朝,就是想求个情都没处去,不知道英王府的门还能不能敲开”

“是啊,这毕竟都好几年前的事,这要是都处置了,朝中可就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呀,英王殿下也太意气用事些,怎就不提前商议一下。”

这种看似公正的话听在某些大臣耳朵里却刺耳的很,一位御史路过,刚好听到,便直言道“赵大人您真是老糊涂了,草菅人命,贪污受贿,哪一项拿出来都是重罪,怎的还因为过了几年就能免罪不成”

“这可是踩着人命谋得的高官侄女婿,赵大人不舍得也是正常的嘛。”

“听说赵大人都已经备了重礼准备今日登门英王府,可没想到英王殿下如此雷厉风行,压根不给求情的机会,这番作为,实在令我等钦佩”

“胡说八道本官是为朝廷安稳着想,你们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赵大人义正言辞道。

“呵呵。”

“好了,都别吵了,父皇已经下旨,再吵无用。”这时,礼亲王跟顺亲王走了过来,萧奕说,“大哥在江州九死一生,对吕家也好,江州官员也罢,可以说恨之入骨,有了这份名单,他哪有放过的道理,如果是本王,也不会善罢甘休。”

“二哥别这么说。”萧铭不赞同道,“大哥这么做,自然没有错,有罪该惩,天经地义。只是”

他说着顿了顿,看了魏国公一眼,然后继续道“只是吕家在江州势大,又是皇祖母的母族,一般人怕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听从。试想堂堂英王都差点从江州回不来,可见一般官员哪能跟吕家相抗衡,可惜如今也只能按罪论处了。”

萧铭虽步入朝中不到一年,可是萧弘不在期间,帝王多有重任,也办了几件差事,得了嘉奖,在朝中已有自己的势力。

他的身份又高,平时又礼贤下士,谦逊知礼,与萧弘的不近人情大相径庭,不少人对他很有好感,听此,纷纷点头。

“礼亲王说的有理。”

萧铭谦虚地一笑说“不过是本王的一点拙见而已。名单之中虽只有这四十多位官员,可就怕三司审查之时,互相攀咬,又牵扯出来其他人其他事来,这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大半官员折在里头,这才是赵大人担心的吧”

赵大人一听,顿时激动道“礼亲王所言甚是。”

“二哥,你怎么看”

萧奕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说“三弟总是最善解人意。”

萧铭并不在意,而是转向了另一边“几位阁老,你们有何高见”

谢阁老微微一笑,轻轻颔首。

王阁老道“只是英王殿下今日告病未到,不然也可劝着从长计议。唉,太子殿下果决正义此乃好事,然而太过独断也让人伤脑筋呀”

这话是说到大臣们的心坎里去了。

甭管是不是支持萧弘这一举动,这位每次都这么突然来一下,哐当砸到朝堂上,给人一个懵,他们也受不了。

“如今谁劝皇上都无用,还是要拜见英王殿下”

“大哥告病呢,摆明了不见。”萧奕说。

“这”

萧铭笑道“不管如何,总得去试试,诸位都是为了朝廷,只是想与大哥商议一个章程,并非为这些人求情。再说既然太子身体抱恙,我等前去探望也是应该的。”

“礼亲王说的极是。”

这得到了大多数人的附和。

萧铭于是看向魏国公“外祖不如一同去吧。”

其他人顿时恍然劝道“魏国公自是一定要去的,说来要数英王面前的红人,还当今科状元郎,不如请他一同前往,也好说话”

提到贺惜朝,魏国公的脸色便有些异样“此处皆是朝廷重臣,他区区一个从五品侍读学士,又是英王殿下门人,并不合适吧。”

这倒是有几分道理。

而王阁老则问谢阁老“谢老可要一起去”

谢阁老摇了摇头,抬手歉意道“今日阁中还有太多事,怕是不得空,几位前去也是一样。”

“谢老还真是独善其身。”

谢阁老微笑“过奖。”

魏国公瞧着他,微微皱眉。

百官之中出了几位举足轻重的代表,和两位亲王一同前去英王府探望。

官员陆陆续续地出了宫门,谢阁老上了马车之后,便吩咐道“你去趟翰林院,让贺惜朝即刻来府上见我。”

“是,老爷。”

贺惜朝顶着一个巴掌印走进翰林院,在众多奇特的目光下,从上峰手里更换了身份牌子。

他实在太年轻了,又因为英王步步高升,炙手可热,在一帮老学究里面简直鹤立鸡群。

这个巴掌印谁都好奇,可没人敢多问一句,就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也没开口。

最后还是与他同期还在翰林院编修上的榜眼,忍不住小心地问了一句“你还好吧”

贺惜朝幽幽地看了他一眼道“你说呢”

见他回应了,探花郎也探出头来“谁干的呀”这张脸也下得了手,太暴殄天物了

贺惜朝淡淡地说“你们马上就会知道了。”

两人了解,便不再问了,榜眼从怀里摸出一个白煮蛋来给他“呐,还没来得及吃,给你,别嫌弃。”

“多谢。”贺惜朝拿过鸡蛋,剥了壳,直接塞进了嘴里。

榜眼“”是让你敷一下。

探花郎问“没吃朝饭啊”

“嗯,刚从祠堂放出来。”

此言一出,两人彼此面面相觑,就是伸长脖子往这儿偷听的其他翰林都惊呆了。

这是做了什么事刚升了品级就让魏国公给教训了

贺惜朝吃完鸡蛋,擦了擦手“还有什么要问的”

哪儿敢

探花郎从桌子上拿起还半热的包子给他“你还要不要”

“要。”

贺惜朝是真饿了,早上刚出祠堂就被他娘气了一下,便什么也没吃,这会儿饥肠辘辘。

他三下两口吃完,接过榜眼递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便处理些手头上的事情。

翰林院虽然没什么油水,可杂事也少,身上一般兼着讲学,拟诏,监考,编书等清贵的任务,如今这些都没轮上他,正好琢磨接下来该怎么办。

贺惜朝在士林之中是个传奇,靠着真本事一路案首考上来,还不带喘一下,从古至今仅此一位,到了这个高度,一般人不会再有任何嫉妒之心,只胜羡慕跟仰慕的份。特别是在京城之中,哪怕他从不出现在任何文人墨客的聚会中,提起他都是崇拜和称赞。

他自己不知道,身后已经聚集了一批追随者,要不是年纪实在太轻,威望还不够,怕是有不少投文章过来求收入门下。

能跟他同在一个翰林,其实不少书生内心很是激动,无奈屁股还没在翰林院坐热,话都没说上两句,贺惜朝就跟着英王下了江东,实在有些遗憾。

如今贺惜朝回来了,他的位置还在原来的地方,和今科通过入馆考试的庶吉士们坐的比较近。

这时他们其中有些人频频往这里看,于是他抬起头来问“诸位,有赐教”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暗暗有些兴奋,然后其中一人鼓起勇气站起来,尊敬地说“贺大人,下官跟邵远是同窗好友,月前收到他的来信,看完对江州之事实在气愤不已。本想集合几位同僚,以及几大书院,一起向皇上呈情对吕家重罚,没想到英王殿下被困,皇上已经派出钦差,便没有再做动作。可那时定然十分凶险,邵兄书信上说不明白,不知大人可否略讲一二”

贺惜朝闻言有些惊讶。

“英王殿下能够不畏吕家强权,以死相搏,实在让我等惊叹不已。原本下官对英王殿下无甚好感,可经此一事之后,大为改观,皇上封英王为太子,实乃英明之举。”

“极是,邵兄信中大力赞叹殿下临危不惧,大义凌然,还有贺大人足智多谋,犹如双剑合璧,披荆斩棘,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贺惜朝笑道“多谢各位谬赞,不过我会转达给殿下你们对他的认可,他应该会很得意。”

“哈哈,殿下乃真性情也。”

“只是我等遗憾,未能与殿下,贺大人一起前往江州,也羡慕邵远他们能有此经历,虽然九死一生,可人生在世,就该如此轰轰烈烈一番才不枉此生”

“正是正是。”

贺惜朝“”真让你们一次,怕是得吓死了。

那十二个书生可是各个都瘦了一圈,罗黎的肚子都小了很多。

翰林院相比其他六部,环境相对单纯一些,才刚入官场的进士,总有那一股热血在,也显得尤为可爱。

贺惜朝并没有打击他们,反而端起了一杯茶,慢慢地讲述起来。

他没用多大的感**彩,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可饶是这样,也听得人连连惊呼。

就是那些老翰林们,都不由自主地走过来。

直到临近午时,阿福走了进来,凑到贺惜朝耳边轻声几句,后者便起身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