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冲啊,太子殿下 > 第60章 率由旧章

冲啊,太子殿下 第60章 率由旧章

作者:遥的海王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05:44 来源:就爱谈小说

御使大夫沉吟片刻后道“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此题一出, 萧弘率先皱起眉头,诗经他已经学完了, 这句话的意思他明白, 若要无过无错, 只有遵循旧制就好了。

然而此意完全跟贺惜朝平日里所说所做背道而驰, 贺惜朝什么时候是一个遵循古制的人他可是连孔孟圣人都能批判的啊

魏国公有些担忧, 他倒是不怕贺惜朝写不出文章来, 就怕太胆大妄为,要是写了不该写的话, 到时候这朝堂吵作一团, 大皇子和贺惜朝得成为众矢之的。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然而他还没出列,便听到贺惜朝问“皇上, 学生是否开始答题”

天乾帝没觉得这题目有什么不好, 可是萧弘皱眉, 想必并不容易,院试是一天的答卷时间, 今日临场时间短暂, 的确为难这个孩子, 于是便道“以此做题, 一个时辰可够”

天乾帝的话让众位大人顿时皱眉,如今已是巳时两刻, 加上一个时辰的作答时间, 还有评阅, 回府, 怕是得未时才用得上午膳。

早晨都是天不亮起床,胡乱吃了些垫垫肚子便来上朝,这一早上站下来,本就又累又饿,再拖延,身体吃不消呀。

大臣有心反对,可想想却无正当理由,毕竟一场考试就算两个时辰也是应当的。

这个时候从头至尾没参与议论的大臣,便对那些质疑贺惜朝舞弊的官员不满了。

大皇子说的对啊,好好的,没有证据全靠猜疑,凭什么重考

再说,他们吃不上饭,这孩子也吃不了,还得绞尽脑汁做题,要是考得不甚理想,似乎也情有可原。

大臣们窃窃私语中裹着这股怨念和同情,大多都感受到了。

内阁学士之中,有人对谢阁老说“谢大人,虽说再多一个时辰也是应当,可大臣之中毕竟年老者不少,您看”

谢阁老抚着短须,合眼微眯,贺惜朝的文章他也看了上百篇了,此题并无难处。可是就因为看的多了,便能瞧出这孩子骨子里的离经叛逆,于此题正好背道而驰,一个时辰怕还真不够。

他正准备出列,然而贺惜朝却说“谢皇上,不过无需那么久,半个时辰够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人吃了一惊。

谢阁老迈出去的一只脚缩了回来,却皱眉看向贺惜朝。

小子狂妄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就连天乾帝也是面露惊愕,“半个时辰”

贺惜朝微微一笑,“是,时辰已经不早了,大臣们都是一早上朝,为了惜朝这点小事拖到现在,学生心里很是愧疚。”

“你可要想要了,做不出院试卷子的水平,就是你话说的再好听,也是无用。”御史大夫提醒道。

贺惜朝转过头看他,清澈透亮的眸子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一字一句道“大人,学生说了,半个时辰,足矣。”接着他面朝天乾帝,躬身行礼,“皇上,开始吧。”

贺惜朝给砚台里加了清水,执起条墨,不缓不急地开始研磨。

他手法很漂亮,轻缓有序,腕正身直,目光认真而专注。

礼部侍郎看着,微微颔首,他想起考场上的贺惜朝也是如此的淡定,周身透露着一个稳字。

不管最后考得如何,便是此刻的气度,也让人对他充满了信心。

半个时辰,放后世便是一个小时,高考语文最后的作文时间一般45分钟,尽够了。

贺惜朝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研磨,而在十分钟的时间里,一篇千字的作文已经构思完毕。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出这个题目的意图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谭明遵循古制旧章的好处,儒家文化之一,谈及祖制祖训,必然崇尚仰慕,一切文章开端便是“先贤”“先圣”之言,就如当今大齐朝已经经历几代,可开国太祖之言依旧为后代皇帝所遵,可见尊崇至深,若是偏离其轨,必然遭受责难质疑。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遵循古制即便会犯与先贤同样的错误,可毕竟有先人的解决办法可依,借鉴或照办便是,极利于稳定,不至于因为“推陈出新”引来让人无措的灾难。再者“先圣”“先贤”深谙世道,因为经历过动荡,考虑问题较为详细深刻,知道矛盾所在,故而不管是立法还是制定章规,总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利于稳固统治,自然受后世推崇。

谭述了这些,将好处一一罗列起来,再举几个例子,最后来一个歌颂大齐,赞美旧制的结尾,这篇文章就这么完成了。

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孔孟先圣为世人准则的时代,这篇文章不会出错,加上文笔用词,典故加成,可以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今日便可以用此给出个交代。

可是贺惜朝不想这样。

且不论他告诉萧弘,也是一直在传述的理念便是务实求新,就是天乾帝,他也想试试。

他在宫中三年,虽然没有怎么直接接触过天乾帝,可这位年富力壮的帝王心胸开阔,每日勤政不怠,从萧弘、谢三或是魏国公及谢阁老依稀言语之中,他可以感觉到这位天乾帝是想要一番大作为的。

他似乎并不满足于人们歌颂中的开国盛世,因为壮年,他还想要更上一层,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而一味地遵循古制,成就最多复制,却无可超越。

甚至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开国初始还未显现的问题,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到了现在,有些弊端苛漏已经不是单单用祖制就能捂住了。

天乾帝若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业,最好的办法便是挣脱祖制的枷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时刻发现阻碍国家发展的矛盾,解决矛盾才是真正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可是此积极想法光有帝王响应,若无百官跟从,甚至反对,也是灾难。

祖制虽然求稳,可也禁锢人的思想,造成懒于思考,得过且过的惰性。

四书五经选进士,光有嘴巴,没有脑子不在少数,从一开始便被孔孟戴上了思想枷锁,到后来挣脱者能有几人有谁敢问孔,刺孟,发展新的学术

太少了

俯瞰泰和殿文武百官,有多少还在想着如何干实事,造福百姓,发展国家的问题

一个新思维的提出,怕不是思索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完善试行,而是一竿子打死的有违祖制。

贺惜朝想到这里,笔根暂停,没有写下去。

这可是封建时代,如此标新立异怕不是收到嘉奖,而是以大不敬先祖的名义给予地牢的待遇。

他皱起了眉头,然后将跨时代的话给划了去。

众人只看奋笔疾书的贺惜朝忽然停下笔,面露出难色。

也是,这题目对于一个九岁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一些,在场大臣有些挑眉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九岁的案首简直无稽之谈,还半个时辰足矣,肚里没墨,自然是够了。

萧弘有些不解,他不知道贺惜朝在犹豫什么,他问了时辰,便喊道“惜朝,还有一盏茶的时间。”

贺惜朝微微抬起头,眼眸一眯,然后拿过边上空白的答卷纸,然后以更加清晰整洁的字迹重新抄誉。

当黄公公喊一声“时辰到。”贺惜朝瞬间停下了笔,他站起来,双手恭敬地执起卷子,微低头递交给收卷的黄公公。

然后离开座位,走到丹陛之下,听候。

他的脸上一片淡然,仿佛此后之事与他无关。

只有看到萧弘关切的目光时,他才轻轻点了头。

萧弘顿时放下心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