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田园辣妻:傲娇太子宠上瘾 > 第九十四章 算计人心

郑妙妙眨巴眨巴着一双大眼,看看庄云青,再瞅瞅秦意秋,不明白二人为什么要那么关心那个与大家不相干的公子哥?

“云青妹妹,我下个月初一生辰,你可别忘记了我的蛋糕。”郑妙妙只关心吃的,再次提醒庄云青。

“知道啦,保证不会忘记。”庄云青抽了抽嘴角,倒真有些羡慕她,除了吃,不作多想,过得简单,过得幸福。

三人说着话,周素素送完客人,回到后花园,见三个人果然都在等她,不由得脸上的笑容绽开了。

四人个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再说了一阵子话,反正是把今天参加宴席的小姐和公子全都品头论足一番才作罢,女孩子就是喜欢八卦。

当然,吴瑜的事,因为秦意秋在,庄云青也没好提醒周素素。

半个时辰后,秦意秋提出告辞,郑妙妙也要回府,庄云青也得回去了,周素素才依依不舍的让三人回去,因为庄云青还要结算点心的银两,秦意秋和郑妙妙两个人先出了周府,临走时,二人邀请庄云青以后去府上玩。

银两结算清楚后,周素素再次带着小兰,亲自送庄云青出府,不想在周府的大门口,碰到周县令和贺家村的贺秀才说着话,看样子,也是送贺秀才出府。

前面在宴席上,周县令并未看清庄云青的面容,现在几人对头对面的碰上,周县令很快在脑海中找出了庄云青的身影,这就是那晚告夜状的庄姑娘吗?到现在,她那个三伯伯还被自己关押在大牢里呢。

贺秀才也看清楚了庄云青,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庄云青能成为周府的客人,而且还能劳周大小姐亲自相送,那是不是说明她与周府的关系不一般,既然不一般,那粮食的事,她是不是知道什么?

一想到庄云青知道自己算计贺家兄弟二人的粮食,还能不动声色的反算计自己回去,贺秀才突然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傻冒,脸都绿了,胃里就像吞了只苍蝇一般让他难受至极。

“庄姑娘,是你?”周县令没有觉察到贺秀才的情绪,迈步走到庄云青和大女儿面前,笑着同庄云青打招呼。

“是我,周县令好。”庄云青笑笑。

“原来你就是我大女儿那个会做点心和蛋糕的朋友?”

周素素今天宴请的客人,周县令是知道的,而且请了那个会做点心的聪慧姑娘,他特别有印象,前面在宴席上有尊贵客人在,他不好去见见那位聪慧的姑娘,没想到,他与这姑娘之间还是有些缘分呐。

“对啊,对啊,我也没想到我认识的漂亮大方的姐姐,竟然就是周县令你的女儿。”庄云青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掩饰了自己精明的一面,只把十三岁女孩儿该有的模样呈现在周县令面前。

“哈哈……素儿,你认识了一位值得相交的朋友啊,不错,不错。”周县令哈哈大笑,看向周素素。

“爹爹说的是,云青妹妹的确值得女儿与之相交。”周素素一脸的恭敬。

“好,好。素儿,好好招待庄姑娘,你们二人说话,为父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

周县令其实很想知道庄云青一家为什么会认识京城令狐家,但第二次见面,不大好问出口,想想还是没敢问出来,带着贺秀才走远了。

“爹爹慢走。”

“周县令慢走。”

贺秀才跟在周县令身后,心中却是波涛汹涌,他没有想到,不但杜大夫对待庄云青态度亲切,连周县令对待庄云青的热情也是他看不懂的,他想不通,小小的一个庄家村的村姑,竟能手眼通天,东月县他所知道的两位不得了身份的人,杜大夫和周县令,她都认识,以后,自己对上她,还是得小心又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得罪她,此时,贺秀才已经是自动忽略了他买稻子算计庄云青姥姥家的事。

“云青,你认识我爹爹?”周素素有些惊讶。

“有过一面之缘。”庄云青笑笑道。

“你与我周家还真是有缘。可惜我娘没给我生一个哥哥,或弟弟的,否则我要让他们把你娶进周府来。”周素素开了句玩笑。

“就算有,我也嫁不了。我一个村姑可高攀不上。”庄云青也玩笑着回周素素。

“怎么会?在我眼里,云青是最好的,知府的儿子你都配得上。”周素素噘嘴。

一提到知府的儿子,庄云青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口,不想让周素素忧心。

“云青,你让我看点心铺面的事,已经有眉目了。”

“真的?在哪里?”

“就在主街,德福酒楼的对面。不过,店铺的东家还未归,得等几日他回来后,亲自与他谈。”

“周姐姐,太谢谢你了。若是铺子能买下来,到时候我请你去德福酒楼吃顿好的。”

庄云青很激动,周素素一说德福酒楼对面,她就知道她说的是哪家,而且,也一定能买下来,因为前世,自己的第一个点心铺子就是在德福酒楼的对面。

“好,好,好……那我就等着吃好的啦。”周素素被庄云青逗得掩着嘴笑,笑得是花枝乱颤,连说了三个好字。

十七估计着时间,来到周府外接庄云青,等在远处看着庄云青和周素素说话,庄云青看见十七后,就同周素素告辞,周素素要派马车送,被庄云青拦住了,指了指远处的马车,说有人来接了。

周素素虽疑惑来人是谁,但庄云青不解释,她也不便多问,站在府门口望着庄云青上了马车,马车远去,这才转身回府,小兰跟在周素素身后,脑子还在想着庄云青偷偷与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若是近段时间小姐有所求,或是有她自己解决不了的事,让她派人去找她?

小姐近期会有什么事发生?

云青又知道了什么是她们不知道的?

马车上,庄云青悠然的躺在车上,点心铺子已经有眉目了,很快她就会拥有一间属于自家的铺子啦!

地震发生的时间不短了,朝廷到现在没有加税的圣旨下来,是不是说明朝廷的国库允盈,周县令的的担忧是杞人忧天?

事实上,周县令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而是三皇子禀报地动区的赈灾银两和粮食十几日内花费巨大,国库在十日后,已经捉襟见肘,朝堂上,户部尚书几次上奏,很快国库里的财物不足以支撑北方的灾情,这让康德帝大为恼火,每天上朝就是讨论如何增加国库的收入,拨物拨银送往灾区,好支持三皇子救灾。

此时如果赈灾不利,为三皇子铺路建功的目的就会大大打折扣,所以这一讨论,就讨论掉许多时间,最后有人上奏往不是灾区之地加税,可以上交粮食,也可上交银两,无论是粮食和银两都是灾区的急需。

最后,康德下了大决心,着内阁拟旨,发往各地,这一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在此时,周县令才得已经收到上面的命令,命其在全县范围内加收地税。

庄云青回到家后,把点心所赚的银子扔给了贺氏,庄云青在外得到的银子,都是交给了贺氏保存,贺氏一穷几十年,看到实实在在的银子才会心安,每次庄云青扔亮闪闪的银子给她,她就笑得格外的开心,然后关上门,偷偷的把银子再数一次,要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文也不能差。

对于娘亲这样,庄云青能理解,但也好笑,现在家中的存银合计有一百多两,将近二百两,这时候贺氏还能数得清,等到家中银子要用银票才能数得清的时候,娘亲是不是又得天天扒拉着银票数了?

就在庄云青以为,东月县的百姓要躲过了这次地动所受的影响时,官府的官文下达到各村,加征今年的地税,支持北方渡过危机,这加税的命令,顿时让东月县所有的百姓惊呆了,惊呆后则是怨声载道,骂当今圣上昏庸无能,不就是一个北方地动,竟然牵联到未受灾地区。

庄家村和贺家村在庄云青从县城回村后的次日也收到了官文,庄家村的村长在收到官文的那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庄云青让他买粮存粮的事,拿着公文坐在自家的堂屋呆愣了半天,这才想转了这其中的关键,这一纸官文一下,村中家家户户都要再次上交粮食和银两,毕竟有钱的人家不多,大家都要交粮,粮食一交,家中吃的不够了,那么大家肯定要峰拥到镇上,县里去买粮。

买粮的人不怕不止庄家村,而是东月县,东月府,乃至收到这个官文之地,大面积的缺粮,粮价上涨,会涨到哪个程度才会停下?

这后续的影响,京城朝堂是否有后续的手段抑粮价?就算有,公文下来的慢,近期的粮价肯定掌控不住,想到这的庄村长不寒而栗,不知道未来的局面会怎么样?

他不知道庄云青让他家提前买粮,真是因为做点心需要,凑巧碰上了这时候,还是,她本就知道这个事情会发生,因为大儿媳妇救了她一命,她感恩相报?但不管怎么样,家中因为她买了不少的存粮放在那,交完税后,余粮全家人吃到明年,等新稻子出来都还绰绰有余。

家中有存粮心不慌啊!庄村长此时,打心眼里从心中感激庄云青。

反应过来后,庄村长一刻不停,立即着人把村民集合起来,宣布此事,他现在唯一能做的是,手脚放快,抢在其他村人的前面,把加税交粮的事通知给村民,让村民在粮价在还没有涨得很高的时候,去买些粮存着。

然面,这事情,庄村长是这样想的,其他村,镇,也是这样想的,于是,在官文下达不到一天后,镇上和县城的小粮商就蠢蠢而动,开始涨价,大粮商有些见识和政治头脑,在还没有得到一定的消息时,没有敢动,提价,怕枪打出头鸟。

人有心打听,自然是打听出来,不到两天,包括秦家在内,知道朝廷并没有后续的官文抑制粮价,于是开仓卖粮,开始涨价,众粮商都想在这次粮价上涨时分杯羹,发次国难财。

周县令整天还在忙着收税的事,把大女儿给他的计策扔在了脑后,等他反应过来要去抑制粮价时,五天内,谷价,米价……只要是能吃的粮食,价格全直接翻了三倍不止,面且还有飙升的趋势,得到这个消息,周县令吓得差点得了心脏病。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次犯了大错,粮价已上涨,粮商们尝到了甜头,此时,他再要求抑价,要比从一开始就抑价要困难上百倍,更何况,朝廷没有后续的命令,他没有倚仗,想要靠自己的官威和面子来调和此事,是难上加难。

庄云青这些天也混在市井当中,看着粮食噌噌的上涨,知道周县令没把她的计策放在心里,等到现在要亡羊补劳,已经晚了,现在只能等着朝廷反应过来,下诏全国的粮商,使出强硬手段,不允许粮食涨价,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庄云青此时一个头两个大,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赶紧强大起来,在这种时候,才能心有余,力也足,帮帮可怜的百姓。

庄云青找到庄村长,让他通知全村的人,此时不要跟风买粮,朝廷不可能不考虑百姓的生计,应该不久就会有命令下来,抑制粮价,等粮价缓下来,至少没有现在这么贵的时候买,庄村长在村中还是很威信的,村民相信他的话,而且村长家,庄云青他们家也没急着买粮,做了表率,让他们定心了,全村人一起观望,等粮价下降的时候。

但其他村的村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粮食上涨,哄抢,更让他们心里恐慌,个个咬吹牙把家中压箱底的银子,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就是为了买些粮食存着好过冬。

秋末了,眼看冬季来了,冬天无粮,那是要死人的呀!

七天后,粮价已经涨到了原来价格的五倍,周县令急得嘴上都起了一个大大的燎泡,派人去首富秦府请秦家的老爷,还有另一个大粮商,白家的管家人,以及小的粮食来商量粮价的事,赵四在外跑了一天,有些小粮商来了,但是在秦家和白家却吃了闭门羹,望着聊聊落落,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周县令无奈的挥挥手,将人全打发了,就他们几个来能管什么用?

“赵四,走,回府。”躺在太师椅上的周县令,突然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像打了鸡血。

“老爷,这时候回府做什么?”现在可正是衙门忙碌的时候!

赵四疑惑。

“回去找我女儿,找素素,让她给我出出主意,她现在脑子好使得狠。”周县令激动的跑出了衙门,赵四屁颠屁颠的跟着。

“是啊,是啊,大小姐现在聪明得紧,说不定她能解决这次的危机。”

周县令回到府中的书房,就迫不及待的着人去后院请周素素,赵四静静的立在周县令的身后,总算松了口气,这些日子要把他苦死了,差事不好做,老爷一烦躁,脾气也差,动不动打骂他和其他人。

而这时,周府后院周素素的屋子里,周素素正对着庄云青抹眼泪,小声抽泣着,庄云青是接到小兰的消息从家中赶来的,赏菊宴上的事,正如庄云青的担心,发生了,虽然,周县令还没有亲自找周素素谈吴瑜的事,但周县令已经把这事告诉了于夫人,让于夫人来问问周素素的想法。

于夫人一听要把周素素送到吴府做妾,气得当场跟周县令大闹了一场,二人近期有所缓和的状况又迅速回到了以前的状态,于夫人哭了一场后,还是找周素素把周县令的打算了说给周素素听,说是吴瑜看中了周素素的婉柔大方和才情,虽然现在要以妾礼相待,但是是贵妾,只等周素素进府生得子女后,再扶为平妻。

周素素听后,气得和于夫人抱头大哭,气周县令为了自己的官位,不顾父女之情,气吴瑜有了未婚妻还要来糟蹋她,她堂堂一个县令的嫡女,却要沦落到为他人做妾的地步,可悲可笑至极!

周素素一面和庄云青诉苦,一面哭泣,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庄云青出语安慰她,车到山前必有路,法子是人想的,只要她在,就没人能逼周素素去做妾,周县令不行,吴瑜更不行。

周素素听到庄云青的保证,才停下了哭泣,红着眼谢庄云青,说庄云青是她的再生父母,是她的菩萨……小兰默默的站在一旁,替周素素擦眼泪。

二人正说着话,小红走了进来,“小姐,老爷派人来,让告诉小姐,他在书房等你,让你去他书房一趟。”

周素素一听,脸色惨白,她以为,这是周县令要跟她正时摊牌让她去吴府做妾了,紧张的一把抓住庄云青的手,“云青妹妹,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不想去做妾,我不要做妾,爹爹真要我做妾,我就绞了头发做姑子去,她再敢逼我,我就去跳河,投缳……”

“周姐姐别急,越是着急之时越不可失了冷静。” 庄云青拍了拍周素素的手,再抬眼看向小红,“小红姐姐,来人走了吗?”

“还没呢,在等着回话。”小红摇摇头,脸色也不好,为周素素着急。

“你去问问来人,周县令老爷是一个人在书房呢,还是有其他人在?”

“小红,拿只荷包去,问清楚了。”周素素也冷静下来,事关自己的终身,决绝能在此时慌了神。

“是,小姐,奴婢明白了。”小红立即转身去了房间,出来时手上多了个周素素平日里用来打赏下人用的荷包,再往外走去。

没一晌,小红回来了,“禀报小姐,老爷身边侍候的人说,老爷是从衙门里匆匆的回来的,身边还带着老爷的长随赵四,此时,二人都在书房中等小姐。”

“云青?爹爹这是要……?”周素素看向庄云青。

庄云青沉思了半晌,对着小红道,“去告诉来人,就说你家大小姐近几日身体不适,夜不成眠,现在睡下了,老爷若是没急事,等你家小姐醒了再去向他请安。”

小红眼睛看向周素素:“小姐?”

“按云青妹妹说的做。”

“是,小姐,奴婢这就去打发了来人。”

小红出去后,又转身回来,“小姐,人走了。”

“好。”周素素点点头,然后看向小兰,“扶我进屋宽衣上床歇息。”

庄云青不禁有些感动,周素素这是无条件的相信她啊!

周素素卧在床上,小红被庄云青打发出去盯着周县令书房那的动静,一旦周县令往后院来,立即回来禀报。

“周姐姐很相信我?”庄云青戏谑看向床上的周素素。

“云青妹妹,我已经没办法了,我不信你,还能信谁?”

“你相信我就好!周姐姐,周县令今日让你去书房,不是谈你的亲事,此时,他还没有心思去考虑你的事情,因为他当初没有听了我给你的计策,导致自己失去了先机,现在他想抑制粮价,已经苦无对策。所以,他现在想到了你,想请你去为他出谋划策,懂了吗?”

“云青妹妹确定?”

“我当然确定。我不像周姐姐你是闺阁大小姐,困于后院,外面发生的事,我可是一清二楚。他要找你谈亲事,不可能是在公务时间,也不可能带着赵四一起。”

“哼,这次他要拿我攀高枝的事,已经凉了我的半截心。更何况那些个好主意,都是云青你出的,就算是我自己的,我也不想帮他。”周素素气呼呼的冷哼一声。

生辰宴的事,再加上后面的计策,虽然成功的引起了周县令这个做爹爹的对她的注意,但聪慧大方,能干,这事生在周县令这样的家庭,却成了个双刃剑,让周县令重新注意到了周素素,看重她,却也让他看到了周素素的价值,利用好了这价值,就能让周府获得利益。

“周姐姐,不可意气,你是女子,想要嫁得好人家,还是需要周县令对你的宠爱的,而且,嫁人后,有个好娘家,你才能在婆家被人瞧得起,才能活得风声水起。”

“那云青妹妹,你说我该如何做?”周素素比庄云青更懂得这一番话的道理,只是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脱了困境。

“现在机会不是来了吗?!”庄云青笑着道。

“现在的机会?你是说让我为爹爹出谋划策,摆平粮价的事,然后以此为条件,换得婚姻上的好处。”

“周姐姐真是聪明,一点就通!”庄云青点点头,感叹周素素终于冷静下来,智商开始上线了。

“云青妹妹就别夸我了,我哪里比得上你智慧。只是,这外面粮价,我爹爹都没法子,我能有什么法子?”

“呵……这事周县令没法子,你当然没法子,我也没法子,除非有人说动东月县的两大粮商,让他们主动把粮价降下来,要不,别无他法。”

“可是……云青妹妹,你说让我出计策,没计策降粮价,又怎么算得上是出谋划策?”周素素一听庄云青也没法子,不禁着急起来。

“周姐姐莫急,东月县所有人都没法子,东月府的人也没法子,但是京城的人有法子!”庄云青神秘一笑,指了指北方。

“云青妹妹,你是说……京城金銮大殿上的人……”周素素一声惊呼,压底了声音道。

“对,就是他们!东月县粮价成倍上涨,别的地方肯定同样也是这样,现在粮价持续上涨了近十日,再怎么慢,也有人报到上面去了,不出三天,你爹爹必定会收到上面的官文,而那些趁机获利的大粮商,会收到圣旨,说不定,这一次出头鸟要被……”庄云青手在脖子上做了个手势。

“啊……”周素素看了她这个动作,双手掩嘴,眼神不可置信的看向庄云青。

“周姐姐不用怕,此事还波及不到周府,你,我,这些小蚂蚁身上。但我估摸着,一会儿周县令就会过来看你,没有耐心等到你醒后去看他。你爹爹这官当的也甚是可怜,此时知道你生病了,怕是要急得团团转呢!”庄云青笑得不怀好意。

“你个坏妮子!……若是爹爹来看我,我怎么应付他?”周素素听了庄云青的计划和分析后,满血复活了,爬起来,伸手捏了庄云青的脸颊一下。

“你呀!现在心里好受了吧?还说我坏,你此时心中怕也是巴不得周县令焦头烂额,没空理你的事儿呢。起来,我教你。”庄云青白了周素素一眼,把她从被窝里扯了出来。

“小兰,把你小姐头发打散了,要乱糟糟的,脸上上个妆,记住,要显得憔悴,脸要苍白……”庄云青指手划脚了一番,看着眼前憔悴得可怜兮兮的周素素,满意的点点头,“你可以躺回去了,半躺着,别花了妆。”

周素素哭笑不得,依言躺回了床上。

“等会儿,周县令到了,你还可以滴两滴泪,反正在你亲爹面前,怎么可怜怎么装,装得让他心疼你,让他可怜你。”庄云青很无耻的教着周素素算计他的老爹,至于到时候飚演技就靠周素素自己了。

“然后呢?”

“然后他为了你能帮他,肯定会痛惜你,演父女情深的戏码,你陪着他演,演够了,他会急着告诉你他到来的真正目的。这个时候,你直言告诉他,你有法子解他之忧,但是,你不愿去做妾,以后的亲事,必须经过你的同意,让你满意才行。否则,你的法子就算再好,你也会让它烂在你自己的肚子里。”

“好,我懂了。那这法子是什么?”

“法子就是,明面上什么也不用做,就一个字,等!暗地里,让人放出风去,粮价在三天后会回落,告诫百姓无需因为怕粮荒抢粮。你只需简单提示他就可以,你爹爹身在官场,你一说,他就懂。”

“云青,谢谢你!等这次危机一过,我要和你结拜干姐妹,以后,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周素素再一次无比的感激庄云青,真诚的看着庄云青道。

听了周素素的话,庄云青笑了,孺子可教也,一点就通,方法她已经交给她了,后面怎么表演,怎么把握解决了自己的大事,那就看她自己了,“好,我非常荣幸能做你的义妹。周姐姐,我回家等你的好消息哦。”

“云青,你晌午饭还没在这吃呢,现在就要走?”

“周姐姐,等会儿你还有场硬仗要打,我在这,不方便呀。”庄云青笑着摆摆手。

“小姐,老爷从书房往后院这来了,是来找小姐的。”小红从外面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

“我说来就来了吧,周姐姐,我看好你哦。”庄云青眨了眨眼,挥挥手出了周素素的房门,没让人送,快速的出了周府。

此时,上官极和东方昱却打马在回东月县的路上,小六跟在二人身后。

二人从东月县去了岭城,将岭城的情况了解清楚,立马回了京城,赶回京城后,这才知道皇上被灾情逼得下了加税的圣旨,气得东方昱在太子殿暗暗大发了一通脾气。

把北方的灾情加注于他地百姓的头上,本就是愚蠢之举,户部那一帮子吃干饭的官员,出事后不担事,就知道推自己肩头的责任,而且朝堂上的那些人竟然没有考虑此举引起的严重后果,父皇急进,要为三弟铺路,难道朝堂上的其他人都是死人吗?

东方昱回宫后的第二天,上了早朝,这是他在先皇后逝去后的第一次早朝,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让皇上意识到加税后引起的后果的严重性,父子二人争论时,又有外地的加急奏折上报,这才让皇上清醒过来,当场下发圣旨,发往各地,禁止粮商借此次机会,上涨粮价,违反圣旨者,抄家灭族,并且,委派人员调查前期涨价厉害的粮商予以狠狠的惩罚,一定要杜绝这些人发国难财,坑害老百姓,坑害大魏江山。

事情一解决,东方昱又消失在朝堂上,回了他的太子殿,这只不过是明面上的,暗地里,东方昱偕同上官极一起,又往东月县赶,二人心急,不知道此时的东月县粮价涨成了什么模样?

也不知道庄云青那丫头现在可好?

为了避免自己的事给庄云青带来麻烦,东方昱已经很久没有与十七联系了!

本来这次的事,东方昱不准备出头,父皇春秋正盛,又宠爱三皇子东方泽,对快要成年的几个皇子防心甚重,东方昱懂得,他是太子,此时不避锋芒,就尤若一个活靶子,有随时被人射杀的可能,所以一直低调再低调,让父皇忘记了他这个人,他的路才能走得到底,走得通,不想,皇上和朝臣的一个愚蠢的决定,又把他逼到了前沿。

他再低调,也不能低调到大魏要大乱还不现身朝堂!

而且,上官极也没有决定在此时回到京城,这次因为地动的事,他虽跟着东方昱出了东月县,但没有人发现他的踪迹,所以,京城事一了,二人立马低调了赶回东月县,继续潜在东月县等待时机成熟。

庄云青出了周府后,信脚往街道上走去,今天并不是约定来县城的时间,她是自己赶着牛车来的,因为粮食涨价的事,东月县已是不安宁,她没让娘亲继续做点心来卖。

街道人行人匆匆,就算现在粮价很高,还是有人买,大袋小袋的扛着,用牛车,驴车拖着……反倒是其他买卖清淡了下来,整个县城气氛紧张,人心惶惶。

庄云青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着,暗暗叹了口气,当今朝堂这步棋走得是太臭了,平了北方的灾情,却要惹起更大的慌乱,不过,上官极的离开,却让庄云青看到了希望,记得前世,上官极和太子东方昱珠联壁合,所向披靡,估计上官极和面具公子去找太子殿下了吧?

如果太子殿下不让自己失望的话,最多三天,随后的抑制粮价的官文就会下达到东月县!

此时,如果远在千里之外的东方昱,知道庄云青是这样想他的,并且算计到了接下来朝廷的动静话,不知该做何反应?是惊喜,是激动,还是震惊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