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00 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 100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曾经的“大清国”,一直到他用炮火收复小琉球之后, 才开始真正的和平稳定, 百姓休养生息, 国家恢复生产。

隐约明白亲阿玛“期待”的二阿哥放下心态,专注地打量南城。

期间遇到了两个小偷,还遇到了一个疑似南城地下黑帮势力的小头目,几个赌场的小头目。

当然他们也遇到了趁着过节才有的各家戏曲大会。

去年亲阿玛让全国各地的戏曲大班进京研究新唱法, 现在京城不光有大清国各地方的戏曲大师, 还有其他国家的戏曲大师混杂其中。

英吉利、法兰西等国的喜剧、悲剧、传奇剧新兴的歌剧、舞剧, 比如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等等都在新建的剧院里面上映。

二阿哥对着似模似样唱黄梅戏的西洋人威尔先生,努力克制自己的表情不崩裂。

听声音大约三十多岁,人高马大、金发蓝眼, 标准西方洋人身材的威尔先生, 为了体验角色下台后也穿着黄梅戏中织女的服饰, 迈着女子的小碎步这男版织女的装扮给二阿哥的视觉冲击力太大, 承受不来。

极力保持礼貌风度礼仪的二阿哥不着痕迹地移开视线,躺到他的随身小摇车里闭眼休息。

豫亲王发现二阿哥的动静, 在心里偷着乐。

“王爷,大清国的戏剧, 很好, 很好。”威尔先生很喜欢二阿哥,很高兴和豫亲王交流。

“威尔先生的学习精神让人感佩,伦敦人们期待在伦敦大剧院看到威尔先生。”豫亲王知道这位西洋人专门来大清国学习, 将来想要回到英吉利做戏剧大师。

威尔先生的笑容灿烂又夸张,“还要很久,王爷。我刚刚背会黄梅戏的台词,上帝,几位大师又研究出来新的戏目唱腔,知识永远都学不完。”

豫亲王哈哈笑,“知识永远都学不完。欢迎威尔先生长居北京,北京的百姓喜欢威尔先生的戏。”

“这是威尔的荣幸,王爷。”

威尔先生很有一种不一样的艺术精神,他认为老百姓的喜欢就是对他最大的赞美。二阿哥模模糊糊明白东西方文化的另外一个不同点。

华夏正统文化讲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知己有一足矣”是他们的精神追求。

豫亲王和威尔先生边喝茶边聊天,几位卸了妆的戏曲大师也都过来,二阿哥竖起小耳朵安静地听着,得知他们打算用改良版的讽刺喜剧模式,把大食国的民间文化集子一千零一夜上映。

“现在可以确认,一千零一夜是大食帝国创建后民族精神形成和确立时期的产物。穆罕默德在一千年前创立伊斯兰教并统一整个半岛,成立帝国,之后帝国不断向四周扩张,四处弘扬伊斯兰教义。”

“说起这个帝国的崛起、形成,伴随着一个教派的发展壮大。书里面的故事来源大体有两个地方,一是波斯故事集赫左儿艾夫萨乃,二是巴格达阿巴斯王朝、埃及支马立克王朝这两个时期流行的民间小故事。”

“这是明面上的来源,其实里面很多故事汲取了印度、希伯来、波斯,埃及,甚至还有华夏民间文化的一些精髓。唐朝时期他们和唐朝有着密切的贸易交往,唐朝的几个港口都有大食人聚集,穆罕默德就曾告诫他的弟子们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

郊外的皇帝陛下也在和几位民间艺术家讨论这个话题,大家伙儿畅所欲言。皇帝陛下看了一眼坐在他身边好像一个小老虎一样蓄势待发的胖儿子,忍住笑缓缓开口,“朕以为这本故事集本身显示了大食民族极强的开放使和包容性,以及他们的扩张野心。”

“书里面一次次对遥远的华夏大地的描述,大食商人不畏艰险的在世界各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民族是一个极具探险精神的民族。他们在故事中热情的讴歌和赞扬那些勇敢、机敏,敢于探险的人们。”

大食,原本只是阿拉伯半岛的一支部落,靠着波斯王国生存,在波斯语中,这个部落名称是“大食”。后来波斯人用这个部落的名字代指整个阿拉伯民族,于是唐朝也就采用了这种说法。

“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只是旗子颜色不同带来的称呼。

商业在这个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大帝国极其受到重视,它的首都就是一个商业码头,这和大食人信的教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大食人在法典中也明文鼓励大家要从商,商人阶层必然成为大食国的当权派。

通过大食人的贸易活动,唐朝人能用上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甚至北欧的蜂蜜,而唐朝的丝绸和瓷器也让更多人所知道。正是因为大食人,各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海上贸易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大食人却是切断了西欧的一大半贸易通道。从一定层面上说,欧洲西部后来经济的没落,可以算是他们导致的。

皇帝陛下一边听着众人的讨论,一边回忆着阿拉伯宗教和国家的历史大概,提了一句,“从六世纪后半叶开始,原本的波斯湾红海尼罗河的商道,由于战争变得非常不安全,但是商者不会因为动荡和打仗而放弃自己的生意。”

“半岛成了这些商者们的新通道,渐渐形成一个路上的商业城市麦加,麦加自然变得繁荣起来的时候,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恰好开始传教。教徒一开始是平民,后来是贵族,但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大多都是商者。”

一个商者建立的国度各位艺术家琢磨一下都是点头,研究以往书籍文化不能脱离历史的实际。

一位穿着汉家传统襦裙,有着柔美的下巴,乌黑的头发的小姑娘,目光沉静,美丽清秀的容貌让整个开阔的会谈场地变得明媚娇艳,她温温柔柔地开口,声音仿若黄莺出谷。

“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大食的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曾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当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史书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三十七次。”

她的话音一落,在场的人都是眼睛一亮,纷纷讨论起来大食国的历史。

“半岛的历史上有四大哈里发时期。鼎盛时期,其疆域涵盖了印度河,大西洋沿岸,高加索山脉和法兰西南部。和大唐同处一个时期的两个强大帝国之一,拼命扩展自己的疆域,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军事。”

“顾此失彼,没有人重视农户的发展。”

老百姓吃不饱饭还要被征兵,当然就会起来造反。国内的反抗不断,国家很快就完了,国家灭亡原因看上去和明朝后期农民起义很是相似。这样可能就是一个宗教形成的部族“大杂烩”国家的必然结果。

三阿哥听着在场文人的讨论,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有着男性本能的男子们有意无意的行为,半合的眼睛里凶光一闪。

他转头偷偷瞄一眼,发现亲阿玛只安心地听,既没有再出言也没有神色变化后,稍稍放心。

还是赶紧让阿玛远离这些“心思深沉”的文人们和“小魔女们”。三阿哥站起来扑到亲阿玛的怀里,小胖手指着天上的风筝。

亲阿玛一直把他的动静看在眼里,对他的装模作样乐于宠着。

父子俩个悄然起身离开,皇帝陛下抱着胖儿子,让宫人拿着一个苍鹰风筝找到一个风口开始放风筝。

风筝上的苍鹰没有一般苍鹰的威武霸气,这个皇帝陛下专门给儿子们画的动漫版可爱型小风筝。

三阿哥一开始看到这个风筝的时候,和大哥,二哥一样的呆愣。后面越看越喜欢,就好比他们玩具上的画儿,衣服上的画儿一样。

看着就有一个清新的暖意,让人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儿。

“苍鹰啊阿玛。”三阿哥不舍得小苍鹰风筝被放飞,拉着阿玛的手要求制作新的风筝。

“回去后给你们做新的风筝。”亲阿玛乐的宠儿子。

三阿哥欢喜地笑,看看风筝又看看亲阿玛,大眼睛眯起来在胖脸上只能看到两道小刷子一样的长睫毛。

亲阿玛瞧着他穿着衣服也能看到胖的一节节肉肉的胳膊腿儿,无声地笑。

垫垫重量,嗯,比团宝和圆宝胖一圈儿的胖宝确实需要减减肉肉。

胖宝阿嚏。

胖宝的胖脸一板,肯定是“小魔女们”想要和阿玛单独相处达不到目的,念叨本阿哥。

正在调整风筝线的亲阿玛刚把他放下来,就听见他的喷嚏声,感受着此刻的天气温度,看着胖宝不像是感冒的样子,疑惑地放下心来。

拿出风筝后,将风筝线拉出一个长度,亲自放风筝的皇帝陛下一手拿稳线轴,一手捏住风筝顶段确定风向慢慢放长风筝线,一边注意查看风筝的放飞情况,一边根据风向改变自己的站位。

宫里制作的风筝用扎、糊、绘、放等技艺把风筝做的精美玲珑,又因为它独特的造型在天上的风筝中独树一帜。

周围过节的人都看过来。

碧空万里,慧风和畅,草木萌发的上巳节时节,大家伙儿都在喝酒玩乐、写诗做赋的闹腾,年轻英俊、高大挺拔的皇帝陛下穿着一身儿修身的青绿色“巡逻装”,牵线奔跑,仰首远望,整个人都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情趣。

三阿哥的眼睛追逐着亲阿玛的身影,追随着风筝的身影,发现众人的注视后,特别是那些视线火热冒着绿光的“魔女们”,心里一突。

热情似火、大胆泼辣的满洲女子、蒙古族女子,温柔纤细、知书达理的汉家女子,风情各异、不停抛媚眼的其他民族女子。

三阿哥真心觉得,他应该拉着亲阿玛去帐篷看书嗷,就不能让亲阿玛在外面让饥饿的“魔女们”更动心。

自觉失策的三阿哥后悔。

习惯了被人注视,完全没有在意的皇帝陛下把风筝放飞到适当高度,交替的放出和拉回风筝线,让风筝保持平稳飞行状态,然后抓住一个起风的机会将风筝送上高空,利索地将线剪断,任其飘逝。

“飞飞啊。”三阿哥被风筝翱翔天空的身姿吸引,喊出来,“阿玛苍鹰飞飞。”

“飞飞。”亲阿玛望着逐渐消失在天边的小风筝,把胖儿子一下子举国头顶,迎着阳光的笑容里带着一抹虔诚,“风筝飞飞,阿玛的胖宝健康强壮,无忧亦无愁。”

胖宝瞬间忘记一切担忧,快乐得哇哇哇大喊,“胖宝巴图鲁啊阿玛泽安啊。”

三阿哥想起自己响亮的大名儿。

这个时候当然是用正式名儿。

亲阿玛因着他无忧无虑、满怀梦想的小模样开心,“我们泽安是巴图鲁。”

随即他想起小么儿刚刚出生时候的瘦小,举着他高兴地玩举高高,到林子里飞高高。

“阿玛泽安飞飞。”

“阿玛高高。”

“哇阿玛哇”

这一片地方刹那间都是大清国三阿哥兴奋的欢声笑语。

三阿哥感觉今天是他非常非常非常开心难忘的一天。

“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在一年之始的春天放风筝不光是国人钟爱的一个玩乐,还是一项古老的习俗“放晦气”,人们节日避邪的一种护身符。

把风筝放上天去,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这样就可以放走“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法难”的目的。不信佛不信道不信满天神灵的阿玛亲自给他放风筝,祈求风筝把他的病痛和烦恼一同带走。

“泽安开心啊阿玛。”三阿哥冲着亲阿玛大喊。

他被亲阿玛抱在怀里,父子两个一起站在一颗大树最高的一根树枝上。

绵延起伏的西山山脉,奔腾不息的永定河水,郁郁葱葱、春花烂漫的草地,欢笑过节的人群,顿生一种迎风飞翔、登高望远的感觉。

还有狭窄曲折、幽静深邃的林间小路,较为隐蔽的泉水溪流叮咚。

避喧而见独,不亦仙乎哉

绝顶遥看万里空,不亦乐乎哉

亲阿玛发现胖儿子没有了这一整天的焦虑不安,笑容开怀。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把适意的风景特征概括为二点,“旷如”和“奥如”,这个地方可谓是占尽机缘。

“阿玛虫虫。”

沉浸在舒展胸意的美好中的三阿哥一低头自己面前的一根表皮微黄的树枝有很多翅膀比较大,行动缓慢的小黑虫子。

“那是斑蝥虫。”亲阿玛不用仔细看就知道,春天这个时候,这种虫子最多。

“斑蝥虫喜欢黄色的东西,有一定的毒性,算是害虫的一种,也是一味中药若是有人不害怕,可以抓起来晒干买给药铺,全身皆可入药。”

三阿哥听出来阿玛话里的停顿,看向阿玛的眼神儿疑惑。

亲阿玛亲亲胖儿子的小额头,笑着问道“泽安觉得我们怎么下去好”

“阿玛的内力,好像要用完了。”

泽安。

泽安三阿哥睁着眼睛望着亲阿玛,头上稀稀疏疏的小头发配合着微张的嘴巴,呆乎乎、傻乎乎。

他长得胖,可以先掉下去给阿玛当垫子

晚上一家人回来皇宫,齐聚坤宁宫。用完晚食,洗漱沐浴,都是玩了一天各有收获的一家人都有点小累。

除了累,很多的是兴奋。三位小阿哥在他们的房间里用着“独特”的语言聊天,本来打算和两个哥哥商量有人和额涅抢阿玛的三阿哥,兴致高昂地和两位哥哥显摆阿玛和他的飞高高。

包括阿玛最后用外家功夫抱着他完美落地。

“高高啊站在树梢小鸟”三阿哥还伸着两只胖胳膊比划了一个飞翔的姿势,“好看啊高高。”

站得高风景更好看。两位哥哥明白弟弟的话,对视一眼,心里都在琢磨,阿玛无缘无故怎么会带三弟飞高高

三阿哥已经开心的忘记一切“烦恼”。

小两口的房间里,皇后娘娘仔细观察皇上的表情,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不放心地继续瞅。

皇上小无奈。

今儿他自己带着胖宝过节,有心思灵活的人认为发现了机会,想要借着他的名头提升自己名声的歌姬、舞姬、青楼名人想要送姑娘进宫的文人士族、王公大臣他自己本人对此完全不在意,结果不光胖宝和他闹腾了一上午,向来八风不动的媳妇儿也这样。

他看起来就这么不让家里人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斑蝥虫,解毒化瘀,也能止痛止痒,玩一把以毒攻毒,晒干后可以全部入药,让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它的壮阳功能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杨雨晴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贾环 20瓶;君子竹、緋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