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03 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 103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宫后苑里头一片寂静, 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儿。

傍晚的阳光透过花儿树枝丝丝缕缕地照在人的身上,化出道道金线,皇帝陛下和小阿哥们的身上披上一层暖色, 气息与花草树木, 阳光池塘自然地融为一体。

皇帝陛下等了一会儿发现宝宝们犹自呆愣, 调整自己的情绪, 伸手挨个戳戳胖脸蛋儿。

“想明白吗”

声音里带着笑儿,好像从西边的晚霞里传来。宝宝们动作一致地眨巴一下眼睛, 回过神,齐声回答。

“明白。”

小嗓门嫩嫩的,眼神儿确实清明。皇帝陛下很欣慰。

三阿哥举起胖胳膊, 眼里有着保证,“巴图鲁啊阿玛。”

世界要大变, 三阿哥急于长大领兵打仗。亲阿玛把胖儿子抱住垫垫分量,“巴图鲁今天又瘦了一两。”

大阿哥和二阿哥一起在长椅子上翻滚着乐呵, 这是还没用晚食的“一两”。三阿哥被两个哥哥笑话, 闹腾亲阿玛。

阿玛和弟弟闹起来,大阿哥和二阿哥互看一眼。

阿玛刚刚和他们分析了世界形势和未来战争方向,全球风起云涌, 大清国必须要有保证强盛的军事力量, 雄厚的综合国力,大清国的人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由大清国人组成的文化,技艺, 尤其重要。

文化方面自是不用说,华夏曾经和大食一样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大食帝国烟消云散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华夏大地,对待每一个前来华夏的周边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是同化为一家。

技艺方面,亲阿玛再次和他们强调,技艺的重要性。

华夏作为一个大国,一次两次失败没有问题,十年百年失败也没有问题,只要华夏人的凝聚力还在,只要文化底子在,总是会复兴。

可是亲阿玛在担心。

“阿玛二弟。”大阿哥伸手拍拍二弟的小胖手,俩上带着一丝沉重,目光询问。

二阿哥感觉他非常了解大哥的心情,用眼神回答。

他们都差不多知道亲阿玛的担忧。随着大海不再成为阻碍,不光是隔着海洋的国家会直接打起来的事儿,而是世界格局会产生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对未来形势的影响。

比如非洲,本就落后一步的非洲被这般劫掠,将来几百年内是赶不上欧洲了,而欧洲在那几百年内利用这些财富会更进步。

二阿哥翻身趴下。

他想起自己晚年亲自下的禁海命令,心里头无比难过。

大国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的后果。华夏大地如果被打败,被殖民,再经历一次大唐后期那般五代十国的二百年大乱世被抢走所有的财富,被五马分尸,被分而治之、

各方割据、武力打压、言论引诱在其他国家的引导下自相残杀其他国家怎么会给华夏再次统一的机会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二阿哥的小身子抖动。大阿哥又拍拍二弟的胳膊。

他自己在位的时候每天烦恼着如何安全亲政,如何安定各种叛乱,根本无暇顾及西方国家。仅有的一点印象就是来自汤若望老师。

皇帝陛下伸胳膊把团宝、圆宝、胖宝都抱在怀里,轻轻拍着圆宝的后背。

胖宝被二哥的情绪感染,心情也是低落。

分裂的华夏将会成为各方列强案板上的鱼肉,任其宰割。聚集在华夏周围的少数民族们,包括他们满人如果能回到地府告诉那个“大清国”的自己,该有多好

“你们额涅还没有回来,阿玛给宝宝们讲故事。”亲阿玛不知道宝宝们为何情绪如此低沉,不过长大一岁的宝宝们没有和以前一样哇哇大哭,更让他心疼。

好像是真的在讲睡前小故事。

“一千二百年前,那个时候的北边草原水草丰美,气候温和,草原上的人能征善战,草原上缺少文化基础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贫困。

恰好马蹄铁大量出现,他们骑着马向自己心中的梦想之地出发,一部分人去了罗马帝国,一部分南下来到华夏。”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国家一分为二传给两个儿子,拉开西欧被游牧民族入侵的序幕和欧洲分裂的开端;汉武大帝推行推恩令开始中央集权,东晋权臣刘裕率领北府兵攻灭南燕,华夏又朝统一的方向迈进一步。”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向往关内的农耕文明,南下的胡族都被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形、丰富物产、深厚文化吸引。

多山、沟壑万千的地形,让欧洲分裂后再也难以统一。西罗马帝国被哥特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族占领,欧洲人称为蛮族入侵。蛮族是一个歧视性的说法,但是在当时确实是低等文明在攻打高等文明。”

亲阿玛的语气也透着一股子讲古的味道。小阿哥们被“故事”吸引,情绪缓解。

“再后来的西方,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国王丕平给罗马教廷贡献领地,“丕平献土”使得教廷逐渐成为西欧人的精神支柱,其领袖教皇成为世俗君主和西欧社会的实际最高统治者,让西欧在此后的一千年内有着宗教上的统一。”

“同时期的大唐,遭遇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失去在中亚和亚欧大陆之间的影响力,中亚被大食帝国和伊斯兰教所取代,华夏的经济重心第二次南移,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华夏大地在历史进程中磕磕绊绊地不断实现大一统,欧洲却是再也无法真正的统一。不管是神罗帝国的哈布斯堡奥地利、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苏丹都无法实现欧洲一统,欧洲的地形地貌注定了他们的分化。

但是他们的共同文化基督教,共同血脉来源联姻,又注定了他们的分而不裂。

三位阿哥听着亲阿玛讲述的亚欧历史脉络,大体明白地理环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北方渐渐寒冷不适合生活后,各民族的重心全部朝南方移动,这是农耕文化的凝聚力。

二阿哥听着阿玛的讲述好受了很多,扬起小脑袋问出另外一个问题,“大非、大美啊阿玛。”

大阿哥和三阿哥也一起看向阿玛,大眼睛闪着好奇。

既然欧洲、非洲、美洲都是一样的古老文明社会,为何现在欧洲兴起,那两个地方如此的落后,被动挨打无力还手

亲阿玛笑笑,抱着宝宝们的他笑容舒坦,“世界是变化的,人类社会是进步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点,有一个成长期、高峰期、衰落期。地理环境不光影响国家,还影响文化的发展。”

“非洲和美洲的地理文化特点,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非洲,尼罗河自动送给他们不需要劳作就能收获的土地,当地人信奉神灵、想法和行为保守,安于食物的温饱。”

“欧洲不一样。西罗马帝国陷落而东罗马帝国没有崩溃,原因就是当时西部的经济不及东部的先进发达。意大利的农耕文化发展不起来,中欧和北欧的沃土在五百年前,因着铁质农具和畜力的使用被有效地开发。”

五百年来,和游牧民族融合后的欧洲有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开始文艺复兴,人口大增又因为人口大增和瘟疫等等现实问题开始航海商贸。三位小阿哥结合前面的了解,大体明白欧洲的发展脉络。

皇帝陛下对于宝宝们的领会很是欣慰,“大航海的开始,引导着人们对技艺的追求。未来的文化凝聚力在于技艺文明。”

“华夏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带来的自给自足,华夏人暂时看似不需要像欧洲人那样因为土地贫瘠而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可是封闭的时间长了人也就变得保守,安于安逸的生活,失去保护自己的利爪,失去上马的力气”

失去上马的力气

大阿哥无法想象八旗子弟失去上马拉弓的力气的样子;二阿哥想起他晚年征战主力就是绿营军小眉头微皱;三阿哥则是深有感触,他当年为了八旗子弟越来越不争气的事实可是做了不少事儿。

不过,估计治标不治本。三阿哥不得不承认,在他那个时候八旗子弟已经被养废掉。

大阿哥看看二弟,又看看三弟,问出一个问题,“奥斯曼阿玛。”

奥斯曼帝国和欧洲的争斗中处于劣势,国内内乱不断,刚刚结束太后摄政又出现丞相摄政,按照一般的外交策略,这个时候大清国应该是联合奥斯曼打压欧洲,两边联系各拍一巴掌。

二阿哥和三阿哥也在等阿玛的解说,大清国现在看来是只和欧洲开始友好关系,没有奥斯曼帝国。

亲阿玛微笑开来,“你们自己猜。”

二阿哥不放弃,难道奥斯曼是暗地里和大清国联系

“大食半岛阿玛。”

大食可是他们的邻居,被西方国家殖民让二阿哥很不安。

亲阿玛似模似样地思考片刻,准备开口。小阿哥们睁着大眼睛,乖乖等。

“留待下回解说。”

反应过来的小阿哥们一起扑向亲阿玛,嘴巴里嗷嗷嗷叫唤着。皇后娘娘从兵营回来,换了衣服来到宫后苑,一眼就看到闹成一团的父子四个。

吴良辅领着宫人们正偷偷乐呵。

真是皇后娘娘对于皇上每次都乐此不彼地故意欺负小阿哥们的行为很是支持。

三月廿二,豫亲王领着人在天津卫迎接神罗帝国的使节团,包括留学归来的学生们,皇帝陛下在太和殿举办大宴会。

四月初六,大清国人还没有从制定知识产权法的震动中回过神来,皇帝陛下送走去南方开发澜沧江和湄公河的军队,朝廷开始安排朝那里移民。

五月初八,大清国人在皇帝陛下的带领下,在天津卫送走了出发的水师军队,出发去欧洲新地盘上任的官员们,跟着去欧洲的的大清百姓、商者等等。

高高升起的国旗、军旗、指挥旗被海风吹得呼呼作响,人山人海的港口上各种声音响彻云霄。

犒赏三军,自然是美酒佳肴管够,歌舞鼓乐不停。

军民一起又唱又跳,可着劲地乐呵。小阿哥们穿着他们的新式水师小礼服,和小堂兄弟们一起对着祖母、额涅快乐地扭着胖身子,引得一帮子姑姑婶婶们笑声不断。

皇帝陛下对着主动要求去欧洲的鳌拜和喀兰图,想说什么,此时此刻什么都说不出口。临时搭起的将台上,君臣三个一口干完一碗美酒。

三碗酒喝完,皇上把礼部写的稿子放到脑后,只有一句话,一个要求。

“安全回来。”

“带出去多少人,带回来多少人。”

鳌拜和喀兰图听出来皇上的不舍,心里一阵难过,面上哈哈笑。

鳌拜的声音中气十足,信心百倍,“皇上放心。我们保证把这帮崽子们都带回来。”

喀兰图对此也非常有信心。

他们此次进欧洲,不是和欧洲人拼命,也不是和奥斯曼帝国的人拼命。能震慑就震慑,能调节就调节,能不打就不打,能跑就跑。

关键是把新到手的地盘彻底收复,建设大清在欧洲和美洲的新据点。

皇上对他们的作战能力放心,对他们的灵活多变也非常放心,再次叮嘱,“切记切记,不可大意,不可粗心疏忽。”

“遵皇上令。”鳌拜和喀兰图面容一整,一起抱拳行礼。

午时正,一天中阳气最足的时候。阳光高挂蓝天,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照在身穿新式水军帅服的皇上的身上,让他额头上冒出一层细汗。

港口上安静的只有浪涛声,皇上的声音在一位位传令官们的传达下,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有黄金,有美人,有广袤的天地。朕想要告诉大清国的好儿郎们,大清国更好,大清国最好,大清国有你们的亲人,有你们的朋友,有你们的来处和未来传承。

大清国不需要你们带着外面的金子、美人回来,一根草棒也不需要。朕代表大清国一万万人,对你们提个要求,只有一个要求。”

安全回来,为了等候你们的亲人,安全回来。作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兄弟,一个好友一个大清国的好子民,好士兵,安全回来大清。”

三位小阿哥望着阿玛的身影,想哭。将士们和送行的百姓们一起眼眶湿润。

皇上本人也是。

他亲手打造这支水军,一起收复南海、东海,大半个太平洋现在又要把这些他亲自培养出来的将士们送出门。

去探索更远的海域,更远的地方。

其他都还好,大清国的船队和火器堪称当前世界最先进,将士们本身也是身经百战,去的地方也不是他们的敌人做正面战争。可是皇上还是不放心,还是害怕。

最怕的就是士兵们不熟悉、不适应欧洲和美洲的气候环境。

那边的医术不发达,疟疾的药物金鸡纳霜并不能百分百治好疟疾。

“安全回来。”山海般的呐喊声回应。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一起给小阿哥们擦眼泪,太后娘娘自己也是眼泪花花。

出去的将士们,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家庭。港口的人,不分士兵,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少,都是眼里含着热泪。

奥地利的古斯塔夫亲王,西班牙的胡安公爵等人亲眼目睹大清国皇帝的仁慈圣明,大清国人对他们皇帝陛下的忠诚,惊叹、震撼、惧怕感慨万千。

作者有话要说 丕平献土,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国王丕平,查理曼大帝之父,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打败阿拉伯远征军的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的儿子,将从伦巴底王国夺取的拉韦纳地区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魏晋大唐时期,北方气候是好的哈,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四川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就算贵妃娘娘有这般的奢侈从云南运荔枝到长安在当时的条件也无法做到。后面北方逐渐寒冷,四川荔枝没了。

东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等被欧洲人称为“蛮族国家”,是西罗马灭亡后建立。还有后来的西哥特国家等等。

欧洲的那段历史,被称为蛮族入侵。欧洲历史上的蛮族主要是指 克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后来这三大蛮族迁移发展形成了 东、西哥特人 汪达尔人 ,以及被迫亚洲东迁到欧洲的匈奴人、 条顿人、森布里人 勃艮地人 法兰克人 盎格鲁人 撒克逊人 朱特人 伦巴德人等,主要生活在北欧、东欧、巴尔干半岛、西欧部分地区。比如英国的原住民是凯尔特人,现在英国女王的血统,应该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