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13章 第13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13章 第13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多铎眼睛一亮,自家亲哥和其他的八旗旗主们一直顾忌着江南的稳定不去动那些“土皇帝”,现在既然皇上要办,自然是“该怎么般就怎么般”。

“奴才马上去写信给京城那边。”

小顺治瞧着他一副兴致高昂的样子,不放心地叮嘱道“记得抓大放小,不要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不要波及无辜,不要闹大,找个精明机灵的人去办此事。”顿了顿,他又盯紧了一句,“京里的满八旗”

多铎心头一跳,立马语速极快地接口,“皇上您放心。满八旗里面要是有谁阳奉阴违地大肆圈地放牧抢劫,和汉人一样一律不姑息。至于江南这边,保证办地漂漂亮亮地,让那些妄图凭借昔日权势和前朝一样交通官府、贿买书吏,隐混和拖欠钱粮的大缙绅豪强们哑口难言。”

“嗯。”小顺治因为他这一长串不换气的话笑了起来,想起另外一个事儿,“既然他们愿意去京城修订明史,修订那两部律法也可以找江南文人一起。”

“他们很多人虽然都在迷茫,但也都是在痛定思痛地思考前朝灭亡的原因。比如张岱、陈洪绶等人一反以前的奢华生活,隐居乡林山野间愧疚反省,就可以用。”

多铎眉头一皱,“用他们”

“如果他们愿意出山,我们自然要用。大家都是希望华夏大地更好,希望自己的民族更好。就是顾炎武、黄宗羲他们若是出山,我们也用,大用。”小顺治顿了顿,笑了,“是不是不明白自觉我们是满人,而他们是汉人,汉人的生活和我们无关”

“有关。”多铎在心里想着他直觉上反对的原因,不确定地说道“他们既然已经悔恨,若是出来参与修订这两部律法,肯定是要改革江南这些约定俗成的土地兼并。奴才不明白的是,咱们和他们也是华夏”

“当然。”小顺治望了一眼傍晚时分明朗迷人的大海落日,看着他语气肯定地回答,“我们是华夏,不同民族的华夏。自从夏商周开始,北方民族就和南方民族就是边打边融合,那个时候汉人不叫汉人,叫夏人。后来人们在夏之前加了一个“华”字,是为华夏。”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华服漂亮、华丽,礼仪庄重、伟大,是为华夏民族。大清进了关,统一关内关外,有华服,有礼仪,自然就是华夏大国。”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多铎心里一动,弱弱地抱怨,“可是汉人叫我们蛮夷、鞑子。”

小顺治忍不住笑出来,“他们也叫李唐皇家是胡人,蛮夷。白居易的祖先也是西域胡人,如今他们不是一样以唐朝为傲,捧着白居易的诗词看老百姓的心里有一杆秤,文人士族的心里也有一杆秤,只要我们好好地经营,总有一天他们会承认我们。”

多铎有点儿难为情,他们满人儿郎一出生就是为了打仗,为了部族的生存。虽然他汗阿玛和皇太极都积极地推广汉学,但是他们还是因为皇太极喜好汉学而出言嘲笑,他现在才知道汉学的魅力就是一接触就放不下。

“奴才这才刚刚开始学,汉家历史只知道明朝这一代。”多铎越想越心虚。

对于多铎这段时间的转变非常看好的小顺治很是真诚地鼓励,“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这不是挺好即使是传了几代人,关陇贵族出身的李唐皇家,在面对传承了千年的汉家面前,也是心虚的。但是历史总是记住李唐带给华夏大地的新文化。”

“奴才本来有点儿自信,听皇上您这么一说,又心虚了。”多铎想着满人的发家历史,对比汉人的历史长河,简直就是井水和大海的感觉,“咱们大清,可以和大唐一样”

“知道心虚,端正态度就是好的开始,最怕的是不知道心虚盲目自大。”已经长高的小顺治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怎么不可以和大唐一样”

“八旗子弟的勇武善战,本身就是一大优点。一个国家,偏文过于弱,偏武失于智,大清国要文武并行。朕听说有宗室子弟在国子监妄自尊大,失于教育,这是不对的。”

“说起这个事儿,奴才也觉得需要改变一下宗室子弟的教育问题。若是这样下去,他们不光没有学到汉学精髓,还把我们满人的崇武精神给丢了。”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小顺治并不想这些人将来都变成天天遛鸟斗鸡的纨绔,“朕琢磨着,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大了,既然他们专注习武,那就不要改变了。在各个旗另建幼官学,教育六岁以上的蒙童。正好他们就近进学也方便。”

多铎眼睛一亮,“皇上这个主意好。奴才家里的几个小子正好都丢过去。八旗子弟的勇武善战不能丢,打小儿培养最好。”

“要严格教学。没有武力,再好的东西也守不住,八旗子弟的传统要保留。学汉学精髓,但不要把自己变成汉人,更不要学成那些古板的老学究。须知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采。至于教学的书籍,就用满汉蒙的白话文写。”

小顺治虽然因为他爷爷的影响喜欢研究古文,又在这个时代学了这么多年,但他更习惯白话文,“比如那些浅显易懂的秦汉诗词歌赋,乐府民歌,不是很好经典传承几千年不衰。不要觉得白话文就是没有学问。写书就是给人看的,写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何”

多铎听了皇上的说法,觉得浑身舒坦,“皇上说的有道理,奴才就喜欢看前朝的那些白话本儿。省心,有趣。”

小顺治发现他有兴趣,友好地推荐,“你若喜欢可以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这些开始看。前朝的话本儿,朕觉得冯梦龙的最好,最有趣儿。”

“文里面嬉笑怒骂皆是人生道理。比如钱谦益的妻子柳如是,吴伟业的恋人卞玉京,都是出身风尘却风骨凛然。”

提起钱谦益,多铎同样觉得钱谦益作为一个男子事到临头输给一个女子,非常的那啥,“奴才的福晋也说那位柳如是夫人可惜了。”

小顺治笑了笑没有对此事做评论,两个人又聊了一些如何交好汉家文人,如何让八旗子弟保持住这股子“勇武善战”的事儿,多铎自是去忙乎,他端坐在画架前,画画的右手不知不觉地变慢。

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驱除鞑虏,安定四方”的功高伟业,文武并行治国,“土木堡之变”后强大的文官集团,文高武弱,然后就是无法遏制的官商勾结,国库空虚,小顺治在心里长长地叹息一声,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初都是好的。

再想着他今儿脚踩在江南的土地上的感觉,更是心情复杂,眼里抑制不住地露出一股深沉到海底的怀念。

不管这是哪一个时空,不管他缘何会来到这里,不管这里有没有他的先人,这都是他的家乡,是他永远也忘不了的地方。

他如何能看着它在满人的蛮横暴力下,在儒家的畸形道德暴力下衰落颓败,遭受后来的灭顶之灾,百年国难他又如何能让对他付出信任和忠心的八旗子弟,变成曾经历史上的样子

总是要努力再努力地,让他上辈子的亲人,这辈子的亲人都过得更好。

这幅夕阳下的海鸟图在小顺治这番自我激励的心情下,自然还是温暖的,活泼的。鳌拜眼见皇上画完了画儿,走上前来帮他收拾好。

两个人坐在甲板上看落日,小顺治笑地了然,“可是不明白”

“奴才一个粗人,没读过多少书。”鳌拜赫然。论打仗,他闭着眼睛都会,可是论皇上讲来的那些道道,他却是越听越糊涂。刚刚听了多铎转述的皇上的话,他更是一头雾水,“咱们是华夏大国,大清国,不是满清”

小顺治笑得温暖鼓励,“说满清,从某种意义上也对。朕的意思只是想说,大清国的满族人,八旗人,不要把自己困在“蛮夷”两个字中,这就好比汉人把自己困在“上邦”的思想中一样。我们要兼容并蓄,容纳百家,百族,成就一个不低于大唐的盛世大国。”

“这个国家里面,有满人,汉人,蒙古人,回人,藏人,有六十个和谐共处的不同民族,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做基础,有海外大国的大发展,大变革做对手。而我们都是大清国的子民,鳌拜是大清国的领兵大将,在保卫大清国的海疆,造福于国、民,尤其是沿海的汉人。”

保护大清海疆是应该的,保护沿海汉人和汉人打了这么多年,本能上还把汉人视为对手的鳌拜刚要张口拒绝,可他看着皇上眼里的赤诚,话到了喉咙口说不出来。等他们打完了倭国,确实是沿海汉人受益最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