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145 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 145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阿哥真心觉得惭愧, 他的话同样代表着二阿哥、三阿哥、大格格。

皇上轻轻摇头,“不怪你们,人之常情。”

“从前朝, 即使到现在, 还是有很多文人抵制西学, 有一些有识之士看到西学的好处。”

“跟着西方人学语言, 翻译几何原本, 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红夷大炮仿造,请西洋人做历法, 却不肯承认自己的落后。更多的是抵制, 排挤。”

没有经过两百年的国难, 被彻底打的要亡国灭族灭种, 骄傲了几千年的华夏人,如何能承认自己的落后并且下狠心跟着“西方蛮夷们”学习

皇上默然。

皇后娘娘安慰孩子们,“从崇祯皇帝当年要用汤若望大师做历法的事儿, 可以看出大形势如此,个人的力量太单薄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改变。

比如研究火器等技艺, 需要巨额费用,国库没银子, 文官们阻止也不是没有道理;

关内士族认为关外都是不毛之地,打下来也没有利益;海外偏远, 打下来也无法掌控在当时看来都是对的。”

三位阿哥和大格格一起赧然。

如果不是阿玛让人在关外找到很多矿场,他们也认为关外就是“不毛之地”。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汉人内部, 固有利益的势力阶层,盘根节错的势力构成,让变法没有办法从内部实现

你们阿玛这些年的改革,可以看做是外来势力强行打破关内的经济结构,势力基础,文化风气,宗族社会。”

皇后娘娘难得说这么多话,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大格格震惊,就连皇上和小阿哥们也震惊。

额涅梓童居然有这番见解

额涅梓童环视一圈,纳闷。

一家人齐齐夸口。

“梓童善哉。”

皇上为媳妇儿骄傲。

“额涅的一番话,泽宪醍醐灌顶。”

进关,以外来势力强行打破华夏传统构成,才是阿玛改革成功的关键。

“额涅的一番话,泽庆茅塞顿开。”

他自己喜欢西学有什么用他用儒释道三家传统势力治理“大清国”,“大清国”的利益结构就要符合他们的要求。

“额涅的一番话,泽安如梦初醒。”

“摊丁入亩”算什么,不也是从前朝张居正变法里面总结出来的吗张居正不能成功,他怎么以为自己会成功自己和张居正一样,一死,变法就没了。

“额涅的一番话,振聋发聩,给泽纬当头棒喝。”

不说男子中的人才辈出,当前大清国冒出来的能干女子越来越多,类似额涅这样在某方面天赋过人的也有,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自由”,更需要努力。

四个孩子都这般表态,皇后娘娘差点儿没绷住自己的表情。

皇上瞧着媳妇儿故作镇定的模样,知道媳妇儿是不大习惯和孩子们讨论这些,更乐呵。

三个小阿哥一起围到额涅怀里,六只眼睛一起星星闪闪。

“额涅棒棒啊。”

“额涅最棒啊。”

“额涅棒棒哒。”

“棒棒,最棒,棒棒答”是什么亲额涅极力克制自己坐姿自然。

嘟宝贴心,主动给亲额涅“解围”。

“我学习这段时间,发现一个问题。前朝时期,广东以木炭为原料冶炼,较之北方多以煤炭为原料,最后生铁中硫含量较低。这样的技艺,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明白为何没有发展下去”

火器方面是因为国库方面没银子,这个是民生用物,为何没有人继续加以改进嘟宝模模糊糊知道原因,却不大明白。

三个小阿哥窝在亲额涅怀里撒娇,对着四哥嘿嘿笑。

皇上安心用茶。

大阿哥开口,声音低沉,“这就是我们需要和西方学习的其中一项。”

“西方这几百年内有一个文艺复兴,其实它不光是文艺,最主要是自然学问。

西方人会追根究底。比如玻璃,西方人琢磨来琢磨去,为什么有这个变化怎么改进怎么普及而前朝的一些技艺,纯粹用于使用,没有人去了解这些根本。”

二阿哥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学习,接着说道“要知其然,其所以然。不知道其根本,不光是容易传承断绝的事儿,是没有能力深入研究的大事。”

三阿哥看一眼在额涅怀里耍赖皮的三个小弟弟,眼睛眯起,“这几年不断地送人出国学习,接纳西方知识者,大清匠人的思维已经打开,未来肯定走到他们前面。”

皇上发现泽安的眼神儿,含笑不语。

晚上入睡前,三位大阿哥聚到一起,都觉得应该在出发之前,和亲阿玛谈谈三个小弟弟的事儿。

三个小弟弟无知无觉地呼呼大睡。

“阿玛,五弟、六弟、七弟在自然学问方面非常有天赋。”

大阿哥生怕阿玛一个心软,任由三个小弟弟吃喝玩乐。

“阿玛,五弟、六弟、七弟聪慧过人,天赋极高,现在开始自然学问启蒙,跟着养心殿的大师们学习更好”

五弟、六弟、七弟显而易见都对皇位没有兴趣,而且都是“高人转世”,自然是要好好培养。而且二阿哥另有担心,养心殿里八旗出身的就那么几个。

“阿玛”

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五弟、六弟、七弟正趁着“春日好眠”,在乾清宫偏殿呼呼睡大觉。

被哥哥们说话的声音从睡梦中醒来,呆呆愣愣地听着哥哥姐姐们背后“告状”。

越听越气嗷。

大眼睛冒火,小胖脸紧绷,小胸脯起。

等到三位哥哥一个姐姐和阿玛讲完离开,三兄弟穿着亵衣亵裤,拖鞋都没穿,从小暖阁里钻出来。

“阿玛,宝宝们三岁啊。”

“阿玛,哥哥们坏坏啊。”

“阿玛,宝宝们伤心啊。”

小宝宝们满心满眼的生气,委屈,不服。

哥哥姐姐们如此残忍无情,小宝宝们好伤心。

亲阿玛瞧着小宝宝们大眼睛里“真心实意”的委屈,哭笑不得,“阿玛知道。”

“宝宝们只管安心过自己的童年。开蒙功课除了常规的一些书本,其余的都按照宝宝们的喜好来。”

“谢谢阿玛。”

“最爱阿玛。”

“阿玛最好。”

得到阿玛的关爱,小家伙们“风雨欲来”的胖脸立马阴转晴,一溜儿回到暖阁穿好衣服,领着人杀向书房。

宝宝们天天想办法让哥哥们少学一会儿,多玩一会儿,哥哥们坏坏啊。

一心要“报仇”的小宝宝们“气势汹汹”地来到书房。

“四阿哥提出的问题,正中要害。这是我们对比西方国家最为短缺的部分,学院里的学子们还是需要加强培养为什么的思维。”

“石油开采,火器制造,一开始都是真的领先这几百年,我们在自然学问方面,走了弯路。”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言海,凡夫不可以论道。华夏人在宇宙中也只是沧海一粟。没有比西方人多出来几个鼻子,几只眼睛。

“是我们盲目自大了。”

还没进到“坏哥哥们”的课室,就听到书房的几个老头儿在那里长吁短叹,小宝宝们更为气愤。

虽然,就算,可能事实如此,可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嗷。

再听听三个哥哥的话儿,直接绷不住。

转身离去。

笑话,真进去了,岂不是钻了哥哥们的套儿

宝宝们聪明嗷。

三兄弟又一溜儿回来乾清宫,一进内殿们就齐声大喊。

“阿玛,将来宝宝们给阿玛造可以飞的大机器。”

小家伙们清脆的小奶音在乾清宫里回荡,引起一阵阵的回声,亲阿玛笑容满面。

作者有话要说 崇祯十五年。刘宗周被重新起用为左都御史。尽管刘宗周不太情愿复出,但君命难违,他还是去了。

入朝后,刘宗周多次上疏,请崇祯革除弊政,以摆脱国家的危机。在敬循职掌条列风纪之要以佐圣治疏中,他提出“建道撰”、“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等策略。刘宗周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

在关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的争论中,崇祯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打算用汤若望制造火器,希望利用西洋的先进技术,解决内忧外患问题。刘宗周坚决反对重用汤若望,更坚决反对制造火器。他说“臣闻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下此非所论矣。”他把汤若望看成异端之人,请崇祯“放还本国,以永绝异端之根。”

后来,南明灭亡,刘宗周绝食而死。

刘宗周,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兼心学的殿军。这应该是当时一部分文人代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