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54章 第 54 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54章 第 54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清一朝,八旗子弟占据军队主力是事实, 小顺治一直担心将来八旗子弟变得和历史上的一样上不了马, 拿不起刀。

豫亲王当然也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他们当初不让八旗子弟圈地占宅, 不给八旗子弟固定的俸禄银两,让他们做工、商就是怕这样情况。可是现在, 转了一圈儿好像又回到了原地,虽然对比直接的圈地给银子好了很多, 但是进了关的八旗人越来越爱享受, 是事实。

越琢磨越担心的豫亲王皱巴着脸抬手摸摸自己的光脑门, 声音无奈纠结,“皇上不说, 我们倒是没有想过,会欺上瞒下、欺压佃农的,不光有贪官污吏, 还有各大家的豪奴刁仆。”

“这个正常。就是内务府也需要整顿一番。”但凡是人聚集的地方, 就会有高低之分, 有了高低就有不平之事,小顺治认为这是人之常态, “十五叔回去后先把自己家里的仆从们, 尤其是几个大管家、嬷嬷们整顿一番, 后天我们开八旗议事会议。”

“有关八旗子弟的下一步发展,大清国的下一个土地政策,包括那几家早先跟着我们的汉家大臣怎么对待朕感觉, 到了可以做决定的时候了。”

豫亲王表情一肃,语气兴奋,“按班多铎遵命。”

皇上终于要收拾那几家在地方上耀武扬威的汉家大将,豫亲王很高兴地退下去整顿自家事务,小顺治望着十五叔斗志高昂的样子,失笑出来。

他不能留着那几家在将来也引发历史上的三藩动乱,更不能任由他们做大置之不理,趁着整顿南方的这个乱局,打压一番是必须的。

琢磨明白了的小顺治简单的洗漱,抱着强撑着困意等着他一起午休的儿子们睡了过去。然而坐等着后天的八旗议事会议的他,没想到八旗内部会因为豪奴刁仆的事儿引发了一个不小的“地震”。

打个比方说,朝廷要收的税负是按照当季农户收获来算,二十取一的收法。地主问佃农收取的是二十取二,给佃农们留一些宽裕。可是真正到了佃农要交税的时候,他们可能要交二十取三,这中间的巨大差距都落在中间经手的人手上。

豫亲王被他查出来的事实气得暴跳如雷,其他的八旗王爷、贝勒们自然也是怒火滔天。然后他们再一清查这些奴仆们的资产,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位高身份高的豫亲王反正不怕别人怎么编排他,他直接把人都给捆了送衙门。

然后其他的八旗家主们有样学样,跟着豫亲王捆人,把收缴来的钱财都捐给国库。

京城的人看的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看着平时浑身骄傲的八旗人的大戏看的不亦乐乎,有人认为八旗人对伺候自己的奴仆不够仁慈,有人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应该送衙门,有人认为满人到底是“武”性不改不知道变通。

小顺治也知道这些事儿本来就是各国各家的潜在惯例,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混得好的奴仆比不受待见的主子们过得还舒坦。可是不想纠结此事的他也采取了豫亲王这般简单粗暴的做法。

皇上毫无苗头地突然清查内务府世家和各大皇庄,北京和盛京的都躲不过。两黄旗的包衣,尤其是主管两京内务的内务府人,各个人心惶惶。

小贪小拿的还好,皇上向来仁厚他们跟皇上求个情把数额补上就好,顶多挨一顿板子。有几个拿的实在是多了的,着急之下跟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地找人撞木钟。

可是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了谁都在擦自己的屁股。

就连那些机灵的汉家大臣们也都暗搓搓地查自家的奴仆。

小阿哥们敏锐地感受到皇宫里的气氛变化,每天眼巴巴地跟在亲阿玛的身边争取不错过任何消息。比如现在十一点半他们应该是已经睡觉的时候,亲阿玛要收拾乾清宫大总管吴良辅。

“皇上息怒,奴才真的不敢结交前朝大臣,奴才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皇上不忠。奴才就是手欠眼皮浅拿了一些钱财,想要多存点儿银子将来过继一个子侄养老,奴才真的没有去纵容下面的人侵占民田、鱼肉百姓皇上,求皇上饶过奴才这一回。”

小顺治面对自己手里的几页纸面色冷肃,目光凌厉;吴良辅被吓得又是哭又是求;隔壁暖阁里的小阿哥们闭着眼睛竖着耳朵想要一个字不漏地听。

对小阿哥们的动静心知肚明的小顺治没有理会他们,现在多听听也好。

“朕知道,你们生时苦,幼时苦,一辈子唯一的盼头就是养老。”他的声音稍显低哑,平和的语气里带着的,是一种对同为人族之人的身心遭遇的同情和理解,对这个社会的很多苦难无能为力的悲天悯人。

吴良辅因为皇上这短短的一句话,毫无形象地放声大哭。

无根之人的一生,不入祖坟,不进家庙,一辈子在皇城里头为奴,日复一日无人顾。天下人都看不起他们,看不起不男不女的他们,他们也就索性把宫里的主子当成唯一的期待,主子用得到他们,主子不会嫌弃他们。

可以说是无父无母无儿无女孤独的一辈子,一生唏嘘不已。唯一的期盼就是遇到一个好主子活到晚年,拿回自己失去的“物件儿”全尸下葬,祈求下辈子投胎做个完整人。

乾清宫的其他大小太监们被吴良辅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哭嚎引得泪流满面,一个个用袖子遮面无声的哭泣。

被父母卖进宫的那一天,他们就不把自己当成一个正经人了。

小顺治把他们的悲伤看在眼里,在心里无声的叹息。这个时代的悲剧太多,很多都是他无法改变的弊端陋习。即使他不纳妃嫔,随着兄弟姐妹的大婚开府宫里的主子们越来越少,每年进宫的太监越来越少,可是他如何保证自己的孩子们、孙儿们不大肆开后宫

撇开他对宫人们的个人同情不谈,前朝时期宦官自己危害一方,为了迎奉当朝皇帝无所不为,甚至结交权臣为祸朝廷一一在他脑袋里浮现;北宋仁宗年间宦官和朝臣们联手给仁宗废了皇后,前朝正德年间闻名一时“八虎”都压在他的心里。

他这些年一直在极力地避免宦官参政,坚决杜绝类似前朝“守备太监”的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问没有完整的身体看不起他们,不敢用他们,宋朝也出现了好几位上阵杀敌的好宦官,前朝也出现了好几位忠肝义胆地建功立业,帮着忠臣造福百姓的好宦官。

比如几次下西洋的郑和,比如和谐少事的黄锦。

小顺治坐了下来,面色稍稍缓和,“豫亲王他们都在彻查自家,朕也给你们一个机会。所有跟在朕身边得用的宫人,包括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三位小阿哥、格格、阿哥们他们身边的宫人,不管是谁,都谨言慎行,约束好自己,约束好跟着你们的人。”

“朕希望即使你们没有和前朝的郑和一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也可以和前朝嘉靖皇帝时期的黄锦一样和谐少事,有个美名儿养老。跟在朕的身边,住在皇宫里头,谁都不要自轻自贱,自我放弃。”

“奴才遵命。”

明白自己被饶过一回的乾清宫宫人哭着喊了一嗓子,心里头感动、感激、伤心五味俱杂。

他们跟在皇上的身边,他们住在大清国的权利中心皇宫里头,他们没有低谁一等,他们也是人。

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身份便利,为国家,为百姓做点儿好事,青史留名,被人尊重。

被皇上给了一个人生目标,恍若新生的乾清宫宫人一个个抹着眼泪出去擦自己的屁股。暖阁里头的三位小阿哥也都是满心复杂。一直担心吴良辅被原则性强的亲阿玛给送进慎刑司的大阿哥在心里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宦官们的事儿解决,内务府的事儿有慎刑司和刑部一起查,宫里面下一个就是各个宫里的嬷嬷宫女们,尤其是奶嬷嬷们和教导嬷嬷们。

皇后负责重兵营,多年来一直负责宫务的太后娘娘亲自出面把自己宫里,后宫里的老嬷嬷们全部清理一番,然后她因为自己查到的情况对着苏茉儿姑姑感叹,“咱们满洲的规矩,阿哥和格格们吃奶一直吃到两三岁。”

“吃了奶嬷嬷们的奶水和亲娘又不亲近,就算咱们不讲究汉家的三父八母的规矩,小阿哥和格格们长大了自然是亲近养着自己的嬷嬷们,自然就想要给嬷嬷的家人争取好处。”

苏茉儿姑姑也觉得这次彻查很好,不过她也不大认同太后娘娘的这个说法儿,“奶嬷嬷保育小主子们有功确实是应该敬着,但是各人有个人的缘法,各自的做法。咱们皇上就不是。奴婢觉得皇上的做法更好。”

太后娘娘听着这话忍不住乐呵,她儿子没有因为奶嬷嬷的好就疏远自己这个亲娘,也没有想着奶嬷嬷的家人疏远了科尔沁,是长生天给她的福气,“皇帝的做法确实更好。你觉得更好,我也觉得好。”

“就是在世人的眼里女子的荣耀就应该归于男子和家人这一点不好,可惜的是朴氏自己也这么认为。”

苏茉儿姑姑听了这话,想起当年日夜不休照顾皇上的奉圣夫人,也不免为其可惜,“奉圣夫人为人忠厚谨慎,做事勤勉用心现在在家里安养晚年也好。”

皇上这些年一力致力于改善大清国女子的地位,他只给他的奶嬷嬷封了奉圣夫人却没有封赏其家人。因为在皇上看来,有功劳的是奶嬷嬷本人,不是她的家人。但是在他的奶嬷嬷心里自己是最不重要的。

她视若亲子一样养大的皇上最重要,她的夫婿儿女们第二重要。当然本性柔顺善良的奶嬷嬷对皇上破例封她为夫人,让她一个包衣妇人能有这份荣耀,是感激涕零的。而且她的家人多多少少的跟着她沾了光,至少衣食无忧没人敢欺辱他们,至于他们的未来,那自然就要看他们自己。

“皇上和皇后娘娘看人看得准,三位小阿哥们的奶嬷嬷的品性也都很好。”

太后娘娘笑着认同,“本来我是想让朴氏再帮忙照顾三位小阿哥们,她的为人性情我信得过。现在想想,幸好皇帝没有同意。”

前面几个朝代因为皇帝的奶嬷嬷们引发的各种传闻甚至干涉朝政等等需要警惕,不能因为朴氏一个人的好就放了心,“瓜尔佳氏几个教引嬷嬷也都很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安排她们出宫回家养老。”

“太后娘娘仁慈。”

苏茉儿姑姑真心地为这几位嬷嬷带着美名儿出宫回家高兴,小顺治和皇后娘娘也因为自己宫里的嬷嬷们都没被查出来错儿高兴,几位带着美名儿和银两回家养老的嬷嬷们也高兴,就是小阿哥们对于她们的离开有点儿舍不得。

不过他们也没有时间去伤感,因为被这次各家严查引发的各种意外推迟了五天的八旗议事会议终于开始,而他们都跟着亲阿玛一起参加。

“其他的先不提,先说说这次各家的内务整顿。”

小顺治觉得既然这个时代国事、家事分不开,那就应该正式地拿出来讨论;小阿哥们躺在亲阿玛身边的毯子上听着亲阿玛的话双眼亮晶晶地忽闪,右手塞到小嘴巴里,左手抱着自己的脚丫子;几位老王爷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样的一言难尽,复杂难言。

这么一通彻查,被自家的包衣们欺上瞒下的他们如何不生气,不愤怒,不火大可是他们面对抄出来的这么财物,面对莫名地推满了一半儿的国库,实在无法保持自己愤怒的表情。

接替代善老哥成了大家长的睿亲王笑了笑没有开口,最是混不吝的豫亲王笑眯眯脸,“这个是止不住的,就和贪官污吏一样,各个几年就查查。”

作者有话要说 大清时期,盛京也还是京城。盛京内有皇庄,内务府等等。

明朝的乳母,比如著名的客氏和魏忠贤的联手。当然大多数乳母都是好的。

顺治的乳母朴氏一家在顺治朝风光无限,顺治对她非常尊重,比自己亲娘还尊重。朴氏一家后来还因为朴氏在康熙小时候看护过康熙到了康熙朝还是荣耀,虽然比不过曹家。朴氏本人在记载中品性是真的好的。

七父八母,亲父母、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师父母、外父母、舅父母、姨母。

三父八母,旧指同居继父﹑不同居继父﹑从继母改嫁之继父,合称三父嫡母﹑继母﹑养母﹑慈母﹑嫁母﹑出母﹑庶母﹑乳母,合称八母。

黄锦 嘉靖皇帝的儿时玩伴太监。一辈子谨小慎微。这也和当年正德皇帝的八虎危险太大,嘉靖和文臣们不想再养着太监,一起打压的结果。后来嘉靖开始炼丹,宦官们又抬头。

明朝镇守中官的太监也叫“守备太监”,这个职位起初并非常规设置,后来被推而广之,不但有各省的镇守中官,也有戍边的镇守中官,前者负责安民和监视地方官员,后者负责“监军”和“抚夷”。久而久之,镇守中官职权膨胀。他们私下里成为统治者搜刮地方财产的爪牙,土皇帝一样的祸害一方。嘉靖时期革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