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 第 82 章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 第 82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33: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纺织、金融、进出口贸易、拍卖场他在心里琢磨着和大清国目前的发展很像的民国近代时期, 十里洋场里的自行车、照相机、显微镜、留声机、钟表、眼镜、啤酒、汽水、牛奶开一步停一步的小汽车、呜呜响的蒸汽轮船、灯泡、电话、缝纫机。

衣食住行,衣为先。现在,大清国要开始纺织和成衣的大量出口, 特别是女装和童装,需要缝纫机而不是慢腾腾的人工。

而要开始布料的生产, 这个需要最重要的一点,生产机器。皇帝陛下拿过一张纸用铅笔快速地记下, 在生产机器四个字下面标注蒸汽机。

蒸汽机, 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的典型代表。

原来的社会, 华夏大地和西方国家真正拉开差距的原因就是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他不知道在他百年后大清国会变成什么模样,现在国内政局稳定, 生产稳定,还要向外扩张,不若由大清国直接开始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就是蒸汽机的发明。

原本人类制造业依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大型牲畜和底层劳动力, 动力变成了蒸汽机和煤炭后,直接把低层劳动力和牲畜解放出来。

火车因为有蒸汽机而诞生,轮船因为有蒸汽机而可以在无风甚至逆风的时候航行,纱厂的纺织因为有了蒸汽机而不再需要人力摇。人类因为有了蒸汽机,动力成本大大降低,底层社会人们开始真正地解放出来, 变成了自由人类。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典型的代表是电力的广泛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电力的出现,让动力变得可控制, 可以控制电动机的功率大小,可以将本地发的电输送到千里之外,点亮千里之外的灯泡,让千里之外的电话响起来,让小汽车跑起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理不破。

想定了主意的皇帝陛下站起身来,吩咐吴良辅派人去睿亲王府通知多尔博来一趟,然后让他亲自去文华殿传一份口谕。

因为大清国去年做的事儿和今年要做的大事儿,大清国朝野上下都在忙碌着,文华殿里头的吕宫大人等人自然也是忙的脚不沾地。

众人看到吴良辅来了慌忙起身,吴良辅的表情看起来很是开怀

自从这位乾清宫大总管被皇上敲打点醒之后,多了一个新爱好,这些大人们不是一边巴结着他一边看不起他吗他就一边享受着他们的巴结一边挑他们的刺儿,“看不起”他们。

这大清国论起对皇上秉性的了解,以及对人心的领悟,他吴良辅怎么也算一个。所以他一听皇上的口喻,特别开心地等着看这些大臣们变脸。

“奉天承运皇帝,有谕。诏令全国,凡有农户能让作物增长,培育良种,大大有赏;诏令全国各地,凡有商人能研制出新式布料,新式机器,大大有赏;凡有民间工匠研究出老百姓衣食住行有方便的用具之物”

吕宫大人一伙人果然是齐齐变脸。

现在江南之地因为丈量土地,拥有自己土地的农户大大增多,农户们有了自己的土地自然是各种精心照料,再有了皇上这道诏令失去非法土地的士族们还没有缓过劲来,皇上接着就要再给他们一刀

而大清各大商行的人现在有一半儿因为皇上提出的“品牌”、“商场”之事吵的不可开交,还有一半儿不吵不闹的商者都在忙着研究怎么做小娃娃的玩具出口。皇上突然来这么一下,是觉得他们没有把精力和时间用对地方

也是。按照皇上的性情。先把基础功做好再考虑其他,而商者的基础功自然是各家东西的质量好坏,有没有新意新品。所以,这是要农、工、商联手农户种地还好说,若是商者资金、工者技艺和方法二者联手。

吕宫大人想问问吴大总管皇上让他们写这两道诏书的心情,然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有不好问。同样是人精的吴大总管脸上的笑容不变,欣赏完了各位大臣的变脸,把其中变化最大的几个记住,他就笑眯眯,慢悠悠的离开。

那背影,还真有几分潇洒。

吕宫大人嘴角一抽。也不知道皇上怎么调教的这些宫人,一个个的瞅着比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气质都斯文有礼。

不过他也没有心思纠结这些,赶紧把这两道口谕写两道诏令颁布天下。

天下哗然。

农、工、商三者的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且不说。大清国的小地主们,传统的华夏士人们,坐拥广袤田土的地主缙绅们,是真的恨不得抱团去北京城哭一哭,他们也是大清国的人啊,他们也是皇上您的子民啊,皇上。

“百佳好庄主”什么幺您这是逼着我们在庄子上下本钱啊,皇上。

按照传统的舒坦日子,他们根本不用关心他们庄子里的农户如何选育良种、租用农具也不用关心如何兴修灌溉水利工程等等。

平时他们坐在家里只管享乐,有事情还可以征发佃农无偿服役。到了秋收的时候,就让管家带着一帮狗腿子到田间去挨家挨户地收租。万一年景不好收不上租子,则逼迫农民卖儿卖女来抵债,或者发一点善心,酌情允许他们减一点租子。

现在皇上不光是把他们名下超额占据的土地给清查了,还把他们家族亲友里面的子侄的科考价值给砍了一半儿。现在又要农户都开始研究种植方法,是嫌弃他们这帮子在土地上躺着过日子的“闲人”

哇哇,好想哭。

哭吧,皇上非常开心地看到你们终于意识到自己是“闲人”。

这些地主阶级,基本上都有着举人、秀才、捐官之类的“功名”,不少人还有子侄或亲戚在朝廷内当官,从上到下,京城到地方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不关心国家生死,不关心国库和百姓。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就天上是高人一等的人上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子之气,“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民族气节对于大多数的他们而言,就是一套光鲜亮丽的衣服而已。

有人去找睿亲王、豫亲王他们撞木钟,睿亲王、豫亲王他们也烦恼着那。

不说他们自己,他们旗下的八旗子弟的手里都有土地,平时也都是放任不管只管收租子就以为是仁义,现在都要兴修灌溉水利,农具,寻找良种。

傍晚时分,这几天被各自旗下庄子上的事儿弄得焦头烂额的兄弟两个一起用着小菜聊天,睿亲王府的世子爷多尔博从外头忙乎回来,听到管家禀告衣服都没换赶紧过来主院恭恭敬敬地给两个阿玛请安。

他作为豫亲王府的第五位阿哥打小儿被过继给睿亲王,从小就被两个阿玛各种管教,被皇上堂兄各种“关照”,性格虽然不是唯唯诺诺,也算是胆小如鼠,唯一的人生要求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两位阿玛和皇上堂兄也都知道他的性子,只要八旗子弟的血性还在,为人处世方面随他自己折腾。

“拍卖会的事儿进展如何”睿亲王首先发问。

“基本上顺利。皇上耐心教导,孩儿已经大体明白。”

多尔博实话实说,他对新物事的反应比其他人慢几拍,也没有什么做大事的,可是这次却是真的被皇上引得对“拍卖行”起了兴趣。豫亲王瞧着他眼里的光亮哈哈笑,“顺利就好。有机会被皇上直接教导,一定要多听听,多学习。”

“侄儿遵命,一定不负皇上重托。”

“有需要或者不懂的地方来找我们帮忙,”睿亲王担心他怕被人拿身份说事儿,“不用担心,且去洗漱。”

“谢阿玛。阿玛、叔父、侄儿告退。”

多尔博恭恭敬敬地退下,两位阿玛望着他的背影都是暗自点头,出去做做事儿,瞧着精神气就是不一样。

睿亲王心里满意,用了一口花生米,和豫亲王分享多尔博那天从皇宫里头回来后,那个“瑟瑟发抖”的小样儿。

那天多尔博听到乾清宫来人,不知道皇上堂兄找他何事,脚上也不敢耽搁。到了乾清宫后看完了皇上堂兄递给他的章程大清国的拍卖行,目瞪口呆。

皇上要再一次实行土地改革,让老百姓,让大清国人都知道土地合理增产,土地更便利化耕种的重要性等等,这是好事儿。可这问题就来了,皇上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大地主”,他名下的皇庄那么多,也都需要整治一番。

可是他没银子。

是的,皇上没银子。

没银子的皇上要搞拍卖行,把一些东西拍卖。无他,赚钱。

“皇上臣弟这里有一些私产”多尔博吞吞吐吐,他想说我借给你,不,我送给你花。

皇上堂兄居然这么穷的事实,让多尔博很伤心、很震惊,英明神武的皇上居然觉得要“砸锅卖铁”的赚银子,是他们做臣子的大不是,也是他做弟弟的大不是。他觉得自己对皇上关心很不够,打算先把自己的小金库都拿出来,再帮皇上想其他办法。

皇上瞧着他眼里的眼泪泡泡,对于堂弟的一番心意很是感动。可是感动归感动,该做的事儿还是要做。

他怎么能花堂弟的小金库

于是在英明神武的皇上把拍卖行的好处、运营、利润点等等事儿和他掰开了揉碎了和他讲清楚,自己施施然起身去陪着亲娘和儿子们,去和他欣赏的画家们,宫女的作者委拉斯凯兹先生谈论在大清国办绘画展的时候,多尔博手脚发抖地回来了睿亲王府。

“阿玛。”

向来恭谦守礼的孩子难得的在他看书喝茶的时候打扰,还是这个魂不守舍的模样,把睿亲王吓了一跳,“发生何事”

多尔博已经没有精力关注阿玛受到的惊吓,“阿玛,我们大清已经这么穷了吗”

在多尔博的心里,皇上是天下之主,皇上穷,那就是国家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蠢萌的喵喵 10瓶;浮生大梦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