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蜜糖的滋味 > 第82章 交谈

蜜糖的滋味 第82章 交谈

作者:讨酒的叫花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45:5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江怡顺着望去。

“这天儿就是看着吓人, 乌云翻个遍,都不会下雨。”齐叔说。

现在a城的天就是这样, 天上风起云涌, 随时风雨欲来的样子, 但没过多久太阳就从云翳里钻出来,变化无常没个准儿。

江怡握着小巧玲珑的茶杯, 回道“天气预报说今天多云转阴, 可能会有小雨。”

齐叔没接话, 收回目光看向她, 聊些家常的话。

无非就是问问学习这些,江怡心有疑惑,知道他是在绕弯子,于是耐心地说着。

“现在是要考研对吧,考f大”齐叔问。

江怡点点头, “还不知道考不考得上。”

他笑了笑, 苍老的脸上褶子非常深,看起来十分和善,轻缓说道“肯定能, 等考上了,正好和青许一个地方,到时候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听到他说这些,江怡没了声儿,没控制住情绪,脸上的迷茫一闪而过。

齐叔自然看到了, 可什么都没提,而是转而继续聊家常,他很是健谈,一把年纪了记忆力却还不错,说起旧时的事,连细节都还记得。

闲聊能消磨掉紧张,江怡边喝茶边听着,不时回两句。

“我初初来a城的时候,那会儿金铭府都还只是块荒地,一栋房子都没有,当时政府大力扶持老城区的发展,就是你们那片,搞建设修工厂,全都是国有企业,我还在红兴那里住过一阵。”他回忆道,低头啜两口茶。

江怡有些吃惊,从来没听说过这些。

“住红兴哪儿”

“老槐树卖米粉那家,就在你家斜对面,”齐叔道,回想了下,“现在是栋小楼房了,以前就是个破砖瓦房,墙壁上有洞挡不了风,冬天只能捡两张报纸来糊着,下雨就不行了,一旦下雨就不能住人,只能去别的地方借宿,或者花两个钱住店。”

齐叔比郑云他们还大一轮,他那个年代,新中国都还没成立几年,那时候全中国都穷,包括b市,真正的贫苦年代。

江怡想象不出来到底有多苦,只在读书时知道一星半点,饥荒、洪灾等等,死了好多人,国家一步步从无到有,直至今天,全都是齐叔他们那一辈用血和汗水堆出来的。

她斟酌半晌,问道“您那时候多大”

齐叔怔了怔,思绪有点远,回道“十七八,进城来找人,还是镇上给写的推荐信,瞒了年龄,说已经满了十八,不然厂里都不要。”

江怡又问“进城找谁”

过于刨根问底了。

不过齐叔还是回道“一个朋友。”

她忽然想到段青许房间里那张照片上,那位姓沈的,站在齐叔左边的男人,识趣打住,不再多问这个。

聊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外面的天阴沉得更加厉害,黑压压的,大雨欲来。

周围一暗沉,人的心境难免跟着变化,江怡低头看看时间。

齐叔仍旧不着急,顺手打开灯,客厅里霎时亮堂。

他给江怡倒茶,续杯,一面说“曼青去国外治病的前一年,我退休回了老家,在那边住了两年,本来不打算再回城里,后来老爷打电话,让过来帮忙照顾一下青许,就又回来了。”

江怡听陈于秋说过这些,段老爷子对齐叔有知遇之恩,当年没少帮衬他,如果不是段老爷子,哪有后来的他,指不定会成什么样呢。齐叔是个重情义、感恩图报的人,这些年之所以留下,都是为了还这份情。

她想说两句,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纠结片刻,还是默默听着。

“于秋应该跟你说过,那时候段家什么样。”齐叔道。

江怡回“说过,差点就倒了,不过后面靠着段叔叔又起来了。”

“是起来了。”他说道。

却不再往下说了,似乎在回忆什么。

良久,叹了口气,又继续“青许十六岁生日那天,东成没回家。”

突然来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江怡听不明白,抬头看着。

齐叔端起茶杯拂了拂,眼皮子耷拉下,轻声说“直到半夜都没见到,我只有去公司找,办公室里到处都没人,最后在天台上把他寻到了。”

江怡一愣,有点反应不过来。

“青许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以为只是在加班。”齐叔说,一口茶都没喝,把杯子放下。

她忽然明白什么意思,张张嘴,搜肠刮肚找不出应答的话。

齐叔不多说了,岔开话题。

只是在聊天结束时,另有深意地说了句“东成性子不怎么好,但心不坏,不是不讲理的人。”

江怡紧紧手,已然懂了七八分,嗫嚅片刻,到底没说话,时间不早,齐叔送她出门。

兴许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送中,齐叔发现了她和段青许的关系,又或许是别的可能,她不清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那句话。

当然,那话的意思不是说段东成同意或默许,没太深的含义。

她俨然松了口气,既感激又庆幸,心里都酸酸的,说不出什么滋味。

一会儿的时间,天上的乌云逐渐散去,天空显现出深蓝色,与远山相接的地方有一线白。

郑云今天回来得比较早,买了许多菜,陈于秋亦跟着一起,她没让家里的阿姨帮忙,更不让陈于秋进去,只往楼上看了下。

看样子,夫妻俩应当是谈过了。

陈于秋大概知道点事,他之前还在一个劲儿劝郑云,安慰的话不断,现下却没话了,总之也无奈得很。

儿女的事情真的不好处理,一方是继女,一方是挚友的女儿,对他而言就如同手心手背。

他上楼敲门,叫江怡下去,说道“你妈妈在厨房,在等你。”

江怡趿着拖鞋,头发都有点乱,先是怔了一下,然后才回过神。

在这件事上陈于秋没有发言权,他神情为难,或许是想劝两句,但终归没有,而是改口说“好好跟她谈一谈,别吵架,我就在外面候着,有什么就叫一声。”

江怡鼻头酸涩,暗暗咬了下牙,小声说“知道了”

厨房里,郑云在削土豆皮,听见身后有声响头都没抬一下。

空气都仿佛凝滞了一般,气氛沉重而压抑。

灶台上火苗跳动,一晃一晃。

江怡拿菜帮忙洗,母女俩谁都没先开口,水哗哗流着。

最终,洗干净菜,用篮子装着沥水,还是她喊道“妈。”

郑云身形一顿,继续削皮,没应声,过了一会儿,抬手抹了抹眼睛。

江怡在后面瞧见了,过去想看看她,郑云却躲开了,还说“你别过来,就站那儿。”

她只得站在原地。

郑云收敛住情绪,待把土豆皮全部削完了,装盘子里递过去,“洗了给我。”

转身的一瞬间,江怡看见她眼睛都红肿了,不知道到底哭了多久。

江怡接过,麻利洗好,然后拿刀要切,偏头问“切块还是切丝”

承受能力到底更强些,没那么脆弱,心里再难受都暂且憋着。

郑云愿意交流了,会谈到哪种地步未知,但也算是一种进步。愿意谈就是好的,这种时候最怕沉默。

郑云抹了把眼泪,微哑着声音说“切丝。”

这几天她常哭,但从没当着江怡的面哭过,基本都躲起来,过去几年里流的泪都没最近多。家里的事,打电话时谁都没告诉江宁,那傻小子还在西藏玩得乐不可支,全然不清楚出了大事。

十几年前,离婚可是头等的大事,那时候离婚的夫妻少之又少,谁要是离婚了,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死,郑云那时候都敢不顾风言风语,说离就离,咬着牙把姐弟俩拉扯大,但如今却没面对事实的勇气。

其实不难理解,站的角度不同罢了。离婚的主角是她,出柜的主角却是江怡,两种情况两种身份,看到的想到的到底大相径庭。

男女无所谓,只要幸福就好。一句话说得简单,要接受实在不容易。

哪怕接受了,还是有心结存在。

流言蜚语,社会大环境,还有会面临的种种变数,几年后,十几年后,甚至于几十年后她不在了,一想着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好的,她就止不住落泪。

这个社会对女人本来就不公平,这条路一走,若发生点什么,是真的没有回头路。郑云一点都不信段青许,二十岁的年轻小辈,那些信誓旦旦地说的做的,她见多了,起不到任何保证作用。

江怡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拿着两张纸,要给她擦眼泪。

郑云别开脸,泪珠子直落,不要她擦。

抹了两把脸,往汤锅里放了几片姜,稳定下来了,郑云生硬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江怡脸上黯然,将纸巾揣兜里,以为问的是段青许,沉思了片刻,回道“运动会脚伤好得差不多那会儿。”

郑云说“我问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是”说不出那三个字,像是不想承认,停顿了下,“是这样的。”

许多小事都还记得,但记不清究竟哪时开始的,江怡藏得那么深,好多年了,都在故意瞒着。她心里五味杂陈,不是责怪,就是想搞个清楚明白。

那么大的事,竟然到现在才发现,要不是那通电话,这妮子怕是能再瞒几年。

“一直都是。”

哪能说得清楚何月哪天,性别意识出现,这个亦随之慢慢而来,再突然一开窍,就什么都懂了。

爱男爱女,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还是外界加之的约定俗成所形成的认识,谁都无法给个准确的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