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 > 第 28 章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 第 28 章

作者:言朝暮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4 00:53: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等待赴美这段时间, 邵炼特别的关怀备至。

一日三餐精确到食堂大妈的食谱。

晚上掐着十一点催他去睡觉。

蜻蜓改装不用他开口,材料资料一应俱全还送助手。

沈明洲怀疑自己是要打包出国一整年,邵炼怕他跑路不给万物系统的后续教程了。

得知沈明洲想法的邵炼,凶相毕露, 挑眉伸掌毫不留情的捏住沈明洲后颈。

“我看你长本事了, 对你好一点那是我尊老爱幼品德高尚。出门在外听带队老师的话,有什么想法不要随便在公众场合表达, 安全第一, 什么常春藤耶鲁剑桥发邀请通通不准答应,回来我们再商量。”

来了来了,就算是凶神恶煞的邵炼,说着说着也逃脱不了露出老父亲担忧目光的命运。

沈明洲从魔爪下挣脱,揉着后颈困惑问“我还以为你会陪我一起去。”

毕竟那是邵炼恩师和母校都在的地方。

邵炼目光柔软许多, 摸着他的短发笑着撒谎, “我工作这么忙, 怎么可能陪你去美国。比赛加油, 我等你回来。”

大人的借口总是工作忙。

沈明洲不明白邵炼为什么拒绝同行,明明见他对全球科技大赛十分关心,不仅帮忙做蜻蜓, 还会找出无数的专家教授资料,一位一位给沈明洲介绍这是诺奖获得者, 那是人工智能领域大能。

语气里全是对科研界顶尖人物的怀念。

还能仔仔细细的回忆起他们聊天时的小脾气。

沈明洲对邵炼总有一种很深的挖掘。

不止是曾经的十年,还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学经历,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 沈明洲一问,邵炼就敷衍。

“不都那样,整天做实验、去图书馆、听教授讲课,看不完的数据写不完的报告,偶尔还要跟实验室的人争夺仪器,但是他们都抢不过我。”

邵炼语气得意骄傲,顺便传授沈明洲人生诀窍,“你只要跟抢你仪器的人说,导师晚上就要结果,做不出来他们背锅顺便把实验重做一次,他们就会乖乖让开,给你仪器。”

非常恶霸。

却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终于与赴美代表团回合。

赴美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选手里都是沉稳的小少年。

四个小姑娘,六个男孩子,热热闹闹似乎相熟的样子。

早已跟团队打成一片的欧阳博艺,甚至可以给沈明洲介绍“这是宁俊、那是敖辉,他们做的是癌症基因项目,还有一个水质环保研究。”

这次代表团队浩浩荡荡三十多人,参赛类别分布为四类。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后,带队老师郭嘉良就给他们分发了比赛的详细资料。

赛事流程和解释说明应有尽有。

全球科技大赛的起源悠久,而且还诞生了八位未来的诺奖获得者。

所以,这份资料不仅是宣传赛事意义,还详尽列出了一众评委专家的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闻上才能见到的名人,都会在选手交流会上一一路面。

不过是几句话的简明生平,足够让参赛的学生们发出惊叹。

郭嘉良见代表选手们的表情,非常满意。

这才是对待最高赛事应有的欣羡。

他说“我们这次出去的目的,不止是展示我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学习”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喊了无数年。

每次赴美之前,郭嘉良都要给学生们上一场深刻的赛前动员课。

团结进取为国争光

老师说得激情昂扬,优秀学子也是十分给面子。

然而,沈明洲站在队伍里目光平静,仿若未闻,连兴奋和激动的笑容都没从他脸上找到。

结束动员,郭嘉良特地走过去,关怀这位林勤忠院士开后门的学生。

“沈明洲,能代表我们国家出去参赛,高不高兴啊”

沈明洲困惑的看着他,点了点头,“高兴。”

可他表情镇定,一点儿也不像为国出征的选手。

郭嘉良想了想,问道“如果你紧张的话,一定要告诉我们,因为你没有来参加科协主办的赛前培训班,所以很多注意事项不清楚,但是不用觉得害怕或者慌张,老师们会帮你的。”

当初林勤忠院士定下沈明洲,科协就说要叫他来参加培训班。

然而,院士却说“让沈明洲多花点时间在项目上。”。

于是一切搁置,直到现在见面,郭嘉良才觉得,也许沈明洲很需要这种团队成员互相熟悉,减轻焦虑感的培训活动。

因为,他太沉默了。

搭档欧阳博艺阳光开朗,这么热情洋溢的女孩子跟他说话,他竟然也只是点头摇头“好的”“不用”。

语言少得令人发指。

郭嘉良甚至怀疑沈明洲经历了什么重大事件,才变成了如此孤僻冷漠的性格。

沈明洲跟随队伍,就像一枚沉默的火光,止不住让郭嘉良担心。

终于,郭嘉良忍不住了,跟同队的心理辅导员欧莉小声讨论“沈明洲这状态,需不需要你去做一下开导啊”

欧莉

“我带过这么多届参赛选手,还没一个青少年像他这么不爱说话的。”

欧莉噗。

欧莉憋不住笑,眉眼弯弯盯着郭嘉良。

她说“郭老师你整天在中国和美国飞来飞去带学生,又经常驻在国外,你不清楚沈明洲的情况。他不是不爱说话,应该是和同伴没有共同语言。”

郭嘉良睁大眼不相信,“我们队伍里的孩子跟他没有共同语言怎么可能啊。”

能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学生,都是全国智商顶尖的优秀学子,懂得高深的科学技术,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

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该是国内能够找到的最相似的一队孩子,见面不过两三分钟,能聊科研,也能聊潮流。

沈明洲没有共同语言郭嘉良大写的不信。

不信也没用。欧莉简单明了道“跟他有共同话题的人我数数啊,tye公司ceo、谢春应教授、林勤忠院士,哦,还有一位你们都听说过的天才邵炼。”

郭嘉良对沈明洲的经历当然有所耳闻,但是沈明洲在他心里仍是孩子。

可欧莉这么一列,“孩子”的层次好像太高了一些。

欧莉懂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下眼中的滤镜。

她意味深长的说“郭老师,您别担心有的没的了,沈明洲可以说是队伍里最不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

“这一次,我们能保证把沈明洲带出去参赛,再安安全全的带回来就行了。”

不止郭嘉良。

连带着代表团的选手们,都觉得沈明洲自带孤僻、冷漠的气质。

拒人千里之外。

沈明洲没有参与团队聊天的,视线里总是透露出思考的意味,经常独自一人拿着手机站在旁边。

看论文。

机场候机的无聊时间。

沈明洲在看论文。

十几个小时的赴美飞行。

沈明洲在看论文。

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明明有那么多新奇有趣的游戏、八卦,他们视线扫过去,只会发现满屏幕的英文专用词,带着晦涩难懂的算式和图表。

好像除了论文,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沈明洲多给一些视线。

他过于沉默,导致长久的相处之中,只有指导老师和欧阳,会上前搭话。

飞机空间私密又无聊,宁俊和同伴凑在一起悄声聊八卦。

“感觉他们学校的老师没说错啊,沈明洲真的很难相处。谁会一路上看论文,有那么多论文能看”

“老师也倒霉吧,我听说接采访的老师都被开除了,要不要这么严格。”

宁俊从座位伸出头去看。

沈明洲的位置,微微亮着光,欧阳博艺还拿出随身携带的零食,问他吃不吃。

可这人只是摇了摇头,闭目养神,仿若大佬。

培训班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受过欧阳博艺的热情。

这么一个说话带笑、温柔善良的小姑娘,每次在提到自己做的太阳能项目,都会说起沈明洲。

严肃、认真、勤奋,简直像在述说什么值得敬佩的偶像。

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宁俊收回视线,感叹道。

聪明是聪明,厉害是厉害,但沈明洲用冷漠对待别人的热情,不觉得很过分吗

落地美国的过程枯燥又困顿。

代表团选手拖着行李出机场,只想赶紧洗澡睡觉,顺从痛苦的国内生物钟。

一辆大巴接着人,一路开到了目的地。

全球科技大赛的酒店,居然门外已经守着了大量的记者。

那种严阵以待的气势,让人感到无比紧张。

“这个比赛这么多媒体的吗”

“感觉好像是误入了什么明星发布会现场。”

大家开着玩笑,一边拖行一边盯着记者们的视线往里走。

可能因为他们这一行人黑发黑眼,不少坐在大堂休息区的人,都对这一行人的团队投去关注的目光。

哪怕赛事表面平静无波,幕后的风起云涌,早就传了个遍。

但凡是跟随着大学教授做项目的参赛选手,都听过那个不可思议的人会随着中国的队伍,出现在本次比赛的赛场。

“这次黑头发的应该是中国人了吧之前的日本人韩国人都你都认错了”

“认错有什么关系,你又不是要签名。”

“提前试探试探接下来的竞争对手啊。”

休息区的学生们嘻嘻哈哈,开着玩笑。

“有什么好试探的,他参加的是工程类项目,根本算不上我们的竞争对手。”

他们的同伴亚尔曼捧着掌机,轻声哼道,“现在生物医药和环境工程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太阳能技术都过时了。”

然而,也有不同的人发出疑惑,“可老师不是讲沈明洲说单独又弄了一个太阳能搜救无人机参赛吗万一他得了行星奖呢。”

“无人机,行星奖”亚尔曼和同伴一起发出笑声。

他们可不是什么随便糊弄的外行,比谁都清楚行星奖设立的意义。

亚尔曼不用说什么狠话,放下掌机眼神轻挑,嗤笑道“雅各布,你与其担心一台无人机抢走我们的行星奖,不如担心你最讨厌的詹妮弗拿走它。”

“她做的可是癌症基因研究,比起什么听着厉害的无人机,可符合行星奖的要求多了。”

延续生命、拯救人类。

怎么想,詹妮弗才是他们的有力劲敌。

酒店门外的媒体忽然骚动,闪光灯的激烈响声,伴随着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绅士进场。

这位穿着三件灰色西装套的先生,轻轻摆手拒绝了媒体的采访,径自往休息区走来。

“亚尔曼。”

他的声音沉稳低沉,带着长年累月执着于研究的固执。

“我已经跟公司说好了,不出意外,你的遗传病基因检测项目,很快就能签约,转入临床实验阶段。”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你能拿到行星奖,毕竟这是我们威特生物研究所,蝉联了两届的成绩。”

威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

“时代封面都刊登你的行星奖。那时候,你将成为全美国最优秀的高中生。”

亚尔曼欢快的跳起来,跟威特熟练的碰了一下拳头。

准备已久的研究得到了导师的肯定,令他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信心。

“保证不会辜负您的信任,威特老师”

全球科技大赛的行程,密集而紧凑。

第二天清早,代表团队就要参与面对面交流会。

沈明洲起床的时候无比困倦。

哪怕在国内熬夜做实验,也没有这么疲惫的时候。

毕竟,时差杀人,他思维活跃能看一百篇论文的时段,正是美国夜深人静睡眠的时候。

等他犯了困,想睡觉,又该开始美国人民一天的生活。

完了。

沈明洲忍住呵欠。

心想一定要好好调整时差,不然被邵炼知道了,肯定遭到疯狂的嘲笑。

面对面交流会的现场,隆重得像是新闻发布会。

中国代表队的位置在角落靠后,沈明洲过去就挑选了靠后的最后位置,以免眼神飘忽不定导致嘉宾的反感。

他对今天参会的嘉宾不太感冒。

乔治威特教授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涉及的研究领域完全在沈明洲的涉猎范围之外。

什么基因链、细胞组织,沈明洲只会在看科研新闻突破的时候,会仔细的读一读。

比起威特研究的遗传基因,他更关心脑科学。

但是,大赛嘉宾交流不能自行挑选,哪怕他这样的工程类参赛选手,也要老老实实坐在会议室最后一排,尊重交流者。

乔治威特是一位举止优雅的绅士,开篇的讲题并未在他的生物医学领域大肆宣讲,而是从全球科技大赛的意义起头,讲述了研究之中的困境和克服困境的方法。

沈明洲想象的晦涩难懂没有出现。

可以说,能够登上全球科技大赛评委交流台的专家们,都不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

本该困倦的沈明洲,听了他的话,也逐渐清醒。

以至于接下来的每一位教授的话,他都听在了心里。

科学、探索、永不止步的挑战,具有煽动性和感染性的词句划过他的胸口,让沈明洲重新感受到了“全球科技”几个字的意义。

不止是他在场的全部参赛选手,都被演讲者吸引。

直到一位穿着衬衫、西裤,头发斑白表情严肃的人出现,会场的气氛变得格外热烈。

诺奖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教授。

他走上台,没有像其他的演讲者一样,开始精心准备的说辞,鼓舞选手们前进。

而是环顾四周。

“我知道在场很多人,对我所研究的项目感兴趣。”

开场白没有什么客套的谦虚,甚至显得有些不客气,却有着诺奖获得者应有的骄傲。

他灰蓝的眼睛选定了一个点,语气严肃的说道“那么,我随机挑选一位选手回答我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我将邀请他参观我的实验室。”

他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说“开始”。

却在话音落下的瞬间,出现了无数高举的手臂。

美国英国法国代表选手,积极主动的模样,引得周围性格内敛的孩子,也纷纷举手。

约瑟夫意图如何,不重要。

诺奖获得者的实验室,大约对在场的人具有无比巨大的吸引力。

大家都在积极的表态,沈明洲却在沉思。

诺奖获得者约瑟夫,在指导老师发放的宣传资料上出现过。

他记得,好像研究的是

远红外

“那么,就请中国代表队的沈明洲回答吧。”

沈明洲

他非常确定,自己没有举手。

作者有话要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向你提问。

是否接受

是 否

明天早上六点一定没有更新,因为我写不完:3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